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边境走私风景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云南人民  作者:杨镇瑜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前言

所有的出游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意外。    小时候我喜欢看云。那时候我在自家的窗前,看着远方绵延不绝的山峦,幻想着青山白云以外的世界。    意外说来就来。19岁,一列行程长达五天五夜的火车,拉着我和我的同伴,奔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间。横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云南5个省,最终我们像鸟嘴里掉落的一粒种子,降落在云岭大地上。几年之后,同伴们都陆陆续续退伍,而我留了下来,开始了长达20年的漫长漂泊。那时候的我少不更事,对爱情和事业充满幻想。在一个叫大荒田的地方,我足足生活了13年。    第二次意外来得更加突然。当时我已经是一个炮兵连队的指导员,因为中央军委的一纸命令,摇摇晃晃的大卡车把我和我的连队拉到了那个从前叫思茅现在叫普洱的地方,开始了我的边防生涯。现在想想,个人的宿命之于庞大的现实生活,实在不算什么。4年的边防经历,是我毕生的财富和伤痛。那时候的我离天空很近,离祖国很远;离酒精很近,离理想很远;离外国很近,离你们很远。    这是一片广袤到苍茫,苍茫到无奈的土地。我知道,面对这样一片充满神性、野性、有着迷人热带风光和神秘丛林文化的土地,我的描述注定是苍白的。    普洱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以一片树叶命名的城市,是历史上普洱茶“六大茶山”的发祥地,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与泰国、柬埔寨毗邻。这座城市素有“绿海明珠”之美誉,几乎每个县区都有野生乔木古茶树群落分布。山明水净的地理环境,浓郁原始的民族风情,三国五邻的异域风光,独特美妙的轻歌曼舞,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共同构成了一个绚烂多姿的人间天堂。    我在普洱的孟连、澜沧、西盟、江城生活了4年,莽莽的丛林与连绵起伏的山峦,就摇曳在我的呼吸之间。我厕身在此,度过了最后的军旅时光。那些破碎的、发光的碎片,构成了我全部的边防经历。要回忆和拼贴这些和时光一起日渐老旧的经历是痛苦的,我宁愿它们在身体里一直发酵甚至腐烂,因为它们不可触摸。    从地图上看,普洱的下面,是全世界人民都热爱的那片土地——西双版纳,形状很像一个蛋。历史上,位于彩云之南南部的这片藤萝百结、古木苍苍的土地,叫做普洱府,辖地包括现在西双版纳的全部(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直到1953年,西双版纳才正式另立门户,成立傣族自治州。我们都知道版纳、泼水节、傣族筒裙和小仆哨(小姑娘)的花枝招展,但如今商业浪潮滚滚涌入,飞蝗般的游客和开发商铺天盖地而来……任时光流转,多情斑斓的土地正在发生着改变。当我再次踏上前往普洱的漫漫旅途,竟发现即便重逢的喜悦,也无法消弭我内心的疼痛和怅惘。    普洱十县区外加版纳的勐腊,4197公里是此次的全部行程,让我和这片多彩明丽、充满神性的土地再次零距离接触。近似烧香还愿,我行走在浩瀚苍茫的山水间,长歌当哭,天地悠悠。我知道,这片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土地注定无法为我疗伤,因为它本身就是我心中灿烂的隐秘和疼痛,无论诅咒和歌唱,今生都无法走出丛林的阴影和群山的视线。

内容概要

  一次行走云南省普洱十县区外和版纳勐腊的旅程,长达4197公里,穿插作者在边境4年热带丛林生活的回忆。快意文字引领人们将目光投向视野外的惊艳偏旁:四国边境和“金三角”的神秘故事,哈尼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的奇特风俗,罂粟、桫椤、龙血树、古茶树等千年活标本,叶猴、白鹇、飞鼠、白掌长臂猿等濒危的精灵……
  如作者所言:“所有的出游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意外。”而他“今生都无法走出丛林的阴影和群山的视线”。

作者简介

  杨镇瑜:1972年生于山东,曾随部队在中、缅、越、中边防驻扎。一个永远失去故乡的人,一个在文字里大喊大叫的人,一个手无寸铁但绝不投降的人,一个绝种好男人。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2000年获云南省军旅文学创作奖,现供职于云南某市政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茶城普洱:在一个蛋的边缘
 追逐云朵,一路向南
 茶城普洱的绿色封面
 一路上我骂了101个靠,其中有一个是李小强帮我骂的
 一个寨子用一台晚会等我,你相信吗
 和几个男人好过,就挂几块牛骨头
第二章 西盟佤山:寻访“猎头”部落
 红牌警告,和我的络腮胡子有关
 杀人现场的诡异和奇绝
 1958年的最后一颗人头
 武装部长不知道自己的年龄
 水酒、鸡肉稀饭,和各种枉死的小动物
 没看到人头,只看到一丛野生稻
第三章 西盟佤山:遇鬼
 活见鬼
 佤山玫瑰叶娜
 阿佤山大门,2000米的海拔落差
 人头桩下的佤山秘境
 山洞里走出来的民族
第四章 富岩佤山:兵团往事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
 连队往事
 和一棵无花果树同居两年
 遭遇眼镜王蛇
 醉了六天,姚哥变成了“摇哥”
 一只羊死在我的面前,但我还是溜了
第五章 富岩佤山:被一棵大树团团围住
 一种叫罂粟的开花植物
 我在两个死人旁边睡了一夜
 佤族“有巢氏”——江三木落
 为谷子叫魂
 在一棵树的中间,我有些眩晕
第六章 孟连永不勒寨子:世界上最难走的路
 一泡尿冲到国外去
 堵逃犯,我的手枪里装满了子弹
 “永不来”,世界上最难走的路
 胶林晨雾
 农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七章 孟连娜允古城:中国唯一傣族古城的王气
 泼水狂欢与“丢包”调情
 末代土司和他的三个老婆
 喜欢吃石头的树和可以做成画册的菜市场
 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吃的
 一棵会下雨的树
 在勐啊看外国的月亮
第八章 景迈古茶树下:“八百媳妇国”的落日黄昏
 令忽必烈铩羽而归的“八百媳妇国”
 越长越矮的树
 一个嗜茶如命的民族
 布朗山的“文成公主”
 苏里亚头人亲手给毛主席送上“小雀尖嘴”茶
 道德力量超过了教条的法律
 做竹子出生证的“大娘”
 茶叶腌来当菜吃
第九章 镇沅苦聪人:从树洞里走出来的民族
 今夜,一只狗上了荣建志的床
 一条河流的A面与B面
 千家寨2700年古茶王树
 现在我想和你聊聊茶叶
 5次被搬出原始森林,又5次逃回森林中
 结婚必须哭得很好看
 “涩甜树”与“搂小老婆”
 没屁股的瓢鸡和脸盆大的何首乌
第十章 树包塔塔包树:景谷勐卧总佛寺的木石情缘
 一枚硬币落到地图上——景谷
 我带走了几块小黑江的石头
 树包塔塔包树,一只孔雀站在我头顶
 第一章 茶城普洱:在一个蛋的边缘
 追逐云朵,一路向南
 茶城普洱的绿色封面
 一路上我骂了101个靠,其中有一个是李小强帮我骂的
 一个寨子用一台晚会等我,你相信吗
 和几个男人好过,就挂几块牛骨头 
第二章 西盟佤山:寻访“猎头”部落
 红牌警告,和我的络腮胡子有关
 杀人现场的诡异和奇绝
 1958年的最后一颗人头
 武装部长不知道自己的年龄
 水酒、鸡肉稀饭,和各种枉死的小动物
 没看到人头,只看到一丛野生稻
第三章 西盟佤山:遇鬼
 活见鬼
 佤山玫瑰叶娜
 阿佤山大门,2000米的海拔落差
 人头桩下的佤山秘境
 山洞里走出来的民族
第四章 富岩佤山:兵团往事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
 连队往事
 和一棵无花果树同居两年
 遭遇眼镜王蛇
 醉了六天,姚哥变成了“摇哥”
 一只羊死在我的面前,但我还是溜了
第五章 富岩佤山:被一棵大树团团围住
 一种叫罂粟的开花植物
 我在两个死人旁边睡了一夜
 佤族“有巢氏”——江三木落
 为谷子叫魂
 在一棵树的中间,我有些眩晕
第六章 孟连永不勒寨子:世界上最难走的路
 一泡尿冲到国外去
 堵逃犯,我的手枪里装满了子弹
 “永不来”,世界上最难走的路
 胶林晨雾
 农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七章 孟连娜允古城:中国唯一傣族古城的王气
 泼水狂欢与“丢包”调情
 末代土司和他的三个老婆
 喜欢吃石头的树和可以做成画册的菜市场
 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吃的
 一棵会下雨的树
 在勐啊看外国的月亮
第八章 景迈古茶树下:“八百媳妇国”的落日黄昏
 令忽必烈铩羽而归的“八百媳妇国”
 越长越矮的树
 一个嗜茶如命的民族
 布朗山的“文成公主”
 苏里亚头人亲手给毛主席送上“小雀尖嘴”茶
 道德力量超过了教条的法律
 做竹子出生证的“大娘”
 茶叶腌来当菜吃
第九章 镇沅苦聪人:从树洞里走出来的民族
 今夜,一只狗上了荣建志的床
 一条河流的A面与B面
 千家寨2700年古茶王树
 现在我想和你聊聊茶叶
 5次被搬出原始森林,又5次逃回森林中
 结婚必须哭得很好看
 “涩甜树”与“搂小老婆”
 没屁股的瓢鸡和脸盆大的何首乌
第十章 树包塔塔包树:景谷勐卧总佛寺的木石情缘
 一枚硬币落到地图上——景谷
 我带走了几块小黑江的石头
 树包塔塔包树,一只孔雀站在我头顶
 白马山上的空谷余响
第十一章 探秘银生古城:无量剑池之外的剑胆琴心
 小姐,你有没有蛊毒?
 文井土林的“群仙阵”
 文庙祭孔,斯文扫地
 猿啼空山,玉璧犹在,仙影何存?
第十二章 墨江:北回归线上的“一米阳光”
 我横跨了温带和热带
 让我摸摸你的脸——摸你黑
 河西“双胞井”,想生双胞胎的跟我走
 古道流风,碧溪古镇的寂寞如水
第十三章 必须是宁洱:斜阳未斜,驴客青山
 茶马古道的重要源头
 空山马蹄,大清国普洱府的烟雨旧事
 零云断雨,斜阳驴客青山外
第十四章 十层大山:鸡鸣三国之地
 世界上最美的路
 在坝卡,我想知道哪一棵树是中国的
 花生长在大树上
 狗熊一怒,一巴掌拍断了狗的脊骨
 一脚踏三国
 一碗酒摆平天下事
第十五章 易武正山:千里相思只为茶
 探秘六大茶山,普洱之外的普洱
 植物绞杀和发情行动
 普洱茶的本来面目
 古洞生云,写字的一定是几个武官
 刮风寨的刮,那些不曾触摸的风声
有些酒,一直在等待饮者 / 黎小桃

