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

出版时间:2007-5  出版社:宁夏人民  作者:冯骥才  页数:53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文集收入了冯骥才近期和近些年来各种体载的对文化遗产及文化问题的讲演、论文、随笔、考察报告、杂文、言论等等,分为五编:论抢救与保护、论文化困境、论城市文明、论民间审美、论田野经验;洋洋数十万言。从分编目录上就可以看出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內容非常广博,系统地、全面地展示了作者对当代文化重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和全面的阐释,许多篇什是新作、近作、力作,并在社会上引起过巨大的反响,在政府决策、政策制定、文化自觉、文化工程、文化行动、全民文化生活、学术发展等方面引发了系列的变革、变化和转型,在当代文化界、学术界、思想界独具影响,独有魅力,独树一帜。事实上这部文集也回答了关心冯骥才文学创作的读者,关于他的写作重心转向的原因、意义和目的。读者在冯骥才文字的深处能看到一以贯之的文化良知、问题意识和哲学沉思。

作者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 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1995年亲自出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之艺术顾问。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是一篇历史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花的勇气》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回味。2008年8月作为天津火炬手进行火炬传递。有66岁。

书籍目录

第一编 论抢救与保护  1.文化遗产日的意义  2.过好文化遗产曰  3.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当代使命是抢救  4.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  5.庄重的宣布  6.抢救与普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7.保护传承人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8.为他们鼓掌  9.年画是民间艺术的龙头  10.古村落是最大的文化遗产  11.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  12.为大地之花建档  13.关于紧急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提案  14.关于确立“中国文化遗产曰”的提案  15.关于加紧抢救少数民族濒危文化的提案  16.关于规划新农村建设要提前注重文化保护问题的提案  17.关于建议重要的古村镇抓紧建立小型博物馆的提案  18.关于建议春节假期前挪一天的提案第二编 论文化困境  1.谁在全球化中迷失?  2.当代大众的文化菜单  3.弱势文化怎么办?  4.乾隆能上房吗?  5.拒绝永恒与点子文化  6.文化可以打造吗?  7.文化的粗鄙化  8.伪文化之害  9.长江,一个可能的文化灾难  10.谁消解我们的文化  11.年,不能再淡化了  12.禁炮不如限炮  13.此举甚妙亦甚好  14.从潘家园看民间文化的流失  15.晋地三忧  ……第三编 论城市文明第四编 民间审美第五编 田野经验后记

