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街 002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郭玉洁 主编  页数:220  
Tag标签:无  

前言

失语文/许知远[ 一]手上的这一本《染匠之手》,1968 年版的旧书,黑色的封皮已脱落,内页均匀地泛黄。奥登的随笔集,一个诗人的勉强之作。当他需要金钱或是面对难以推辞的邀请时,他暂时放下分行的诗歌,写下这些连贯的段落。“攻击劣书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品性不利,”他在第11 页写道,“如果我发现一本书真的糟糕,而仍去评论它……一个人不能不带炫耀地去评论一本坏书。”我坐在克莱尔堂的阳台上读到这句话,想为自己即将要写的文章寻找某种启发。我还记得八月中旬,临行前和朋友们坐在北京世贸天阶,谈论着中国现实的种种,一种空前的庸俗感,让我们倍感窒息。电视上无穷尽的选秀节目,互联网空间的谩骂和煽情,名为海德堡花园的楼盘,书店里积压的成功学,从《货币战争》到《明朝那些事》、《中国不高兴》的畅销,再到山寨手机的扩音器中放出的流行音乐……“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一位朋友感慨说。我清楚她的意思。我们大多2000 年前后从大学毕业,接着都成为新闻记者,算是半吊子的专家、不够深刻的知识分子。我们都相信人生具有某种意义,精神世界应该是丰富和开阔的,而事物也有其标准。尽管对于这意义和标准,我们也说不太清楚,但我们都感受得到,眼前的社会正给人一种压倒性的印象,昔日的意义和标准都失效了,同时一种更强大的标准到来了。作为一本书,它不需要精致的写作和富有逻辑的结论;作为一位歌手,她不需富有创造力,只要善于摹仿;作为一位导演,他只要画面惊人,不要引人思考;作为一家电视台和一份报纸,只要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和读者,它可将所有的节目和版面都变成娱乐……只要获得了成功,没人在乎它的不择手段和臭名昭著。所有的界线也都模糊了。你分不清文化和娱乐,高雅和粗劣,创造和摹仿,秩序和混乱,公共与私人,可爱与幼稚,它们的区别到底何在,或者这种区分是否还有意义。这是每个时代都共有的问题,还是在此刻的中国尤其突显?我记得那种批评的快感,我们列举了种种现象,然后为它们都加上了粗鄙的标签。在两杯咖啡之后,带着满足离去,似乎刚刚与一头怪兽搏斗一番,然后扬长而去。这些年来,尽管写过很多对当下文化的批评,但我觉得自己很难再超出前几年的描述与分析水准。我仍旧习惯排比与铺陈,将庞杂的现象罗列在一起,然后给予它们一个整体性的结论。似乎也正是从那篇文章开始,我越来越习惯在写作中强调姿态和立场。是的,在这个时代敢于宣称“知识分子”和“精英”立场的人实在太少了,以至于这姿态和立场本身就构成了某种内容。但是姿态也能吞噬很多。在此刻的社会,那种公然的愚蠢和丑陋太多了,它们不断重复地出现,你可以不断地表明对它们的批评态度。但是在批评背后,却一直使用着同样的逻辑、甚至腔调。是的,你可以从芙蓉姐姐批评到小沈阳,从东莞的白宫谈论到北京的CCTV 大火,你可以对各个热门话题进行理性的分析,你却经常发现自己成为了批评对象的俘虏,“理性”变成了偏执,“冷静”退化成固执,而你批评的对象仍层出不穷,傲慢地我行我素。正如有人评论李敖,他一辈子和蒋氏父子斗争,结果也被局限于这种斗争,他没有成为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而终其一生,他的学识、思想与想象力被笼罩在斗士的阴影之下。抗争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但关键是你抗争的对象是否是强有力的,而你抗争的方式是否具有独特性。与中国传统的紧张感,曾造就鲁迅的锐利,但它又不仅仅是锐利,他还用无穷诗意来面对绝望。那个传统强大、绵延,很多时刻仍富有无穷的诱惑,他成长于此,想摆脱它,又时常被它吸引,而且在孤独的时刻,它又总是能够提供慰藉,他精心地延展开内心的恐惧、焦虑、依恋和绝望……那我试图抗争的是什么?庸俗的社会现实吗?我的方式又是什么?仅仅是为它们贴上庸俗的标签,表明自己的立场吗?[ 二]我从那座像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厂房一样的图书馆里借到了的文选。当写作发生障碍时,我总是去寻找某种参照。