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黄如一 页数:327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 创造伟大文明的帝国 (1)宋朝,中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最为伟大的王朝之一。在他所处的320年时间里,宋人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伟大文明,带领着当时地球上最大的国家完成了从中古世纪向现代社会形态的转型。他的伟大不仅在于本国的文治武功,更重要的是他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启发了全人类走向了新的重要文明阶段,他的伟大千百年来受到全世界所有人的热情讴歌。 然而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中国人却给本国的一个朝代扣上了一顶\"积弱积贫\"的帽子。虽然\"积贫\"一说过于荒谬,几乎不值一驳,但\"积弱\"却让不少人信以为真。一提起宋朝,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靖康之耻、厓山之劫。一说到澶渊之盟,也等同于晚清那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大肆鞭挞,虽然这些人并不知道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更有人将宋朝建立文官政府的伟大功绩丑化成了皇帝极端专制的行为,并以此作为宋朝\"文弱\"的证据。他们只为树造一个\"弱宋\"的形象,无视宋朝320年的超长国祚,无视宋军在对辽、夏、金、元等强大帝国时取得的辉煌战绩,将宋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功绩一笔抹杀。我从小生长于这样的舆论环境,自小也深信不疑。但是,现在,我必须拿起笔,对这种荒谬绝伦的论调愤怒地说:不!!! 如果我们屏蔽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从头来审视这320年及其前因后果,似乎可以得出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 宋人由于痛感五代十国之血腥,深知武将掌握军权是人类战争的一个重要源头,于是逐步制定了文官掌握军权的制度。这项伟大的发明也成为文明国度的一致选择,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会实施军队国家化,文官掌军权,但凡反对这项制度的人无不是妄图以战争来成就个人功业的狂人。遗憾的是,现代很多善良的百姓也被这些人所蛊惑,跟着鼓吹武人掌军的好处。不可否认,宋朝在文治上的成就要更高于武功,于是有些人就利用极端辩证、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以一句\"崇文抑武\"来误导善良的百姓相信这个文治发达的宋朝武功就很弱,进一步推论出是宋朝的风格软弱所致。 真的是这样吗? 毫无疑问,宋朝是儒家文明的巅峰时期,儒家作为一种文化,不是一种武功,他反对杀伐。但他文明却不文弱,恰恰相反,长期受到儒家温良恭俭让教化的人民在平时最温和,并不热衷于侵略别国,但是当他们面对野蛮的入侵,那种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的力量,却是人类自古以来最伟大的力量。试想,人类历史上多得是灭国时国君向敌人乞降的例子,可曾有过灭国之后,皇帝率领整个统治集团十余万人同时蹈海自尽、宁死不屈的例子吗?有,那就是南宋最后的厓山之战,这难道不是儒教文明所浸润出的刚强? 地球上的中国,并没有生在一个完美的地理位置,蒙古草原南沿长城一线一次又一次上演过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中华虽有汉唐之强盛,中原王朝反复击败匈奴、鲜卑、突厥等众多强大的游牧部族,但也难免南北朝、五代十国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历史活剧。而至中唐,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一个强大的契丹帝国崛起了。