章节摘录

插图:《人头桩下的佤山秘境》过了寨门是一溜石阶,两边是高高的人头桩。转过几百米古藤缠绕的山路,赫然入目的,是数以千计的长了绿毛的牛头和人头桩,令人毛骨悚然。不同年代的牛头有的钉在树上,有的钉在木架上、山崖上,甚至干脆堆放在路边。高高的人头桩上悬挂着竹笼,里面有一团黑黑的什么东西。山谷里溪流淙淙,阴风扑面。当地人用木棍横穿竹筒,竹筒接满水,“嗒”的一声敲击在岩石上,倒空后继续再接水。那声音更平添了几分阴森,令人毛发直竖。顺山路而下,就是神秘莫测的勐梭龙潭。龙潭是一个被原始森林环抱的天然湖泊,湖水清澈无染,岸边万木葱茏。湖光山色,水天相接,幽静得像一场睡梦。一片片水草浮在水面上,像寂寞沙洲。那水草会动,今天在这里,明天可能已经散着步到了别处。湖水氤氲而幽秘,水中横七竖八地倒伏着一些大树的尸体。湖边断崖上爬满了榕树的根蔓,层层叠叠,像一面根墙。有几根藤索从树上垂下来,像在天地间垂挂。每一棵树木都竭力生长,在雨季到来的时候拼命吸收着空气中有限的养分。龙潭在佤族人民心中的神圣地位,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不会有人去动。据说有一次潭中漂起一条死鱼,捞起来称了称,足足有80斤。佤族在50多年前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相信的是魔巴的咒语和天神的庇佑。据一个当地老乡讲,解放初,佤族妇女几乎都赤裸着上身,佤族男子身上几乎不穿衣服,只在腰间和私处勒一条白布条遮羞。佤族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剽悍民族,他们的梭镖和弩箭让人望而生畏。在边疆少数民族中,佤族老大哥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甚至连孟连傣族末代土司刀派洪的三个老婆中,大老婆也是佤族。这其中当然不能排除政治联姻的因素,因为佤族牢牢地占据着凉爽而又没有瘴疠的山头,俯瞰山下,白云苍茫,众生悠悠。《北回归线上的“一米阳光”》车下了高速,我们径直来到北回归线标志园。北回归线是北纬23°26′的纬度线,同时又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它横贯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15个国家和地区,经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在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绝大多数是沙漠和海洋,而在普洱市的墨江县,却是一块森林茂密、物种多样的绿洲。在北回归线经过的地区,都建有不同规模的标志性建筑。墨江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和太阳广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北回归线纪念性景观。标志园建在一道巨大的山梁上,设计新颖,气势壮伟。穿过月亮广场进入西大门,依次是回归之国、双子星广场、石阵广场、哈尼取火台,白色的天文馆像一个茶壶的白色壶盖,镶嵌在登高架山上。匠心独具的设计和斑斓耀眼的各种雕塑,把我们看得目瞪口呆。这一刻,仿佛时间真的停滞了,只有天地玄黄、辰宿列张,只有日月轮回、四时交替,只有太阳月亮和各种不知名的星球,像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溜溜球一样在空中往来穿梭嘤嘤嗡嗡。事实上北回归线是看得见的。它被设计成一米宽的玻璃面地沟,而我就横跨了温带和热带,左脚灼热,右脚冰凉。一路看下来,主标馆、古日晷、日月交辉、超越塔、石环、夸父追日、太阳之路、回归之门,一个形象生动的空间系列,向人们述说着从远古到今天我们所能理解的宇宙洪荒。个人之于时间和空间是渺小的,渺小到像一只跳蚤。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思考毫无意义,个人最终能握住的,只有当下。我认识北回归线标志园的设计者——旅加拿大华侨王崇亮,标志园的设计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他巧妙地把纸上的时间和空间,展现在一座并不起眼的山坡上。设计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太阳广场上展现哈尼族叙事长诗《络奇络耶与扎斯扎依》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大型浮雕,体现季节变化和时间更替的地平日晷,按照太阳照在站立的人身上根据投影即可粗略判断时间的人体太阳钟,手托地球偶的“无影手”等等。他巧妙地把天文地理知识和哈尼族文化熔为一炉,气势恢宏,布局精巧,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反映了哈尼族人民长期以来对太阳的崇拜。来北回归线标志园应该在夏至日(6月21日或6月22日)的正午。当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射,你可以看到“日照无影”的天文奇观。从这一刻开始,太阳转身而去,开始南移。

编辑推荐

《去边境走私风景》编辑推荐:一次行走云南边境4197公里的旅行,一场探寻人类自身灿烂与隐秘的发现之旅。引领你将目光投向视野外的惊艳,投向人类共同的记忆……宁洱: 长长的那柯里茶马古道几乎见不到行人,长风呼啸,只有滚马坡、信坊这样的地名,让人回想起浩浩荡荡的马队曾经在深山密林中奔波穿梭,晓行夜宿。普洱:一年四季你只能看到三种颜色:云白,天蓝,树绿。那年我从佤山上下来,看到树林中有一片金黄的稻田,顿时泪流满面。墨江:事实上北回归线是看得见的。它被设计成一米宽的玻璃面地沟,而我就横跨了温带和热带,左脚灼热,右脚冰凉。景迈:布朗族祖先遗言:我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害死掉;给你们留下金银,怕你们有一天会用光;只有给你们留下茶树,子孙后代才会吃不完用不完。富岩佤山:金三角群山密林中的那种神秘植物,让整个世界为之癫狂。实际上这种植物本身是无罪的,有罪的是人心。……《去边境走私风景》是一本挑战你视觉神经和想象极限的游记。作者曾为云南边境驻防军官,身份独特,经历传奇;四国边境的旅行和生活,穿插金三角秘闻、奇特风俗、濒危生灵,故事惊险离奇,媲美《鬼吹灯》;文字幽默,200幅全国首发绝密图片。

名人推荐

高铁时代的深度乐游在传媒江湖里,一个很有意思的术语叫做“新闻纵深”;在充满远游欲望、把大地和落日一拥入怀的读者心中,也有一个重要的术语叫做“深度旅行”。当古代驴子们只能让你建立热爱大好河山的票友级别,当浮光掠影式的旅游书籍使你产生焚书坑儒的暴君心态,高铁时代的深度阅读冲动终于到来。满足这样的冲动,需要的是对旅行的热爱和多年的行走,洒脱愉悦甚至诗意盎然的文字,地方志般严谨的态度,当然,还有一位踏破半捆铁鞋、具有侠客般气质的作家。阅读《去边境走私风景》,我眼前浮现的画面是:彩云之南,茶香一直铺到天上;云朵落在阿瓦山,落在鬼魂谷;斑斓的蝴蝶从晨露到黄昏,随心所欲地贴在任意一棵茶树上,贴在傣族少女的发间或者花窗边沿……群山苍茫,人民古朴,注释着普洱和版纳地区的沧海桑田。我还想描述的一个人是:刺刀一样挺拔闪亮的青年,高大威猛的曾经的中尉,常年行走在滇南的丛山密林和民俗风物里。有时候,他持枪走过勐啊的哨卡,浪漫地观察着外国的月亮;有时候,他卸下戎装,试图在无量山下找到段家的六脉神剑和王妃香魂……这样一个地方和这样一个人的结合,诞生了一种独特的写作。如你所看到的,这本书正在颠覆传统的“旅行体”写作,以深度的“庖丁解牛式”向你娓娓道来。实际上,后来以普洱茶名动大江南北的普洱地区,是所有渴望远足、渴望不羁的人们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旅行目的地。而普洱和版纳地区,在杨镇瑜笔下更是充满了意外的美丽:六大茶山的前世今生、苦聪土著居住的苦聪村、北回归线上的墨江、据说畅饮后可以生双胞胎的古井……当杨镇瑜像李白一样漫游在大地上,当他以笔为梦、以相机为马,这片土地掩藏在历史最深处的故事和线索,就像纪录片的镜头一样次第为你打开。而其间的人和事、地理和地貌、河山和民风,都会让你怀疑自己打开的不是一本时尚游记,而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的《镜花缘》。前不久,在接受一家旅游频道采访的时候,我曾经谈到:这个时代缺少的不是徐霞客,也不是马可•波罗,而是一些能够把某个区域研究透彻并写出作品的人。事实上,对于深度旅行者来讲,首先纳入阅读范围的其实是某个地区的地方志,因为只有地方志,才能够详细而准确地勾勒出某个地域的全部。但遗憾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地方志严谨有余,活泼不足。还好,当你读完《去边境走私风景》,你会发现:和一般的旅游书不同,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严谨与活泼兼有的地方志,同时也是一本充满人文意义和可读性的深度旅行作品。杨镇瑜的写作充满亲切感。这个喝着小酒、大步流星的热爱着壮阔河山的人,尽管偶尔会骂上几句脏话,但他的观察和写作是真诚的、进入自己血脉的。我们在阅读中可以发现,关于这本书的写作,其实早在杨镇瑜刚刚抵达普洱地区(当时叫做思茅)边防哨所时就已经开始萌芽,尽管后来他卸下戎装,进入公务员队伍,但是,普洱和版纳其实早已经潜伏在他的心灵深处,所以他后来总是会不经意地回到这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已经成为作者的精神故乡。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值得大家关注的还有这本书的文风,在繁忙的高铁时代读起来尤其轻松快乐。不夸张地说,《去边境走私风景》是近年来我阅读过的罕见的趣味旅行书,有江湖之气,也有人间烟火;有幽默之机,也有理性思考。书中还混搭着许多作者的真实体验,从新闻学角度讲,充满了“生动活泼的现场感”。在中国,没有比彩云之南更魔幻现实主义的省了;而在彩云之南,没有比普洱和版纳地区更像《镜花缘》的地标了;具体到普洱和版纳,应该没有人会像杨镇瑜那样“不惜笔墨,吐尽肝肠”(钱钟书评吴宓)的写作和旅行了。在结束这篇文章的寂寥的早春之夜,尽管启明的星斗有些黯淡,但我突然看到另一种光亮,也许,那就是深度阅读的乐趣,就是每个人潜伏在心灵深处的对旅行的一种向往。李海洲(《环球人文地理》执行总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去边境走私风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7条)

