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重庆 作者:滕巍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前言
《大黄妙用是补药人参误用是毒药》是《药性赋》的现代解读本。《药性赋》原书没有标明作者,据考证约为金元时期的作品,历来被视为学习中医的启蒙书籍。该书根据药性不同,将常用中药分为寒、热、温、平四大类,且用韵语编写成赋体,易记易诵,朗朗上口。可谓一经铭记,终生受用,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本书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收集整理、重新编译的。 中华医学,源远流长,从神农尝百草开始,相传千年,历久不衰。中医分为“理、法、方、药”四部分,中药是这四部分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药就
内容概要
一提到中药,恐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浓浓的苦汁。但如果告诉你,藕、鲫鱼、萝卜、橘子、木瓜,甚至生姜、花椒、米醋都是中药,你会感到惊讶吗?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很多中药都是我们的日常食物。或许你还不知道,我们每天用来炒菜的花椒是有毒的。又或许你有较严重的胃病,但只要每天嚼上几颗莲子,就能强过任何胃药。我们吃进肚子的东西,你真的完全了解它们的性味吗? 其实中药一点也不神秘,你完全可以自己决定吃什么来进补,自己掌控中药的养疗效果。本书对中药(或者说天下常见的可食之物)的采集、炮制和用法等,都有十分详尽的解说。只要认真研习此书,善用药材的性味,其实你也可以成为一位真正的养生专家。
作者简介
滕巍,中药学硕士,曾工作于福建中医药研究中心,参与“莲子心有效成分分析”、“福建砂仁药材质量研究”等多个国家课题项目,发表了大量的中药论文。对《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医学书籍有很深入的研究,尤其对《药性赋》有极其独到的领悟,深谙中
书籍目录
卷一·性寒之品 犀角:清热、安神、解毒 羚羊角:清肝、明目、凉血 泽泻:利水、除湿、化痰 海藻:散开结块、利水 菊花:疏风、散热、解毒 射干:清热、化痰、利咽 薏苡仁:利湿、健脾、舒筋 藕节:散淤、止血、凉血 瓜蒌子:清肺、化痰、通便 车前子:清热、利尿、止泻 黄柏:清热、泻火 马兜铃:清肺、止咳、排毒 地骨皮:泻火、凉血、止血 薄荷叶:散热、利咽 枳壳:理气宽胸、消除积滞 枳实:破气、消除积滞 干葛:退热、透疹、生津 柴胡:解表、退热 百部:润肺、止咳、杀虫 栀子:清肺、凉血、止血 玄参:滋阴、降火、解毒 升麻:清热、透疹、解毒 金箔:镇心、安神 茵陈蒿:利湿、退黄、疗疮 瞿麦:清热、利尿、活血 朴硝:泻火、清热、消肿 石膏:清热、泻火、消除烦闷 前胡:疏风、散热、化痰 滑石:利水、清热、解暑 天门冬:滋阴、润燥、清肺 麦门冬:清心、滋阴、益胃 竹茹:清热、除烦、利尿 大黄:消除积滞、通便、祛淤 黄连:清热、祛除寒湿 淫羊藿:补肾、壮阳 白茅根:凉血、止血、利尿 石韦:利水、清肺、凉血 熟地黄:滋阴、补血 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 赤芍药:清热、凉血、祛淤 白芍药:补脾、益肝、养血 牵牛:利水、通便、祛痰 贯众:杀虫、清热、凉血 金铃子:清热、止痛 萱草根:清热、凉血、止血 侧柏叶:止血、祛痰、祛湿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 地肤子:祛风、止痒、清热 山豆根:清火、解毒、消肿 白鲜皮:祛风除湿、止痒 