面对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一方面,帝国蒸蒸日上,全英国都陶醉在富强的情绪中,认定钢铁和煤的产量,是国家的荣耀所致;另一方面,整个社会面临剧烈的变革,民主改革业已开始,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不仅改变了政治的面貌,也改变了文化的标准,人人都在谈论一切都是平等的,再没有美与丑、高与低之分。一些最保守的心灵,比如托马斯•卡莱尔,对这种新趋势嗤之以鼻,他认定只有恢复贵族传统才能保持文化的水准,而另一些最乐观的人士,比如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则相信,只要保持自由精神,价值观念上的混乱自然会在争论中寻找到一个新的秩序。而马修•阿诺德站立在这两者之间,他承认新的现实已经到来,混乱不可避免,但也强调某种更高标准的指引作用,他将希望寄托在希腊与罗马文化中的追求完美的精神。不过,这一次他没给我太多的鼓舞。我厌恶那无处不在的中国现实,是因为它们机械地重复、毫无个性,它们缺乏内在的生命力,只是由一些既有的元素组成。它们一方面无序和喧闹,另一方面又连结成一个强大的秩序。你在深圳的山寨手机市场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的选拔现场,发现了某些相似吧;你在网络聊天室感受到的情绪,和你观察中国的城市建筑的感觉也颇有相同的吧……当今社会令我们很多人愈发感到压抑的最重要原因,不仅是来自于外在的政治或者经济压力,而是一种越来越强大的既定思维和秩序,人们觉得除去加入它、迎合它以外,似乎找不到别的出路。而我似乎也在陷入相似的逻辑。每当在理解中国现实遭遇的困境时,我就求助于一位或是很多位思想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过去,大多早已死去。他们也构成一个既有的秩序。历史经常重复自身,而人们也经常遭遇相似的困境,发出的忧虑和寻找的解决方案,也经常是共同的。谁能说马修•阿诺德的判断,不适合于这个时代的社会?但是,我的思考也经常在这精彩引用的瞬间,戛然而止。我觉得自己找到了理解现实社会的某种捷径,却很少想象这捷径是否真的能顺畅地进入到现存庞杂的道路上。在我排列出的无穷捷径中,我却找不到那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了。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找不到自己的道路,甚至放弃了去寻找的努力,那么这个社会最终就会充斥着陈词滥调,而人们在其中长久地生活,以至于失去了判断力与感受力,最终产生更多的陈词滥调。[ 三]我终究不能依靠阿诺德、奥登与奥威尔来面对我的现实。他们的精妙语言,有时还遮蔽了我的视线,放弃了自我发现的可能性。我需要耐心、需要更具体的描述和分析,需要重新在每一个现象之间寻找内在的脉络、建立联系。此刻社会的粗鄙化与1993 年的人文精神的讨论,有着内在的关联吧? 1990 年代初,也是个旧文化秩序死亡,而新文化秩序尚未降生的年代。空气中飘荡着厌倦、无奈、不确定还有强烈的饥渴。想想那个时候的繁多文化现象与此刻是多么相似?那些身穿印有“别理我,烦着呢”的T 恤衫的青年,与今日网络上的草泥马们,不无类似吧;商业化的浪潮,诱惑着作家们关心销售的数量而不是作品的质量,人们不谈理想了,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生活似乎不存在着更高的意义……正是在这种焦虑之下,一场“人文精神”的讨论展开了。那是一次喧闹却失效的讨论,论辩的双方成为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姿态的俘虏。经历种种“伪崇高”的作家们,放弃了对真崇高的渴望;而热血沸腾的理想主义者们,很少有自己独特的理想,他们所渴望的仅仅是一种集体式的理想,真正的个人无足轻重。但接下来的16 年中,我们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滑落的呢?1993 年,人们面对一个新的商业秩序的兴起,它试图将每个人都弱化为经济人,知识分子没能回应这场巨大的变化;而在过去的10 年中,人们则又目睹了一场技术革命席卷全社会,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公众参与,也重塑了社会情绪。但知识分子已经失去了回应的能力,连一场热烈的争论都没有。一个更加强大的系统形成了,而且它看起来又是如此自由和喧嚣,牢固控制和无羁的状态,可以并行不悖,更多的时刻,人们乐在其中,人们也已经分不清楚自己是这个系统的受益者、参与者还是受害者,或者三者都是。该怎样将这些模糊的感受变成更清晰的言说呢?一场大雨刚刚过去,空气里有草和泥土的清香,我仍毫无头绪。

