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作者:盖山林,盖志浩 著 页数:377
内容概要
丝绸之路研究丛书除了保留原有的几种选题之外,又从全国已出版或待出版的研究成果中,遴选了20余种有代表性的选题列入丛书,丛书以传统的草原丝绸之路和绿洲丝绸之路为主线,以西域研究为重点,注重突出学术著作的创新性和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内容涉及考古、历史、民族、宗教、文化、艺术等多学科领域。由于入选的研究成果在出版时间上跨度较大,此次再版前均由作者对书稿内容做了全面修订,有的甚至做了重大修改,补充了新的资料,借鉴了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为了使读者了解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进展情况,我们特邀请中西文化交流史著名学者、苏州大学教授沈福伟先生和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先生为丛书撰写了序言。文中的精辟论述和真知灼见,是读者开启《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的一把钥匙。
作者简介
盖山林,满族,1936年9月生,河北行唐人。1960年西北大学毕业。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第七、八、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政协副主席。长期从事文物考古考察和发掘工作。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主要著作有《和林格尔汉墓壁画》、《阴山汪古》、《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巴丹吉林沙漠岩画》、《中国岩画》、《中国岩画图录》(合著)、《中国岩画学》、《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蒙古族文物与考古研究》、《世界岩画的文化阐释》、《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合著)、《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等20多部。其中《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蒙古族文物与考古研究》、《世界岩画的文化阐释》获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盖志浩,满族,1963年生,河北行唐人。198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文物管理、文物保护及绘图工作。合著有《中国岩画图录》(上海三联出版社),《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学研究(总序一)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总序二)前言导论第一节 岩画的传统考古学断代第二节 用自然科学手段断代的探索第三节 岩画的年代比较第一章 中国岩画第一节 中国岩画的发现第二节 中国岩画的分布第二章 中国东北地区岩画第一节 黑龙江地区岩画第二节 辽宁地区岩画第三章 内蒙古岩画第一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岩画第二节 内蒙古中部地区岩画第三节 内蒙古西部地区岩画第四章 山西、宁夏、甘肃岩画第一节 山西岩画第二节 宁夏岩画第三节 甘肃岩画第五章 青海、西藏岩画第一节 青海岩画第二节 西藏岩画第六章 新疆岩画第一节 北疆地区岩画第二节 南疆地区岩画第七章 云南、贵州、四川岩画第一节 云南岩画第二节 贵州岩画第三节 四川岩画第八章 蒙古岩画第一节 蒙古岩画的分布第二节 典型岩画遗址举例第三节 岩画时代分期第九章 西伯利亚岩画第一节 托木河岩画第二节 贝加尔湖岩画第三节 希什金诺岩画第四节 黑龙江左岸地区岩画第五节 穆古尔·苏古尔岩画第六节 戈尔诺·阿尔泰岩画第十章 中亚岩画第一节 哈萨克斯坦岩画第二节 吉尔吉斯斯坦岩画第三节 塔吉克斯坦岩画第四节 乌兹别克斯坦岩画参考文献图版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从贝加尔湖不同的岩画艺术风格看,反映出古代艺术家们有两种不同的世界观。无论体内空白画法还是剪影轮廓画法,都是艺术家对自然现象的本来面目的表现,而“骨架”画法,则是艺术家力求深入到自然现象的内部实质中去,去揭示对象的本质,似乎想把人或动物剖开,去显露其内脏,并把自己所看到的或看不到而实际存在的一切都表现出来。 查干扎巴湖湾和阿雅湖湾岩画的思想内容,带有明显的萨满教性质,这种性质的标志,就是萨满教巫师“桂冠”的形象。前面提到的查干扎巴岩画中那个跳舞人形肘部的圆环,应即萨蛮教巫师的铃鼓。“骨架”画法与萨满教意识形态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画有部分人体骨骼和内脏的类人形,是雅库梯萨满教巫师斗篷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斗篷是萨满教巫师的神灵保护者。见于查干扎巴湖湾那个缘树攀登的类人形也与萨满教宗教仪式有关。在布里亚特萨满教巫师祭祀仪式中,所谓“萨满树”在起核心作用。萨满树是萨满教巫师祭祀时借以登天的工具。T.B.克谢诺冯托夫搜集的雅库梯和通古斯萨满教巫师的观念认为,一个新的萨满教巫师在化身于“中界”(地上)之前,他们的灵魂正是在这棵树上的鸟巢中像小鸟一样生下,再由“野兽母亲”培育出来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