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坏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重庆  作者:孔庆东  页数:332  
Tag标签:无  

前言

四十不坏很早就想写一篇文章,题目为《四十不惑》,内容是吹嘘自己到了四十岁时很牛,文武全才,昆乱不挡,耳聪目明,头重脚轻,跟天天服用了“脑白痴”似的。后来听说,两千多年前,这个题目就被一个叫孔仲尼的民办教师给写过了。于是我想,不跟那位没文凭的本家一般见识,咱改个题目吧,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叫《四十而惑》,内容是检讨自己到了四十岁时很衰,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双兔傍地,莫辨雄雌,好像《笑傲江湖》中“桃谷六仙”的亲爹似的。后来一翻书,发现这个题目已经被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给写过了。他比我提前十年进入四十岁,申请专利在先,又是我的老师兼领导,公然剽窃他,实在不好意思,只好干嫉妒,谁让咱生得晚呢?再苦不能怨政府,再累不能怨社会,咱再想辙就是了。于是穷则思变,就憋出了这个题目,叫《四十不坏》。为啥叫“四十不坏”呢?据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后柳金蝉女士研究,含义有三。我替她解说如下。第一层意思是,四十岁以前俺很坏,从今往后,俺改邪归正,再也不坏啦。四十岁以前,我孝敬父母不周,对待妻子粗俗,给老师起外号,跟学生没大小,半夜里禁止邻居唱歌,大街上强迫警察道歉,对领导求全责备,对政府视若奴仆,接待纠缠的狗仔队态度凶恶,面对夕卜国的、汉学家非说汉语,勤劳无以致富,坐怀偏要不乱,遭受百般迫害排挤嘲弄诬陷仍不知低眉顺眼假充响当当一颗铜纽扣,实在恶贯满盈、十恶不赦、凶神恶煞、穷凶极恶——四大恶人都占全了。所以人过四十天过午,趁着黄土埋了半截的大好契机,今后一定要翻然悔悟,痛改前非,行年四十而知三十九年之发昏,争取将功补过,不再犯坏,做一个和谐社会的七荤八素五好公民。第二层意思是,四十岁这个岁数“很不坏”嘛,入到四十很有意思,很不赖嘛,很让人沾沾自喜如坐春风嘛。据我太太黄道婆教授考证:男人四十是一枝花,女人四十是豆腐渣。如果男人四十岁上跟太太离婚,必须赔偿太太“青春损失费”——每年四十吨豆腐渣的价钱。可见,四十岁绝对是男人的钻石年龄,青春期刚过,更年期尚远,食有鱼(虾皮也算),出有车(自行车也算),智勇双全,人财两丰,年富力强,前列尚康,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不论被挖到什么单位都是领导的随身膏药——哪儿疼往哪儿贴。鲁迅四十岁,发表了《阿Q正传));毛泽东四十岁,担任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整个世界都是四十岁的男人在扛着呢,多么光荣的花季啊!四十岁,不坏啊!第三层意思是,四十岁以后,就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身,想坏都坏不了啦!鲁迅有句话:“魂灵被风沙击打得粗暴”,那说的是小年青儿,自虐和他虐的程度太浅。四十岁的中国男人,一个堂堂正正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咱啥罪没遭过啊?啥险没冒过啊?啥事儿没摊上过啊?啥理儿没掰扯过啊?正像经历了日本鬼子惨无人道大扫荡之后的中国爷们儿,个儿顶个儿都成了“烈火金刚”。电影《地道战》里说得好:“敌人的招数用完了,轮到我们动手啦。”四十岁,恰好是一个转折点。金庸笔下的那个独孤求败,四十岁以后用的是什么剑来着?俺当年读博k时,十分向往庄子说的“呆若木鸡”的浑然境界,师兄高远东启发我说:“呆若木鸡还不够,要呆若木!”我理解他说的就是一种“不坏法身”的境界,可是因为自己生理发育太晚,青春期太长——三十八岁还长青春痘,美其名曰“战痘的青春”——所以一直未能身体力行。如今终于四十岁啦,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如同跳出老君炉的孙悟空,再也不怕烧坏碰坏摔坏砸坏啦!“五四”时期,激进学者钱玄同挥斥方遒地主张:人到四十岁就该枪毙!因为四十岁以后就思想僵化、情趣腐朽,只会螳臂当车、逆历史潮流而动,在“五四”先驱“青春至上”的先进理念中属于无可救药的反动派。可是若干年后,钱玄同自己到了四十岁时,他就不提这茬了。幸好鲁迅替他记得,写诗调侃他曰:“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大概那时钱玄同体会到“四十不坏”的滋味了。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生命体验。有些道理,年龄不够,读多少美国书,开多少研讨会,也参详不透。20世纪末的一天,我问作家阿城,快到五十岁了,心里沮丧否?阿城攥着烟斗说:“我着急呀,我就盼着快点到这五十岁啊,很多话你不到五十岁没法说啊!”我敬佩阿城老兄的风采,心中也暗暗想着自己到五十岁时该说什么话。不过那还早,还有三千多天呢。现在刚四十,艳阳当空,麦浪翻滚,人欢马叫,番石榴飘香,我禁不住要像电视里的农民大叔那样抒情一句:“党的富民政策暖人心哪!”其实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四十岁这一年,我经历了太多太多。有毒蛇在手勇士断臂的决绝,有三人成虎四面楚歌的凄凉,有落井下石绝地反击的悲壮。当然也有充实紧张的工作和春风般的友谊、牧歌般的笑傲。我感谢相信我支持我的老师、朋友和领导、同事,感谢那些在我困兽盘旋之时伸出的手臂。特别是2005年元旦,我被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第一名,在燕园学子的欢呼声浪中敲响新年大钟时,我心中涌起一个声音:谢谢你们,我亲爱的北大同学,我亲爱的A2读者。四十岁了,我更加理解了苏东坡的处世姿态:菊花开处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日前在网上看到一份调查,有观众希望我来策划央视春节晚会。那我推出的第一个节目就是,五万名青春靓丽的小尼姑,站在天安门广场东侧,五万名狰狞威猛的大花脸,站在天安门广场西侧,齐声高唱:“春有春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十万人刚柔相济,歌声曼妙遒劲,直唱得云生五彩,凤鸣九霄,好一派泱泱大国的盛世祥光。唉,四十岁了,还有这等幼稚的狂想。人若有一百岁的境界,八十岁的胸怀,六十岁的智慧,四十岁的意志,二十岁的激情,再加上两三岁的童心,不坏,真的不坏。

