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上的佛国

出版时间:2011-09-01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作者:董广超 著  页数:225  

内容概要

  翻开一页古韵古香的书简,带你品味一千六百年的历史。踏上一条羌笛悠扬的丝绸古道,请你领略神秘博大的佛国文明。走进一个寂然无声的山洞,让你鉴赏精美绝伦的稀世珍藏。细品一盏暗香四溢的清茶,聆听一段飘散在岁月里的往事。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姚秦辟净土 一脉传千年——麦积山石窟概述第一章 日起惊秦地 日落寂无声——麦积山石窟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初露的曙光——后秦时期的历史发展第二节 磅礴的朝阳——北魏至隋代的历史发展第三节 遮日的乌云——唐和五代的历史发展第四节 似火的骄阳——宋代的历史发展第五节 西斜的落日——明清时期的历史概况第二章 佛苑一奇葩 千古传美韵——麦积山石窟各时期的雕塑艺术风格第二篇 彩塑点佛窟 丹青绘梵宫——各时期的重点洞窟介绍第一章 异域之美——北魏早期重点洞窟麦积山现存最早洞窟78窟(仇池镇供养人)74窟(西域菩萨)57窟(湫洞)165窟(弥勒菩萨)90窟北魏早期的重点洞窟70窟、71窟80窟98窟(西崖大佛)100窟128窟148窟第二章 融合之美——北魏中期重点洞窟76窟(花雨飞天)115窟(景明题记)126窟155窟69、169窟(双窟)第三章 思辩之美——北魏晚期重点洞窟1窟(卧佛洞)15窟(双坡顶洞窟)23窟28窟、30窟(下七佛阁)83窟87窟(长眉迦叶)101窟(螺髻菩萨)110窟(观世音和无尽意菩萨)121窟(窃窃私语)122窟(舞蹈菩萨)127窟(壁画窟)133窟(万佛洞、碑洞)154窟135窟(天堂洞)140窟(界画建筑)……第三篇 云深遮古寺 月清映禅心——瑞应寺历史沿革第四篇 人随秋风去 盛名传千载——麦积山历史人物小传第五篇 千载庾开府 百代工部诗——麦积山石窟历代诗文辑录附录

章节摘录

  麦积山石窟的雕塑艺术和其他石窟的雕塑相比,首先具有很强的文化延续性,从后秦时期的古朴凝重,到北魏时期的秀骨清像,到北周时期的珠圆玉润,再到隋唐的丰满圆润,最后到两宋的写实求变,千余年来的雕塑风格演变都有着清晰的脉络可寻,如同一条未曾间断或干涸过的文化河流,并且在其流淌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文化河流的汇入或补给,使其从发源时的纤然一脉到人海时的波澜壮阔都充满了生生不息、涌动如潮的生命力,这是其他石窟所不具备和无法比拟的。其他石窟均为阶段性的发展,如敦煌莫高窟的发展以唐、宋为重点,而云冈和龙门则以北魏为重点,相对而言,均缺少发展的连续性。其次,由于各自的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敦煌莫高窟有浓浓的异域风情,云冈石窟具有气势雄伟、古朴粗犷的塞外气魄,龙门石窟又有雍容大度、华贵堂皇的皇家风范,而麦积山石窟的历代雕塑则浓烈地体现出民族化、世俗化的特点,特别是在北魏后期以后,这种倾向就愈加明显,古代艺匠敢于大胆地突破宗教的清规戒律,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心灵感受融入到无声的雕塑之中,创造出了一批为一般社会大众所喜闻乐见并流传千古而不朽的雕塑艺术品,如121窟的窃窃私语、123窟的童男童女、133窟的小沙弥、44窟的主佛等。这些艺术品经过千余年的时空变迁和世间沧桑,到今天仍能焕发出诱人的光彩。  后秦至北魏早期是中原地区佛教造像的初始阶段,造像风格都有浓重的印度和西域色彩,如佛像的形象气质、袈裟形式等都是外来特点为主。这是因为这一时期塑作佛像是依据印度和西域僧人传播佛法时带来的佛像画稿或小件的铜、铁佛教造像塑作的,这就使外来的艺术形象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工匠却并非是完全地描摹画稿或是将小件的铜、铁造像简单地放大,而是将本民族、本地区原有的雕塑手法或多或少地融入佛像的制作中,如佛的面部表情、衣纹的刻划方式、壁画色彩、装饰等。正是由于各个地区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手法的融人,才使中国的佛教雕塑艺术在一开始便呈现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绝壁上的佛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