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宫崎市定 页数:176
Tag标签:无
前言
这套丛书的作者宫崎市定(1901-1995),系日本京都大学已故中国历史研究专家,京都学派第二代巨匠,是一位久负盛名的东洋史学者。他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毕业,曾留学法国。历任京都大学文学部教授、文学部长兼教育学部长、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以及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为战后“京都学派”最富盛名的东洋史学研究家。一九五八年,他以专著《九品官人法之研究——科举前史》获日本学士院大奖;一九八九年,日本政府颁予其文化功劳者勋章。 作者一生笔耕不辍,著书颇丰。专长不限中国史,包括东亚史亦有研究,东京岩波书店自平成三年(1991)起陆续出版《宫崎市定全集》,共计二十五卷。涉猎中国史、东洋史、古代、论语、史记、九品官人法、六朝、唐、五代宋初、宋、宋元、水浒传、雍正帝、科举、近代、中国文明、亚洲史、东西交涉、菩萨蛮记、日本古代、日中交涉、随笔及别卷与政治论集等,几乎包括汉学全部领域。从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型态、文化性质、权力关系、政府组织各方面对汉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宫崎市定继承并发展了内藤湖南的唐、宋历史观。在五六十年代,首先提出了古代、中世、近世的三分法同样适用于东洋史的观点。东洋史这三个时期的最大特征,也就是统一、分裂、再统一。到了八十年代,宫崎市定在吸收各方面意见包括批评者意见的基础上,又发表了《从部曲到佃户》一文,对自己的观点作进一步阐释。 本书在日本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应该说本书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类著作,它浅显易懂,兼具趣味性,其中又不乏作者真性情的评论。译者以为,以下两点使得本书更具特色: 首先,提出“两个宋江”说。在本书的第二章 中,宫崎先生将展开对《水浒传》中宋江人物原型的考证。众所周知,《宋史》中有关于盗贼宋江的记载,候蒙上书中有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巍,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且从其他史料来分析,在宋江叛乱被镇压后,方腊讨伐军中有个叫宋江的将军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但是这里的宋江与《宋史》中记载的盗贼宋江是否为同一人,学界尚无定论。而宫崎先生则认为历史上实有两个宋江。他以新出土的《宋故武工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为线索,推断出草寇宋江归降后再去参加征腊之战于时间上是不符的,因此得出草寇宋江和官军宋江并非为同一人的论断。宫崎先生对自己的这一论断显得很有信心,他风趣地说:“可能这个论断会招致很多人的非议,但这是根据历史学研究方法的科学论证得出的。我想只要稍有点史学素养的人恐怕都不会对此品头论足吧?” 其次,对“胥吏”生态圈的考证。史学界对这一方面研究开展较少,因此本书成为了解胥吏状况为数不多的资料之一,显得尤为珍贵。 同时本书也是了解宋末历史的绝好材料。从徽宗即位到治世的混乱,从宦官童贯、奸臣蔡京的真实面目推及到当时的官僚制度,还有以宋江、林冲为代表的地方官吏以及下级武官的生存实态,甚至是当时监狱制度、道教流行状况等等宫崎先生都作有详尽的描述和解说。 原本此书是以日本读者为对象出版的,所以书中反复提及的梁山好汉的段子以及对人物形象的说明,在中国读者眼里难免会有拖沓之感。但之后作者有如福尔摩斯,引领读者抽丝剥茧,挖掘隐藏在文学作品背后的史实,引人入胜,作者表现出来的谨严细致会让你叹服。在翻译时,我们本着尊重原文的精神,力求做到精准地还原宫崎先生文字的神韵,同时在表述上围绕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译者也做了一些延伸和发挥。当然这种做法可能会损害到学术著作的严谨性,但是对于这部在学术框架内的小品式的历史评论而言,也许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在这里,想说点无关这本书的东西。翻译工作其实不是件轻松的活儿。翻译像宫崎先生这样的大家的作品就更是劳心伤神。每天长时间地对着电脑不说,翻译过程中对自身的不确定感、斟酌字句的烦琐以及交稿期限迫近时的焦虑也挺伤人。但其实收获到的更多,朋友与家人弥足珍贵的鼓励,还有自身从中获得的知识和宝贵经验,等等,感谢这次机会。 因为时间所迫,加上译者经验和知识水平有限,译文中有些表达难免会有些稚嫩和不当,希望读者们谅解、指正。
内容概要