 
 

  •   宁洱: 长长的那柯里茶马古道几乎见不到行人,长风呼啸,只有滚马坡、信坊这样的地名,让人回想起浩浩荡荡的马队曾经在深山密林中奔波穿梭,晓行夜宿。

    普洱:一年四季你只能看到三种颜色:云白,天蓝,树绿。那年我从佤山上下来,看到树林中有一片金黄的稻田,顿时泪流满面。

    墨江:事实上北回归线是看得见的。它被设计成一米宽的玻璃面地沟,而我就横跨了温带和热带,左脚灼热,右脚冰凉。

    西盟佤山:转过几百米古藤缠绕的山路,赫然入目的,是数以千计的长了绿毛的牛头和人头桩。

    富岩佤山:“金三角”群山密林中的那种神秘植物,让整个世界为之癫狂。实际上这种植物本身是无罪的,有罪的是人心。

    银生古城: 按金庸大侠的想象,来无量玉璧参观应该是在月明三五之夜,素衣的仙子凌波微步,舞姿翩翩。远远传来一浪浪清脆的猿猴的鸣叫声,一时间山鸣谷应。
    …………
  •   阅读《去边境走私风景》,我眼前浮现的画面是:彩云之南,茶香一直铺到天上;云朵落在阿瓦山,落在鬼魂谷;斑斓的蝴蝶从晨露到黄昏,随心所欲地贴在任意一棵茶树上,贴在傣族少女的发间或者花窗边沿……群山苍茫,人民古朴,注释着普洱和版纳地区的沧海桑田。
    我还想描述的一个人是:刺刀一样挺拔闪亮的青年,高大威猛的曾经的中尉,常年行走在滇南的丛山密林和民俗风物里。有时候,他持枪走过勐啊的哨卡,浪漫地观察着外国的月亮;有时候,他卸下戎装,试图在无量山下找到段家的六脉神剑和王妃香魂……
    这样一个地方和这样一个人的结合,诞生了一种独特的写作。如你所看到的,这本书正在颠覆传统的“旅行体”写作,以深度的“庖丁解牛式”向你娓娓道来。
  •   很多年前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吸引我的视线,傣族泼水节、彝族阿诗玛等等,将我对云南的向往,定格在花之海洋,绿色云南的宣传片上,09年我踏上彩云之 南,领略云南风土人情,或许是期望值太高,真应了那句“观景不如听景”,在那里没有感受到少数民族风情,感觉跟汉族旅游景点没有区别,唯有云龙雪山上的 《印象丽江》,能填补一下遗憾,在这场演出中感受到少数民族的热情和当地人民的执着。

    或许是《印象丽江》中唯美的画卷,《消失的地平线》中香格里拉的描写,让我对云南还怀有一丝期盼,当看到《去边境走私风景》,一部挑战你视觉神经和想象极限游记的标题时,信手翻开书页,随着杨镇瑜的目光,展开了云南普洱10县区和版纳勐腊的四国边境之旅,感受旖旎的风光。
      
    最近读到有关旅游的书籍较多,《寻找最浪漫的地方》、《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去边境走私风景》等等,我一一对比,横向看,这些书均为旅游作品, 纵向看,各有着重点,《寻找最浪漫的地方》为各景点介绍,《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为郭子鹰旅游的随笔,《去边境走私风景》为云南边界深度游记。
      
    品读这些书,我个人蛮喜欢郭子鹰《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寻找最浪漫的地方》两本书,读郭子鹰的书,品他的文,既能感受到照片对自己的触动,又能 徜徉于优美的文字中,人生如旅行,旅行是一场内心的出走;旅行是一场电影,笑中带泪;旅行是一首没有伴奏的歌,五音不全,旁人全听不懂,只剩下垂垂暮年的 你,独自蜷缩在摇椅上的毯子下面,露出不易察觉的一丝微笑。旅行让人自由,只不过旅行的时候,你可以拥有自己的世界。在不同的地方遇见的不同的人,他们各 不相同的人性闪烁,在那个与你交错的瞬间,改变、点化、充盈着你的人生。
      
    《去边境走私风景》感觉照片还算可以,文笔一般,书中一路上我骂了101个靠,一泡尿冲到国外去等等,这些吸引人眼球的标题文字,都不是我所喜欢的,我喜欢那些优秀的文字,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读他的文,很难引起共鸣,那些照片,倒是让我感到春满彩云之南……
  •   云南啊是真心想去的地方,各种向往啊。去不成,就找到这方面的书来读。选中这本书是首选被其另类的书名所吸引《去边境走私风景》,如此标题注定了其的另类特色。

    这本书真的蛮有特色的。作者是杨镇瑜,是曾经在普洱的孟连、澜沧、西盟和江城驻军过四年的老兵一枚。这里可以算他的“精神故乡”。多年的生活令他 与这片土地和当地的人们结下了深深的情谊。乡愁又令这位老兵故地重游:横扫滇南14个县市区,行程3960公里的自驾游。其中有些地方已经是作者曾经很熟 悉的,那里有自己以前的战友和亲人般的乡亲们。还有一些地方是自己向往已久,却无缘游览的。这就是作者的特色所在,特殊的经历注定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熟悉, 注定了他的行程是比较深入的,而且,还有当地的民俗专家和战友的帮助,真可谓得天独厚了。“避秦之地,桃源之乡”,美丽富饶的云南,相信每个读者均会沉浸 在作者的篇篇游记当中,流连忘返。

    云南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地方,作者也很着重这方面的介绍。比如:佤族的“砍头祭谷”“叫谷魂”;傣族的“泼水节”,和当地超强的胃口,极具特色的饮食;布朗族的竹子出生证等等。通过作者的介绍令你既感到十分的亲切又能很好地满足你的好奇心。

    另外,云南还是茶之乡,酒之乡。作者用比较多的篇幅介绍这两大特色产品。另外,还有黑陶也是作者的大爱。还有那些植物,有的也十分的古怪。看完这本书云南游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好想尝尝那个鸡肉稀饭,馋死了,口水ING……

    所谓“文如其人”,作者军人气重。他的文风朴实、自然而又风趣。作者在文中多处提到自己的“得瑟”这一伟大的技巧。总是逗得你忍俊不禁。“作者行文“有江湖之气,也有人间烟火;有幽默之机,也有理性思考。”或深或浅,浅之处:行云流水,狂放不羁;深之处:触动肝肠,潸然泪下。

    看了这本书真的感觉云南真是山美、水美、花美、人美,真的是无处不美。书中还有很多图片,有一些是作者亲自拍下的,他“按停”了他的司机好多次。“遇到鬼“那次错失了很多珍贵的照片,真的很遗憾。心动不如行动啊,说什么一定要去一次彩云之南。
  •   一个退伍转业的老兵,曾经驻守云南边境,如今故地重游。一边寻求记忆中的影像,一边挖掘全新的风景。绕着云南普洱10县区和版纳勐腊的四国边境,这个老兵 很“得瑟”了潇洒走一回,而且收获颇丰、不虚彼行。这个退伍老兵是个山东人,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山东大汉的豪爽,并不时“哥哥我……”的感慨一番。相对于以 往读过的旅游图书,这位老兵哥哥的旅行还是比较“奢华”的。很多的旅游爱好者都是自助游,比较辛苦;而这位大哥,让人说不上是自助还是自驾。反正是比较 “舒适”,不仅有车,还配专职司机,每到一处或有老朋友或有地方基层干部相助、相迎。而这位大哥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路不停的叫“停”,兴致盎然极致了,还 “靠”它几下或者“到此一尿”……O(∩_∩)O哈哈~ 山东大汉的豪爽裸露无遗啊。
      
    云南,彩云之南。只是听上去就美得不得了,相信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无限向往,我也是,几欲成行又未能成行,所以对于云南的旅游讯息格外关 注。作者的这个云南之旅和我们常说的云南旅游可能还不太一样。常规的云南旅游不外乎耳熟能详的那几个著名景点,而本书的作者可以说是不走寻常路,他专门挑 选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对于一般的旅游者来说,没有车辆、没有向导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而且,作者还带着一种特殊的情缘和记忆,故地重游的同时还能有 空闲来挖掘一些奇特的风俗和秘闻,不得不说,真心羡慕嫉妒恨啊!!
      
