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中国家底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勾红洋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最近几年,中国居民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人们一再感叹为什么国家的GDP在不断增长,而自己的工资却不见涨,反而还会下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GDP似乎是国家的事,与自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工资的涨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涨跌,房价、股票的走势都与GDP密切相关。
  本书从国家GDP的角度,以平实风趣的语言,解析了国家GDP的核算体系,阐释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如何创造GDP的,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中,了解中国真实的发展情况,摸清中国的家底,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够活得更明白,生活的更有目标。

作者简介

勾红洋,四川盐亭县人,现为广东某著名金融机构首席市场分析师、经济师。长期研究宏观经济,为国内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中国GDP核算体系进行过系统修正的第一人,使之能全面反映社会经济的运行情况。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发表过大量的

书籍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为GDP鸣冤
 一、GDP,担大任的出气筒
 二、注水论引发的口水
 三、其实算得很认真
 四、就业,GDP很国计很民生
 五、罗斯福与希特勒的经济对决
 六、找个突破口
第二章 从劳动报酬说起
 一、22年,收入到底涨没涨
 二、财政部很生气
 三、统计口径的问题
 四、经济运行拆拆看
 五、GDP,史上最大的账本
 六、GDP,度量经济三围最好的尺寸
 七、从普通人的一天看GDP的创造
第三章 社会财富到底是怎么分的
 一、GDP和社会财富是两码事
 二、中国有多少黄金储备
 三、中国式分钱
 四、通货膨胀,财富杀手
 五、垄断改变了什么
第四章 我的钱呢
 一、高房价之惑
 二、寻找高房价的受益者
 三、房价越高GDP越高吗
 四、谁在为广告买单
 五、回头看看高药价
第五章 搞清身边的事儿
 一、政府的戏份
 二、银行,也就赚点辛苦费
 三、保险与博彩差不多
 四、经济的虚实
 五、地下经济,是个问题
 六、GDP管不了太宽
第六章 解开绿色GDP之谜
 一、绿色GDP就很牛吗
 二、谁在为环境买单
 三、低碳不只是场革命
 四、战争与折腾经济
第七章 GDP是如何长大的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先锋
 二、要想富,就得先修路
 三、投资,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四、消费,最名不符实的马车
 五、经济增长的瓶颈
第八章 出口是匹瘸马
 一、出口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铁矿石,我们输掉了什么
 三、芭比的利润跑哪儿了
 四、当GDP不再依靠出口
 五、冲刺经济的最高端
第九章 GDP和幸福的距离
 一、收入悖论
 二、GDP越高就越幸福吗
 三、现有GDP核算体系的糊涂帐
 四、百姓GDP知情权
第十章 算家底,找差距
 一、账前说明
 二、中国家底1:分配法估算
 三、中国家底2:支出法估算
 四、挤挤美国GDP的水分
 五、中美的真实生活差距