日本久负盛名的汉学大师宫崎市定透视水浒文本,讲述《水浒传》背后妙趣横生的故事。提出“两个宋江”说,考证“胥吏”生态圈,对重要宋末历史问题给与独辟蹊径的解说,引领读者抽丝剥茧,挖掘隐藏在文学作品背后有趣的史实。
作者简介
宫崎市定,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曾留学法国。历任京都大学文学部教授、文学部长兼教育学部长、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以及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是战后“京都学派”第二代巨匠,最负盛名的东洋史学研究家。 1958年,宫崎市定以专著《九品官人法之研究——科举前史》获日本学士院大奖;1989年,日本政府颁予其文化功劳者勋章。著作《宫崎市定全集》共二十五卷,几乎包括汉学全部领域。从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型态、文化性质、权力关系、政府组织各方面对汉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译者简介: 赵翻,女,1985年1月出生,硕士在读。毕业于西安外中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现在西安外国语人学攻读硕士学位主攻翻译理沦与实践方法。 杨晓钟,男,1964年11月生,教授。2000年6月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日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同年12月获副教授任职资格。2005年12月获得教授任职资格。译著,编著图书共二十余种。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徽宗与李师师无德之帝燕青月夜遇道君徽宗的风流韵事第二章 两个宋江宋江其人新出土的史料两个宋江《水浒传》在文学上的根本问题第三章 妖贼方腊征四寇方腊为何造反杀人祭鬼第四章 宦官童贯宋代宫廷与宦官童贯和蔡京的相识恶有恶报专制统治的继续第五章 奸臣蔡京独裁君主和宰相宰相的牢笼之术奸臣和佞臣妖魔蔡京第六章 鲁智深与林冲下级武官的世界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破坏军政的高俅第七章 戴宗与李逵胥吏的世界州的牢狱与牢城营戴宗与李逵《水浒传》的成书年代第八章 张天师与罗真人张天师罗真人九天玄女托塔天王邪不压正第九章 宋江的后继者巨野之泽杨戬与宋江宋江的后继者沧海变桑田后记文献解说砺波护
章节摘录
《水浒传》原是民间文学,从宋代开始孕育,在吸收元曲、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直到明代后期才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创作完成。通观全书,我们会发现《水浒传》起始部分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说,而后面部分作者个人创作的痕迹比较明显。不管以文学鉴赏角度还是纯娱乐目的来阅读,恐怕都会觉得前半部分精彩之处随处可见,越是往后,则内容也好、形式也罢,都变得索然无味起来。这恐怕和作者的才华有关,无论构思再怎么精巧,但总归缺乏创造力。 当《水浒传》的创作蓝本——戏曲、传说——唱响舞台的时候,台下观众以布衣百姓为主,因此故事中出现的主人公通常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人物,比如下级吏卒、农民、黑市商贩等等。小说《水浒传》也一样,前面部分的出场人物以下级武官居多,王进、鲁智深、林冲、杨志都是底层的武将,而且,这据说是自古流传下来的部分竟然保留有很多宋代官名。当然,这些官名的用法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论,但在了解宋代兵制的基础上再去阅读的话,你会发现一个更为生动有趣的故事。 宋代兵制的最大特点是分为禁军、厢军两大系统。禁军是指天子身边的近卫军,但宋代将近一半的禁军集结在国都闰围护卫京师,另外的一半则驻扎地方要冲,相当于护国军,禁军是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部队。 京师的禁军分为殿前司、侍卫马军师、侍卫部军师三司,直隶天子。三司长官的规范叫法是都指挥使,一般都称太尉。太尉与日本陆军旧制的含义不同,是武将的最高职位,相当于元帅。水浒四奸中最令人憎恶的高俅,便是殿前司都指挥使,所以人称“高太尉”,这也与历史事实相符。 与禁军对应的厢军,是隶属地方州府的军队。虽说也称为军,但实际是未经任何军事操练的杂兵,算是提供劳力的民兵组织,约五百人一营,每营配一指挥使,指挥使受命于知州或知府,《水浒传》中称做管营的便指这个。如果碰到个人数稀疏的小营,那么比指挥使还低的都头、副都头便成了官营头头。 宋代地方军的编制有一大特点——大州府的知府、知州管理地方百姓,同时统领驻扎在附近的禁军及州属厢军。此时的禁军指挥官头衔便是都总管、都部署、经略使或者安抚使。