    云南不仅动物种类多、植物种类多,而且人的“种类”也很多(就人也分了好多民族)。动物有叶猴、白鹇、飞鼠、百丈长臂猿等濒危精灵;植物有罂粟、 桫椤、龙血树、古茶树、等千年活标本;要说云南的少数名族,最能说得上来的恐怕也就是一个傣族,其实除了傣族之外,云南还有哈尼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 等少数民族。如果不是读了这本《去边境走私风景》,打死也不会想到还有这样的少数民族——五次搬离原始森林,又五次逃回森林中,穿着蜘蛛衣或树皮衣;也很 难了解佤族人对茶叶做成的贡献;更难以想象砍头谷居然和诸葛亮有联系。这本书就是这样,带你到边境山谷里认识不同的云南。
      
    貌似,这本《去边境走私风景》是“要多野有多野”系列的第一本;加上作者豪爽的个性,看上去有点“野”;索性,入乡随俗,给自己的评论也取个“野”名字吧——“野”游云南。O(∩_∩)O哈哈~
  •   没想到一位中年兵哥哥也可以写出这么H这么神奇的旅行书来,真是令人意外。这次旅途故事中的五彩斑斓,和书名一样,不翻开不知道,一看便要乐到爆。

    作者杨镇瑜在云南参军多年,当年就在看云和睡觉的日子里“醉”着这片土地上的绿,如今带着小司机一同故地重游,更加百感交集。

    旅行书看过一些了,有些是一些国外自助游,要不很自我,要不很励志,而国内游方面,常见的多有诸多位编著者编写而成的旅行指南或者攻略,像老杨这样游法的,带着“匪气”去边境线走私风景的,还真没见过。云南普洱十县区的奔袭,佤族傣族原始生活的亲历,景迈古茶树、镇沅苦聪人,塔包树树包塔的木石情缘。。。

    文中记录的并非是游客走马观花式记忆,也不是带着小情调、小文艺、小清新式抒情,而是扎扎实实多年生活痕迹的再拾捡,那些普通游客难得一见的大山 中的民族风情,那些普通游客难以涉足偏远古道上的异域文化,还有那些隐逸在丛山莽林间的神奇物种,种种的美,看得人心生向往。老杨先生喝着小酒,大喊着上 百次上千次的按“停”想要留下这热爱着山河的美,这眼中的壮阔河山,满眼的自在,舒坦,真实得可爱可亲。而那些遥远的美丽传说也信手拈来,没有编资料掉书 袋之感,这些都让这本游记与众不同。

    因为参军驻守边防的缘故,故地重游的点,都有点偏僻到与世隔绝的味道。而那些带着原始村落的少数民族如陌生的佤族,看得人更是神秘非常。---这 一切可都是真的,可不是一些旅游景点里找一些貌合神离的演员演出来的民族风。P43页的“钉在树上的牛头”一只只不同年代的牛头互相挨着钉在笔直参天的大 树上,看着就毛骨悚然。还有P42页道难走,条件极端艰苦,日子过得特别的无聊,只能不停地与自然,与天空云朵树木花草对话且自得其乐。不过,除了“醉” 倒在美景中,不停地喊停拍照留下记忆,再就是那些时光也造就了老杨的这幅得瑟自在口吻----幽默而不讨人嫌,自娱且娱人的态度,让他的行文风趣更有相声 中的“说唱捧逗”的功底----总之,阅读过程很愉快。
  •   一身酒气满腔豪气,赋予这本游记一股子豪爽的气势,合我口味。读了太多的或时尚,或小资,或故作姿态的游记,已经提不起劲来读这类书籍了。还好,来了这么一本带着草莽蛮劲的书,直冲边地呼朋唤友,爽得一塌糊涂。我觉得看这本书的最佳方式应该是,左手一壶酒,右手一本书,喝一口酒翻一页书,那才能完全与文字的气场融一团,品得其中真味。
    作者是个山东汉子,自有天生的豪气。又当了兵,再添些豪情。并且,部队驻扎在云南边陲地带,与原生态的少数民族为邻,那是些以酒来判断是否可交为朋友的边地人家,于是,再去些矫情增加些不羁。虽然离开部队了,虽然舞文弄墨,可豪气已深入骨子里去了。
    书,是一次策划的故地重游,一次精心的捡漏——把当年未曾留意的风景收入心底。想当年,那个生活的地方“离天空很近,离祖国很远;离酒精很近,离理想很远;离外国很近,离你们很远。”4年的边防驻守经历,成为作者毕生的财富和伤痛。正因为曾经实实在在地生活在那里,所以,才有了称为“走私”的风景。试想,哪有几个观光客,能够走进到边地核心的五彩斑斓里?
    好玩的是,这些散发酒气的文字,呈现给我们的却是茶香馥郁的地方——普洱地区十县,外加版纳的勐腊,风景之美,三个词可概括:云白、天蓝、树绿。如果你想像力不够,可从书中的照片去获取这三个词的模样。
    美景可忽略不谈(凡旅游胜地都有,不稀罕),但独特奇异的景观却不应错过。像思茅振兴大道上的“倒生根”公园独此一家,一棵树构成一片森林。到了富岩县,一棵大树团团围住富岩佤山。比风景更具有吸引力的要算奇特的风俗人情。如不计年龄的佤族人,父母只记得孩子是在种哪块谷地时出生,连乡武装部长都说不清年龄,从三十多岁到五十几岁都可能,便取个中间值正式岁数。在公务员队伍中,这也算个特例。在僾尼人村寨里,姑娘16岁可以谈恋爱,和几个小伙子好过,头上就挂几块牛骨头,可是件自豪的事。等等,此类非深度游,得不到的收获,是我感觉最特别的也是最有兴趣之处。
  •   也许是我生活的城市比较偏僻,看不惯灯红酒绿不接地气的轻薄书籍。我认为属,应该是有厚度有深度的,如果还能深入浅出,与读者交流,那就是精品了。幸运的是,这次下单对了,去边境走私分局共ing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作者说:我知道,面对这样一片充满神性、野性、有着迷人热带风光和神秘丛林文化的土地,我的描述注定是苍白的。又说:我们都知道版纳、泼水节、傣族筒裙和小仆哨(小姑娘)的花枝招展,但如今商业浪潮滚滚涌入,飞蝗般的游客和开发商铺天盖地而来……任时光流转,多情斑斓的土地正在发生着改变。当我再次踏上前往普洱的漫漫旅途,竟发现即便重逢的喜悦,也无法消弭我内心的疼痛和怅惘。可见,这是一个友情怀有深度的作者。而后记中,他的朋友黎小桃提到:杨镇瑜是个魔法师,是个玩游戏的顶尖高手。原本再平淡无奇不过的生活,都能被他弄出些动静来,创造出高潮来。他的游戏名目繁多,喝酒游戏、唱歌游戏、旅行游戏、写书游戏……所有在别人看来最严重不过的东西,在他眼里轻如鹅毛。许多时候,我们坐在酒吧里,他叼着一根烟,烟雾袅袅,眼神尽是无谓与狂野……有此知己,此生足矣。
  •   想象中的云南是充满了鲜花和植物,充满了多民族的风俗和有着月光下的凤尾竹那般孔雀大象到处有的世界,还没有踏足过云南的大地,还没有机会去领略那样的风 光旖旎,只是心中早已经有了很多的向往。这本《去边境走私风景》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旅游,而是作者在当地长期生活后的回忆、对比和感触。当然你可以把 它作为旅游前的当地文化习俗了解,如果你想自助探险的话,会有很大的知识帮助,但这决不是旅游的攻略和路线的选择,却是从生活的层面上来深入阐释当地的景 观和人文现象。

    挺喜欢书中的精美图片,那是给人最为直观的云南印象,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碧水,还有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各色热带的水果,许多奇异的花卉树 木,大量反映当地民众生活的现场,纯美自然的风光……那不是旅游宣传最多的丽江、大理和昆明,而是位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交界处的普洱和西双版纳地 区,是国境线附近充满了原始森林意味的神奇土地,也是常人很少会踏足去细细游玩的冒险乐土,自然其中包含了我们感兴趣的奇闻异事,也许随着现代交通和工业 的发达,这样神圣的区域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要不是山路慢慢也许早就被人类的活动摧残得支离破碎了,幸好这样的路途艰难还保护了一点自然的纯色。

    作者之前因为在部队服役的缘故来到了这片神奇的边陲之地。人烟是稀少的,民族是多样的,习俗是迥异的,环境是陌生的,虽然有丰富的食物和纯净的空 气,也有舒适的气候和美丽的风景,然而对于远离故土又身处异境周边有这么多异域的风情相互交杂,也许还会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野兽爬虫之类的恐吓 或者异族文化带来隔阂的冲突时,那将会是如何的一番天地呢?读一读作者那些粗旷文字就会有一些身临其境的体会,虽然我不喜欢那些粗言杂语,但这些并不妨碍总体上的意境。毕竟那是一种真实的生命感受。