编辑推荐

读者在《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的深处能看到一以贯之的文化良知、问题意识和哲学沉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这个沙发非做不可!真的是不错的书!认真看完肯定受益匪浅!虽然是一本看起来厚厚的理论书,但是每篇文章简短,毫不晦涩,内容深刻却容易理解!冯骥才真不愧是当代文学大师,其实应该是个中国民间文化伟大的捍卫者和领袖者,向你致敬!
  •   像正版的啊,内容也很不错
  •   这本书很棒!内容也很专业!非常赞的!
  •   内容矫情 读不下去了
  •   文采飞扬,发人深省
  •   喊滿意這次購書,速度夠快,書的質量也好,正在讀,馮先生的書一向很好!
  •   大体看了一下,感觉专业性与学术性并存,是会有点深奥,值得好好学习。
  •   真的很好的!!!书是好书!服务也周到...下次买书还来...
  •   送货速度快,质量好,希望可以从书中更多知识!!
  •   想要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很想看看冯骥才老师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成果,但是阅读后觉得有点乏味,可能有点深吧,不算太喜欢看
  •   难得的文化眼光—《灵魂不能下跪》读后文/溪竹半月 2011-7-24戌时该书最具价值之处,是教我们用文化眼光看待一切事物,用这样的眼光看待问题,思想想不深邃都难。遇到事情不会人云亦云,雾里云里,而是成为一个真正清醒的智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书中对中国当前文化粗鄙化的根源做了精辟的分析,不由读者不拍案叫绝;道出了媒体的本质乃企业,它要不断制造卖点。当今媒体给大众提供的主要两道菜,一道是名人,二是时尚。名人是现代媒体的主角,也是大众关切的“看点”,而时尚是商家制造出来的一本万利的商机,是一个商业陷井,所谓“时尚”,就是让你跟它一样,其实时尚是泯灭个性的;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光是物质方面的,还有口头非物质方面的;抨击全国“造城运动”,使六百多座城市失去个性,历史感和历史美荡然无存。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载体,毁掉了,整个民族将成为失忆者,届时,国非国,民非民,何谈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国家主权等,其危害非常巨大而鲜为人知。这使我不得不对桂林市城建投以反思,对李金早市长给桂林市做出的“贡献”进行重新评价。这并非在鼓吹什么主义,现实是,法国和日本等国,对他们国家的文化十分珍爱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的自贱,只能说明对自身文化缺乏自信、自尊和自重。这也是冯骥才老师在书中提到的,在文化全球化的同时,要努力保护和提高本土文化的原因。冯老师还对大...家习以为常的“旧城改造”四个字提出疑问,足见老师文化素养之高。提出的观点“建设性破坏”和“旅游性破坏”,非常到位,“低层次旅游”和“深度旅游”观点,更是让人折服。尤其是冯老师在三峡大坝建成后,对长江可能出现的文化灾难,显示其卓越的预见力。而对银幕上的东方故事,运用文化眼光,破解了我们对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为什么获得国际大奖的疑惑,因为这些影片正好契合了西方人对东方形象由来已久、根深地固的看法,这些东方形象是上世纪或更早些时,外国传教士对东方形象的一种丑化式的描绘。读冯老师的书,知冯老师是一个很有文化眼光的人,能视常人之不见。没有渊博的知识和忧国忧民之心,是很难有这种文化视角的。相形之下,我们又太没有文化,包括一些文化精英在内,这使我们感到惭愧,有些忐忑不安。要想具有文化眼光,首先得补文化这一课,提高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再配以范希文老先生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之心,方可奏效。文化眼光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读冯老师的书,不仅长见识,也在文字写作中得到提高。阅读翻译过来的书,由于译者多方面的原因,能够把原文意思译到十之八九,就很不错了,至于准确地描述事物特征,已属奢望,故看译书时,常感觉词不达意,嗷口难懂。该书略为不足之处是显得重复,一个话题会有好几篇文章来阐述,于是我在想,一个人写东西,依托的是他的学识、经历、文学修养和道德情操,对一个题材穷尽所思写出一篇比较满意的文章后,再要求他写同一题材的文章,似乎很难,因为思想精华已经燃烧殆尽。能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多篇文章、多角度、多方位地不厌其烦地描述、论说,纵横捭阖,可谓淋漓尽致,这个人不是奇才,就是文章出自他人之手。我倾向后者,也许这说明我是多么是知识浅薄,但愿如此。还有一点就是冯老师为“古城会倡议”鼓而呼,这确实让我大跌眼镜。他怎么对那些市长们就那么不惜赞美之词呢,什么气魄,文明之光之类的词都用上了。其实,开发与保护一直尖锐地冲突着,老百姓对为官者说是一套,做是一套已经司空见惯,为什么冯老师还那么相信他们的倡议,我想可能是一种无奈吧—一种几近绝望时的无奈之举,冯老师心里也清楚,有几个市长会像耿彦波那样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过,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太有思想性了,值得复读数遍,以致我批评它时,脸有点发红。一般人为获得一顿美餐、一件漂亮衣服而欢欣若狂,而我则为得到一本好书而欣喜。我们虽然没有洋房、轿车,但是,灵魂真的不能下跪,我们是有思想的生活者,这就足够了。正如伟大的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所说,人是一根柔弱的芦苇,却因思考而伟大。 阅读更多 ›
  •   好,,,,,人们都说,一切随缘,但我更相信缘是随愿而生的。缘起,暗喻一种未了,却存续遥远前的一个愿,或补叙一个曾经不很完美的情节。有愿就会有缘,没有愿望,就是有缘,也会错过。,,,
  •   帮别人买的,朋友很喜欢,值得买的一本书。
  •   书的内容还好,书也很厚,还是挺实在的。但是书的装帧实在很一般,特别是封面用纸,真的不太好。可能有点吹毛求疵了,呵呵
  •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其中的意韵丰富而博大。对此,作为华夏子孙我深感自豪。但随着国门洞开,文化的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一些国人被外界的所谓华丽趋从;另有一些企业等追随利润对其添油加醋,胡乱搞---这更加满足了一些人的口味。而这使一些人地方的文化观念开始粗鄙化,进而在不少地方出现了一些很意外的现象,如禁放烟炮。这似乎而且应该是中华文化淡消------这让人甚是忧虑。 冯老先生对此更是忧虑,奔走于各方,呼吁国人,尽自己的努力宣传拯救危在旦夕的传统文化。他的文化责任心让人钦佩景仰。 这本巨著费其精力,不论其广度,还是其深度,都有很良的可读性可感性。可谓精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