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游击战争史

出版时间:1995-08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宏志  

书籍目录

目 录

前 言
第 一 编
正面战场的内线防御
敌后战场的外线进攻
(1937.7―1938.10)
第一章 全国抗战爆发 国民党迟疑徘徊贻误战机
(1937.7―8)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徘徊观望
一、日本“中国驻屯军”
二、日军在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三、蒋介石的徘徊和共产党的抗战宣言
四、北平、天津失陷
第二节 中国军人浴血淞沪,中国政府错走三着棋
一、上海不设防,南京当局开脚迈错步
二、市区交战,海防疏失 (8.13―22)
三、海防战事再起 布防失当 (8.23―10.2)
第三节 国民党军南口战役失败,华北危急
一、国民党军南口―张家口战役失败
二、南口―张家口的军事战略地位
三、共产党的战略计划
四、华北军事形势,国民党军战线的危机
第二章 太原失守,南京、上海陷落 八路军在山西
创造四大战略支点(1937.9―12)
第一节 阻挡日军的战略迂回,八路军平型关大捷
一、日军的战略计划与山西的战略地位
二、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
三、日军的中央突破与两翼迂回
四、共产党的战略决策
(一)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与红军改编
(二)中共中央战略部署的变更
五、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日军战略迂回破产
(一)日军兵力及作战意图
(二)阎锡山指挥动摇
(三)日军占领平型关
(四)八路军平型关攻歼战斗胜利
(五)平型关大捷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太原失守国民党华北战场解体游击战进入主要地位
一、忻口战役八路军与晋阎军联合作战
(一)日军河北平原会战的继续
(二)中、日两军的战役部署
(三)八路军对忻口战役的有力配合
二、娘子关战役失败太原失守八路军痛击日军迂回部队
(一)日军战略部署的变更
(二)中、日两军战役部署
(三)国民党军战线右翼石门口失隙,刘伯承在七亘村重叠设伏
(四)国民党军全线退却,太原陷落;八路军痛击日军的战略迂回部队
三、国民党军华北战场解体
第三节 八路军实施战略分兵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一、日军对华北占领地的保守
二、八路军的四大战略支点
三、游击战争的战略任务
四、八路军以山西为中心建立根据地
第四节 蒋介石的动摇,上海 南京陷落
一、上海抗战后期淞沪撤退
(一)后期作战的一个月 (10.311.5)
(二)全面撤退的6天(11.6―12)
二、南京陷落与蒋介石的对日妥协
三、日军南京大屠杀
第三章 国民党军临汾、徐州大撤退八路军十大战略区的开辟(1938.1―6)
第一节 南京失陷后的军事形势
一、中、日双方的战略态势
(一)日军方面
(二)国民党方面
二、国民党战略得失分析
三、共产党的战略建议
(一)日军的战略企图
(二)中共中央向国民党的战略建议
第二节 同蒲路之战――临汾战役
一、战役第一阶段,国民党军丧失晋南
(一)日军战役部署
(二)中国军队兵力配置
(三)日军进攻 临汾不守
二、战役第二阶段,八路军收复18县
(一)八路军第115师在晋西重创日军下元师团
(二)八路军第129师在晋东南收复18县
1日军的九路围攻
2痛歼日军柏崎联队长乐村大捷
3收复县城18座
第三节 津浦路之战――国民党军台儿庄战役与徐州大撤退
一、战前形势
(一)日军方面
(二)国民党军方面
二、台儿庄战役
(一)矶谷廉介冒险深入
(二)蒋介石行辕仓促布防
(三)国民党军台儿庄获胜
三、国民党军徐州会战计划破产徐州开封失陷
(一)蒋介石徐州会战的筹划
(二)日军的准备
(三)国民党军徐州大撤退 日军占领徐州 开封
(四)国民党扒开黄河大堤
第四节 八路军向全华北实施战略展开 六个月创立十个战略区
一、晋察冀边区
二、平西、冀东游击区
三、晋西北根据地
四、晋察绥边游击区
五、晋冀豫根据地
六、冀南游击区
七、冀鲁边游击区
八、豫北游击区
九、晋西根据地
十、山东游击区
第四章 国民党正面战场广州 武汉陷落,共产党敌后战场建成五个根据地(1938.712)
第一节 国民党军正规战全面失败
一 武汉失守
(一)日军侵占武汉的战略目的及其战役指导方针
(二)国民党战略指导及战役部署失当
(三)共产党的战略建议
(四)武汉战役概要
1前期(6.12―822)国民党贻误战机
2后期(8.23―10.25)国民党战略指导失误
(五)岳州失守 国民党纵火烧长沙
二、广州陷落
(一)华南之战的国际背景
(二)中日双方兵力部署
(三)广州不守
第二节 共产党军队游击战上升到主要地位
一、八路军华北五大根据地的建立
(一)晋察冀边区
(二)晋西北根据地
(三)晋冀豫根据地
(四)晋西根据地
(五)山东游击根据地
二、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的游击战争
(一)新四军的组建
(二)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
(三)新四军挺进敌后
1江南敌后茅山根据地的初创
2江北皖中地区的游击战争