    用生猛的词语来捕捉读者的视线,就如本书的题目那般,大家知道走私的有可能是毒品、违禁的动植物、受保护的文物,或者非法的军火等等,风景却是无 法走私的。真正的风景需要你去亲自体验和感受,需要在不断的对比中看到异或者同背后的本质,需要消耗你的体力去实实在在地触摸和体会,需要保持有一颗孩童 般好奇的心灵不断去探索那些神奇背后的迷雾。无论如何,我想自己一定会去云南这片土地旅游的,这本书只是增添了心中的筹码。那美丽的风景永远是心间的珍藏。
  •   或许是《印象丽江》中唯美的画卷,
    《消失的地平线》中香格里拉的描写,
    让我对云南还怀有一丝期盼
    当看到《去边境走私风景》,一部挑战你视觉神经和想象极限游记的标题时,
    信手翻开书页,随着杨镇瑜的目光,
    展开了云南普洱10县区和版纳勐腊的四国边境之旅,感受旖旎的风光。
  •   随着生活节奏的放松,人们也在越来越多地尝试着走出去看看。欣赏外面的那片风景,观赏外面的那片美丽,聆听外面的风情,感知外面的那份独特。所以,我们这些关注此类作品的读者不难会发现有关的游记书籍层出不穷。

    但是,在我读到的诸多相关作品中,有一本书非常突出显眼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去边境走私风景》。这是一本很独特的书籍。说它的独特在于风景点设置在了人们通常并不多去的边境;说它的引人在于风趣的“走私”二字非常巧妙地勾起着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

    既然是边境,那么我们注定了不是堂而皇之地走上有关的行程。相反地,我们将会踏上的是游客并不多见的边境旅途。书中紧紧地围绕着作者亲生经历的边 境生活故事。因为他身为军人的特殊身份,让他享有了这次难得的行程;因为他这次边境的难忘游记,让我们品味到了惊险,恐怖,搞怪,神秘的边境风貌。而在这 其中的不是作者的夸夸其谈。相反地,我们可以跟随着作者游记的脚步一同踏上这段神秘的旅程。我们不仅观摩到了难得的边境风貌;我们更见证着边境之处民族, 民俗,民风的神秘;我们更看到的是一片特殊的热带丛林美景。全书的内容并不拘泥于描绘多么美丽壮观的自然;全书的精髓更在于展露出一片最为自然的边境风 光。里面既有边境故事;里面也有奇特风俗;里面同样也有着诸多的汉奸动植物;里面更有着作者亲生遭遇的难忘经历。一如其中描绘刻画的遭遇眼镜王蛇。极其惊 心动魄地让书外的读者为之而深深地捏了把汗。风景是美,但是如此之美需要有所代价。同样地,在富岩佤山中,我也看到了那个人人都熟知却并不真正了解的植物 罂粟。相信想要领略到如此的风景只有踏上这片游客并不多的行程之上。否则,所谓的罂粟相信我们只能在电视或者网络才可以看到它们了。尽管它们是毒的化身,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的美丽一面。只不过因为某些人们的某种欲念而让我们无法真正感知这些花朵的美丽。不过在这本书中,我们又可以真正地近距离地观摩和聆听 来自于自然的真正歌声罢了。很是羡慕作者可以在如此的机遇之下经历这场最为近身的边境之旅。他不经亲身欣赏到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他更是带领着我们书外的读 者见识到边境的风景线。

    基于作者的“走私”,我们也在情不自禁地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自己以前是多么地孤陋寡闻,原来世间居然有着如此 美丽的边境风景。伴随着作者拨开这层笼罩着的边境面纱,你我也在不知不觉地感知着边境的这道美丽风景。风景之中有故事;风景之中有风土人情;风景之中更有 着最为纯天然般的美景。
  •   一个退伍转业的老兵,曾经驻守云南边境,如今故地重游。一边寻求记忆中的影像,一边挖掘全新的风景。绕着云南普洱10县区和版纳勐腊的四国边境,这个老兵很“得瑟”了潇洒走一回,而且收获颇丰、不虚彼行。这个退伍老兵是个山东人,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山东大汉的豪爽,并不时“哥哥我……”的感慨一番。相对于以往读过的旅游图书,这位老兵哥哥的旅行还是比较“奢华”的。很多的旅游爱好者都是自助游,比较辛苦;而这位大哥,让人说不上是自助还是自驾。反正是比较“舒适”,不仅有车,还配专职司机,每到一处或有老朋友或有地方基层干部相助、相迎。而这位大哥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路不停的叫“停”,兴致盎然极致了,还“靠”它几下或者“到此一尿”……O(∩_∩)O哈哈~ 山东大汉的豪爽裸露无遗啊。
  •   普洱和版纳地区,在作者笔下充满了意外的美丽:六大茶山的前世今生、苦聪土著居住的苦聪村、北回归线上的墨江、据说畅饮后可以生双胞胎的古井……当作者像李白一样漫游在大地上,当他以笔为梦、以相机为马,这片土地掩藏在历史最深处的故事和线索,就像纪录片的镜头一样次第为你打开。而其间的人和事、地理和地貌、河山和民风,都会让人怀疑自己打开的不是一本时尚游记,而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的《镜花缘》。
  •   对于军人,我总有浓厚的疏离感,介于敬畏和憎恶之间,巍巍写最可爱的人时觉得军人还是可以亲近的,但后来,他们要么化身成为天神样样与我们不同,要么变成 兵痞无恶不作,所谓军民一家亲与鱼水情已经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历史时期。所以当一名军人,一名已经退役的军人要带领大伙去边境看风景的时候,我嗫嚅了半天, 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对。
    但云南至各地方实在是让人无法掩饰自己的向往之情,彩云之南的美丽祈愿我丝毫不感兴趣,但自然风光与平静生活是我无法拒绝的。道德在很多的方面都 大于法律,这换在从前,我会嗤之以鼻,但受过那么多年的教育之后,我反而极其向往这样的环境。这样一个执掌刑罚的人,在我们中原,被称之为缙绅阶层,而在 云南边境地区,那就是头人。杀人者偿命,伤人及盗者相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构筑起生活安全感的屏障。事物是安全的,生命也是安全的。生活在城市里,看起 来安全,却无时无刻不吞食虚荣的毒物。在少数民族看来,祖先极大也极小,解放军去挖草皮无意碰到了人家的祖坟,当地头人带着大棒小伙子围住军营,连长和头 人牛饮三大海碗白酒后,头人豪爽的说:连长,我们这块的坟,你们看重那块,随便挖!唉唉,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啊~民俗也是开放的,比自以为先进文明的城市人 更加贴合自然,姑娘们小伙子们的恋爱决不能容许家长的干涉,这是民族的传统。只要16岁了就可以恋爱,我们常说孩子没上大学就是早恋,向外对比再向内对比 下,就知道我们是有多作怪多虚伪,人为的遏制人的本性。芒信镇上世代居住的人爱(左右结构)尼人,是哈尼族的分支,那儿的姑娘只有和一个小伙子谈了恋爱, 就在自己的头上挂一块牛骨,骨头越多,姑娘的人气就越高,绝不是我们龌龊阴暗的心理所认为的高。这才是真正的自然。淳朴到人心的地方。
    军人写的东西有一点好处就是,虽说兵不厌诈,但只要是无需耍滑头的地方,便处处见坦诚。难为他们日日驻守在边境,少得可怜的娱乐活动,无法与外界 方便接触,盖厕所只需砌一间,偶尔跑过的一只狐狸都是公的。想到十年前作者一纸调令被迁到政府成了公务员,深感叹恨,边境少了一热血男儿,机关大院里又要 多一吃皇粮大汉,其实于谁都没有好处。所以作者一路回到过去,颇多感慨与回忆,一路上,好山好水看之不足,怅惘之心也是未完。何也,此处方能天人合一,是 吾心归处矣
  •   长长的那柯里茶马古道几乎见不到行人,只有山风呼啸,只有鸟鸣空山。只有滚马坡、信坊这样承载着久远历史记忆的地名,让人回想起曾经浩浩荡荡的马队在深山密林中穿梭奔波,晓行夜宿。
    这样的意境妙到让人心碎。
  •    这本书真的蛮有特色的。作者是杨镇瑜,是曾经在普洱的孟连、澜沧、西盟和江城驻军过四年的老兵一枚。这里可以算他的“精神故乡”。多年的生活令他与这片土地和当地的人们结下了深深的情谊。乡愁又令这位老兵故地重游:横扫滇南14个县市区,行程3960公里的自驾游。其中有些地方已经是作者曾经很熟悉的,那里有自己以前的战友和亲人般的乡亲们。还有一些地方是自己向往已久,却无缘游览的。这就是作者的特色所在,特殊的经历注定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熟悉,注定了他的行程是比较深入的,而且,还有当地的民俗专家和战友的帮助,真可谓得天独厚了。“避秦之地,桃源之乡”,美丽富饶的云南,相信每个读者均会沉浸在作者的篇篇游记当中,流连忘返。
  •   阅读《去边境走私风景》,我眼前浮现的画面是:彩云之南,茶香一直铺到天上;云朵落在阿瓦山,落在鬼魂谷;斑斓的蝴蝶从晨露到黄昏,随心所欲地贴在任意一棵茶树上,贴在傣族少女的发间或者花窗边沿……群山苍茫,人民古朴,注释着普洱和版纳地区的沧海桑田。
  •   作者多年以后的再回首,读着这大块文章,如同一碗烈度白酒,仰天一干的冲劲很有味,可以想象得到作者是一个真性情的人。
    当作者离开一段日子后,又回到了自己曾经驻足的那片土地上,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是那个地方的目击者,尽管有点不合格。
    这次踏上旧地,一路崭新的行走——普洱十县区外加版纳的勐腊,在边境晃悠的记录那些感动,那些风景,圆上藏在心里许久的遗憾。
  •   书看完,灵魂也被带走了,眼前只有三种颜色:云白,天蓝,树绿。在这样的土地上会有醉氧的感觉。那年作者从佤山上下来,看到树林中有一片金黄的稻田,顿时泪流满面
  •   云南不仅动物种类多、植物种类多,而且人的“种类”也很多(就人也分了好多民族)。动物有叶猴、白鹇、飞鼠、百丈长臂猿等濒危精灵;植物有罂粟、桫椤、龙血树、古茶树、等千年活标本;要说云南的少数名族,最能说得上来的恐怕也就是一个傣族,其实除了傣族之外,云南还有哈尼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如果不是读了这本《去边境走私风景》,打死也不会想到还有这样的少数民族——五次搬离原始森林,又五次逃回森林中,穿着蜘蛛衣或树皮衣;也很难了解佤族人对茶叶做成的贡献;更难以想象砍头谷居然和诸葛亮有联系。这本书就是这样,带你到边境山谷里认识不同的云南。
  •   喜欢读者说的——所有出游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意外
    书中的宁洱、墨江、西蒙佤山、孟连娜允古城等处都让我浮想联翩,还有普洱茶山上的月亮,傣族少女的艳色衣裙,版纳山谷中翩翩舞动的各色蝴蝶……或许有一天,能够真正放下世俗凡尘,轻装踏上那片神性与奇妙的土地。不过读书能够怡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内心深处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后花园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美的书希望能多一些,再多一些……
  •   作者回忆了当年的兵团往事,佤族的猎头习俗,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惯,神秘的植物,悠久的历史传说,这些都让我们大开眼界,让云南在我们的心中变得更美更神奇了。不过看来我们是永远也没有机会深入到云南的边境去领略这么美的风景,还是在书中跟着作者去完成一次旅行吧。
  •   跟着作者的视角,我们看到了很多好奇,又不知道的事件与好玩的典故,领略了不一样的佤族风土风情。普洱原名思茅,是诸葛亮当年路过时想起了自己的地方,可见普洱魅力真的不一般。澜沧江的险,那一段没有近乎没有角度的陡路,让我想起了蜀道难。佤山的砍头旧俗,真是重口味。孟连的娜允古城存在很多的传奇,还有茶马古道的一路历史,都富有可观的品味。
      