内容概要

  四十岁时很牛,文武全才,昆乱不挡,耳聪目明,头重脚轻,跟天天服用了“脑白痴”似的。  四十岁时很衰,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双兔傍地,莫辨雄雌,好像《笑凹江湖》中“桃谷六仙”的亲爹似的。  四十岁绝对是男人的钻石年龄,青春期刚过,更年期尚远,食有鱼(虾皮也算),出有车(自行车也算),智勇双全,人财两丰,年富力强,前列尚康,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不论被挖到什么单位都是领导的随身膏药——哪儿疼住哪儿贴。  四十岁了,我更加理解了苏东坡的处世姿态:菊花开处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  四十岁了,还有这等幼稚的狂想。人若有一百岁的境界,八十岁的胸怀,六十岁的智慧,四十岁的意志,二十岁的激情,再加上两三岁的童心,不坏,真的不坏。

作者简介

  孔庆东,40岁的孔庆东被评为“北大十佳教师”之首,其《47楼207》、《黑色的孤独》和《口号万岁》等书一直畅销不衰,深受各界读者喜爱。媒体誉之为,“北大的马克·吐温”、“北大醉侠”、“继钱钟书以来的真正幽默”,全国几十家电视台邀请其担任嘉宾,为当今影响最大的思想者之一。
   本书系孔博士最新论文集,其幽默而深沉的风格,定会再次打动千万颗不老的心。