这不是一个游牧部落,这是一个完善的帝国:他的首领不是大单于或者可汗,而是皇帝;他的政府不是部落首领联席会议,而是和中原王朝一模一样的府台三省六部;他的人民不是按部落划分,而是按照州府郡县的设置管理;他们不仅仅只会放牧和抢劫,他们也懂得各行业的生产和国际贸易;他创造的灿烂文明影响了整个东北亚和东欧,甚至一度被斯拉夫语系民族误认为是正统的中华帝国。这样一个堪称伟大的帝国运行到数十年极盛之时,中原的宋王朝才诞生。 而不仅仅是契丹,还有西夏、金、蒙古,和契丹一样的强大帝国接踵而至。他们绝对不能和前代的匈奴、突厥等同视之。即使如此,宋王朝在面对他们时的表现也绝不软弱,而正是由于对手的强大,这320年的壮烈战史才显得更加震撼。320年中,宋军与辽、夏、金、元的正规军展开了一次次战场竞技,各方都体现出极高的指挥才能和战术素养,早已不是汉唐时代靠主将的主观判断和士兵的士气作战的原始时代。这其中尤以契丹第一名将耶律休哥与宋军名将李继隆之间的激情碰撞最为精彩,这一系列战役堪称是冷兵器时代战争艺术的巅峰之作。遗憾的是现代人以一句\"弱宋\"就把这些披满先人肝胆的英雄赞歌通通一笔抹杀,我们真的能这样做吗? 宋辽之间的大战尤为激烈,虽然宋太宗两次试图收回幽云十六州的雄图均被契丹将士的浴血奋战所阻,但宋军虽败却丝毫不显\"文弱\",而辽军的数次更大规模南侵也都被宋军击败,很多人对这几场宋军取得的更大胜仗却选择性失明了。著名的澶渊之役,年轻的宋真宗面对契丹帝国承天皇太后、辽圣宗母子,勇保瀛、莫二州,战斗进行至僵持阶段时宋真宗亲临前线,宋军士气大振,?将石保吉阵毙契丹名将南院大王萧挞凛,迫使萧太后签下著名的《澶渊之盟》,正式承认宋朝占有关南三州。现在很多人把《澶渊之盟》歪曲为晚清不平等条约,误导了不少人。当然,最后宋徽宗朝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战略决定:攻打契丹。在收买了契丹主力部队\"常胜军\"并策反了很多契丹境内的部落(包括女真)后,短时间就灭掉了这个世界第二大国。值得一说的是,灭辽的主力分明是宋军,但后人出于贬损宋朝吹捧女真的目的,将女真说成灭辽的主力!试想一个根本没有后勤保障的部落,只有六千轻骑兵,连穿的盔甲都是由宋朝赞助的,怎么可能灭掉强大的契丹帝国?诚然,女真从契丹帝国的后院发难,并出其不意,直取望京,深显兵法之妙,确是宋军灭辽的好帮手,但绝对不能被视为灭辽的主体。
内容概要
《铁血强宋》从五代乱世之初延伸至大宋王朝的灭亡,从建国之初的宋辽战争到与西夏帝国的惨烈激战,从耻辱的靖康之难到亡国的崖山之劫,用独特的视角审视宋辽、宋夏、宋金、宋蒙(元)之间的大小战役.翔实的战争实录展现了宋朝战史的全貌;用个性的语言再现了杨业、曹彬,李继隆、范仲淹、岳飞、孟珙、文天祥等铁血战将的英雄威仪。还原了这个钢筋铁骨、热血镕金的伟大王朝。
作者简介
黄如一,男,汉族,80后生人。倡导用理性、客观的逻辑思维方式分析史实,反对先入为主的印象式历史,尤其反对刻意挑选史料来附会某些成论。在感性态度上,非常推崇钱穆客观但又略偏向于本民族的温情史观,反对自虐史观。《铁血强宋》在新浪网、凤凰网、天涯社区连载后,引起网友的热烈好评。
书籍目录
前言:创造伟大文明的帝国第一篇 五代深渊锻造铁血王朝第一章 不堪回首的超级乱世血海深渊中的文明大转型生于乱世的大有为之君后周建国,郭威称帝浴血疆场的勇士高平之战:北方边患初定后周英雄遭遇南唐忠义黄袍加身:五代结束,乱世未终第二章 血泪掀开的新篇章帝国的统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北汉:最难啃的硬骨头杯酒释兵权:乱世终结的关键第三章 波澜壮阔的时代文明的顶峰民族的融合与矛盾热兵器时代前夕第二篇 超级大国的战争与和平第一章 面对契丹的军事理论家宋太宗契丹:北方草原上的第一个文明帝国宋太宗:伟大的理论家,蹩脚的指挥官宋辽争雄,力拔头筹剑舞!攻克太原!