      我最喜欢是那则“草烟”的凄美传说,因为无法在一起的爱情,女子坟头化作一棵植物,点燃以解情人的悲思。原来抽水烟,还有这般的韵味。而且当作者夹杂着不断复苏的往事,似乎又成为文艺范儿的大兵,又回到当年的岁月,那些酒事总是那么有趣,那些异族人的热情,还是温暖人心。
  •   在“暴力叙述”中,我们从“靠”了几百次,“按停”几百次,这两个富有生活气息的词儿,知道普洱这个地方的桃源美,只存在三种天然的颜色:天蓝,云白,树绿,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一片土地,加上濒临“金三角”的神秘地带,也为它渲染了一层不可捉摸的色彩。
  •   转过几百米古藤缠绕的山路,赫然入目的,实属以前记得长了绿毛的牛头和人头桩。
    金三角群山密林中的那种神秘之物,让整个世界为之癫狂。实际上这种植物本身是无罪的,有罪的是人心。
    觉得封面上的文字很诱惑我
  •   一次边境的难忘游记,让我们品味到了惊险,恐怖,搞怪,神秘的边境风貌。而在这其中的不是作者的夸夸其谈。相反地,我们可以跟随着作者游记的脚步一同踏上这段神秘的旅程。我们不仅观摩到了难得的边境风貌;我们更见证着边境之处民 族,民俗,民风的神秘;我们更看到的是一片特殊的热带丛林美景。全书的内容并不拘泥于描绘多么美丽壮观的自然;全书的精髓更在于展露出一片最为自然的边境 风光。里面既有边境故事;里面也有奇特风俗;里面同样也有着诸多的汉奸动植物;里面更有着作者亲生遭遇的难忘经历。一如其中描绘刻画的遭遇眼镜王蛇。惊心动魄地让书外的读者为之而深深地捏了把汗。
  •   想象中的云南是充满了鲜花和植物,充满了多民族的风俗和有着月光下的凤尾竹那般孔雀大象到处有的世界,还没有踏足过云南的大地,还没有机会去领略那样的风光旖旎,只是心中早已经有了很多的向往。这本《去边境走私风景》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旅游,而是作者在当地长期生活后的回忆、对比和感触。当然你可以把它作为旅游前的当地文化习俗了解,如果你想自助探险的话,会有很大的知识帮助,但这决不是旅游的攻略和路线的选择,却是从生活的层面上来深入阐释当地的景观和人文现象。
  •   这本旅游书描写的不是旅游宣传最多的丽江、大理和昆明,而是位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交界处的普洱和西双版纳地区,是国境线附近充满了原始森林意味的神奇土地。
    挺喜欢书中的精美图片,给人最为直观的云南印象,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碧水,还有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各色热带的水果,许多奇异的花卉树木,大量反映当地民众生活的现场,纯美自然的风光……
    这是常人很少会踏足去细细游玩的冒险乐土,其中包含了我们感兴趣的奇闻异事,也许随着现代交通和工业的发达,这样神圣的区域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要不是山路慢慢也许早就被人类的活动摧残得支离破碎了,幸好这样的路途艰难还保护了一点自然的纯色。
  •   在中国,没有比彩云之南更魔幻现实主义的省了;而在彩云之南,没有比普洱和版纳地区更像《镜花缘》的地标了。
  •   对于我们这些从未去过云南的人来说,看看那些去过云南并且写下的一篇篇游记,可以过过干瘾,《去边境走私风景》就是为这样一群人服务的。这本书的作者介绍比较有趣,曾经的军人,在中、缅、越、老边防驻扎过,介绍声称他是一个永远失去故乡的人,这点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也许是代表他再也不回故乡定居了吧,一个绝种好男人,有些搞笑,毕竟看书本似乎看不出绝种在哪里。这个经历有些奇特的作者,就是通过他在云南生存的日日夜夜,写下了这本颇具特色的《去边境走私风景》。
  •   要说云南的少数名族,最能说得上来的恐怕也就是一个傣族,其实除了傣族之外,云南还有哈尼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如果不是读了这本《去边境走私风景》,打死也不会想到还有这样的少数民族——五次搬离原始森林,又五次逃回森林中,穿着蜘蛛衣或树皮衣;也很难了解佤族人对茶叶做成的贡献;更难以想象砍头谷居然和诸葛亮有联系。这本书就是这样,带你到边境山谷里认识不同的云南。
  •   我一直认为杀人越货、走私贩毒,那是土匪才干的事。
    我这话真的没有说错,当我拿到杨镇瑜的新书《到边境走私风景》时,立刻就笑翻了。书的装帧做得很精美,图片很好看,一句话,这书很漂亮,漂亮到我隐隐生出些嫉妒来。我笑翻的原因当然不是这书的漂亮,而是这书的封面,封面上一个大胡子带着墨镜开着皮卡车招摇而来,我一看大胡子,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老杨.其实,我说老杨是土匪,还真没冤枉他,他的文字有着土匪的霸气,而他本人也有着一身的匪气。
  •   云南真是个美丽的地方,不说路南石林,不说大理,不说西双版纳,更不用说丽江,就是作者沿着边境走的这一圈,并不是旅游区,却依然美丽得要你命。作者乘车的过程中说得最多的就是“靠停车”,然后下车拍照,走一趟路,得停下几百次,光是我们看着照片就让人心驰神往,云南真是一个好地方。山高水深,风景就好,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就丰富,气候适宜,植被就茂盛,人迹罕至,就保留下很多原生态的景色,这么多好的条件都让云南给占尽了,唯一的缺点就是路不好走,其实这也是云南能够保留下来这么完美景色的原因吧。要是云南到处都修好了高速公路,估计很多风景就都被游客给毁掉了。
  •   最近读到有关旅游的书籍较多,《寻找最浪漫的地方》、《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去边境走私风景》等等,我一一对比,横向看,这些书均为旅游作品, 纵向看,各有着重点,《寻找最浪漫的地方》为各景点介绍,《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为郭子鹰旅游的随笔,《去边境走私风景》为云南边界深度游记。
      