书籍目录

自序:四十不坏一、解读大师 鲁迅的智慧 鲁迅的痛苦 鲁迅的呐喊 老舍的幽默 钱钟书的幽默 打通雅俗的张恨水 《啼笑因缘》的爱情模式 艺术化的人生二、文学如何现代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文学革命与白话文学 中国现代散文的建立和发展 激流中的左翼文学 左翼小说的文学史价值三、语文改革乱弹 怎样学语文 摸不着门 有疑无疑 标答的产生 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研究 语文教学的改革与传统四、遍地风流 万类霜天竞自由 隔世兄弟 红肿的桃李 自将磨洗认前朝 分不开的羊 波上寒烟翠 打不散的三国 生死两茫茫 我爱这土地 韩国女人的幽梦 魔在何处 庆东版“围炉夜话” “非典”期间读书笔记五、答非所问 “北大醉侠”访谈录 “非典”访谈录 挖掘小人物的光彩 谈话剧《霸王别姬》 经典五部 致北社同学 新闻是出版的火车头 亚洲足球在崛起 做客新浪 给政府打分附录 孔庆东韩国逸事 话说孔庆东的“醉” 谈笑风生孔庆东 与名人同窗的苦难日子

章节摘录

一、解读大师鲁迅的智慧鲁迅,这是差不多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提到鲁迅,许多人就会油然想到“三个伟大”——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许多人会想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这句话。是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这句精彩评断早已深入人心。大多数国人心目中的鲁迅,是个整天横着眉毛跟黑暗势力斗争、斗争、再斗争的钢铁战士,不知疲倦,不懂休闲,不谈风月,不近人情,就知道写呀写,喊呀喊,用三仙姑评价丈夫的话说:就知道在地里“死受”。这样的鲁迅形象颇为类似那移山的愚公,挖山不止,征途漫漫,几时才得个轻松爽利?所以当今的时髦男女们,对鲁迅大人尊敬是尊敬,但多少有些摇头不喜甚或眉头紧皱,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了。如果让广大纳税人评选一下《愚公移山》里的人物,那愚公一定是最值得学习和尊敬的劳动模范,可以当人大代表;但要是让那些染发露脐的女孩挑选男朋友,恐怕智叟的得票要远远高于愚公了,因为智叟懂效益,有情趣,还关心体贴人,活得多么潇洒啊,当不上人大代表,也可以混个政协委员么。在今天这个消费主义的时代,鲁迅虽然还是很伟大,但似乎离我们很远。加上很多中学的语文课讲得比较僵化:不结合当今的实际和拘泥于语言字词,以致有些学生认为鲁迅的文章里到处是病句。所以,许多人觉得鲁迅太高大,对他敬而不亲,甚至有少数人在不曾认真读过鲁迅原著的情况下,胡乱诋毁鲁迅,反对鲁迅。正是对鲁迅的这种误解,给我们这些讲鲁迅课的教书匠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每次讲现代文学史和鲁迅研究课程的时候,我都要用很多时间和力气来讲鲁迅不是李逵,不是张飞,也不是董存瑞。他确实骨头硬,能战斗。但他之所以能够长期战斗毫不动摇,恰恰在于他最懂得怎么休闲、怎么放松。鲁迅有一句著名的话:“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题未定”草?六》)鲁迅很馋,喜欢吃点这,喝点那。他爱吸烟,爱看电影,爱坐汽车兜风。他很看重钱,天天在日记里记账,听说发薪水了就赶快跑去领,书局剥削了他的稿费就跟人家打官司。他也喜欢欣赏年轻的美女,喜欢逗弄顽皮的孩子,爱情、家庭、事业、金钱……什么都没耽误。他有一首诗曰:“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跟朋友开玩笑,把它改成:“无钱未必真豪杰,好色如何不丈夫。”觉得更能体现英雄本色。我从来不单独地、片面地讲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是尽量多讲他世俗的一面、凡庸的一面,讲他搜集古董,讲他变换笔名,讲他溺爱儿子,讲他劝青年多积几文钱,讲他告诉萧红穿红上衣要配黑裙子……学生们由此知道鲁迅跟我们是一样的凡人,不过比我们聪明些、深刻些、刚强些、生猛些……加起来也就等于伟大些。于是,北大图书馆里一向积满灰尘的《鲁迅全集》被借阅一空了。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两本鲁迅研究著作——一本是北京大学钱理群先生的《鲁迅作品十五讲》,一本是辽宁师范大学的王吉鹏和王竹丽写的《鲁迅的智慧》。这两本书写得很好,专业人士和普通的文学爱好者都可以读读。海内外那么多研究鲁迅的学者,写了几干部鲁迅研究著作,大多数不是给民众看的,实际上等于在鲁迅和人民之间挖沟砌墙。愚公门前的大山就是他们给堆的。但是仍然有一些很不错的著作,沟通了鲁迅和大众。用后书引言的话说: 他懂得避祸保全却不龟缩苟活,他善于经营生计却不促狭卑琐,他迎来送往却不敷衍虚伪,他嬉笑怒骂却不玩世油滑。他善于发现你闻所未闻的真相,也善于推翻你司空见惯的常理。他的智慧最朴实.最平俗,也最雅致;最实用,最真切,也最深沉。只有潜心研究鲁迅多年,才能得出如此切中肯綮的评价。其实鲁迅到底什么样,以我们大多数人的学识和智力,是很难说清的。