章节摘录

◎绿色GDP就很牛吗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谈起来无不让人振奋,当我们回头审视走过的路,心中仍留着许多遗憾,经济虽然发展了,却留下一堆烂摊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无不让人感觉非常揪心。经济的发展无非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但严重的环境问题却可能使前面的成果毁于一旦。如果一个地区有丰富的煤碳资源,这在很多人看来都将是一件好事。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这样的场景:大量的资金不断进来,大量的工程机械开进,大量的煤碳工人进入地下,一车车煤碳从地下运出,给当地提供很多就业机会,人们收入水平相应地提高,当地的GDP也上去了,皆大欢喜啊。但这表面风光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任何一个煤产区都可能面临一个可怕的结果——变成“采煤沉陷区”。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矿业开采秩序较为混乱,非法无序的乱采滥挖在一些矿山及其周边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这严重地影响到了矿山安全生产及周边居民的生活。通过各种媒体我们会经常听到如河南栾川钼矿、广西大厂矿区、甘肃厂坝铅锌矿、铜陵狮子山铜矿、云南兰坪铅锌矿、广东大宝山矿、湖南柿竹园矿等名字,它们往往都与采空区紧密联系起来。在众多案例中,山西太原万柏村是极具代表性的。山西太原市万柏林区西山矿区已有百余年开采历史,大量开采留给当地居民最大的伤痛便是111.62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自从煤炭资源源源不断地挖出来后, “主墙悬空”、“房脊断裂”、“地下水枯竭”等现象便成为当地村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长期过着这样的日子肯定是不行的,万柏村最终的解决办法便是离开祖祖辈生活的地方,重新选择居住地。村民只是无辜的受害者,异地重建的费用由谁来买单呢,最后只有政府了。政府为此投资了6.7亿元,在异地建设了一个占地500多亩,总建筑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居住小区。我们不难想象西山矿区给当地创造了巨额的GDP,但最后却又要花费巨资来为以前的错误埋单。这时不仅让人疑问,以前万柏区创造的GDP还有什么意义吗?这也像一个人从别人那里借来了10万元,买这买那,表面无限风光,但当让他最后不得不还10万元后,又穷得什么都不剩下了。在中国,万柏区并不是一个特例。如果翻翻历史的旧账,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先辈也没有少干这样的事。在工业革命前期,人口稀少,如中国在数千年中总人口一直维持在1亿以内,这时根本不存在环境问题。但工业革命使产出成倍增长,也使人口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最终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环境问题根本还是人口数量严重超过了环境及资源的承载力,当你每天看到成车的生活垃圾被转运,到处是辛苦的环卫工人时,可能会无限感慨,地球对环境承受的极限到底有多大?在人类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无数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1952年12月5~8日,伦敦大雾笼罩。在大雾笼罩期间,有四千人死于呼吸疾病,大雾之后几个月,另外有八千人因此而死亡,这便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这并不意味着结束,后来这样的悲剧仍连续上演了几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似乎一直是一个悖论,似乎经济的发展总要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大多数国家都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英国的泰晤士河,纵贯欧洲的莱茵河等无一例外。中国官员在政绩评定时,GDP是最核心的指标,似乎仅有GDP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十多二十年里,各级官员为了GDP,只有拼命上项目,靠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GDP因此成为制造污染、消耗资源的罪魁祸首。既然GDP成为环境问题的帮凶,大家都会想,有没有一个指标,它能把环境的成本反映出来,而不是一个表面光鲜的GDP数字。经济学家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发明了绿色GDP这一指标,GDP减去环境成本,得出的数字就是绿色GDP。有了绿色GDP,我们就可以给地方官员们戴上一个紧箍咒,你上报的GDP数字并不能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绿色GDP才能说明问题。地方官员将不再追求产值,攀比速度,而不顾资源的耗减、降级和环境恶化,不可能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后代长远的利益。现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中国已经为单纯GDP的增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干了。绿色GDP和唯GDP论是死对头,似乎有了绿色GDP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但现状并不乐观。从社会经济的运行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只有减少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不顾及资源浪费及环境的污染,才可能降低产品的成本,才可能获得竞争的优势,对环境保护的忽视也成为当地父母官无奈的选择。如果一开始就把各方面的保护做好,估计就没有经济价值了。当最后对环境进行治理时,可能耗费更大的代价,这显然是一种短视行为。但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浪费可以换取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物质享受。对于现在想发展经济的地区来说,他们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丰富资源或者是还可以再污染的环境。谁不想过上好日子,谁不想吃饱穿暖,那些嘴脚抹油的绅士们自然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穷人指手划脚,你吃不饱可以忍一忍啦,饿死也没有关系吗,只要不把供他们游玩观察的环境给弄脏了。虽然各种反对差不多已经把GDP请下了神坛,但作为政府官员而言,最后也只有围绕GDP转。或者可以这样说,绿色GDP虽然已经提出来了,但其远远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它更多是在GDP核算的基础上对一些经济指标进行了修正,身子骨非常单薄。