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晓明,曾羽 编 页数:352
内容概要
亘古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先有原生态民族文化,后有地区的国家的甚至全世界共同的文化。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拥有该文化的民族创造的与时俱进而又能基本上保持原始状态的传统文化,是人类传承到当今时代的原创性文化。它具备原创时的本真意义,保留着诞生时的基本状态,在历史长河中其有相对的稳定性。提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概念,对它进行研究,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地方性知识。“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理论构建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需要。
作者简介
曾羽,1962年出生,汉族,四川简阳人,凯里学院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会长,贵州省高校摄影协会会长,贵州省省情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地方院校协作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黔东南州作家协会名誉会长。曾于2006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培训,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赴美国加州富洛顿大学作访问学者,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和独著学术专著及文学著作10余部,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获奖近10项。 李晓明,1964年出生,汉族,湖南安化人。法学博士,贺州学院副教授,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常务理事,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广西民族研究会理事,现任贺州学院人文与管理系副主任,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桂东族群研究所所长,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总顾问。主要从事“南岭民族走廊”族群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近年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主持地厅级科研项目10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两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4部,先后在《广西民族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上的致辞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上的致辞原生态民族文化论水磨的生态价值与和谐文化价值——以怒江州丙中洛乡茶腊水磨为例原生态民族法文化中的数字与象征符号“原生态”是族群在某一历史时期依据生境而构建的文化方式——以苗族丧葬风俗歌《焚巾曲》为例水资源对区域共生族群文化认同的构建——以南岭走廊中段的老虎冲河为例客家民俗文化的生存样态研究——以贺州客家民俗“祖联、堂号”为例黔东南苗族家庭“神龛”的“原生态文化”考察及研究从黔东南苗族具有普识意义的文化遗存看人类学意义上的“原生态文化”——黔东南苗族“姨表不婚”婚制个案研究论苗族古村落路、桥生命文化的发生小广侗族原生态集体婚俗考察传统民俗文化空间的再造——对黔中安顺旧州“打清醮”的考察布依族“舅权”习俗的当代价值民俗是原生态民族文化保存的土壤——黎平三龙中罗村侗族文化个案考察从贺州客家宗祠看客家人的认同意识黔东南苗歌调式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青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原生态文化视域下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基本原则区域性民俗体育“原生态”传承及其路径选择留住远去的乡音:族群口传歌谣的原生态保护——以广西东部族群为例高椅古民居生态人类学考察广西富川古明城闹元宵习俗初探贺州沙田华光大帝庙会的文化内涵麻阳盘瓠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文化认同视野下的族群关系研究——以贺州客家擂茶习俗为例试论南岭过山瑶“盘王节”的保护与传承——以贺州黄洞瑶族乡黄洞村的“盘王节”为例祖地之神乡民之皈——从“汪公”信仰观屯堡人的族群认同及文化逻辑建筑语言、人类语言与神性语言交流的族群文化认同——以侗族干栏建筑为中心的考察刀耕火种、夯土房、竹水管今昔——从土瑶生产生活状况的变迁看文化的力量论旅游开发对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旅游后发区民族村寨原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以贵州雷山朗德上寨为例论濒危语言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以居都仡佬语为例讲标人的语言生活和语言态度贺州土瑶《过山榜》考释兼证土瑶源流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巢居木质榫卯间架空间结构,构成了古代建筑立柱纵轴和横梁旋绕式语言逻辑思维表达式即“天人合一”生态宇宙观表达式。西方智者创造了石头间架式建筑空间结构,构成了西方建筑语言逻辑三段论表达式的机械宇宙观。从宇宙空间结构上来看,人类首先认识了第一根自然空间链:自然空→人性空间→建筑空间。从第一根自然空间链延伸出第二根人性空间链:人性空间→建筑空间→自然空间。从第一根自然空间链连接着第二根人性空间链再延伸出第三根建筑空间链:建筑空间→自然空间→人性空间。人类只有认识了这个三维立体的结构空间,才有可能产生人类不同的生态建筑宇宙观。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空间孕育了人类宇宙观。“建筑是人性空间,它就必须要满足以下两个要求:一是遮风避雨,有御寒防暑的生理需要;二是有审美的精神需要”。所谓人性空间是相对自然空间和建筑空间而言的。自然空间和建筑空间是对人性空间的包容,前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人性空间,前二者就没有任何意义。建筑就是指建筑的本质空间,它是人为的用某些物质材料从自然空间中隔离出来的人造空间。人性空间是从自然空间演变而来的,也就是人为的建筑空间。自然空间并等同于人性空间的全部,建筑空间也不是人性空间的全部。因此,自然空间和建筑空间才是人性空间的全部。 三、神性语言、人类语言和建筑语言的文化认同 我们在研究人类语言和建筑语言时不能忽略与神性的对话。首先,我们要考虑到神性语言与人类语言之间的对称关系:其次,就是神性语言与建筑语言之间的非对称关系;第三,神性语言、人类语言和建筑语言三者之间立体连接的交叉反馈关系。 无论是前者的对称关系或非对称关系,还是后者立体交叉反馈关系,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搞清楚人与神之间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与神又是如何认同的?其中间载体是什么?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式进行相互交流?人类又是如何来解读这种神秘语言交流的表达式?神又是如何解读人类语言的?这是我们在进行生态建筑人类学田野调查时对建筑语言和神性语言解读的困惑。当我们走进田野展开生态建筑人类学田野调查时,就会见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建筑语言和神性语言的交织。这种无声的建筑语言和神性语言在与侗族村民对话,但是相对一个处于文化客位的“他者”来说,我们根本没有听懂他们在说些什么。我们无法理解这种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理解不透建筑语言和神性语言是通过何种对话机制达到与人类相互交流。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