正像颜渊评价孔子:“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或者套用我前面的话,你看他像个愚公,可转眼又发现他其实是个智叟。那么我们再回头去读读《愚公移山》,是不是会觉得智叟其实很愚,而愚公其实并不傻呢!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愚公实际上并没有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干下去,他干了两三年,就感动了上帝,派了两个云里金刚,把山背走了。此后愚公的生活就是真正的休闲了。而鲁迅其实也感动了上帝——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一发力就推翻了三座大山。所以,我们不能否认鲁迅是愚公,但这个愚公同时也是智叟,或者说跟智叟是一体的。以前我们只注意了他勇猛刚毅的一面,没有注意他聪明智慧的一面。我们想想,没有智慧,只有刚猛,能够在那么黑暗的年代坚持那么持久的频繁的激烈战斗吗?正像上甘岭的战士,光会堵枪眼,不会动脑子,能取得胜利吗?如果有读者朋友怀疑我的话是率性胡言,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鲁迅在战斗和生活两个方面的智慧,看看鲁迅是如何对待爱人、亲人、敌人,如何对待饭碗、金钱、身体,如何识破骗局,如何给别人设局,如何活得既堂堂正正又洒洒脱脱的。第一,鲁迅的战斗智慧。鲁迅的战斗智慧可以用“壕堑战”一词来概括。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军事上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现代战术,面对密集的现代火力,躲在掩蔽物后面,沉着冷静地坚持打“防守反击”。鲁迅最反对《兰国演义》中许褚式的赤膊上阵,认为那是有勇无谋。这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同时也是被压迫者必然选择的反抗战略。鲁迅的主张是尽量不做无谓牺牲,他勇于戳穿那些诱骗和激将别人去无谓牺牲的人。鲁迅年轻时,在日本留学,一次革命党委派他回国刺杀满清权贵,鲁迅没有答应。他对派遣他的人说:“我可以立即动身的,现在只想了解一下,如果自己死了,剩下老母,那时候该如何替我照料呢?”组织上见他顾虑重重,就说:“不用去了,你算了吧。”鲁迅是不是怕死?不是。他是认为暗杀不能达到真正的革命效果,他认为长期的思想斗争才是对他最合适的。连政治斗争他都怀疑,何况暗杀呢!20世宝i230年代的时候,实行左倾路线的中共领袖李立三约见鲁迅,请鲁迅出面发表革命宣言,以配合城市暴动的革命计划。鲁迅表示,如果这样,自己就不能在蒋介石统治下继续写作了。李立三说可以送他去苏联,但鲁迅最终没有答应。当时的革命领导何其幼稚,想把鲁迅这么举足轻重的思想战士就这样“一次性消费”掉了。鲁迅是“打一枪就跑”对中国的贡献大,还是坚持他的“壕堑战”、“游击战”对中国的贡献大呢?鲁迅跟李立三握手告别后,回家对冯雪峰说:“他的手真软啊!”没有战斗的智慧,光有战斗的鲁莽,那是不会坚韧的,当然会“软”。为了战斗,鲁迅多次换笔名,他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这已经成了鲁迅研究的一个专题。单是1932-1936年,他就用了80多个笔名。为什么,不让反动派辨认出来。比如“越客”,“隋洛文”,“洛文”,“何家干”,“宴之敖者”等,都各有幽默的含义。鲁迅还善于利用法律战斗——由于女师大风潮,教育总长罢了鲁迅的官职,他就跟教育总长章士钊打官司,居然胜诉了,官复原职。他还跟北新书局打官司,在经济上不肯受书商的剥削,也获得了胜利。可见,鲁迅是个智勇双全的杰出战士。第二,鲁迅的生活智慧。战士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战斗的。现代战争越来越重视后勤工作,甚至有的军事专家认为,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对于一个思想战士来说,生活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战斗的情绪和战斗的结果。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调、生活智慧的人。他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后来又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鲁迅很重视钱,绝不假装清高。有个书商骗了我和余杰、摩罗等人的钱,我们跟他交涉,他却对我们说:你们知识分子怎么这么庸俗、这么爱钱啊?你们是灵魂工作者啊!我不听他的欺哄,就学习鲁迅,一定要跟他算账。鲁迅的日记里仔仔细细地记着他的几乎每一笔收入支出。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薪水、讲课费、稿费。后两者是不定的,所以他很看重固定的薪水。他在教育部每月可以拿300大洋。那时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是两三块大洋。一块大洋购买基本生活品的购买力大约是今天一块人民币的七八十倍到一百倍。

