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鉴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冯雷,龙扬志 著  页数:578  
Tag标签:无  

前言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标志性成就,陶器进入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陶器的发明,意味着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人对自身摆脱自然束缚、达到对自身命运把握的一种能力证明。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靠自然之物,依势就形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工;除了工具的制作水平低下之外,工具运用于生活实践所产生的效率也同等低下,人们不得不通过不断迁移的方式解决生存问题。陶器作为一种更为完善的生产工具,它的先进性体现在人们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将工具设计成不同样式,从而逐渐将个人意志从蒙昧状态清晰地呈现出来。陶瓷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过去的陶瓷文化的认识,就是通过存留至今的陶瓷器物来寻找线索的。陶瓷器的质地、材料、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的特点,都是不同时代技术水平相支撑的结果,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考察,可以断定陶瓷器所在的时代,并且由此进一步探讨相关的社会细节。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陶器与后来的瓷器具有抽象的文物价值,一件穿越千年时空的陶瓷器,它经历的日常琐事和世事沧桑,甚至还有刀光剑影的洗礼,其中所装载的丰富信息,给人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个人能力。由瓷器“china”而到中国“china”,正是从一个语言学的角度证明了中国陶瓷之于世界文化的独特性意义,它足以说明西方建立起来的东方想象体系之中,陶瓷成为一种重要的识别身份,这种想象,无形中造就了中国陶瓷的重要价值。回头来看,“china”这个西方的命名,赋予了“中国”和“瓷器”一种二元一体的关系。一提起美轮美奂的陶瓷器,就会想到物华天宝的中国;而一提到象征着东方文明的中国,则也无法忘却那些泥土和火焰交媾而成的人间奇迹。毫无疑问,陶瓷器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的工艺技术文明的巅峰。《饮流斋说瓷》的作者许之衡即认为制瓷融合了“天时”、“地力”和“人巧”,所以“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中国是一个儒、释、道、法、墨等多种哲学体系共生的文明空间,古代的文人士子对这些伟大而深奥的思想各有秉承,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理想和审美取向。但无论他们的政治抱负和文墨风格如何迥异,在他们的案头几侧却都摆放着形态各异的陶瓷器皿作为清供之物。从这个角度来看,“陶瓷”又不仅仅是工艺文明的显现。

内容概要

从各朝各代、各地名窑的窑式、制器特点和技艺说起,分别阐述了瓷土窑、陶土窑的胎釉、色彩、花绘、款识、瓶罐、杯盘、杂具及疵伪等各方面的内容;并对数十种名窑进行了地址考证和特点详述,切实弥补了爱陶者的知识盲点,使其能真正深入到陶瓷的形、质之中,认识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陶瓷文化。而原著所涉及的陶瓷学名和俗称,迄今仍为中外博物馆和文物界的基本用语。    该书由《陶说》、《景德镇陶录》和《饮流斋说瓷》三部古代名籍合成,是第一个囊括了古代陶瓷品鉴常识的白话注译本。