环境治理是一种负效应,如果计算就成一个大问题,这里面主要是一个标准的问题。健康、环境等很难像商品的价格那样精确计算,这也使绿色GDP叫得非常响亮,真正执行起来就难上加难了。对GDP大加指责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不能用人们对GDP的仇视就能解决。只要按正确的核算方法,从GDP的数据中使用则可以看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工人生产环境保护产品是创造了社会财富,而当环境保护实现时,则是社会财富的运用。当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行业时,那将是人类的一大悲哀,这也意味着人们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环保产品的生产,人类花了更大的代价去弥补以前的错误。环境保护的支出一般情况下不可能由个人来承担,这也意味着政府将耗用宝贵的公共资源。◎谁在为环境买单 当我们揭开环保的历史伤疤时,很多东西都是触目惊心的。经济的发展无非就是大建工厂,大规模扩大产能,生产更多的产品。自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冒出了为数众多的工业园和工业区,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城市化运动开始了。由于土地、劳动力便宜等原因,中国也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但中国的“世界工厂”却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大量污染严重的企业如化工、造纸、制革等也尾随而来,中国的天空、水、土地等不堪重负。长年的污染积累后,伤害终于爆发。2002年以来,“癌症村”、“怪病村”现象在中国各地频频出现,尤其高发于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GDP增长和“癌症村”增加之间呈现伴生关系。近两年来,更增添了向内地资源省份蔓延的趋势。这些“癌症村”集中处于工业区周边或城市下游,形成对城市的一种恐怖的包围。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毒理学研究证实,环境污染可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也可导致慢性危害,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致生殖障碍等远期效应。2008年,卫生部和科技部联手完成的第三次中国居民死亡调查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中国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死因之一,其中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人数明显上升,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分别上升了465%和96%。在未来20年内,癌症死亡人数可能翻番。医学界认为,目前已知80%的癌症发病与环境有关,尤其是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密切相关。水是致命中枢。美国纽约史蒂文癌症中心研究员雷蒙对106名死于各种癌症的人的细胞研究发现:围绕在癌细胞DNA周围的水与健康人细胞周围的水的结构是不同的。一个个血淋淋的现实摆在我们眼前。《中国经营报》2008年报道,盐城市阜宁县杨集镇东进村由于受巨龙化工厂严重污染,2001~2006年5年间死于癌症(以食道癌、肺癌为主)的村民近100人,村民每天吃护肝片。化工厂曾被村民起诉,只开出每人70块钱的补助条件。《中国质量万里行》2009年报道,天津市西堤头镇西堤头村和刘快庄村在最近5年间有200多人患癌,从曾经的“鱼米之乡”沦为恐怖的“癌症村”。据调查,村子四周近百家大小化工企业昼夜生产,黑烟污水随意排放,臭气噪声处处弥漫。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却迫在眉睫的问题,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在2005年11月透露的一个数据,中国当时癌症病人超过700万人,且每年还在新增加约160万至200万人。但其中“癌症村”和农村癌症病人的具体数据是谜。环境污染引发的重大疾病除了癌症之外,最近两年的“血铅”问题也让很多人痛心疾首。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用,其理想的血铅浓度为零。如果人体摄入量超过一定的水平将对人的健康造成一定伤害,它对儿童的影响则可能是致命的。儿童由于代谢和发育方面的特点,对铅毒性特别敏感。从表面上我们很难看出铅的直接反映,但已能对儿童的智能发育、体格生长、学习能力和听力产生不利影响。 最近几年暴发的“血铅”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环境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是什么在推动着中国环境问题呢,单纯为追求GDP的发展么,为了GDP地方政府不惜以杀鸡取卵的方式进行破坏式的发展。但如果深究下去,问题可能并不那么简单。2010年5月1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出了期节目《管不住的排污口》,它似乎找到目前众多环境问题的答案。浙江省奉化市后竺村大埠工业园区,园区里有电镀企业四家,铝氧化企业三家,拉丝企业一家。这些企业生产剩余的废水富含重金属,具有强酸性。这些企业常年排放污水,当地的污水处理厂基本处于关闭状态。这些污水又通过支流排进了当地一条重要的河流剡溪,直接威胁到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9年多来,村民曾多次向上反映污染情况,但问题一直被地方政府部门拖着。当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给环保局打完电话五分钟之后,排污口停止了排放黑色的污水,半个小时后,奉化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还是有巨大的杀伤力,后竺村严重污染问题曝光后,奉化市立即作出了反映。宁波市纪委、监察局对奉化市分管环保工作的常务副市长周世军进行诫勉谈话;给予奉化市环保局长行政记过处分;负有直接责任的奉化市环保局副局长被免职;还有好多官员被处理。在后竺村的个案中,我们会发现这其实不能简单用地方政府追求GDP来掩盖问题的本质,它背后更多的是官商勾结,大量的环境污染事故背后必然有深深的利益链条。如果污水处理厂整天开着,那将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增加,而关掉污水处理厂,则是巨额的利润。不法商人就不需要为环境承担任何的成本,而环保部门也因为特殊的利益关系而睁只眼闭只眼。环境问题最大的受害者只能是普通老百姓,到最后地方政府也不得不出来收拾残局。环境问题背后主要是道德、法律的问题,与GDP及绿色GDP无关。如果仅用唯GDP论来为地方政府作为借口或挡箭牌就只能说是顾左右而言他了。环境污染也不是一个绿色GDP就能解决,它必须要政府加强立法,加大对不法商人及官员的惩处力度,才可能还给我们一片明净的天空。