编辑推荐

《四十不坏》是“北大醉侠”孔庆东四十岁这年结集出版的“不坏”之书。读罢《四十不坏》,笑过之后,总有一股人生的酸味、涩味、深味在心中挥之不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四十不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4条)

 
 

  •   人过四十天过午,趁着黄土埋了半截的大好契机,今后一定要幡然悔悟,痛改前非,行年四十而知三十九年之发昏,争取将功补过,不再犯坏
  •   人生哟很多惑,多数时候只是低头走路。我们需要慢下来,静静地思考。四十不坏,给四十的人!
  •   读孔庆东的书,感觉像是当年上语文课,得到了很多的知识,只是孔庆东老师比我当年的语文老师更加渊博和幽默,所以学习的同时还觉得有趣。
    这本书其实很适合上高中的学生读,非常的受益和长知识,尤其是语文方面的。我打算让我女儿也读,如果她能看懂看完,一定比上了一个学期的语文课更受益。
  •   初听孔庆东是在高三的时候,因为是文科班,班里有个男孩买了孔庆东所有的书,当时就一直质疑到底是有多大的魅力,可以让一个人如此痴狂~~~

    时隔多年,偶然看到孔老的书,又回想起当年,禁不住要买一本看看~~
  •   我叫我儿子二十年后去读清华北大,人的思维真重要。
  •   很适合阅读 一直喜欢孔庆东的文章
  •   孔庆东无疑是个非常有才而且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人才。书中对时事的一些看法很精辟,尤其是谈论现代语文学习的那一部分和分析高考试卷的那一部分,非常有价值,角度独到也带给了我这个高中生很多启发。
  •   孔庆东的书及博客都是我喜欢认真读的,所以也很期待他的新书问世。
  •   孔庆东的书,思想大师啊
  •   我喜欢孔庆东的
  •   一直喜欢听孔老师在百家讲坛里讲的课。
    后来开始一本本购买他的书,和听课一样令人思考,又透着幽默。
    不愧是孔子后裔!
  •   和尚和有意思,这些书你都想不到是他的风格。
  •   这本书的内容,东博书院的博客很多都有,但习惯了看书,还是买了一本!
  •   这是孔和尚的一部力作,我喜欢!
  •   内容不错,老孔语言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读着过瘾!
  •   好文章,值得读
  •   欣赏孔老师的人和文。
  •   有些讲的很在理
  •   人生观点
  •   嬉笑怒骂皆文章!
  •   易懂,草根.
  •   感慨岁月的无情,感叹时光如梭,无奈花开花谢,珍惜所有的一切。
  •   孔老师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用简单的语言引领我这个文学门外汉也对文学略知一二。值得大家看一看,长学问、长见识,是本好书。
  •   轻松的文字不轻松的内容。值得一看的好书,
  •   书还没看完,感觉还不错,与在书店购买的孔庆东其他书装帧一样。文字内容仍然是孔和尚的一贯风格。到目前为止,当当的书还都算过关的,只是一次性买的多了发货时间就慢一些,看了订单详情,似乎要从北京再移仓到别的地方发货。
  •   果然孔庆东,大将风度。不过,本书后面偏重学术,不适宜一般读者。