《水浒传》中出现的老种经略相公就是经略使老爷子、种阁下,同时他也是延安知府。上马掌兵、下马管民便是他的职责。 禁军根据官兵的出身、担当的职务、兵种的不同分成各班,每班还都有个响亮的称呼,比如“归名渤海班”是说由降服的渤海人组成;而如果地方上的盗贼招安后编入禁军,那班可不叫“强盗班”而美其名日“龙猛班”;“金枪班”是说精通枪术的骑兵班,所以《水浒传》中“金枪手”徐宁就是此班武术教官。 等同统帅的经略使下设有都监,指挥监督驻屯地方的禁军。都监属州管,又称兵马都监。当然这个官位名目繁多,一般是正八品或从八品,跟知州的二把手——通判差不多一个级别。北宋年间,遇有战事发生,都监当以禁军统领出征,但到了南宋却成了冗官,至多在阅兵场旁溜达一下。《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在大名府与“急先锋”索超比武,兵马都监李成和闻达当判官,这就理所当然了。州据大小设有一个或多个兵马都监,府算特别大的州,所以会设有两个以上的都监。而《水浒传》中描写武松的章节中,孟州兵马都监张蒙,却又是个以权谋私的泼皮无赖,有如南宋地方志中写到的都监一般:如今一州兵马都监有六七人之多,不务正业,惹是生非。 厢军是北宋特有的兵制。除在个别地区接受军事训练出征打仗外,大多充当劳力。一般州里都有数个乃至数十个营。而在一般的土木杂役外,也有人被差遣去外地跑腿。《水浒传》中大名府梁中书为给岳父蔡京做寿,差人送十万贯生辰纲进京。负责运送的一干人里头厢军禁军混在一起,所以称“厢禁军”。 厢军中设有特殊机构——牢城营,是关押刺配犯人的一个营。为与此营相别,一般的营统称本城营。罪轻的也可关进本城营,但杀人放火之类的重犯则刺配牢城营,以兵卒的身份服苦役。因此从罪犯被捕到判刑属刑部负责,而一旦分配到牢城营就归兵部管辖了。《宋史·兵志》中也有关于牢城营的记载。 宋代官名与职务分离,官称仅用以定其品位的武官名,即所谓的阶官。前面出现的张都监亲戚张团练是从五品“团练使”,柴进的叔父柴皇城是正七品“皇城使”。但是追捕晁盖的何观察的“观察使”却有些不同,如果真是“观察使”该是正五品阶官,捉拿蟊贼的一般小案还用不着他出面。“观察”在宋代有老爷的意思,而《水浒传》的作者在元代重写这一段年代久远的故事时,已无法理解“观察”在宋代的意思,最后把何观察当成了真正的观察使,话就说不到一处去了。这里还有一处错误,此时的何涛称缉捕使臣这一点没错,但是使臣是宋代的一个特殊用语,指的是下级将校。而《水浒传》的作者显然并不清楚这一点,把使臣也当做跑腿的人来使用,甚至在济州衙门中还没来由地安插了个“使臣房”。在对古代故事进行再创作的时候,如果不对那个时代的制度作一定的了解,创作时就很容易犯错。再有对元明时期“旗牌”、“军户”,的使用也混淆了时代。以上是对《水浒传》较前部分出现纰漏作的一些考证,而呼延灼、关胜等高级军官出场后,出现的官名就完全不着边际了,因此一一较真的话也无意义。 在这里还想说一点关于《水浒传》中出现的兵器问题。书中第二回有一处地方说到王进将十八般武艺一一指教给史进,接着将十八般武艺的名称都列举了出来。这里面有些兵器我们很难想象出它的形状,幸好最近出版了北宋时期编撰的图解《武经总要》这本军事百科全书,有了这本书我们便可对兵器形状作一清楚了解。 比如说霹雳火秦明善使狼牙棒,那棒头粗处有狼牙般的齿子;双鞭呼延灼甩的钢鞭呈剑状,鞭刃上满是竹笋样的节瘤,这铁鞭不光弹力好,加上密密的疙瘩,恐怕再硬的东西也能击个粉碎。 朴刀和博刀在当时不被列为兵器,但常在《水浒传》中出现。我们可以想象它有薤刀类似的长柄,只是刀身如何不甚清楚。《水浒传》中刘唐从晁盖家的枪架上取下一把朴刀追赶雷横,杨志等十五人手提朴刀赶路,由此可见这朴刀不是什么稀罕物,可能缺了刀刃,不存在危险隐患。但是据宋代的记录,虽说某些地方盗贼经常挥舞朴刀作恶,但擅自制造拥有朴刀还是被严令禁止的。 ……
编辑推荐
【浪子燕青】在清一色的草莽英雄中,“浪子”燕青卓尔不群,缀文刺青,吹拉弹唱不在话下,弓术拳法无一不精。是个连李逵都不敢小觑的英雄人物。 【两个宋江】奉旨讨伐方胳的大将军宋江,四月底时还在前线指挥作战,而到了五月居然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不久即被朝廷生擒了去。接着到了六月又奉诏赶赴沙场。……因此我以为,大将军宋江和草寇宋江实乃两人。 【妖贼方腊】方腊是利用邪教组织“吃菜事魔”举兵造反的.自然他本人也是其中的成员,所以当时又被称为“妖贼”。 【宦官童贯】小说《水浒传》中恶贯满盈十恶不赦的童贯,实际也终有山穷水尽、日暮途穷的一天。而且关于童贯的部分,历史要比小说更有意思。 【奸臣蔡京】有个谚语叫“寿长辱多”,我觉得用在蔡京身上正合适。如果他早些年入士。临终也就不会如此悲惨了。 【鲁智深】要是从《水浒传》的一百零八将中选出最受欢迎的人物,恐怕这最高人气耍非鲁智深莫属。 【李逵】他抡对大斧,见啥砍啥,这斧板砍来威力惊人。对于受压迫的民众来说.这荡涤·切的破坏实在让人心生快意。 【张天师】说起《水浒传》中德才兼备、最受人爱戴的人物,恐怕不是天子,更不是将军大臣,而是堪称道教师的张天师。 【宋江的后继者】山东盗贼宋江的事迹本身意义反而不大,而其根据地梁山泊,却在北宋中期以后以盗贼巢穴之名声名远扬,靖康之变后的社会大动乱更是给了梁山扬扬名天下的机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