3豫皖苏边的游击战争
三、武汉、广州敌后游击战争的准备
(一)鄂豫地区
(二)东江地区
四、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本编小结
第 二 编
战争重心转入敌后战场
游击战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1938.11――1943)
第五章 日军重兵置于其后方保守占领地 敌后军民
浴血奋战 根据地迅猛发展
(1938.11―1939.9)
第一节 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一、日本的诱降政策和汪精卫叛国投敌
二、东方慕尼黑阴谋
三、国民党政策转向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第二节 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敌我战略态势
一、日军整理战线 向持久战略转变
(一)各战略集团的区划和警备态势
(二)新兵团的组建,长期战争的准备
二、国民党战线的调整及其消极应付的挨打战略
(一)十个战区的设置及兵力配备
(二)消极应付的挨打战略
三、敌后游击战争的持久态势
第三节 八路军反“扫荡”作战的胜利 华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一、敌我战略构想
(一)日军方面
(二)我方
二、粉碎日军第一期“肃正”作战
(一)第120师东进,冀中区战胜日军5次进攻
(二)第129师主力一部东越平汉路 冀南区反“扫荡”的胜利
(三)第115师东进,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冀鲁豫、豫皖苏边区的开辟
(四)晋冀豫区反“扫荡”的胜利
(五)北岳区反“扫荡”的胜利 上 下细腰涧歼灭战
(六)冀察热挺进军的成立和冀察热形势
(七)在夹攻中奋斗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八)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三、日军第二期“肃正”作战的失败
(一)日军兵力的加强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鲁中 鲁西反“扫荡”的胜利
1第115师在(黄)河、淮(河)间的战略展开
2山东纵队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3粉碎日军对鲁中 鲁西的大“扫荡”
(三)晋冀豫区反“扫荡”的胜利
第四节 新四军在华中的战略展开
一、中央军委的战略构想
二、第1、第2支队东进北上
三、第4、第5支队挺进皖中 皖东敌后
四、第6支队挺进豫皖苏边敌后
五、军部和第3支队在皖南的抗日斗争
六、豫鄂挺进纵队开辟鄂豫边地区
第五节 华南人民抗日武装的建立和发展
一、东江地区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
三、海南岛地区
第六章 欧战爆发后的日本国策;蒋介石的妥协与反共;敌后战场的新胜利(1939.10―19404)
第一节 日本政局动荡中的新国策
一、日本解决中国事变的早期方针
二、欧战爆发后日本国策的新方针
三、现地军的整理及其作战指导纲要
四、阿部内阁对国民党的施策
(一)政治诱降 汪、蒋合流的提出
1建立汪伪政权,投向重庆的诱饵
2蒋介石插手,日本政府引而不发
3汪工作失败,蒋工作开始
(二)军事迫降,占领南宁
第二节 日本对蒋介石的诱降与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一、日本的诱降与蒋介石的投降活动
二、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第三节 八路军粉碎日军第三期“肃正”作战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形势
一、日军战略意图及其“肃正”计划
(一)日军兵力配置及其守备态势
(二)日军“肃正”计划
第一节 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政局
一、波茨坦公告和美国的对日方针
二、美国投下原子弹
三、苏联对日宣战,日本无条件投降
第二节 解放区战场对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展开大规模进攻
一、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
二、各战略区的作战行动
三、抗日战争最后时刻的严重局势中国共产党战略部署的变更
四、停止向南发展,实施战略北进
(一)南下支队返回中原
(二)夺取东北,10万大军出关
五、日本投降正式签字
(一)日本向盟国签字投降
(二)中国大陆国民党垄断受降
第三节 解放区围歼拒不投降的日伪军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斗争
一、各战略区的作战行动
二、解放区的形势和战略态势
附 录
八路军 新四军 华南抗日游击队主要战绩统计
八路军 新四军 华南游击队兵力逐年增长统计
八路军 新四军 华南游击队兵力损失统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抗日游击战争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