内容概要

《单向街》第二期仍然坚持“纪录、探索、批评”的理念,邀请中国最好的记者、作家,关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写最好看的故事,带给读者沉静、愉悦的阅读体验。    林兆华、孟京辉、田沁鑫、牟森,这四位被称为中国当代先锋话剧的代表。他们最早从1980年代开始,突破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理念,探索新的话剧形式。今天,小剧场话剧遍地开花,商业上获得成功,却失去了当年的实验精神。而没有实验精神,也就不可能有伟大的作品。记者分别访问四位曾经的先锋人物,他们有着迥然不同的个性、人生经历,对于今天的话剧创作,他们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先锋已死?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正值北京青年戏剧节。大部分剧目仍然令人失望,但仍有个别令人眼前一亮,同时,在北京皮村举行的新工人文化节上演的、由农民工(新工人)演出的话剧《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梦想》,也酝酿着“民众话剧”的可能。我们写下这个耸动的标题,是希望呼唤每一代人当中不甘平凡者内心的冒险精神,来为这个世界添加新的可能,而非加固其庸常之处。    印度和中国,是当今世界最瞩目的两个国家,同为历史古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也经常被拿来比较。帕拉维•艾亚尔(Pallavi Aiyar)是印度记者,她曾在中国生活五年。在这五年当中,她常常面对这个问题:你觉得印度和中国哪个好?如果可以选择,你想生活在中国,还是印度?《印度记者在中国》一文,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比较了印度和中国的不同之处。    哈金出生在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现居美国。2000年,他的小说《等待》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使他成为英文世界最受肯定的华人作家。1980年代末之后,哈金从未回过国。他接受了《单向街》的专访,谈论他热爱的文学,讲述用非母语写作的孤独。    在中国电影谱系中,应亮会是张艺谋、贾樟柯之后的第三个标志性的人物。但困惑在于,张艺谋在《红高梁》之后便拍出了《代号美洲豹》,迫不及待地尝试过《英雄》式的堕落;贾樟柯在拍摄《世界》的时候已流露出其处世的圆滑,和不担当,以至《二十四城记》成了一次让年轻人乏味,让年长者绝望的表白。我们已经习惯了中国艺术家的退缩,蜕变,和褪化,多一个应亮会怎样?在对应亮的访谈《孤独的勇气》中,记者试图寻找答案。     《图书帝国》,描写的是民营出版业巨头之一——磨铁文化。磨铁曾经出版过《北京娃娃》《草样年华》《诛仙》《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等多部畅销书,开创了“草根文学”、“玄幻武侠系列图书”等多种出版行业运作的先河。在以小巧、灵活为原则的中国民营出版行业,磨铁如同一艘急速前进的巨型航空母舰。磨铁的创办人沈浩波是一名诗人,面对“畅销书就是垃圾”的指责,他有自己的见解。    闹闹,媒体人,占星师,八零后年轻人的icon。她认为,星座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荣格与占星学》中,她讲述了荣格——这位心理学宗师对于占星学的重要贡献,正是他将精神分析与占星学熔炼在一起,将密室占卜的古代占星学转变为性格分析为特点的现代占星学,焕发了这项神秘学说的青春。    本期同时还邀请了台湾作家张大春创作小说《狮子头》,张铁志写作《U2:政治摇滚先锋队》——摇滚乐队U2许多歌曲的创作都起源于一个政治事件,赖声川讲述自己的话剧创作历程。

