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美论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屈文焜  页数:236  
Tag标签:无  

前言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第三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成为第六个加入该公约的国家。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就进一步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原则和措施作出明确指示。同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内容概要

  《花儿美论》(增订本)记录了作者30余年寻觅和探索的历程,集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融收藏性、史料性、权威性于一身,是一部文化美学视野下阐释原生态花儿的经典之作。它会告诉你:在那远离尘世、春情勃发的"文化线路"上,到底发生着怎样的狂欢与浪漫……  你可能从未听到过那样如泣如诉、那样披肝沥胆的灵魂的绝唱;你可能从未感受过那样充满忧伤、那样无法遏止的亢奋与痛苦之情。这便是中国西部土地上目不识丁的民间艺术家的天才创造——花儿:阿哥的肉!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今天,把性爱主题表露到如此赤裸裸的程度,这在世界各地的民歌中都是罕见的。

书籍目录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花儿美论》(增订本)序有开拓,也有创新——《花儿美论》序零壹 花儿的空间系统(一)纵横交错: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关于彩陶与宗教(二)相互依存:多位一体的组合模式——大山大河与半农半牧以及大杂居小聚居问题(三)走南闯北:聚散离合的空间流向——从回族行商活动谈起零贰 回族传播花儿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一)回族与花儿的关系(二)回族传播花儿的途径(三)回族传播花儿的特点和意义贰叁 花儿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一)两则传说的意义(二)血缘融合与文化交流(三)“波斯化”与“阿拉伯歌曲”(四)女奴的“歌声和风姿”及其影响(五)从“回回曲”到花儿(六)“有趣的习惯”与“语言底层成分”零肆 花儿的性爱主题及其文化渊源(一)人与自然的达成(二)性爱的文化过程(三)歌唱与偷情方式(四)花儿:阿哥的肉零伍 花儿的悲剧精神(一)时代的悲剧性情绪(二)爱情的悲剧性主题(三)音乐的悲剧性旋律零陆 花儿的衬字及其书写形式(一)花儿为什么要有衬字(二)花儿的文学书写形式(三)花儿运用衬字的规律(四)花儿衬字的意义零柒 花儿的节奏(一)花儿的形式节奏(二)花儿的内在节奏(三)花儿节奏的性质零捌 花儿交错韵的美学意义(一)花儿交错韵与节奏的关系(二)花儿交错韵与音乐的关系(三)花儿交错韵的反作用……零玖 花儿的修辞壹拾 宁夏花儿的流变形态拾壹 词与花儿的流变之比较研究拾贰 构建花儿流域文化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框架问题原后记疼痛——代后记

章节摘录

  回族行商活动一方面获得了可观收入,为解决自身温饱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沟通了农牧区之间及其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和带动了整个花儿流域的经济发展;同时,他们出门离家、走南闯北——在高山峡谷间长途跋涉,在波峰浪尖上日夜颠簸,在戈壁荒野里风餐露宿,更深地体会了人生的艰辛,感受了常人所无法感受到的寂寞和悲凉,于是便在痛苦中情不自禁地呼喊——漫起了花儿。  确实,反映出门人行商生活的河湟花儿很多:“头一帮骡子走开了,第二帮骡子们撵了”“连走了七年的西口外,没走过循化的保安”‘上走了西宁的古鄯驿,下走了窑街的大通”“西口外山里的金银多,红毛儿草滩里马多”“十字当街的牛拉车,牛拉了白木板了”“骆驼客队的细黄茶,松蕃客驮的是大茶”“白马驮的白布多,尕驴上驮的纸多”……这些花儿既反映了出门行商的阵势、路线、时间、地点,也反映了贩运、经商的内容和方式等。尽管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史料证明这部分花儿最先是由回族出门人创作的,但现在至少可以说其中一大半是由他们加工或再创作的。回族在行商活动中,对广泛传播花儿,对丰富和发展花儿艺术作出了特殊贡献,这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民族所不能替代的。  花儿作为多民族传唱的一种山歌,缘起于中国西部,回荡在高山峡谷、河湟古道而悠悠数百年风行不衰。它既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实;它既是对苍茫、险恶的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剽悍、孤独的人格精神的再现。从那滴血的词句和悲凉的旋律中,我们所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心灵的颤动,更有整个空间系统所展示的跨文化传通的律动感和沧桑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花儿美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