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关小云,王再祥 页数:361 字数:380000
内容概要
关小云、王再祥编著的《中国鄂伦春族》共分十二章。第一章,简要概述了鄂伦春族的族称、族源、人口状况、历史沿革、语言文字及所处的生态环境、民族区域自治等。第二章,通过生产、饮食、服饰、居住、交通等习俗,介绍鄂伦春族的物质文化。鄂伦春族是典型的狩猎文化。在漫长的游猎生活中,鄂伦春民族长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饮食起居、语言服饰、交通等诸多领域,创造凝练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不是精神文化几乎都同狩猎有关,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是:衣食所用均从野兽身上出;房屋是生活需要的便于拆建的“斜仁柱”;交通是便于山林中行走的滑雪板,自己发明使用的水上之舟“桦皮船”及鄂伦春特种马。第三章重点介绍了鄂伦春族民间文化,涵盖了教育、科技、医药、文学、工艺、体育、游戏、造型艺术、歌舞艺术以及非物质遗产等。鄂伦春族文化是人类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容广泛,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具有鲜明色彩的狩猎文化,是鄂伦春人民智慧的结晶。第四章是鄂伦春族的社会文化。鄂伦春族的社会,也是经历过血缘家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公社等几个发展阶段。
鄂伦春族讲究礼仪交往,尊老爱幼、讲究亲属称谓的关系。不论是婚姻、生育、丧葬、节庆、诞生、取名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习俗。禁忌成为一种民约,约束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彼此相互遵守。第五章是鄂伦春族信仰文化。鄂伦春族的萨满祭礼、宗教信仰和活动、萨满的职能与作用,都具有浓郁的山林狩猎文化的原始意味,这对萨满的研究有独特的文化史价值。第六、七章,分别介绍了鄂伦春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和所具有的精神气质。鄂伦春族是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勤劳勇敢的民族。在缔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反抗封建统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在创建新中国过程中,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鄂伦春族又是崇尚自然、不畏艰苦、自强不息,具有英勇抗暴的爱国精神,无私无畏,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的民族。第八是鄂伦春族的文化传承。介绍了民族教育发展的过程,从清朝、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得到创新,民间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民族文化价值令人瞩目。第九章是鄂伦春族的族际交往。从文化视角看,清代时鄂伦春族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铁器、猎枪、马的传人和使用,商贸交往和族际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鄂伦春族的社会文明发展。第十章是鄂伦春文化发展愿景。鄂伦春族在祖国大家庭中,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民族文化得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文化创新产业前景广阔,文化艺术走上繁荣。第十一章简要介绍了41个有影响的文化人物,他们当中有民间艺人、专家学者、艺术家、歌唱家等。他们都是鄂伦春族的优秀分子,最可爱的人。最后一章,是鄂伦春族的重要文献和著作。
《中国鄂伦春族》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挖掘民族文化的题材,提炼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使之脉络清晰,连贯自然,富有时代感。既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又全面地介绍各民族的概况、社会文化、族际交往等。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鄂伦春族概况
第一节 族称与族源
第二节 人口状况
第三节 历史沿革
第四节 生态环境与资源
第五节 语言文字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章 鄂伦春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生产习俗
第二节 饮食习俗
第三节 服饰习俗
第四节 居住习俗
第五节 交通习俗
第六节 历史遗迹
第三章 鄂伦春族的民间文化
第一节 民间教育
第二节 民间科技
第三节 民间医药
第四节 民间文学
第五节 民间工艺
第六节 民间体育
第七节 民间游戏
第八节 民间造型艺术
第九节 民间歌舞艺术
第十节 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第四章 鄂伦春族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 传统社会组织
第二节 交往礼仪
第三节 亲属称谓
第四节 诞生习俗
第五节 取名习俗
第六节 婚姻习俗
第七节 生育习俗
第八节 丧葬习俗
第九节 节庆习俗
第十节 禁忌习俗
第五章 鄂伦春族的信仰文化
第一节 宗教信仰
第二节 宗教活动