作者简介

[顾玉玲] 台湾国际劳工协会秘书长。长期投入外籍劳工(外劳)运动,2008年出版《我们——移动与劳动的生命纪事》,深入探讨外劳在全球化潮流下的生命故事。本书中《俊兴街224巷》节选自《我们》中的一章。 
  [哑河] 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从事过报纸编辑记者、医生、保险、建筑工人、农民、社会工作和杂志编辑记者、策划、评论员等工作,正在创作《一个人的中国》。
  [刘晋锋] 《新京报》编辑,热心社会话题,近来关注30岁女性的情感和婚姻问题。
  [周雅婷] 80后记者,曾留学英国,研究人类组织行为学,最近的对象为“80后&富二代”的社会群体。现任职于《时尚先生》。
  [一谋] 自由撰稿人。独立影评人。自言,所谓自由就是不涉足任何圈子。所谓独立就是不依赖这个生存。
  [杨宏伟] 版画家,1968年生于天津。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他最近的个人画展是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离木》。本书中版画均为他的作品。
  [卢恒] 摄影师,1970年代生于巴西。作品多出自在中国的长途旅行。曾举办《起程》个人摄影作品展。
  [高远] 摄影师。1981年生于江苏。长于人物和报道类专题拍摄,目前正在拍摄一系列观念摄影作品。现任职于现代传播集团。
  [杨典] 生于1970年代,执迷于诗、书、画等传统艺术,教授古琴。著有《花与反骨》等文集。
  [张大春] 1957年生,山东人。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被誉为“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之一”。最新作品为2007年出版的《认得几个字》。
  [张铁志] 政治与文化评论者,2004年出版《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2007年出版《反叛的凝视:他们如何改变世界》。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
  [赖声川] 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现任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及驻校艺术家。29岁开始剧场创作,被誉为“台北剧场最闪亮的一颗星”。
  [闹闹] 电视媒体人,星座专家。她相信,星座是一种生活方式。她最近的一本书是《2010年星运魔法书》。

书籍目录

001 [ 专题 ]002 先锋已死?  郭玉洁017 孟京辉 :戏剧二十年  周雅婷026 田沁鑫 :寻找我想说的话  肖海生035 牟森 :心里的远方更遥远  刘晋锋005 林兆华 :我渴望自由  谢丁047[ 纪录 ] 049 图书帝国  丁小牙067俊兴街 224 巷  顾玉玲 079让土地为我们疗伤  哑河 115 [ 访谈 ]094哈金 :回不去的奥德塞  郭玉洁 107应亮 :孤独的勇气  一谋 149 [ 艺术 ]128告别纯真年代——杨典访谈  常鲁 169 [ 随笔 ]148 U2 :政治摇滚先锋队  张铁志167 走神儿  杨典177 狮子头  张大春 187 荣格与占星学  闹闹 219 [ 沙龙 ]198赖声川 :生活是一出创意话剧

