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顺利 页数:44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881年,朝鲜高宗派金允植作为领选使来中国天津,就朝鲜与美国如何建立通商关系等事宜与李鸿章会谈。金允植还带来了近百人的留学生队伍。留学生和工匠们在天津学习制造技术,也学习英语和科学知识。由于朝鲜发生军乱,并误传闵妃(即明成皇后)被杀,金允植回国。随后又返回天津,带回那些滞留在天津东局的学徒。从1881年10月到1883年9月,金允植与一大批近代中国的文人和武将进行了笔谈,并在其日记里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该日记后由作者编为《阴睛史》一书,分上下两卷。本书即金允植日记《阴晴史》的导读。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燕行录》导读,也是首次把一部完整的《燕行录》展示给读者。 金允植的日记《阴晴史》是朝鲜最后一批《燕行录》,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学术价值。《燕行录》是高丽和朝鲜王朝出使中国的使节和文人的文字记录,是用毛笔书写的诗歌和散文。《燕行录》是外国人描述和记录中国的超级文库,其写作时间长达七百年之久。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与朝鲜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对话,是用“笔谈”的形式进行的。用书写来进行文化认同,也用书写来为自己的祖国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金允植不是中国人,其日记却完全是汉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些文采飞扬的文字、对话都是当事人所书写。它们不是历史小说,却比小说还丰富、厚重。其中不乏曲折、感人的情节。本书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两国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了解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两国知识分子对于西方文化的认同与排斥,以及他们对于彼此国家、人民命运之深深的忧虑。
作者简介
刘顺利,1959年11月生。教授,文学博士。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1996-1998、2002-2004年在韩国首都的崇实大学校执教四年。天津市第九届青联委员,韩国中国语文论译学会海外理事。近几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千古文心:王国维文选》(与姜东赋先生合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文本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半岛唐风:朝韩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005年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丽时代汉文学史》的研究。
书籍目录
题记序言导言《阴晴史》导读上卷《阴晴史》导读下卷附录:书写范式的转型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从这个时候,朝鲜王朝统治者内部就出现了两大派别。主持军国大事的“内衙门”与主持外交通商的“外衙门”之间,不仅有官场上的对立,也有自己扶持与援助的利益集团。 下面的文字,是金允植纪念其亡妻的。从金允植对于其结发妻子的回忆与悼念里,可见其为人的主张。中国有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金允植夫人的经历与价值取向,其实就是金允植的价值取向。 “七月。 室人自十数年前经血崩之后,因成白带下。至今未疗(当为‘瘳’字。笔者)。血虚骨立,惟以精神强力自支。昨冬数朔咳嗽,因成喘气。春夏间虽日暖,尚有余气。至是喘急。四末先浮,盖危症也。延张医,试消导降气之剂,不效而元气大乏。试参附桂姜之剂,稍有胜意。自此,日再服,至十五贴。别无显害,而渐有烦意。更邀崔监役锡斗,试微凉止喘之剂。亦无效。 从前,室人有病,无论何药,服则有效。此次,服辄有害。自始,痛不能倚卧,全身浮高。口味全却,昼夜叫楚。至二十五日夜,病势濒危。脉息己(当为‘已’字。笔者)辍。而精神言语,犹不迷飞。二十六日寅时量,丧逝。卯时皋复。三十四年结发糟糠之谊,一朝己(当为‘已’字。笔者)矣。痛何堪言!” (【韩]金允植《阴晴史》下卷,第227页) 原书上有注曰:“金允植夫人丧”。 金夫人于朝鲜高宗二十年癸未(清光绪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公元1883年8月28日)逝世。 原文“皋复”是朝鲜传统丧礼里的一个步骤。丧者倒头以后,亲人要站在房顶上,呼唤死者的号或字(名),希望唤回其灵魂,祈求其再生。呼唤完以后,要再喊三声“波!波!波!”然后,把死者的衣服扔到房顶之上。此衣服要在死者人棺后直接焚烧,或者覆盖在尸身上。 “室人坡平尹氏,石门先生讳凤五之后。祖温阳郡守庠一,父学生栳母洪氏,学生英燮之女。父母俱有笃性,以孝闻。室人生四岁而失怙恃,养于外祖母金氏。幼而孝顺,在丑不争。年十七,归于允植。允植八岁失怙恃,养于叔母。室人心恨不能逮事舅姑,事叔舅姑如舅姑。我叔父母暨叔父之所后太夫人申氏,极怜而抚之,过于诸子孙妇。至娣妹妯娌,欢洽无间;婢仆邻里,乐其性情。一与共事,无不推服,虽久而不变也。雅不喜奢华,俭约自持;穷达贫富,随遇而安。尤善居贫,未尝有戚戚容。随余东西食贫,人不堪其忧,室人常澹然若无所求。分钱粒米,未尝假贷于人。居壮洞十年,余拜顺天府使,将挈眷赴衙。门(问。原注)债负几何,室人曰:无有。夫子之所不知。吾何敢称贷于人?余日:虽然,必有用钱处。给钱一万。室人招致邻里,随其亲疏而分与之,竞无一人督债者。 性深嫉请托之习。在官家,绝不言为人嘱托事。虽儿女辈,皆习于闻见,耻言请托之事。又不喜祈禳卜筮之术,巫觋之徒,足不敢及门。余尝在外,室人与儿辈独居,或有鸡夕号、犬人嗥之妖,人皆惧之。室人若不闻者。人有闻鬼啸而奔告者,室人曰:岂有鬼乎?汝误听也。谛听而鬼啸果真,乃微笑曰:鬼亦能啸耶?不以为怪,后亦无灾。 天性好勤,不喜暇逸。岁时妇女之会,虽群居嬉游,手未尝不执一片絮也。余喜晏卧晏起,室人亦从而不能早寐,然闻鸟声辄起,整理家务。常以不及先舅姑为至痛,无所展诚。故竭力于祭祀。洞洞属属,一如生事。赋性温谨柔驯,闻善则从。容貌修整,端重有威。治家方严,恩威互济,制节谨度,以赡家众。自幼未曾学问,而见识公平正大,无昀昀妇人之习。亲戚有居官获罪者,鲜不詈怨。室人独心伤,而面无怨色。曰:祸福皆所自取,岂可尤人乎?” ([韩]金允植《阴睛史》下卷,第227~228页) 金允植为自己的夫人写下的这些文字,在朝鲜王朝的文章中是不多见的。金允植夫人四岁父母双亡,金允植八岁父母双亡。他们是一对患难夫妻。金夫人所秉持的是传统的“妇德”。她早起晚睡,“余喜晏卧晏起,室人亦从而不能早寐,然闻鸟声辄起,整理家务”,极为勤劳。即使是重病在身,也“血虚骨立,惟以精神强力自支”。金夫人“尤善居贫,未尝有戚戚容”,从不以钱财为要。她对待任何人都有一片爱心,“婢仆邻里,乐其性情。一与共事,无不推服,虽久而不变也”。而在对待大的是非上又很有原则。 “在官家,绝不言为人嘱托事”。 在其亡妻身上,金允植看到的是朝鲜女人传统的美德。 金允植的早年,虽然寄居于其叔父家,其生活也还是很优越的。《乙卯七月既望,泛舟牛渚作》是很少见的其早年的作品。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浦人理棹金素节,大火西流犹苦热。 江口日落江中暖,白鱼入舟跃如雪。 ([韩]金允植《云养集》卷一) 诗句里透露的情怀,还是一个朝鲜士大夫子弟的游山玩水、及时行乐。但残酷的现实教育了他。朝鲜王国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教育了他。就是身边夫人的一举一动,也教育了他。 P418-420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