幽云十六州:宋辽必争的死穴一鼓作气向幽云围城第二章 冷兵器战争的最高艺术殿堂宋人面对过的最强战神将星闪耀高梁河李继隆:配飨太庙的战场指挥大师满城之战,扳回一分承天皇太后雍熙北伐,再演救星碧血青天杨家将契丹的反击:君子馆战役游牧铁骑的终极噩梦谢幕:火与霜之协奏曲第三章 龙凤争霸,澶渊之盟第三代名将登场毅然亮剑的孤胆老将汉骑满万不可敌大战前的最后准备澶渊之役,恩怨了断澶渊之盟:真诚的大国和平第四章 帝国末路,文明的悲剧什么都能干,除了做皇帝海上盟约一个文明帝国的末日西辽的灭亡第三篇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第一章 艰难崛起的西夏帝国党项部族的顽强崛起顽强的李继迁归附契丹,三足鼎立初备国势第二章 天风浩荡贺兰雪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名将世家十万胡尘一战空凡易五姓,终建帝国三川口:汤火平地赴人急好水川:将军白发征夫泪定川砦:名将之花凋大漠独败宋辽的大漠强者第三章 正式的帝国对抗后元昊时代收复河湟,平定交趾纵横千里的宦将李宪可怜无定河边骨灵州城下,功亏一篑血染疆场的台谏官第四章 令人窒息的浅攻弹性防御名将尽授首杨柳苏章水龙吟平夏城的完美之战梁氏家族最后的疯狂宦官霸主第四篇 以金人秋泪偿靖康之耻第一章 靖康之难,百年国耻神秘崛起的女真部落奇怪的叛徒郭药师龙城精神靖康奇耻,河洛悲歌第二章 建炎中兴风雨飘摇中重新挺立黄天荡水战中兴当自关陕始别了,陕西军力保四川的吴家兄弟第三章 武穆英魂中兴四大名将最年轻的建节封侯伪齐的末日墨守陈规,顺昌大捷李显忠:带血归来的异族忠臣和吴玠一样的克星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泪洒中原柘皋之战:没有岳飞的胜仗尽忠报国第四章 百年恩怨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志大才疏的诗人皇帝唐岛海战:海战史上的经典名著采石矶:白马书生保家卫国南望王师又一年皇帝不孝被弹劾,宰相飞头去和戎第五章 联蒙灭金穷途末路完颜陈和尚御魔杀神百年国耻,终得洗雪第五篇 诸神的黄昏第一章 最后的征程史上最强的上帝之鞭端平入洛名将世家的忠烈后代孟珙:擎天一柱喘息之机第二章 力敌蒙军的压迫式进攻恐怖的战略大迂回钓鱼城之战错失中兴良机第三章 南宋最后一位坚强的守护者襄阳保卫战兵临临安城坚守不降的扬州城厓山:最后的抵抗青史留忠魂终篇 宋王朝的光荣
章节摘录
血海深渊中的文明大转型唐昭宣帝天祐四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一个令中国人无比丧气的年度,梁太祖朱温废黜了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在汴京开封府即皇帝位,国号大梁,史称\"后梁\"。伟大的大唐帝国走完了他289年的漫长生命,而留给天下苍生的却是一个超级乱世--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指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唐昭宣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之间这段历史时期,共53年。其间有四个政权建都开封,一个建都洛阳,可以勉强视为正统中央政权,依次为:梁、唐、晋、汉、周。当然,这五个国号都是以前用过的,所以他们的史称都需要加一个\"后\"字。在他们称帝的同时,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也称荆南)和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所以史称\"五代十国\"。 唐朝的梁王、宣武节度使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其子朱友硅弑朱温称帝,朱友硅的弟弟朱友贞又弑朱友硅称帝。后梁享国仅17年,就被世仇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所灭,宣布光复唐朝,建都洛阳,史称后唐。但英雄一世的李存勖却被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兵变所弑,李嗣源之子李从荣欲效法朱友硅弑父篡位却事败身死。唐明宗驾崩后其侄李从厚继位,仅一年就被唐明宗养子李从珂所夺。但李从珂与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相互猜忌,不安的石敬瑭向契丹帝国称臣,借兵灭后唐。后唐政权只持续14年就宣告结束,比前者后梁还要短3年。但续者后晋的寿命呈等差数列递减,仅11年。石敬瑭之侄石重贵继位后和契丹翻脸,被契丹攻入中原,辽太宗改国号大辽,在开封即中国皇帝位,但不久被驱逐出中原。辽帝国欲重立后唐宗室李从益为帝,却被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所杀,宣布光复汉朝,史称后汉。