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伯希和  页数:474  译者:耿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余年了。明年又恰恰是法国伯希和敦煌劫经的100周年(1908-2008年),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其实已经远远地超过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险,则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以对《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的大历史背景作以介绍,以飨我国学术界。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伯希和 译者:耿昇伯希和,1878年5月28日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入法国国立现代东方语言学院攻读汉语专业,毕业后师从世界著名东方学大师沙畹、科迪埃学习中国学与亚洲文化。1900年任法兰西远东学院研究员,在汉学、南海研究方面颇有造诣。1905年被任命为法国中亚考察队队长,组队进入中国新疆地区从事考古探险活动,1908年从敦煌莫高窟劫去藏经洞出土的6000余件珍贵敦煌写本及其他大批文物。回国后任法兰西学院教授,后半生主要致力于中亚学、中外关系史和蒙古史研究,被西方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学家、敦煌学权威。1945年病逝于巴黎。

书籍目录

卷一沙州千佛洞(第1-30号洞)卷二沙州千佛洞(第31-72号洞) 卷三沙州千佛洞(第73-111a号洞)卷四沙州千佛洞(第112a-120n号洞)卷五沙州千佛洞(第1200-146号洞)卷六沙州千佛洞(第146a-182号洞)附录敦煌石窟各家编号对照表敦煌藏经洞访书记高地亚洲三年探险记伯希和的传奇学术生涯后记编后记

