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4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赵明 页数:354
内容概要
《历史的文学与文学的历史:五四文学传统与俄罗斯文学》讲述中国新文学是在某种非文学的状态下,在传统意识已被阻隔、外来思潮势不可挡的艰难局面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外国文学的刺激和影响伴随其全过程,新文学接受外来影响的流程也经历了由欧美文学向俄苏文学的转移,并逐渐形成一种方向性变化。研究这种变化的逻辑起点与终点,廓清这种影响和接受的效果历史,重视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从而为重写文学史,为中国文学的当下发展和未来图景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思路,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作者简介
赵明,1963年生,宁夏海原人,1984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及中外文学关系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人类重要文学命题》(合著),曾在《外国文学评论》、《俄罗斯丈艺》、《学术交流》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宁夏第七届、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宁夏第五届文学艺术奖“文学评论”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优秀论文奖。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会理事。
书籍目录
绪论 文学的民族接受与中国新文学的“他者”视野第一章 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五四新文学的“前夜”背景一 华夏文明与“长城”心态二 内忧与外患:近代中国的危机形态与应变方式三 近代文学的生长环境与“他者”视野第二章 重返历史的勇气与“阳谋”——“文学革命”的诞生方式和逻辑图景一 “文学革命”:近代意识的逻辑发展二 “文学革命”的诞生方式与发生学意义三 “文学革命”的展示模式和逻辑图景第三章 有形的历史与无形的现实——五四文学传统的内质与张力一 文学变革的内力与外力二 五四文学传统的生成与延展三 共时性与历时性:五四文学传统再认识第四章 “别求新声于异邦”——中俄文学关系的发生学意义一 “拿来主义”与“他者”视野:难堪的文学新现实二 从欧美到苏俄:游动的文学热情三 文学与革命:苏俄方式的逻辑模式和范本意义四 俄国文学:“建设”新文学的范本第五章 猫爪子底下唱歌的夜莺——历史夹缝中的五四小说家与俄国文学一 历史愿望、文学审美与小说功能二 “问题小说”里的问题和模式三 乡土与写实:亦步亦趋的小说实践四 浪漫与抒情:小说里的人生模式和情感方式五 鲁迅:超越启蒙的生命体验与孤独的文学之路第六章 他山之石。可否攻玉——中俄文学关系的影响范式与接受模式一 托尔斯泰:传统良知、道德楷模与文学吁求二 屠格涅夫:个体情怀、使命意识与抒情模式三 契诃夫:功利与审美的双重效用四 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肢解、难排斥的文学巨人五 高尔基:镜子里的自画像结语 历史的终结与文学的起点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