  •   作者在用尽量浅显的语言给我们传授文学知识,知道一些我国的近代文学情况对自己的素养还是有一定提高的,有些话也比较诙谐幽默。不错
  •   老孔还是那样幽默哈哈
  •   书有点旧,还好看着依然过瘾
  •   给朋友买的书 书皮居然是脏的 有点失望啊
  •   有作者一些读书感受,还有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方法等等。内容大都可轻松消遣地阅读,亲近平民化,当然要比他视频里的语言要保守和严肃一些。
  •   不错,看着挺有意思。
  •   特别是有关现代文学的部分,对阅读华夏版的现代文学丛书有帮助,高考卷评析也很有启发,张很水的评论也很全面,对鲁迅的评论稍显单薄。
  •   刚看完对鲁迅的研究,写得有理有据,不像痞子加流氓王朔管中窥豹式的评论,很喜欢。
  •   说实话:比前几本包括涉及金庸的要强很多,文艺青年们值得一看!!
  •   老孔的书初看感觉“酣畅淋漓”,再看“还算可以”,继续看“不过如此”,看多后“了无新意”。看一本就够了,虽出版了一整套,实际只需买一本,基本都差不多的风味。
  •   个人感觉,书前半部分可以,后面一些可以,中间讲文学的部分确实是无聊啊~不只是看惯作者一贯的风格,还是怎么回事,感觉太不行了~真饿,中间的那一部分……
  •   有的话语写得很睿智,令人回味、思考。
  •   有些文章是专业性的论文,太长了,不愿意看。
  •   其中那篇《怎样学语文》,看后很受益。
  •   据说是很有名的书,很火。审不动,不推荐。
  •   好看是好看,就是内容老了点
  •   书的内容是很好地 但书的质量来看不像新书 这是唯一缺憾
  •   一个陈腐的思想能激发出什么光芒?不值得购买。
  •   在这个价值观混乱的时代,要是没有孔庆东,那可怎么活呀?孔和尚是酒肉和尚,是嘻笑怒骂的和尚,是大和尚.人到四十岁的时候,不能随便让坏人坏了,得去坏那些坏人了!
  •   这本书买得有点上当了,文章都在他的博客上看过
  •   喜欢老孔的书,很好!送朋友了
  •   我是看到外界评论孔庆东是“继钱钟书后真正的幽默大师”,所以抱着希望买了几本他的书,但是要真和钱钟书比起来,说老实话还差很多。钱钟书的文字是你看了就想笑,越看越想笑,而孔的是你要想着这是幽默,这样你也许还能笑。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且是把他们两个人作比较时对孔的评价。而且就我个人而言,在孔的书中,好像总保留一些自夸和自命清高的痕迹,看了总让人有些不爽
  •   他写的得好的是那几篇,这本一般般啦
  •   孔老师的文章蛮喜欢,深奥的学问嗅咱看不懂,但起码在本书中,一些对人对事的看法上,是可以从文字里获取欣赏和借鉴的。这就是我看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吧。可以挑几篇喜欢读的文章多读几遍,这就是买书回家的好处。
  •   很久没有这种感受了,爱不释手、废寝忘食。尽然能在读书的过程中,笑出声来。啊,我还年轻!
  •   书还可以,杂七杂八的文章凑在一起,像个拼盘。
  •   一个很好的语文老师,帮助你梳理一些文学知识。
  •   书收到了。这是一本“文艺杂文”合集,里边有鲁迅、老舍的“研究”文章以及对语文教学的评论等等。内容很不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