书籍目录

原序卷一  说今  饶州窑  陶冶图说    采石制泥    淘炼泥土    炼灰、配釉    制造匣钵    圆器修模    圆器拉坯    琢器做坯    采取青料    拣选青料    印坯、乳料    圆器青花    制画、琢器    蘸釉、吹釉    旋坯、窆足    成坯入窑    烧坯、开窑    圆琢洋彩    明炉、暗炉    束草、装桶    祀神、酬愿卷二  说古  原始  古窑考    唐越州窑    吴越秘色窑    后周柴窑    宋定窑    宋汝窑    宋官窑    宋修内司官窑    紫口铁足    宋哥窑    宋龙泉窑    吉州窑    象窑    董窑    均州窑    磁州窑    建窑    山西窑    高丽窑    早期陶窑演变    定窑    汝窑    官窑    钧窑    哥窑卷三  说明    饶州窑    江西窑    洪武窑    永乐窑    宣德窑    成化窑    正德窑    嘉靖窑    隆庆、万历窑    造法    千年青花瓷    历代青花卷四  说器(上)  唐虞器    缶    土增、土刑    泰尊    砸大、瓦棺    甑盆  周器    瓦旎    大尊    大暮    瓦无瓦、缶、壶    瓦大    瓮    觑、盆、甑、鬲、庾    簋、豆    登    瓴、瓤    汲缶    挈壶    瓶    夫子书瓮    灌瓮    经程    瓦卮  汉器    桂酒尊、泰尊    钵    康瓠    瓿、瓯、甄    瓿    瓯    儋    盏    漆乌瓦盘    安哉  魏器    陶尊  晋器    缥瓷    东瓯奔器    中国历代陶俑演变    唐三彩  南北朝器    鹤觞罂军持  隋器    绿瓷琉璃卷五  说器(中)  唐器    大尊    进瓷    紫瓷盆    越碗    内邱白瓷碗    大邑瓷碗    绿瓷杯    瓷罂、老瓦盆    盏托    越瓯、邢瓯    八缶    陶砚    高足碗  宋器    白定仁和馆瓶、哥窑瓶    纸槌、鹅颈、茄袋、花尊、花囊、蓍草、蒲槌等式瓶    吉州窑白紫色大小瓶    箸瓶    玛瑙釉小罂    陶砚    哥窑砚    哥窑三山、五山笔格,白定卧花哇哇笔格    水中丞    官、哥、龙泉、定笔洗    官、哥、青冬窑瓷印    官、哥窑方印色池,八角、委角印色池,定窑印花纹、方印色池    官、哥、定窑、龙泉彝炉,乳炉    定窑香盒    糊斗    书镫    瓷箫    瓷枕    官窑花浇    定窑兔毛花    定州花瓷    建安兔毫盏    鹧鸪斑    小海鸥    卵碗    紫碗    铜叶汤蹩    东坡茗碗    益公汤盏    定窑劝盘    官窑人面杯    哥窑合卺双桃杯    哥窑八角把杯    酒樯    饶州花青碗    箸瓶    浙瓮    秘色瓷  元器    饶州小足印花碗,饶州青黑色戗金酒壶、酒盏卷六  说器(下)  明器    绿瓷燎炉    大尊、牺尊、著尊、小晷、大羹和羹碗、毛血笾豆盘、扁壶、方罐、看瓶、牡丹瓶、壶瓶、拜砖    压手杯    白坛盏    白茶盏    红鱼靶杯    青花龙、松、梅花靶杯,青花人物、海兽酒靶杯,竹节靶罩盖    轻罗小扇扑流萤茶盏    五采桃注、石榴注、双瓜注、双鸳注、鹅注    磬口洗、鱼藻洗、葵洗、螭洗    朱砂大碗、朱砂小壶    卤壶、小壶    敞口花尊    漏空花纹填五彩坐墩、五彩实填花纹坐墩、填画蓝地五彩坐墩、青花白地坐墩、冰裂纹坐墩    扁罐、蜜食桶罐    灯檠雨台、幡幢雀食瓶、蟋蟀盆    五彩靶杯    鸡缸    宝烧碗、朱砂盘    人物莲子酒盏、青花纸薄酒盏、草虫小盏、五供养浅盏、五彩齐箸小碟、香合、各样小罐    高烧银烛照红妆酒杯,锦灰堆,秋千、龙舟、高士、娃娃杯,满架葡萄、香草、鱼藻、瓜茄、八吉祥、优钵罗花、西番莲杯    坛盏    双云龙、凤霞穿花、喜相逢、翟雉、朵朵菊花、缠枝宝相花、灵芝、葡萄桌器    八宝团龙笔冲    麒麟、盒子心、缠枝宝相花、回纹、花果、八吉祥、灵芝、海水、梅花香奁    仿白定长方印池    仿定器文王鼎炉、彝炉    流霞盏    卵幕杯跋一跋二跋三跋四