  •   旅行书看过一些了,有些是一些国外自助游,要不很自我,要不很励志。
    国内游方面,常见的多有诸多位编著者编写而成的旅行指南或者攻略,像老杨这样游法的,带着“匪气”去边境线走私风景的,还真没见过。云南普洱十县区的奔袭,佤族傣族原始生活的亲历,景迈古茶树、镇沅苦聪人,塔包树树包塔的木石情缘。。。 与众不同的惊喜!
  •   拜读了《去边境走私风景》之后,我有了新的思考,去云南,不仅仅是为了走私风景,作为有趣的一部分旅者,我们要像作者一样,用民俗学家的眼光,去深入边地多民族灿烂的文化生活,用品一杯茶的时间,去构建自己心灵的多维空间,用一首诗或一杯烈酒去探索一个多民族的红色边地深邃人文的灵魂。谁说这不是当下趣者选择的清醒生活呢?
  •   当古代驴子们只能让你建立热爱大好河山的票友级别,当浮光掠影式的旅游书籍使你产生焚书坑儒的暴君心态,高铁时代的深度阅读冲动终于到来!满足这样的冲动,需要的是对旅行的热爱和多年的行走,洒脱愉悦甚至诗意盎然的文字,地方志般严谨的态度,当然,还有一位踏破半捆铁鞋、具有侠客般气质的作家。顶《去边境走私风景》!
  •   茶马古道、普洱、孔雀是我所熟悉的云南元素;佤山、砍头部落、眼镜王蛇、傣族古城是我所陌生,但书中讲道德,很生动,很鲜活,大大地喜欢!睡不着吼吼~
  •   看这本游记,想起一种菜——东北乱炖,有茄子的鲜甜土豆的芳香豆角的爽脆,这书把云南边境的地理历史、作者回忆、奇异动植物以及一些关于茶的文化揉在一起写,客观的说,没有功力是不行的,而写得好看更是难得的!尤其喜欢作者关于千年易武茶叶的描述:蜜香混合花香,香气活泼高扬,因为茸毫多,汤色不清,长塘颜色较深。口感细腻柔滑,没有霸气,蕴藏着深厚的阴柔之美。这样的文字和书籍像茶香一样弥久不散!
  •   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在旅行,云南普洱那是他曾经参军的地方,这次只是故地重游。当年作者也是一个炮兵连的指导员,算是当地的一个人物,于是重返故地也是一路有人接待有人护送。去的也都是没有专车的普通人根本去不了的地方。更让人羡慕嫉妒的是,到哪里都有当地人热情的欢迎。
  •   本来就当一本西南部的游记读
    但完全不止如此
    作者写佤山砍头习俗所营造的诡异气氛
    写金庸小说现场的轻盈笔触
    以及千年普洱和茶马古道的俗世沧桑、风雨轮回
    这是一部有经历的集大成者的丰厚人文随笔
    窃以为,不过借了一个旅行的壳儿而已
  •   对于深度旅行者来讲,首先纳入阅读范围的其实是某个地区的地方志,因为只有地方志,才能够详细而准确地勾勒出某个地域的全部。但遗憾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地方志严谨有余,活泼不足。还好,当你读完《去边境走私风景》,你会发现:和一般的旅游书不同,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严谨与活泼兼有的地方志,同时也是一本充满人文意义和可读性的深度旅行作品。
  •   云南啊是真心想去的地方,各种向往啊。
    去不成,就找到这方面的书来读。
    选中这本书是首选被其另类的书名所吸引《去边境走私风景》,如此标题注定了ta的另类特色。
  •   过瘾过瘾,哈哈!“佤山的各种神秘莫测,一直挑战着我的视觉和神经。我曾经见过一只没有眼睛的老鼠,大约是土拨鼠的一种,胖乎乎的像个小肉球。把它放在泥地上,一会儿就钻到土里不见了。我还见过一种长着花翅膀的鸟,当地老乡告诉我那叫“臭鸟”,在当地没人会抓。因为这种鸟急了会吐口水,而且味道奇臭无比。这是鸟类中的“放屁虫”吧。”

    能把游记写成这样不简单:气氛紧张,情节生动,环境逼真。每当看到很紧张、很恐怖的情节时,胖子总会出现搞局,不禁大笑起来。。。真的怀疑自己是否在看恐怖小说咧。。。
  •   喜欢这样灵动的句子:一扇门哗地开了。浩浩荡荡涌进来的,是滚滚的群山、湍急的河水、翻卷的云朵,是绿到让你崩溃的各种树叶、斑斓的民俗、怪异到让你怀疑到了另外星球的各种奇幻。像一阵的狂风,把你吹了一个趔趄。但我还是艰难地站起来,到云南中的云南去,到原来叫思茅现在叫普洱的那个地方去。
  •   文风朴实、自然而又风趣。作者在文中多处提到自己的“得瑟”这一伟大的技巧。总是逗得你忍俊不禁。“作者行文“有江湖之气,也有人间烟火;有幽默之机,也有理性思考。”或深或浅,浅之处:行云流水,狂放不羁;深之处:触动肝肠,潸然泪下。

    真的感觉云南真是山美、水美、花美、人美,真的是无处不美。书中还有很多图片,有一些是作者亲自拍下的,他“按停”了他的司机好多次。“遇到鬼“那次错失了很多珍贵的照片,真的很遗憾。心动不如行动啊,说什么一定要去一次彩云之南。