刘知远之子刘承祐猜忌天雄节度使郭威,想除掉郭威时却反被郭威所弑,后汉只存在了4年就被后周所取代。郭威驾崩后其养子柴荣继位。柴荣是非常优秀的君主,翦灭了不少割据政权,也将后周锻造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但他却英年早逝,留下7岁的幼子柴宗训继位,无力在乱世中看守基业,被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篡位,后周也仅存9年。 至此,五代结束,共计53年,平均每代持续10.6年,仅中央政权就有15人过了一把皇帝瘾,平均每人享国3.55年。这其中有7人通过篡位方式登上帝位,占即皇帝位者的46.67%,篡位者中又有5位是杀掉自己的父兄篡位,占篡位者人数的71.43%,另有一些欲行篡位却又失败的尚未纳入统计,因战乱而死的人数更无法统计。 在这个时代,儒家的一切伦理道德,甚至人类所应该拥有的起码道德观念都已经被军阀们践踏到了脚下,人的生命更是如蝼蚁般轻贱,权贵们相互杀戮,血流成河,而频繁的战争也把百姓拖入了痛苦的深渊。最可怕的是,至中唐以来,神州大地就一直处于军阀混战之中,所谓的五代十国没有一个是能自立的政权。建国--篡位--重新建国--继续篡位,没有人能够重建一个汉唐式的大一统帝国,中国始终就处于这样的军阀割据状态,并且看不到尽头,似乎中华民族就要在这样无休止的征战中走向灭亡了。 当然,就在这个血腥的乱世中,一个伟大的铁血王朝浴血而出,他斩断了藩镇独立的社会基础,带领着人类最大的民族率先走出了贵族社会,迈向平民社会,开启了人类社会前进的大幕。但是在此之前,中华民族还将经历一个痛苦万状的黑暗时代。多难兴邦,一个民族总是在灾难中前行。就在这血腥的53年里,一个更加先进的社会形态已经在孕育之中,只等那个伟人来最终确立了! 时的皇帝太小,连按个手印的程序可能都不需要,就向天下臣民宣告了高肇的灭亡,并说他自杀身亡,为什么自杀呢,当然是畏罪呗,然后宣告了一大篇的罪状,好了,面对这么个死有余辜的罪犯,谁还会为他卖命呢,又有什么正经理由为他卖命吗,于是这场宫廷闹剧即告结束。 伟大的胡氏小姐被华丽地接回皇宫,那个窝囊的高皇后呢,对她仁慈了些,既然掌权时候就没啥作为,那么让她做尼姑吧,一则显得阳谋家们心地善良,二则既然做了尼姑,也没啥可防范的了。 胡氏就这样由身负死亡宿命的皇帝二级老婆,在阳谋家们的拥护下翻身做主人,先被尊称为太妃,后被尊成太后。 当然,胡氏是识相的,她知道,没有这些转变成为阳谋家们的朝廷大臣的努力,自己早死了,所以,她开始还是很老实地,既然政权是人家挣来的,何况人家又这么尊重自己,当然是要分一杯权利之羹给他们了。 应了那句老话,天命在你,违逆不祥! ……
媒体关注与评论
《铁血强宋》是一种另类思考。同样的事,同样的人,竟然可以这样解读,作为一名宋史作家,让我很惊喜。 ——《如果这是宋史》作者 高天流云 开国的气吞万里,宋辽之战的宏大气魄,宋夏之战的跌宕起伏,宋金之战的百战归甲,宋蒙之战的壮志悲歌……本书掩卷后,也许你还会遗憾大宋的军旗从未插上草原,但决不会再质疑320年间宋人不断展现出的铁血风采! ——著名历史作家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 宋朝是一个豪情万千的年代,三百二十年的绝代风流,在苏、辛的铁板铜琶中,万代流传。读《铁血强宋》,如同看到那一段铁马金戈的万古豪情,正在铿锵上演! ——《新宋》作者 阿越 煊赫一时的赵宋帝国,除了有《清明上河图》中的升平安乐外,亦有《铁血强宋》里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壮哉大宋,壮哉华夏魂! ——《历史与传奇》主编 横刀 《铁血强宋》颠覆了我之前对宋“积弱积贫”的看法。有宋一代,文治武功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她的GDP占当时世界的80%,几乎占有世界全部的资产;她的文臣武将灿若星辰,青史留名……《铁血强宋》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资深图书编辑 吕绘元 谨信而不盲从,独辟蹊径地描述出与以往人们印象中不一样的历史,全方位的诠释铁血的含义。 ——新浪凭栏观史版主说书 老张
编辑推荐
独特视角审视大宋王朝历史,史诗般重现一个血性的中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