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镇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何智亚 摄  页数:246  
Tag标签:无  

前言

四川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称天府之国。农耕文明和近现代商业文明萌生了遍布四川大地数千个场镇,培育了丰富多彩的场镇生活形态,积淀了包括乡土建筑、风水理念、传统技艺、民俗民风在内的诸多宝贵文化遗产。几百年来,四川历经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次大的战乱,特别是三百多年前明末清初空前惨烈持续的战乱,加上随之而来的灾害、瘟疫、饥荒乃至虎患,导致四川人口锐减、百业凋敝。清朝廷巩固政权之后,发起了历时100余年,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区向四川的大移民运动。这次大规模、长时期的移民,对四川的人口构成、场镇风貌、建筑特色、人文环境都构成了重大影响。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使四川场镇呈现出缤纷多彩、兼收并蓄的建筑特色;四川人民具有的包容、开放、进取和吃苦耐劳、热情豪爽、坚韧顽强的人文特征,体现出深沉的多元文化积淀。可以说,四川场镇是中国各地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渗透、吸收的缩影,是古代和近现代先辈们智慧和勤劳的结晶,是中国传统风水建筑文化的典范,是中国地域文化的瑰宝。本世纪初,在对重庆古镇进行考察拍摄的同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我的足迹也涉及四川各地。北到秦岭余脉的广元、江油,大巴山脉的巴中、通江、南江、旺苍、达县、阆中,南到长江上游的泸州、宜宾、屏山、珙县,西到雅安、汉源、石棉、西昌,足迹遍及巴蜀40余个区县市的55个乡镇。在考察拍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巴蜀古镇顺应自然的风水理念、因地制宜的巧妙布局、富有情趣的街巷空间、至善至美的美学追求和多姿多彩的建筑风貌所吸引。我会为发现一壁曲线优雅的山墙、一组巧夺天工的木雕、一段精美细腻的脊饰而激动不已,也会面对一处幽静的院落、一条古老的街巷、一段沧桑的驿道而流连忘返,也常常面对被无知和落后所损毁的极有价值的历史建筑遗址而深感痛惜!几十年来,由于经济的落后,由于无知和偏见,更由于一些特殊历史时期的愚昧和疯狂,大量具有保留价值的传统街区、历史古镇已经面目全非,大批富有特色的民居、祠堂、庙宇、会馆、教堂、牌坊、雕楼、寨堡等建筑被相继损毁破坏,尚存的古老场镇大多凋落破败,保存完好者已十分鲜见。近20年来的场镇建设,大都是在原有场镇基础上拆旧建新,从而使传统场镇形态和历史建筑迅速消失,传存千百年的场镇文化开始淡漠,古镇的历史特征和传统风貌开始成为逝去的记忆。

内容概要

应该感到欣喜的是,近几年来,对乡土建筑、乡土文化的保护逐步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保护古镇文化开始成为社会的共识,古镇保护也由专家学者的呼吁变成为各级政府的具体行动。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在2003年10月8日发布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办法》,并同时公布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至今已经公布了4批,一批传统古镇和村落得到有效保护。各级地方政府也把保护古镇,发展旅游经济,为当地民众谋福祉作为自己的责任。许多古镇编制了保护规划,许多地方对古镇破旧的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了维修,对违章的搭建物、杂乱的管线、污染的溪流进行了整治。古镇原有的面貌逐步得到恢复,传统的人文环境和生活形态渐次展现,开始成为人们释放紧张压抑的生活节奏,追求古朴幽静的乡土意境,寻找逝去家园的理想去处。    本书展现了四川大地37个比较典型的古镇风貌。笔者力图从建筑学者、历史学者和摄影家的多方位视觉,抑或说希望从建筑形态、人文形态和摄影艺术形态来反映四川古镇的历史底蕴和风貌神韵。希望本书能够唤起人们对故乡的缅怀,对儿时的记忆,对先辈的尊崇,并从中得到返朴归真、宁静淡雅的精神享受。也希望《四川古镇》的出版发行,能为场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起到些许推动之力。