媒体关注与评论

牛刀GDP“牛话”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例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已经下降到43%。这种现状是怎么造成的呢?问题就出在GDP本身。因为实体经济疲软,所以国家只好狂炒房地产,而房地产的本质就是抢夺人民财产。也就是说,GDP越高,人民生活水平越低,要保GDP,就必须从老百姓口袋里抢。任何一个国家的GDP不可能永远在8%这样高的一个基点,因此,国家应该适当放缓GDP的高速增长,让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同时,应该拿出具体举措,放缓贫富两极分化的步伐。 老百姓的收入占GDP比例降到历史最低,这不能不说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与耻辱!在浪费财富和创造财富之间,其实隔着很深的鸿沟。破坏自然生态、透支未来资源,是短时趋利行为。地方在“以GDP论英雄”的形势下,有的领导干部不惜以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代价,表面上经济增长了10亿元,但这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等等现象广受诟病真正的创造财富,才是GDP的核心内涵。创造财富的根本,就是生产、消费。生产拉动消费,消费促进生产,是创造财富的永恒法则,厉千万年而不变其宗。脱离了生产,脱离了消费,去奢谈GDP,那都是玩虚的。虚的,永远是虚的,有人玩让他们去玩,作为政府应该以民生为重,多做一些务实的事。“我们过去陷入了西方经济学达标运动的陷阱,陷入GDP拜物教的迷雾。把GDP作为核心指标,靠投资来拉动和堆积GDP,而不是靠消费和就业带动,没有真正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刘福垣我可以跑不过刘翔,但我的工资一定要超过CPI。——网友点评GDP增长,自己工资减少

编辑推荐

《算算中国家底》是2010年热话题大书《低碳阴谋》作者勾红洋再推新作,在柴米油盐中与GDP近距离接触,看看普通人的一天是如何创造GDP的。工资为什么永远涨不过绿豆价格飙涨的速度?银行的房贷为什么让一个蜗居的梦想永远沉重?不敢进医院,宁可信“神医”,这又是被谁逼的?这一切都要问GDP:中国的钱,到底是怎么分的?

名人推荐

新华网GDP新论GDP世界第二,福利为什么上不去?为什么每每谈到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的补助,总会有一些官员、专家跳出来,大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财政困难等“中国特色”――这的的确确是“中国特色”。财政支出中,福利只占了小小的零头,大部分都成了“行政运行成本”。日韩、欧洲、北美政府的行政运行成本占政府支出的1%~2%,而中国是46%,我们的公职人员比人家多占了20~40倍,财政能不困难吗?!截至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仅为3.48%,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政府1993年作出的 “教育经费占GDP4%”的承诺还是天方夜谭。多少出乎意料的是,中国大学学费已悄悄攀上世界高峰。虽然从绝对数字上看,日本的学费是世界最高,每年教育总支出约人民币11万元,但按人均GDP世界惯例算,日本的学费总支出相当于中国居民支付3550元。与日本相比,中国大学费用每年支出10000元以上,堪称世界第一。GDP突飞猛进,税率全球第二,其实中国是最没有理由不增加社会福利的国家。中国的税率仅次于法国,世界第二,从这点看二者最具可比性。但中国人享受的福利远远不及法国人。法国人一生能享有400多种福利补贴,孩子从母亲受孕后的第五个月起,一直到他长大成人直至死亡,都在享受这400多种福利。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连降22年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单从这一现象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居民的劳动收入跟不上GDP发展的步调,反而出现严重脱节的的情况。2010年5月1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已经持续下降了22年。GDP狂涨的背后,老百姓的收入却越来越捉襟见肘。经济大饼越摊越大,但劳动者分得的份额却越来越少,你说中国的劳动者收入能长上去吗?房地产怎么了,这似乎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了吗,房地产创造的GDP是不是靠谱,房地产会不会成为GDP又一个注水大户,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似乎有必要细说一下房地产,仔细辨别一下他在社会经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算算中国家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或许是本人的知识有限,总觉得作者是在替政府说话,不知道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   作者写的过于理想化,情绪感比较强,不是很喜欢
  •   看个热闹
  •   内容一般,错别字连篇,应该归于粗制滥造的出版物,典型的不合格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