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作者:贺灵 编  页数:318  
Tag标签:无  

前言

  丝路学是一门20世纪才问世的新学问,也是一门涵盖了文化、历史、宗教、民族、考古等人文科学,以及地理、气象、地质、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汇聚了众多学科、综合研究多元文化的学问。  丝路学来自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性的文化概念的提出,并且最终得到了国际社会与学术界人士的共同认可。丝绸之路最早是19世纪到中国进行地理考察的欧洲探险家提出来的,在当时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对中国西部地区在古代曾经呈现过的多元文化的一种重新发现,也可以说是历史上这些由多民族创造的文化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得的认同。它之所以产生在中国社会处于大转折的时期,是具有深层次原因的。19世纪中叶,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从此进入了丧权辱国、危机四伏的国难时期。英、俄等欧洲列强首先对中国西部边疆实行蚕食政策,掀起了一股以地理考察为名的探险热。当时走在这股热潮前列的是德国巴登-符腾堡人李希霍(Ferdinandvon Richthofen)。1868年李希霍芬接受了美国加利福尼亚银行的资助,第二次到中国考察,到达上海后,受英国商会委托,对中国地貌和地理首次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综合考察,足迹遍及当时18个省中的15个省,还到了东北(满洲),摸清了中国的资源和开发的前景。

内容概要

  伊犁为古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通道之一。自秦汉至清代,先后有塞、月氏、乌孙、柔然、悦般、高车、突厥、突骑施、葛逻禄、契丹、蒙古、满、汉、维吾尔、哈萨克、锡伯、达斡尔等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在这块宜牧宜农的广袤土地上游猎、放牧、开垦种地,留下了各自的文化痕迹;在清代,伊犁曾经是新疆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伊犁将军驻在此地统辖天山南北;这里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都散发着各个朝代的历史文化气息。

作者简介

  贺灵,锡伯族,1956年生,新疆察布查尔人。1982年新疆大学历史系毕业。新疆人民出版社编审。长期从事锡伯族历史、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锡伯族史》、《锡伯族历史与文化》、《锡伯族习俗志》、《锡伯族民族社会与民间信仰》、《伊犁历史与文化》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总序一)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总序二)绪论第一章 汉朝伊犁第一节 塞人与古国乌孙第二节 汉朝和亲与乌孙的兴衰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唐伊犁第一节 悦般柔然瓜分乌孙故地第二节 铁勒西迁第三节 西部高车的兴亡第四节 突厥汗国与西突厥汗国第五节 从瑶池都督府到濛池都护府第三章 西辽蒙元明伊犁第一节 从辽朝遥领伊犁到西辽帝国第二节 蒙古国与元朝西北藩王封地第三节 从别失八里到亦力把里第四章 清代伊犁(上)第一节 瓦刺与准噶尔蒙古第二节 清朝统一伊犁第三节 锡伯营八旗第四节 索伦营八旗第五节 察哈尔营八旗第六节 厄鲁特营八旗第七节 满营与新满营第八节 沙俄侵占伊犁第五章 清代伊犁(下)第一节 清代伊犁兵屯第二节 清代伊犁民屯第三节 清代伊犁回屯第四节 清代伊犁犯屯第五节 清代伊犁旗屯第六章 民国伊犁第一节 清末伊犁形势与辛亥革命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与三区革命第三节 白俄军逃入伊犁事件第七章 伊犁民族文化第一节 早期游牧文化第二节 突厥与蒙古文化第三节 哈萨克文化第四节 屯垦文化第八章 伊犁宗教文化第一节 原始宗教文化第二节 古代宗教文化第三节 伊斯兰教文化第四节 近代宗教文化第九章 伊犁历代文学艺术第一节 草原文学第二节 屯垦文学第三节 草原艺术第四节 屯垦艺术附录第十章 伊犁历代文化遗产第一节 地名文化第二节 文物古迹第三节 自然景观第十一章 伊犁历代人物第一节 汉代人物第二节 唐代人物第三节 明清人物第四节 民国人物参考文献图版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伊犁形势安定以后,在中亚哈萨克草原游牧的哈萨克大中玉兹(部)牧民,因不堪忍受沙俄的压榨,开始纷纷进入伊犁,被清政府妥善安置于伊犁等地。1771年,一个多世纪在俄国流落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付出莫大的民族牺牲回归祖国,也被清政府妥善安置。  在1864.年新疆农民起义以前,伊犁已呈现出多民族杂居的局面,民族成分大为增加,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锡伯、满、达斡尔等民族在伊犁共同生息,伊犁已成为农牧并重的地区。  在全国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影响下,1862年在绥定城三道河子回民杨三星和飞刀马二的领导下发动反清暴动,但因势单力薄而失败,杨三星和马二等26人被杀害。  1864年年底,维吾尔族与回族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伊犁爆发,哈萨克族牧民、汉族旗丁等纷纷参加起义队伍,起义人数发展到3万余人。1866年3月初,起义军占领惠远城,年底伊犁全境被起义军占领。至此,清在伊犁的统治暂时被推翻。伊犁农民起义起初是一次反清的正义斗争,但起义中后期,一小撮封建地主、宗教上层、民族主义者及清朝官吏纷纷混入起义队伍,并扭转革命方向,将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推行民族仇杀,使千万无辜各族贫苦群众死于战火。伊犁“苏丹汗国”成立后,为争夺“汗”位,统治者内部互相残杀,搞得各族人民无一宁日。他们的内讧和争斗,给沙俄侵入伊犁提供了可乘之机。  1864年,沙俄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我国西北领土44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占伊犁地区面积五分之四的伊犁西部大部领土。伊犁苏丹政权成立后,沙俄对“苏丹汗”软硬兼施,妄图分裂中国领土,遭到苏丹政权的拒绝后,便开始使用武力手段。自1868年开始,沙俄频频使用武力向伊犁推进。至1871年7月初,沙俄全部占领伊犁。开始了伊犁各族人民十年遭受殖民统治的历史。  沙俄侵占伊犁后,即强行废除伊犁地区原有的行政建制,而将沙俄在哈萨克及中亚地区的殖民统治制度强加给伊犁各族人民。在伊犁派驻少校一名,作为最高殖民长官;在伊宁、博罗布尔噶苏、海努克、绥定四处派驻四名下属官员,管理伊犁各族民众。又在伊犁以西图尔根起,包北面至伊宁市,设台站五处。他们向伊犁各族索要银两、粮食、牲畜等,搞得民众贫困交加,无一宁日。但是,伊犁人民并未屈服,他们利用各种方法与其进行斗争,例如,锡伯营领队大臣、总管喀尔莽阿在民族危难之际,与沙俄当局进行周旋,并将伊犁情况经常向署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荣全禀报,使喀尔莽阿成为清在伊犁的唯一官方代表。喀尔莽阿的种种表现,引起沙俄当局的极度不满,最终将他及其眷属均押送出伊犁。他到塔城后,带领各族农民在博乐、车排子等地屯耕,为清军收复伊犁准备军粮,多次受到清政府的嘉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