作者简介

何智亚,祖籍重庆长寿,出生于四川内江,“老三届”高66级毕业。1969年3月在四川资阳县农村“插队落户”3年,1972年3月进重钢四厂工作。恢复高考后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先后从事钢铁厂机械设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等工作至今。
现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重庆市规划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兼职教授。
多年来潜心于巴蜀传统建筑文化研究与传承,致力于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主持了重庆湖广会馆等多个历史建筑的修复工程,出版了5部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面的著作。2007年6月获“重庆直辖10年建设功臣”称号,2008年获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
所著《重庆老巷子》获2001年第五届重庆图书奖优秀奖;《重庆古镇》获得2002年第十四届香港印制大奖优异奖、2003年第六届重庆图书奖最佳图书奖、2004年重庆文学艺术奖、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等6个奖项;《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获2008年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四川古镇》是作者继《重庆古镇》之后,对巴蜀乡土建筑文化研究的又一部力作。作者在广泛深入的田野考察和严谨的历史考证基础上。以建筑学者、历史学者和摄影家的多方位视角,用精练的文字和独到的黑白摄影艺术语言,刻画了四川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场镇地域风貌,提出了对古镇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方法。书中秀美旖旎的古镇景色,古朴恬静的人文风光,给人们带来返璞归真、宁静淡雅的精神享受。本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书籍目录

前言成都市 一、双流县黄龙溪镇 二、大邑县安仁镇 三、龙泉区洛带镇 四、邛崃市平乐镇 五、金堂县五凤镇 六、彭州市白鹿乡川东 七、广安市广安区肖溪镇 八、武胜县沿口镇 九、达县石桥镇川南 十、  资中县铁佛镇 十一、资中县罗泉镇 十二、隆昌县金鹅镇 十三、隆昌县云顶场 十四、合江县福宝镇 十五、合江县尧坝镇 十六、洪雅县柳江镇 十七、洪雅县高庙镇 十八、自贡市大安区牛佛镇 十九、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 二十、宜宾市翠平区李庄镇 二一、屏山县龙华镇 二二、古蔺县太平镇 二三、古蔺县二郎镇川西 二四、犍为县罗城镇 二五、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 二六、雅安市雨城区望鱼乡 二七、荥经县荥河乡 二八、汉源县九襄镇 二九、汉源县清溪镇 三○、西昌市礼州镇川北 三一、三台县郪江镇 三二、江油市二郎庙镇青林口村 三三、阆中古城(保宁镇) 三四、阆中市老观镇 三五、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 三六、巴中市巴州区恩阳陵 三七、通江县麻石镇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黄龙溪镇属成都双流县,位于府河与鹿溪河汇流处,与双流、彭山、仁寿三县交界,距成都市区约40公里。黄龙溪镇有着1700余年历史,由于有水路与成都相通,古代曾是拱卫成都南面的军事要地。黄龙溪原名永兴场,后来得名与龙的传说和溪水呈黄色有关。现有场镇街区和传统建筑主要建于清末民初。1994年黄龙溪镇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周边群山拱卫,两河环绕,百年古榕参天,自然环境优美。沿府河码头的王爷坎上有一棵古榕,直径近3米,树干盘根错节,树冠遮天蔽日,成为人们休息纳凉之处和古镇一大景观。黄龙溪与成都府河相连,过去是一条重要的航运交通水道。府河在黄龙溪由宽变窄,上行或下行船只多在这里换乘,过往货物、商贾也在这里停泊、中转和住宿。从成都九眼桥出发,沿府河乘船下行至黄龙溪l合好是一天路程,故有“朝发锦官城,夜宿黄龙溪”之说。便捷的水路带来了场镇的繁荣,据史料记载,兴旺繁盛时期,府河上往来黄龙溪的船只络绎不绝,每日达数百至千艘。黄龙溪场镇规模较大,过去有“七街八庙九台子”的称谓。现有保存下来的老街有正街、横街、新街、下河街、巷子街等几条街道和一些小巷子,总长约两华里。街巷宽处约四五米,窄处仅1米左右,街面用条形石板铺砌,部分街巷临街房屋屋檐向街面出挑约两米,形成遮风避雨的风雨廊。老街上有一些十字路口、丁字路口,形成富有情趣的转角空间。不时可以看到曲线优美的封火山墙,增添了古镇的韵味。街上尚存几十座老民居院落,从高处俯瞰,四合院一座连着一座,蔚为壮观,不少黄葛古树穿插在街区之中,给古镇增加了灵气。