旋覆花:化痰、止呕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 瓜蒌根:清肺、化痰、通便 地榆:凉血、止血、清热 昆布:消痰、软化结块、利水 淡竹叶:清热、消除烦闷 牡丹皮:清热、活血、散淤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 牡蛎:补阴、安神、软化结块 贝母:化痰、止咳、消肿 桔梗:宣通肺气、祛痰、利咽 黄芩:清热、解毒、止血 槐花:凉血、止血、清肝 常山:截疟、劫痰 葶苈子:消肿、平喘、利水 卷二·性热之品 荜茇:暖胃、行气、散寒 生姜:散寒、止呕、化痰 五味子:固精止泄、益气安神 腽肭脐:暖肾、壮阳 川芎:活血、祛淤、止痛 续断:补肾、强筋、养血 麻黄:发汗、解表、平喘 韭子:补肾壮阳、固精止泄 川乌:祛风、除湿、散寒 天雄:祛风、散寒、壮阳 花椒:温暖脾胃、除湿、杀虫 干姜:温暖脾胃、散寒 胡芦巴:暖肾、祛寒、止痛 卷柏:活血、通经、止血 白术:健脾、益气、祛除寒湿 石菖蒲:化痰、开窍、消肿 丁香:暖脾、补肾、壮阳 高良姜:暖胃、散寒、理气 肉苁蓉:补肾、益精、通便 硫黄:益气、杀虫、止痒 胡椒:暖胃、散寒、解毒 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 荜澄茄:暖胃、散寒、行气 莪术:行气、止痛、破血消淤 砂仁:健脾、开胃、行气 附子:散寒、止痛 白豆蔻 :行气、止呕 乳香:活血、通经、消肿 红豆蔻:温暖脾胃、祛除寒湿 干漆:破淤、杀虫 鹿茸:补肾、壮阳 虎骨:强筋、祛风、镇惊 檀香:行气、止痛、散寒 鹿角:补阳、强筋、活血 米醋:散淤、解毒 紫苏:散寒、解表、化痰 白扁豆:健脾、化湿、消暑 麝香:醒神、活血、消肿 五灵脂:化淤、止痛、消积 麒麟竭:止痛止血、愈合伤口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 乌贼骨:止血、固精止带 鹿角胶:补血安胎、补益精气 白花蛇:祛风、通络、定惊 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 乌药:温暖脾胃、理气、消肿 禹余粮:止泻、止血、止带 巴豆:通便、消肿 独活:祛风、除湿、散寒 山茱萸:补肝、益肾、固精 白石英:温肺、宁神、利尿 厚朴:行气、平喘 肉桂:温暖脾胃、散寒、解表 鲫鱼:健脾养胃、利尿 代赭石:平肝、凉血 沉香:行气、止呕、平喘 橘皮:理气健脾、祛除寒湿 卷三·性温之品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 半夏:祛除寒湿、化痰止呕 苍术:健脾、明目 萝卜:消食、下气、化痰 钟乳石:暖肺、壮阳、下乳 青盐:泻火、凉血、明目 山药:补脾、养肺、固肾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 赤石脂:止泻、止血 阳起石:暖肾、壮阳 紫菀:润肺、消痰、止咳 防风:理气、通络、止痛 苍耳子:祛风、解表、除湿 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 细辛:散寒、止痛、温肺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 羌活:散寒、除湿 白芷:祛风、除湿、通窍 红花:活血、通经、祛淤 刘寄奴:破淤、通经、止血 骨碎补:补肾、健骨、活血 藿香:祛暑、解表、化湿 草果仁:祛除寒湿、温暖脾胃 巴戟天:补肾、壮阳、除湿 延胡索:活血、散淤、理气 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 肉豆蔻:止泻、消食 何首乌:养血、滋阴、通便 姜黄:破淤、行气、通经 防己:祛风、止痛、清热 藁本:祛风、散寒、止痛 仙茅:暖肾、壮阳、祛湿 破故纸:补肾、平喘、温脾 木瓜:舒筋、活络、养胃 杏仁:祛痰、止咳、通便 茴香:温肾、行气、养胃 诃子:止泻、利咽 