编辑推荐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是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如果想了解敦煌,伯希和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以前总是将他与斯坦因相提并论,去了一趟敦煌,关于敦煌的历史专门有个展室,里面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伯希和的。从介绍中可得知,莫高窟的工作人员对于伯希和还是满怀尊敬的,毕竟这是一个懂行的专业人士。伯希和精通汉语,熟悉中国的历史,同时也通晓俄语与英语,在俄国时,他还学习过突厥语。凭借着这一点,虽然他去得较国外的许多探险家晚,他仍是收获最丰。他所拿走的敦煌文献,应该是最多且最有价值的。    他拿走的大多数文献,现在都收藏于法国,这些文献及其他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敦煌学的发展。让国人介怀的是,中国人研究敦煌,得到国外去观看实物,寻找资料。幸运的是,这些文献最终都得以保存下来,并被用来做了大量的研究。留在国外的很多文献及文物,许多遭到了破坏。伯希和除此之外,还在敦煌领域留下了不少痕迹。一个是他对于莫高窟千佛洞的编号,应该算是千佛洞最早的编号。我在敦煌参观时也注意到,伯希和的编号比较注重保护文物,一般编号较小,尽量写在空白处。不像张大千先生的编号,对于洞窟里壁画的损害相当的大。    伯希和留下的另一个痕迹,则是此本《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这是他当时在千佛洞里逐窟观看时,所做的笔记。从书中看,伯希和的笔记基本上逐窟而记,有的洞窟记得比较简单,而一些重点的洞窟则就记录得相当详尽了。伯希和是上世...纪初到的敦煌,在此之前,除了当地人之外,很少有人去过那里。他所看到的千佛洞,应该还处于自然状态之中。伯希和记录下了许多洞在他观摩时的真实状况,包括损毁的情况,塑像及壁画的情形,同时他还详细记录了洞壁上各个年代的香客留下的题识。伯希和当时还带有摄影师,这本笔记大约也是为了提醒摄影师,哪些洞窟要拍,如何拍,而留下的一些提示。在书中,也揖录了大量图片,也许这是敦煌最早最全的影像,很有史料的价值。可惜当时的照片是黑白的,不能从中看到壁画中那种灿烂而辉煌的景象。好在伯希和的观察很细致,在笔记中也记录了许多壁画的颜色,可以聊补其不足了。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是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看的这个版本是其2008年的修订版,称是对前一版本错讹之处做了修改。老实说,这个版本差错仍然很多。译者耿昇算是法文的老翻译者了,同时对于西域史也有所研究,但其译文仍然有些结巴甚至错误。特别是后面附录的两篇演讲,更是译得疙疙瘩瘩,很不流畅。    其实,这种书资料很全,价值也颇高,但并不适宜于阅读,特别是如我等只是看个热闹的读者。因此读此书时,也是囫囵吞枣看个大概而已。伯希和对于壁画中的供养题识非常的感兴趣,他对于每条题识都不放过,基本上属于每题必录。对于汉字的题识,他在笔记非常认真地去辨识每一个字。对于蒙文、藏文、突厥文或者婆罗迷文的题识,他也不放过。这些题识,倒也是很丰富,从官员到僧侣,从新嫁娘到贵夫人,各色人等均有。这些供养题识之人,来源也很广泛,汉人、突厥人、藏人、蒙人、西夏人均有,来自的地域也很杂,很多来自于中国的南方诸省。供养题识的年代,最远可追溯至北朝,一直到近代,基本上历朝历代均有。从敦煌的供养题识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幅丰富多彩的敦煌社会图景,了解到当时社会的形态。对于研究者来说,这是非常好的资料,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的信息。不过,大量的题识均很相似,无非表明自己的身份、来自的地域及其供养的年代,普通读者初读尚觉有趣,读多了也就有些厌倦了。    虽如此,此书却不妨购上一本,可以随时的翻阅。上次去敦煌之时,曾买了一本敦煌研究院所出的敦煌莫高窟图集,全彩色,画面都很清晰,倒是可以与此书参照着读。在本书的后面,有伯希和编号、张大千编号及敦煌研究院编号的对照表,这对于对读很有帮助。可惜的是我所购的敦煌研究院出的画册却未有目录,在书中找寻起来非常不方便。书前的几篇序言及书后的附录,还是颇有意思的,对于我们了解伯希和氏的经历与贡献,了解法国对于中国的研究,了解敦煌研究的现状,很有参考意义。这几篇文章,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应该也是最有趣味的。    看书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敦煌邂逅伯希和究竟是幸抑或不幸?说其不幸的,应该是国人。毕竟伯希和将敦煌最精华的写本等文献,带出了中国。他在书中写到,当他面对藏经洞里堆积的写本时,他都震惊了。他不可能将所有的选本带走,在瞬间做了个选择,将所有的文献打开,精心地选择,将汉字之外的其他文字的文献通通拿走。对于文字文献,伯希和是中国通,自然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最有价值。当他从敦煌离开时,行李中满是敦煌文献的精华。他的行为,让中国的无价之宝成为法国的珍贵藏品,以致中国的研究者都需远赴他国才能见到真迹。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此确实有些耿耿于怀。从文物保护的原则来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该尽量让文物留在原发现地,这样更有利于研究。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敦煌与伯希和的相遇亦是幸。伯希和只是紧随着其他西方探险者的脚步而到敦煌的,他之前已有斯坦因等人,之后还有更多的冒险家。相对而言,由于他是个学者,是个汉学家,是个精通西域历史的专家,他了解敦煌的价值,知道如何保护文物。因此他对于敦煌石窟的破坏是最小的。虽然他拿走了大量的精华文献,但这些文献现在仍存于法国图书馆内,得到很好的保护,供世人包括中国人参观及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敦煌的文献,已经成为世界的遗产。况且伯希和带回的这些文献,及其后来对于敦煌的研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对于敦煌文物的保护。有了这些文献,法国的汉学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人说,“如果没有伯希和,汉学将成为孤儿。”虽嫌夸张,倒也有几分符合实情。他在从敦煌返国在北京停留时,中国学者罗振玉、王国维等看到了一些敦煌文献,也引起了中国对此的重视,敦煌也由此进入了中国研究者的视野。    当伯希和来到敦煌之时,莫高窟并未得到有效的管理,当地政府未对其加以保护。只有一个流浪于此的王道士,在经营着一切。他以出售一些藏经洞里的文献得到的钱,去修葺洞窟,重新给佛像上漆。考虑到王道士是一个没有任何文化的人,从他的角度来说,他已经做到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也将情况向官府做了报告,惜未有反响,以至于斯。从书中的一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莫高窟一片倾颓景象。官府的漠然好理解,为何当时的学者得知此种情况,竟也无一人到现场去察看?只是围绕着伯希和等留下的几卷残卷在那里感叹。当时的学者可都是一时之选啊,说他们不识货那是太侮辱他们了。后来的情形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敦煌虽然在国内越来越受重视,但它的命运也就摆在那儿了,不用我们多说。有时,我们会在心底里暗暗地叹一声,幸亏伯希和等将精品都带走了,否则这些东西是否还存世就是个问题了。    当伯希和遇到敦煌,对于两者来说,都是幸事。敦煌走向了世界,能够幸存下来成为人类的遗产;而伯希和也因为敦煌,而成就一世的名声。直到一百年之后,我们,从法国到中国,都还在铭记着这位学者。 阅读更多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