章节摘录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总有一些不安分的人。他们或者不安于沉闷压抑的现实,或者不服从僵化的思维与表现形式,他们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冲破惯性生活的桎梏,这些当时看来不合时宜的人,正是创造的源泉,为人类的智慧探索着可能性,在每个领域,这样的人都可被称为“先锋人物”。20 世纪80 年代,后来者把那个年代描述为精神探索的黄金年代,“文革”的政治现实刚刚被打破,意识形态领域开始了艰难的试探,商业的浪潮从沿海开始卷动,但物质主义的价值观还远远没有统治中国,文学艺术延续着旧日的中心位置,只是规则一定要改变了。当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林兆华很不满足:“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口,搞戏剧的这么多人,怎么只有一个主义(现实主义)?看一个戏就可以了解全国的戏剧状态。”林兆华想要打破铁板一块的文艺教条,做些不一样的东西。1982 年,由他执导、高行健编剧的《绝对信号》在剧场上演,这部话剧打破了统治中国多年的“现实主义”美学,被认为是中国当代先锋话剧出现的标志。此后,所谓先锋话剧创作者——尝试表达时代精神、探索戏剧形式的人们——一直进行着艰难、断续的探索。这些尝试通常都要冒很大的风险,有体制的风险(话剧上演之前同样要经过审查),也有市场的风险(这是一种昂贵的艺术),而最大的风险来自自身头脑的禁锢,20 多年过去,创作者是否还能保持探索的力度,能否真正成为“时代神经的末梢”、发掘当代人的灵魂,并因这种力量把人们聚集在剧场,接受一次灵魂的洗涤?在这种时候,也许对先锋话剧做一个检视是必要的。主人公耀眼而清晰,林兆华——剧评家李静认为就话剧探索的严肃性而言,他是“中国唯一的话剧导演”,孟京辉——无论外界的褒贬如何,他把观众拉回了剧场之内,田沁鑫——性别赋予她激情和另一种思考的方式,话剧导演牟森——他一度被称为最先锋的话剧导演。我们为他们的努力和成就致敬——包括先行者高行健,同时也不应忘记,当代中国还没有产生出伟大的话剧作品。今天的话剧市场并不寂寞,在票务网站上,在街边的宣传画上,可以看到许多“时尚爆笑喜剧”、“都市情感剧”,尽管坐在剧场里,通常不知道这些“喜剧”的笑点在哪里,但一代观众已经成长为文化消费的主体。话剧,从当年尝试空间形式、讨论前沿命题的艺术形式,成为下班后减压发泄的小品。前述提及的四位导演中,牟森不再导演话剧;林兆华始终不放弃戏剧信念,观众也越来越少;孟京辉找到了一条轻盈、讨巧的方法,获得商业成功,“活儿也不错”(戏剧研究学者孙柏语);田沁鑫和当年明月合作话剧《明》,中央实验话剧院前院长、田的伯乐赵有亮表达了自己的失望,田沁鑫解释说,我是想探索商业这条路,是想证明,我也能做商业剧。这里不是要建立“艺术- 商业”的二元对立,似乎商业成功成为了艺术的原罪,而坚持艺术就意味着对观众的高姿态,事实当然不是这样,莎士比亚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例子,曹禺的《雷雨》也因具备流行的元素而被屡次搬演。只是今天的戏剧创作者们向观众、市场百般讨好,失去了自己在美学上的骨气,失去对重要命题的直面思考,无法在形式上进行革新,也无法与生活产生深沉的连接,这样下去,即使市场再繁荣,也只是沉沦。话剧的先锋探索似乎早已告一段落,人们常常以体制的限制、成本的高昂、商业操作来解释现在的局面,那么,在文艺门类中,文学成本最低、束缚最小,在1980 年代,文学的先锋写作也是热点之一,今天我们该怎样解释杰出文学作品的匮乏?