章节摘录

插图:【译文】高岭,本来是城东山的名字。在高岭取土做不,一开始只有当地居民汪、何、冯、方四姓以此为业,如今婺源有很多假冒者,却一定会假借这四姓的名号刻印在高岭块上,比如说“何山玉”、“汪某”、“方某”。临近城西的李家田大州上,也出产瓷土,质量和城东山的差不多,但是如果要烧造上好的瓷器,必须得用东埠出产的瓷土。高岭土,上品是麻布口,次品是糖口,最次是磁器口。什么是磁器口呢?通过试照,然后掰验土块,断口像破磁盘,平滑无纹,断口两面一点也不粗糙,像刀切的一样,这种土一定没有韧性,造成坯件烧一烧后定会软挫。以前有红高岭土,出自城东的方家山,块色粉红,火烧之后仍然是白色。后来方家以瓷土靠近祖坟为由,提请禁止在这里挖土。高岭土,不用碓春,取土起棚,不过淘练成泥,印块而已。这种“釉不土”,虽然名字也叫土,实际上是取自石料,必先洗去石上的浮土,再用锥碎成小块,然后用杵臼捶捣一昼夜成土,然后才开始淘炼印造。差不多上半年春天时水大,每个棚子中的土都可全部碓春;下半年水小力微,势必减少几支碓春。水急力匀,春土稠细;水缓力轻,春土稍粗。因而制造的不釉,以上半年碓春的为佳。做成的陶坯也比下半年的强。【原文】同一不也,而有红黄白之分,红、白不皆器之细者用,黄不则惟粗器用之。然有一种淡黄带白色者颇佳,又不止粗器也。黄不,土块大而坚,春之杵春亦必坚大。白不,土稍松细,碓式亦次于春黄不者。邑东王港以上有二十八滩,每滩皆有水碓,春土作不,昔春黄不户半于白不,今则春造黄不者只五六处,余俱必春白不。不之绝佳者,惟寿溪坞所产。他处载来镇市,必日我寿溪不,亦多可用。瓷土,洪家坳旧出者与金家山所产同妙,后因与祁邑连界,属一势宦祖茔来脉,兴讼永禁。坪里土、葛口土,皆祁门县所产。自余干土出,而坪里、葛口之土用者少矣。近邑南有小里土,亦可用,春户多合用之,然不及余干土也。不之名类不一,而玉红、提红二种为上。然二种不性软,必多合高岭方可用。余干不性颇健,少以高岭配合便可用。近日高岭所出已不如前,陶户遂多用余干不。

编辑推荐

《陶鉴:历代陶瓷形、质与疵伪通考》:《陶说》、《景德镇陶录》、《饮流斋说瓷》三大古籍名典构成陶瓷第一读本全彩印刷,便于形象认识各种名陶瓷的胎釉、花绘和色彩。文白对照,详细注解,让阅读能够真正深入浅出。文言名籍,读就要读懂。从整体到局部的图示解说,足以帮助人们在辨识真伪时,既能识大体,又能重细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陶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本书籍,集各朝代之名注,图们并茂,使人一目了然。
  •   非常喜欢这套书,印刷精美,内容详实,最重要的是长见识。
    慢慢品读,能学到很多东西
  •   专业人士、爱好者的必备工具书,极具权威性。
  •   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民族符号。
  •   写书的太多,但是陶鉴可以。
  •   印刷、内容都非常好~。很喜欢。不过感觉学术性的内容多了一点,如果再在内容上充实一点,将各朝代瓷器器形包含多一点,就更好了~!@
  •   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喜欢。同样适合菜鸟
  •   这套书的纸张都一般,颜色印得不是太舒服
  •   
    图品质量良莠不齐
  •   就是印刷质量有点问题,色泽不清。但是收录很全,摘古示今,总的来说还不错吧!可以算是一本瓷器字典,
  •   书厚
  •   总体来说,就是外包装差。这本书大概翻了一下,感觉还好。
  •   虽不是影响很大,但感觉不好,
  •   书还是不错,就是才买几天就降价了,而且不是一点,有点让人气愤!希望以后能为我们消费者把好价格关和质量关,这样才能赢得更多人的支持啊, 老这样谁还有信心啊!
  •   此书原文全,注释准确、译文流畅,配图精美,且包罗了三部关于陶器的古籍内容,且价格公道,值得收藏!
  •   了解了很多关于陶器的点点滴滴,陶器里的灵性、美感和古典气质。。。
  •   书的内容不错,就是颜色偏差大了
  •   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就想据为己有啊,所以赶紧得,买了!
  •   我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收藏爱好者的入门教材。原来成天看王刚的《天下收藏》,但是也只是外行看了看热闹,对于什么斗彩啊,什么官窑啊都不是太清楚。看完了这本书,其实也不能说完全地弄懂了,不过确实得到了一个很系统的印象,也稍微有了些心得。这本书最值得一提就是图片很丰富,介绍的并不枯燥,很有可读性。
  •   本书介绍了很多古代陶瓷品鉴常识,而且配有精美插图,读起来赏心悦目。
  •   书很好,但是书角被摔瘪了都,不知道是不是快递公司不太负责呢……
  •   很喜欢制陶,梦想着开一家陶吧,所以买来这本书,读了以后,受益匪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