后记

2001年至2003年3年时间里,我忙里偷闲,先后考察了四川境内50多个乡镇,拍摄了上千幅照片,又花了不少时间进行暗室制作、史料收集和后期整理。由于公务繁忙,加之当时需要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重庆古镇》、《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和《重庆湖广会馆》画册3本书的图片整理、文字写作以及编辑出版等方面工作,收集的四川古镇资料暂时被搁置了几年时间。2002年3月,《重庆古镇》出版;2006年4月,《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出版;2008年4月,《重庆湖广会馆》画册出版。稍作歇息后,从2008年7月开始,我将几年前收集的四川古镇图片和文字资料重新进行整理,认真比较筛选,以古镇历史风貌的保留完好程度作为主要标准,并征求了一些四川乡土建筑专家的意见,最终选定了34个建制乡镇、1个古城、1个乡场、1个村,编辑成《四川古镇》。近年来,一些古镇通过坚持不懈的规划保护和大力整治宣传,成为名声很大的旅游热点,吸引了不少游客,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可观的收入;也有的古镇因为财力有限,或者是重视不够,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还在继续受到人为和自然的损坏。殷切希望已经发展起来的古镇不要忘了保护责任,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切实维护古镇的原真性和可识别性,不要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过度商业化;暂时没有实力进行整治打造的古镇不要盲目躁动,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古镇,使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不要受到进一步的损毁和人为的破坏,可能等几年时间,随着保护与利用的理念方法进一步明晰,最后获得的效果会更好,要相信后人比我们更有办法。在编著本书过程中,一些乡镇已经发生了变化,有的被撤并,有的更改了名字,有的设立了街道办事处。为了保持连续性,在本书中一律用原来的场镇地名。还有一些古镇风貌被过度商业化开发所侵蚀,已经无法拍出原有古朴宁静的画面,好在本书照片绝大多数拍摄于六七年前,文字大多也是根据几年前古镇给我留下的印象而撰写的,希望这些图片和文字能够给读者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和回忆。在考察拍摄和编著本书过程中,各方面朋友给予了关注、鼓励和帮助,所到区县乡镇的有关领导和群众为我采访拍摄提供了各种方便,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

编辑推荐

《四川古镇》是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四川古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基于四川最早的古镇,照片较早,黑白,与现在的实际情况相去很远,保护的好的,的确也发展的不错,比如平乐、阆中等,而有些,的确就面目早已经变化了。
    不过,作为一本难得的资料,图集,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这本书,还有一点,就是让你自以为熟悉的路线,变得有了风景、风情。
    我曾经在108国道的荥经县、清溪乡、九襄镇往返无数次,都没有发现她们特有的魅力,在看了这本图书后,重新放慢了行走的节奏,感受了历史的沉淀、岁月的无赖、人情的惆怅。
    作者是一位真正的行者、发现者。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如果你和我一样,愿意去感知身边的风景的话。
  •   喜欢人文四川,古镇的人不要错过!
  •   有关四川古镇影像资料的汇总之作,适当的文字阐释,值得一读,值得按图索骥一游。
  •   不错的书,把古镇纳得很全,有时间可以去找找。
  •   一套书,都不错,没的说~
  •   很喜欢这本书里面都是黑白图片但是也不错非常喜欢
  •   值得品读,很好。
  •   物流特别快,包装也很好,图片清晰,值得收藏。
  •   不错的哈。。。
  •   很好的主题。
  •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知道了这本书,在临近出发之情,立马买来,通宵达旦地读完了它,感觉获益良多。若不是路途遥远,我会带着这本书与我同行。这是一本拍摄古镇的范本,无论是图片和技术参数,都是值得喜欢古建筑的摄影人学习参考的。
  •   这本书图片很好,就是价格太贵了!!重庆老巷子那本书怎么总是缺货?
  •   快看吧 ,要不就没了!
  •   四川地大,走一圈看古镇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与金钱,先书面了解一下,然后选一些实地感受感受。本书有用得很哪。
  •   不错的,作者花了不少心血和精力,可以传承古镇魅力!但价格还是很贵的!成批印刷出品,价格就这么那么高了,你们说呢!
  •   书很好,但是快递太次了,书都破了,撕裂了一个口子!当当送货,书总是破的!
  •   何智亚这本书好贵哦!感觉有点不划算!
  •   书还不错,可惜装订有严重问题,才翻了几页封面和封底就脱落了,看了一下,是因为厚重的中间册页和硬纸板的封面封底只有前后各一页纸连接,而且连接纸很脆弱,非常容易断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