李静原来写文学评论,后来写话剧评论,今天,她二者都不写了,“一样没劲。”一个并不充分的解释是,1980 年代有太多压抑的激情需要释放出来,而今天,物质的富足、消费的自由满足了人们,探索、突破的精神于是成为稀有的品质。我们当然还可以怪罪艺术教育、批评的缺席……只是看起来,这会是一个平庸的年代。先锋已死?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正值北京青年戏剧节。大部分剧目仍然令人失望,但仍有个别令人眼前一亮,同时,在北京皮村举行的新工人文化节上演的、由农民工(新工人)演出的话剧《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梦想》,也酝酿着“民众话剧”的可能。我们写下这个耸动的标题,是希望呼唤每一代人当中不甘平凡者内心的冒险精神,来为这个世界添加新的可能,而非加固其庸常之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单向街》这本杂志书,能聚合很多人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也能引发我们对自己以及这个时代的再度思考和重新认识。互联网和物化,摧毁我们这代人的大脑了吗?或许,摧毁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精神层面的大量垃圾。                                                     ——《新京报》杂志书群落里出现了一个新面孔——单向街书店推出了杂志书《单向街》。首发当日,活动现场人满为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证明了这家书店的人气。阅读这些文字,会让人对所处的这个社会环境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京华时报》 历史就是这样,决不容许任何一个时代里的所有人都昏昏欲睡。受尽苦难的以色列族人中,不也是诞生了摩西来率领他们逃离埃及吗?当下的中国也一样,必会出现一群“先知”式的人物引导我们走出困局。我看到了曙光:由几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许倬云、陈芳明、许知远、梁文道……)聚首,推出了《单向街》杂志书。                                                  ——《人民网》读书频道 当一个社会的扁平化、大众化变得日益清晰的时候,当精英与傻子在我们身边逐渐消失的时候,中年人都对原先的科层社会表达了不同程度的迷恋,而这本《单向街》正是70年代的精英们对80后自然流露出的赞美与诅咒、忧虑与期冀。                                                                        ——《环球时报》《单向街》算是人文类读品的集合,从话题、访谈、记录到艺术、随笔等。尽量记录这个活生生世界的每一个精彩的细节,很多东西会在若干年之后会远离我们的生活,但如果有人把他们对生活的这些感悟记录下来的话,可以想见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单向街》想做的就是这么一项工作。                                                 ——《读书周刊》