秦艽:祛风、清热、止痛 槟榔:杀虫、消除积食 杜仲:补肾、强筋、安胎 紫石英:安神、温肺、暖宫 橘核仁:理气、散结、止痛 金樱子:固精止泄、缩尿 紫苏子:降气、消痰、通便 淡豆豉:宣通郁结、消除烦闷 大蓟:凉血、止血、消肿 小蓟:凉血、止血、清热 益智仁:温脾、暖肾 麻仁:润燥、通便、利水 黄芪:补气、排脓、利尿 狗脊:补肾、强筋、祛风 菟丝子:补肾、养肝 马蔺花:清热、解毒、凉血 卷四·性平之品 硇砂:消除积滞、祛除淤血 龙齿:安神、清热、消除烦闷 青皮:疏肝、消除积滞 芡实:益肾、补脾 木贼草:疏风、清热、明目 花蕊石:化淤、止血 石决明:清热、明目 天麻:息风、止痉、平肝 甘草:益气、止痛、解毒 石斛:生津、益胃、滋阴 商陆:消肿、散结 覆盆子:补肝、固精、明目 琥珀:安神、利水、散淤 朱砂:安神、清热、解毒 牛膝:补肾、活血、利尿 龙骨:安神、平肝 甘松:理气、止痛、健脾 蒺藜:平肝、活血、祛风 人参:补气、益肺、生津 蒲黄:止血、祛淤、利尿 天南星:祛风、止痉、化痰 三棱:消除血淤、行气 没食子:止泻、固精、止咳 皂角:祛痰、开窍、杀虫 桑螵蛸:补肾、缩尿 鸭头血:补血、解毒 蛤蚧:益肾、补肺、平喘 牛蒡子:疏风、透疹、利咽 全蝎:祛风、止痉、通络 酸枣仁:宁心、养肝、止汗 桑寄生:补肝、强筋、祛风 远志:安神、祛痰、解毒 木通:清热、利尿、活血 猪苓:利尿、渗湿 莲肉:补脾、益肾、养心 没药:活血、止痛、消肿 郁李仁:通便、理气、利水 茯神:宁心、安神、利水 白茯苓:利水、渗湿、健脾 赤茯苓:利水、渗湿、泻热 麦芽:消食、健脾、回乳 浮小麦:养心、益肾、除热 白附子:祛风、化痰、通经 大腹皮:消胀、利尿、消肿 椿白皮:清热、祛湿、止泻 桑白皮:平喘、利尿、消肿 桃仁:破血消淤、通便 神曲:健脾、养胃、消食 五加皮:祛风、补肝、强筋 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 安息香:开窍、祛痰、行气 冬瓜仁:清肺、化痰、消肿 僵蚕:祛风、止痉 百合:滋阴、润肺、清心 赤小豆:利水、除湿、活血 枇杷叶:清肺、止咳、顺气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 石楠叶:祛风、通络、益肾 谷芽:消食、健脾、开胃 阿魏:软化结块、杀虫 紫河车:益气、养血、补肾 大枣:补脾、益气、养血 鳖甲:滋阴、软化结块、退热 龟甲:滋阴、益肾、养血 乌梅:止咳、止泻、安蛔 竹沥:滋阴、清热 中药名词索引
章节摘录
羚羊角,也叫见泠角,药材取自羚羊的角,产于新疆北部地区的品质较好。羚羊多栖息于干旱的荒漠、戈壁及半荒漠的开阔地区。羚羊角药材以有“通天眼”(对光透视上半段时,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质地脆嫩,颜色白亮,表面光润,有血丝裂纹的最好。 【采集】全年均可采收,捕杀羚羊后从基部锯断角。 【炮制】去除骨塞,浸泡,捞出,去掉粗皮筋丝,纵向镑成薄片,晾干。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 【主治】羊癫风抽搐,关节疼痛、筋脉痉挛收缩、不能自如屈伸,头痛眩晕,目
编辑推荐
常见食物的性味使用手册;吃可以治病,吃更能伤身;中医药性分类归经法则中的生活智识。中医四基典《药性赋》告诉你如何用食物的性味养生。 迄今为止,中医的精义和灵魂仍然只存在于传统中。中医不只重视养疗之方、调治之法,中医更重视对身体的全息理解。更在乎对“自然”的亲近。中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哲学态度,更是一种日常行为。中医甚至认为,即使疾病也具有某种健康倾向。 回归到真正的中医世界,首先应从中医名典的阅读开始。 食不知“性”比食不知“味”更可怕人所能食用的品物,都具有寒、热、温、平四种基本药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