第三节 哲学思想
第四节 萨满
第五节 占卜
第六节 族徽、标志、吉祥物
第六章 鄂伦春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
第一节 积极促进民族团结
第二节 坚定维护祖国的统一
第三节 保卫祖国,维护国家利益
第四节 “漠河金矿”的创立及“黄金之路”驿路的开通
第五节 打击胡子(匪)势力,维持社会治安
第六节 支援大兴安岭开发建设
第七节 森林卫士——鄂伦春族护林队
第八节 对鄂伦春族文化研究的贡献
第七章 鄂伦春族的精神气质
第一节 崇尚自然的淳朴天性
第二节 注重教育的坚定信念
第三节 不怕艰苦、不畏严寒、自强不息的执著性格
第四节 坦诚大方的率真气质
第五节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淳朴善良的道德风尚
第六节 英勇抗暴的爱国精神
第七节 胸怀大局、无私无畏、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第八章 鄂伦春族的文化传承
第一节 民族教育
第二节 民族文学创作
第三节 民间社团活动
第四节 民族文化价值
第九章 鄂伦春族的族际交往
第一节 商贸交往
第二节 族际交往
第三节 文化互动
第十章 鄂伦春族的文化发展愿景
第一节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第二节 繁荣民族文化的魅力前景
第十一章 鄂伦春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第十二章 鄂伦春族重要著作和文献
第一节 鄂伦春族文献概况
第二节 鄂伦春族的重要著作和文献简介
第三节 鄂伦春族著作和文献目录
附录
一 鄂伦春族历史大事记
二 参考文献
后记
编后记
章节摘录
在历史上,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森林民族,几乎所有的鄂伦春族人都从事狩猎、采集和捕鱼生产,形成了他们具有鲜明色彩的狩猎文化。狩猎文化是鄂伦春族得天独厚的资源,是鄂伦春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多年来,狩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社会发展是文化的积累过程,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存在和发展的支柱,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它体现了鄂伦春族人的生存能力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是一种脆弱而又不可替代的历史线索。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鄂伦春族传统文化消失得越来越快,一些正在消失的文化的先民。元朝政府当时设省制,管理北达外兴安岭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林木中百姓”当受其管辖。 到了明代,《大明一统志》中载:在黑龙江以北有“北山野人” “乘鹿以出入”,亦称“可木地野人”,这里当然就包括游猎于这一带的鄂伦春族的一部“使鹿部”,并被明朝政府在这里所设的“卫所”和“奴儿干都司”所管辖。明末后金时期,努尔哈赤把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两岸及精奇里江流域和外兴安岭一带的索伦(即鄂温克)、达斡尔和鄂伦春等民族收编为索伦部,“分编为八牛录”。 清太祖天命(1616—1626年)至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年),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的索伦部(清初对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的总称)陆续归附清朝,并向朝廷纳贡。顺治年间(1644—1661年)沙俄军队入侵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区,当时清政府忙于平定关内反清叛乱,无力顾及边防,便采取了消极的内迁居民的政策,将居住在黑龙江北岸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迁移到黑龙江南岸居住,鄂伦春族人绝大多数被迁到大兴安岭东坡嫩江支流的多布库尔河、甘河、诺敏河、那都里河、托河等河流两岸的原始森林中游猎,由清政府中央理藩院直接管辖。 炼三省政略》中明确记载: “鄂伦春实亦索伦之别部,其族皆散处内兴安岭山中,以捕猎为业。”清崇德八年(1643年)以后,沙俄不断入侵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严重扰害当地的居民。此时,鄂伦春族人民奋起抵抗,配合清军曾多次打退侵略者的进攻。从顺治十年(1653年)开始,清政府将受入侵者扰害的石勒喀河和黑龙江中游北岸的部分索伦、达斡尔和鄂伦春等族居民逐渐迁移到大小兴安岭和嫩江流域居住,并陆续受清政府设置的黑龙江将军、布特哈总管衙门、兴安城总管衙门、协领衙门等官府的管辖,直到清末。 ……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全书:中国鄂伦春族》充分展示鄂伦春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鄂伦春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鄂伦春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鄂伦春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积极推动鄂伦春族走向未来的团结进步,着力加强鄂伦春族面向世界的交流沟通。记述准确,笔墨生动,图文并茂,创意新颖。如有关家庭礼仪、取名习俗、婚姻习俗、节庆习俗等社会文化的介绍,让读者在趣读中增长知识,引发想象。是一本反映鄂伦春族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