编辑推荐

《单向街002:先锋已死?》中国公共社会中清新而令人尊敬的声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单向街 002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5条)

 
 

  •   《单向街》第二期仍然坚持“纪录、探索、批评”的理念,邀请中国最好的记者、作家,关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写最好看的故事,带给读者沉静、愉悦的阅读体验。
  •   开始是买单向街4才顺便买了这本2···
    但是更喜欢这本,开始没看简介,就冲着名字买的,以为里面都是些关于艺术批评的,可能会很严肃,结果看得我很欢。里面好多采访的话剧导演什么的都很喜欢···
  •   单向街一个系列最棒的特色在于图片,在这个时代,文字和图片都可以造假,但是这本书让我同时看到了两者的力量!
  •   坚持看单向街所有的作品
  •   “单向街”?这名字是本雅明的一本书名吧?
  •   喜欢单向街的人绝对不可错过的书
  •   许知远的序就写得非常好,比如说李敖过于执着于将家父子,最后也限制了自己。还有一段,to be or not to be,书中一个导演谈及此说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选择问题,深有同感。非常好的一本书!
  •   有点文化先锋的意思,好像不见更新了啊
  •   先锋文化永远不会主流,但永远蔑视世俗
  •   做活动只有两期。其它的期希望也做活动。
  •   一次买了一套四本,还没读,感觉很好
  •   这本杂志书很有思想,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还有偶这样的杂志书,致敬。
  •   这一本没有001犀利了,但是还是又不同的声音还有各自的见解,我很喜欢这本书!
  •   真的挺喜欢这本书的,见解到位,观点独特,希望出的速度能再快点。
  •   希望许知远坚持下去,像读库一样!
  •   有些声音值得倾听!
  •   独到的见解,值得一直看下去的杂志
  •   期待很久了!真心觉得不错!
  •   从书中可以看到逐渐抬头的言论责任态度。
  •   封面蛮有个性。
  •   好书 很早就想买了
  •   挺好 有机会把其他基本也买回来
  •   和第一集一样好
  •   挺好看的。认识了一些以前只听过名字的人。
  •   很不错,我买书以后就认定你们家了。
  •   内容非常不错,你值得拥有。
  •   可惜不再出了。。。
  •   还没来得急看,很喜欢
  •   强力推荐 骚年 别天天郭敬明了吧
  •   许知远编的书,支持!
  •   感觉像是每年就一本,质量都还不错,都是名作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林兆华、孟京辉、田沁鑫、牟森,这四位被称为中国当代先锋话剧的代表。他们有着迥然不同的个性、人生经历,对于今天的话剧创作,他们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   关于戏曲,艺术,话剧,记录?很久都不知道还有这些东西围绕在我们身边了。感谢该书,以一种勇于探索和批评的态度,为我们秀了一段单向的,勇往直前的旅程。
  •   看了单向街1,觉得不错,然后买了2 ,回来发现都是之前在什么地方度过的文章,只是整合起来了
  •   只能说是不错的杂志书,本期讲的是戏剧和摇滚乐
    比较小众吧,个人感觉没有第一期好
  •   很好的人文读物,令人对当下的社会现实有很好的反思
  •   很流行的杂志出版方式
  •   这是,我喜欢的能与之对话的书。很小众。可能是爱思考的人越来越稀有的原因吧,生活把人弄得团团转,顾此失彼。
  •   虽然是艺术圈儿的事,但是却有很强的指示含义。
  •   令我感到高兴的书,有心,有意
  •   难得!一本艰难生存的书籍,值得鼓掌!
  •   坦率
  •   参透渗透,鲜明的尖锐
  •   许知远、梁文道一系列活跃在香港的知识分子,很不错
  •   明显没有单向街001做的好,内容空洞,没有深刻的观点。整个“先锋已死”就是一个常识的普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名搞清了他们的关系还有他们的作品。其他内容也非常一般,整体次于单向街001
  •   遗憾呀,没有第一期好
  •   印刷自然没得说。毕竟花了将近20块钱。但是不喜欢:1,开头就给磨铁以及文治做了那么长的一个软文。谁不知道单向街就是磨铁旗下文治倒腾出来的。2,主编郭玉洁自己写的那篇采访稿硬伤太多了。观点也很牵强。3,杨典写的那个人物有点儿意思,但是不太出新,北岛写过类似的文章,文笔老练多了。4,写林兆华,口吻和语气都不好。个人观点:单向街2还不如单向街1的好。虽然单向街1已经很臭了。
  •   紧随文化潮流,并且评论文化现象!
  •   内容几乎和先锋跟死亡没什么太大关系。估计是怕被河蟹跟想卖座双重考量后导致的折衷结果吧?
  •   看只看了介绍戏剧导演的部分,语言很犀利,很有深度的一本书。
  •   喜欢这种真正有思想的东西。
  •   没第一本好,值得一读的不多
  •   质量很不错,非常喜欢
  •   大部分内容是跟戏剧有关的,不合我的胃口,没有第一本那么好看。
  •   之前看了评论 还挺犹豫得到底要不要买最后实在忍不住还是买了 书有点小瑕疵 不过就算在实体店买 也难免的 —————————————————————————————— 还只看了序觉得观点很新颖 突破了传统的一味只倾向于评判当代社会三俗之风 在自己身上寻找问题与解决办法值得买!
  •   rt这一本的内容,很矫揉造作,没有深度。根本没法读下去。
  •   属于文艺圈子里的人们写的文章,见识虽说没多高,不过却也是闪转腾挪,别有一番风味。
  •   002相比001内容我觉得更有趣,且封面的标题还是一如既往地犀利!我很喜欢这种社科人文的杂志书,在我看来和读库不分伯仲。
  •   与读库风格不同,但各有看点,读库越来越小众趣味了,单向街带点愤青味道
  •   不错的啦、
  •   单向街002:先锋已死?
  •   单向街 有思想 有批评
  •   一本更比一本好
  •   很好的mook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