  •   《去边境走私风景》,无论是从题目还是内容来看,作者的思路和视线是特别的,在书中,我们很少看到特别优美的风景,却能处处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气息,作者以他在边境几十年的目光,为读者们展示了一个独特的边境风景。
  •   刚提交订单时有些后悔,因为过去偶是标题党爱好者,曾经因为喜欢书名买过好几本书,有的看到内容后只觉得名不副实,后悔不及。还好,这次看到书的内容没有让我后悔,风格泼辣图片揭秘,与封面浑然一体——虽然去边境走私风景绝对是标题党一枚哈!
  •   貌似,这本《去边境走私风景》是“要多野有多野”系列的第一本;加上作者豪爽的个性,看上去有点“野”;索性,入乡随俗,给自己的评论也取个“野”名字吧——“野”游云南。O(∩_∩)O哈哈~
  •   不管怎样,云南,自很久以前就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无论是丽江、大理还是香格里拉都是非常值得一去之处,因为自己并未亲身前往过,所以每每遇上朋友前去的,就会缠着他们讲述云南之旅的种种,而每次他们的描述都会让我产生必须一去的感觉。就算仅仅为了那片美丽的风景,或是淳朴的人们,也一定要去一次这“彩云之南”。
  •   很是羡慕作者可以在如此的机遇之下经历这场最为近身的边境之旅。
    他不仅亲身欣赏到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他更是带领着我们书外的读者见识到边境的风景线。
  •   作者生猛的词语无疑是捕捉读者视线的成功方式,就如本书的题目那般,大家知道走私的有可能是毒品、违禁的动植物、受保护的文物,或者非法的军火等等,风景却是无法走私的。真正的风景需要你去亲自体验和感受,需要在不断的对比中看到异或者同背后的本质,需要消耗你的体力去实实在在地触摸和体会,需要保持有一颗孩童般好奇的心灵不断去探索那些神奇背后的迷雾。无论如何,我想自己一定会去云南这片土地旅游的,这本书只是增添了心中的筹码。那美丽的风景永远是心间的珍藏。
  •   爱看旅游书,写得好玩的也就只有《辞职去旅行》和这本《去边境走私风景》
    赞一个~
  •   《去边境走私风景》是近年来我阅读过的罕见的趣味旅行书,有江湖之气,也有人间烟火;有幽默之机,也有理性思考。书中还混搭着许多作者的真实体验,从新闻学来讲,充满了生动活泼的现场感。
  •   看了这本书真的感觉云南真是山美、水美、花美、人美,真的是无处不美。书中还有很多图片,有一些是作者亲自拍下的,他“按停”了他的司机好多次。“遇到鬼“那次错失了很多珍贵的照片,真的很遗憾。心动不如行动啊,说什么一定要去一次彩云之南。
  •   月底打算去云南旅游来着,原先制定的路线是昆明丽江大理
    昨天脑袋一热买了这本书
    这下惨了,想去普洱和版纳看看,少说多花几千大洋了
  •   撕开包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很厚,图片印得很美
    虽然作者的笔触很欢乐,风格很搞笑,但是并不能掩藏对边境将消失的美景深沉的疼惜之情
    序中说作者是一位踏破半捆铁鞋,具有侠客般气质的作者
    而这本书除了是一部严谨与活泼兼有的地方志,也是一本充满人文意义的深度旅行作品
  •   今儿个天不作美,雨水作祟,心情却甚是愉快。当当网购得的这本游记,上好的玩意儿,打完折才二十几元。若哪位阿哥格格还能耐得住性子,那可真真儿的错失良机了。若邀得天下世人共享此般盛惠,倒也不负万千恩泽了。
    说人话!
    《去边境走私风景》真是本值得一读的游记。
  •   去年公司组织去了一次云南,是去的丽江。感觉并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好,可能是被过度开发了吧。人人都去的地方,也就没神马意思了。看了这本书,对立面描写的原始森林,少数民族之类的非常感兴趣,真希望公司能组织去普洱一次。实在不行的话,我自己休年假的时候去一次。
  •   云南边境的独特体验,冒险和风光融为一体。
  •   宁洱墨江景迈西盟富岩银生古城……
    书里的一串地名儿还真不像云南
    云南打开了另一扇窗……
  •   汗,引用一下封面上的话啦。不过读下来的确如此:
    如果你认为云南只是美山美水少数民族民风淳朴,那你就OUT了,这本书里有很多瞠目结舌的故事,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
    如果你认为书里的图片像其他游记一样有点建筑和山水,你也大错特错,这本书的图片绝对可以挑战你的视觉神经。透露一点点——装人头的筐、恐龙时代的植物、神鱼节的场面、竹子做的准生证、几千年的古茶树……没见过吧?
  •   看看杨镇瑜先生都干了些什么:我在连队干的一件最伟大也是最荒唐的事就是:我命令我的巡逻队的全体爷们,解开裤子对着南卡江一顿好尿。我们的敬意和尿意随着滚滚的南卡江水,一路翻山越岭,奔流几千公里,最后不知所踪。
  •   基于作者的“走私”,我们也在情不自禁地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自己以前是多么地孤陋寡闻,原来世间居然有着 如此美丽的边境风景。
  •   我是一个喜欢猎奇的人,喜欢去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但是,身在都市的时间长了,要说去野外冒险,又下不去狠心。但是看了这个书,竟有些怦然心动了。很惊喜很惊奇的普洱,云南的柔软时光和原始森林的野蛮风情交汇在一起,让人非常神往。谢谢作者的介绍,一定要去看看。
  •   云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有老实厚道的云南人民。
    少数民族的质朴生活、恍若隔世。多到那些地方走走,
    释放自己、找到自己、回归本真。人生不过如此。
  •   我的驴友经历让我对很多旅游书不屑一顾,原因是那些小情怀小意淫小资们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真正的行者,什么是真正的旅行。但这本书不同,作者行走的地方是他曾经生活和战斗过4年的土地,其间的一切都已经深深融入他的骨血,多年后再来行走回望,感情至真至深,极其感人,再加上语言风趣图片好玩,这本书真正可以作为“高铁时代的深度阅读”的游记。我很负责人地给大家推荐!
  •   我们都知道版纳、泼水节、傣族筒裙和小仆哨(小姑娘)的花枝招展,但如今商业浪潮滚滚涌入,飞蝗般的游客和开发商铺天盖地而来……任时光流转,多情斑斓的土地正在发生着改变。当我再次踏上前往普洱的漫漫旅途,竟发现即便重逢的喜悦,也无法消弭我内心的疼痛和怅惘。
  •   如果说云南是中国的明珠,那么普洱就是明珠中的明珠。这颗明珠不是最大最闪亮的,但是是最美最特别的。
  •   怎么说呢,你可以不喜欢它,但绝不能忽视它,因为喜欢的人会很喜欢很喜欢——去边境走私风景
  •   无论是从题目还是内容来看,作者的思路和视线是比较特别的.,作者以他在边境几十年的目光,为读者们展示了一个独特的边境风景。
  •   这是一本很独特的书籍。
    说它独特在于风景点设置在了人们通常并不多去的边境;
    说它的吸引人在于风趣的“走私”二字非常巧妙地勾起着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
  •   想到十年前作者一纸调令被迁到政府成了公务员,深感叹恨,边境少了一热血男儿,机关大院里又要多一吃皇粮大汉,其实于谁都没有好处。
    所以作者一路回到过去,颇多感慨与回忆,一路上,好山好水看之不足,怅惘之心也是未完。何也?此处方能天人合一,是吾心归处矣。
  •   曾经,在许多武侠小说或者是电视中,多有看到,云南地区有擅长使用蛊的民族,心里有小小的好奇,不知道作者会不会提到,当书页往后翻阅时,发现作者还真是不负我的所望…………
  •   去过丽江,觉得还不错。于是就对云南多了些注意。结果就看到了这本书,结果就又想去普洱了。
  •   选中这本书是首先被书名所吸引《去边境走私风景》,如此标题注定了另类的特色
  •   作者用很平实的语气描述了他眼里的云南,那是一个很美好的彩云之南。只是作者的语气用词稍显随意,也许是跟军人出身关系,但还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   特殊的经历注定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熟悉,注定了他的行程是比较深入的,而且,还有当地的民俗专家和战友的帮助,真可谓得天独厚了。“避秦之地,桃源之乡”,美丽富饶的云南,相信每个读者均会沉浸在作者的篇篇游记当中,流连忘返。
  •   “杨镇瑜的写作充满亲切感。这个喝着小酒、大步流星的热爱着壮阔河山的人,尽管偶尔会骂上几句脏话,但他的观察和写作是真诚的、进入自己血脉的。”
    同意序言里面所说的。
  •   边境之行,始于足下。
    神秘的天堂,拿起行李出发吧
  •   伴随着作者撩开笼罩着的边境面纱,你我也在不知不觉地感知着边境的这道美丽风景。
    风景之中有故事,风景之中有风土人情,风景之中 更有着最为纯天然般的美景。
  •   告诉你我都拍了些什么:菩提古树,孟连大曼糯独树成林,我的老连队里我亲手栽下的灯台树,龙血树,帕罕山上的如来屁股印,西盟佤山上年初二的拜年舞蹈——那些佤族、拉祜族、傣族姑娘小伙歌之舞之足之蹈之,篝火晚会,路边几十丈高的木棉树,龙摩爷里祭祀用的人头桩,宁谧温润、美得让人想死的佤山龙潭……
    可惜啊,都被作者弄没了……还是吊我等胃口?
  •   呜呼~我选择旅游的地方没有这些:普洱、版纳……要多花银子了
  •   文中记录的并非是游客走马观花式记忆,也不是带着小情调、小文艺、小清新式抒情,而是扎扎实实多年生活痕迹的再拾捡,那些普通游客难得一见的大山中的民族风情,那些普通游客难以涉足偏远古道上的异域文化,还有那些隐逸在丛山莽林间的神奇物种,种种的美,看得人心生向往。老杨先生喝着小酒,大喊着上百次上千次的按“停”想要留下这热爱着山河的美,这眼中的壮阔河山,满眼的自在,舒坦,真实得可爱可亲。而那些遥远的美丽传说也信手拈来,没有编资料掉书袋之感,这些都让这本游记与众不同。
  •   很喜欢作者的风格,很喜欢礼物的风格,很想去玩云南普洱,啧啧
  •   很不错 !
    行文自由,嬉笑怒骂间,真情实意汹涌而出!
    照片也很给力!跟随作者神游了普洱和版纳一圈。
  •   这本游记中,在一些民族看来,祖先极大也极小:去挖草皮无意碰到了人家的祖坟,当地头人带着大棒小伙子围住来人,来人和头人牛饮三大海碗白酒后,头人豪爽的说:我们这块的坟,你们看重哪块,随便挖!——唉唉,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啊~民俗也是开放的,比自以为先进文明的城 市人更加贴合自然。
    姑娘们小伙子们的恋爱决不能容许家长的干涉,这是民族的传统。只要16岁了就可以恋爱,我们常说孩子没上大学就是早恋,向外对比再向内 对比下,就知道我们是有多作怪多虚伪,人为的遏制人的本性。芒信镇上世代居住的人爱(左右结构)尼人,是哈尼族的分支,那儿的姑娘只有和一个小伙子谈了恋 爱,就在自己的头上挂一块牛骨,骨头越多,姑娘的人气就越高,绝不是我们龌龊阴暗的心理所认为的高。——这才是真正的自然。淳朴到人心的地方。
  •   是一本了解边境各地风俗人情的好书。对于没有机会到各地感受的人来说是一本再好不过的书了。
  •    云南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地方,作者也很着重这方面的介绍。比如:佤族的“砍头祭谷”“叫谷魂”;傣族的“泼水节”,和当地超强的胃口,极具特色的饮食;布朗族的竹子出生证等等。通过作者的介绍令你既感到十分的亲切又能很好地满足你的好奇心。
  •   喜欢旅游喜欢风景喜欢在路上。我所认为的呈现不是一种简单的猎奇和感受,这是我和作者脉搏能找到同一个频率的原因。诚如本书《环球人文地理》总编序言所说:当浮光掠影式的旅游书籍使你产生焚书坑儒的暴君心态,高铁时代的深度阅读冲动终于到来。满足这样的冲动,需要的是对旅行的热爱和多年的行走,洒脱愉悦甚至诗意盎然的文字,地方志般严谨的态度,当然,还有一位踏破半捆铁鞋、具有侠客般气质的作家。 一句话——书如其人,我很希望结交作者,没准还能喝上一杯小酒,闲话桑麻。
  •   那边的人都带点野性,连山和水都野性化了。
    梯状茶山真美,佤山上的牛头和人头桩,就那么堆在那里吗?
    你可真不简单哈
    游历中、享受中、感悟中、野化中
  •   特殊的经历注定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熟悉,注定了他的行程是比较深入的
    “避秦之地,桃源之乡”,美丽的云南,沉浸在书中流连忘返……
  •   边境的体验,真厉害。从么看过这么好玩这么刺激的旅游书,真想跟着作者去体验一下,纯爷们
  •   看到网页上的介绍,觉得是与众不同的一本旅游书,到手果然不后悔。尤其喜欢写佤山的诡异和砍头祭谷的描写,太惊险了!有点像小说,悬疑的那种
  •   喜欢作者这种不落俗套的文字:
    云南的麦子已经熟了,油菜也傻乎乎地开起了花朵。
    那些一小块一小块的油菜地,像一张张摊开的鸡蛋饼,金黄娇嫩,让人垂涎欲滴。
    它们肆意点缀在山间坡地、茅檐土屋周围,没心没肺。
    浓烈的阳光倾泻下来,满眼都是明晃晃的金子。
    油菜油菜~
  •   从小我就会唱一首歌《阿佤人民唱新歌》,里面有句歌词:江三木落。
    我一直以为是一句修饰语,却不知道这跟佤族的“有巢氏”相关。
    三木落是佤族小伙子,也是佤族的英雄,是人类第一个懂得盖房子的人,
  •   一个寨子用一台晚会等我,你相信吗
    和几个男人好过,就挂几块牛骨头
    红牌警告,和我的络腮胡子有关
    杀人现场的诡异和奇绝
    1958年的最后一颗人头
    人头桩下的佤山秘境
    和一棵无花果树同居两年
    遭遇眼镜王蛇
    一只羊死在我的面前,但我还是溜了
    …………
    呵呵,不是标题党是虾米?
  •   杨镇瑜先生被灌酒那一节笑死我了,书很好,很乐游
  •   其实旅行中最吸引人的并不是风景,而是人,所以那种跟着旅行团浮光掠影到此一游的旅行只是最初级的旅行,很快就会让人厌倦,升级为背包客自己选择路线,自己走。不过光是去景点又感觉没什么意思了,接着升级为深度游,一走几个月,慢慢品味,和当地人教朋友,甚至一边打工一边走,遇到景点就躲开,专门去人迹罕至的地方,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旅行品味来。
  •   云南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既是春城,又是茶乡,又有很多少数民族,又有丽江,又有甚多原始森林。实在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