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辈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阎连科  页数:17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们总是要把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无休止的拉长,永远去享受父母给我们的心怀和疼爱。  因为这种疼爱河流源远而流长,我们便以为那疼爱是取之不竭的。因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所以我们也并不把那爱放在心上去。  直到有一天,长辈老子、父母病倒了,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都早已为了生活和儿女、日子和碎琐,精疲力竭,元气耗尽。  对父母和长辈生命的疏忽,如同我们常年在暗暗吮吸着父母和长辈的血液而当代可有可无的水。  现在,他们年迈了,陪伴他们的只能是赋闲的无奈和一日日的衰老,甚或从他们迎面走来的日子里,只能疾病和死亡。  我们该明白,我们还应该把我们为欲望而作的努力拿出那么一丁点儿给他们,把我们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节指骨分出一节来,让他们使用和抚摸……

作者简介

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情感狱》《最后一名女知青》《生死晶黄》《日光流年》《丁庄梦》《受活》,小说集《黄金洞》,中短篇小说《年月日》等。作品曾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国内外奖项二十多次。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前面几句第二章 我的那年代  1.小学  2.《红楼梦》  3.枪毙  4.写作  5.寂冷的光亮  6.高考第三章 想念父亲  1.土地的身影  2.盖房  3.打  4.失孝  5.病  6.战争  7.命运  8.罪孽  9.清欠  10.结去第四章 大伯一家  1.人物  2.织洋袜  3.偏爱  4.暴发  5.盖房  6.相媳  7.尊严  8.赌博  9.走向短路  10.电视  11.铁成  12.连云  13.歇息  14.后事  15.面向死亡  16.去处第五章 我的四叔  1.日子与生活  2.一件布衫  3.静夜  4.一桩事情  5.一头沉  6.收麦后  7.在车站  8.回乡  9.返  10.墙里墙外

章节摘录

  第三章 想念父亲  1.土地的身影  到今年,我父亲已经离开我们25年了。  25个春春秋秋,是那么漫长的一河岁月。在这一河岁月的漂流中,过去许多老旧的事情,无论如何,却总是让我不能忘却。而最使我记忆犹新、不能忘却的,比较起来,还是我的父亲和父亲在他活着时劳作的模样儿。他是农民,劳作是他的本分,唯有日夜的劳作,才使他感到他是活着的和活着的一些生存与意义,是天正地正的一种应该。  很小的时候——那当儿我只有几岁,或许是不到读书的那个年龄吧,便总如尾巴样随在父亲身后。父亲劳作的时候,我喜欢立在他的身边,一边看他举镐弄锹的样子,一边去踩踏留在父亲身后或者他身边的影子。  这是多少、多少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各家都还有自留地,虽然还是社会主义的人民公社,土地公辖,但各家各户都还允许有那么一分几分的土地归你所有,任你耕种,任你做作。与此同时,也还允许你在荒坡河滩上开出一片一片的小块荒地,种瓜点豆,植树栽葱,都是你的权益和自由。我家的自留地在几里外一面山上的后坡,地面向阳,然土质不好,全是褐黄的礓土,俚语说是块料礓地,每一锨、每一镐插进土里去,都要遇到无角无棱、不方不圆、无形无状的料礓石。每年犁地,打破犁铧是常有的事。为了改造这土地,父亲连续几年冬闲都领着家人,顶着寒风或冒着飞雪到自留地里刨刨翻翻,用镢头挖上一尺深浅,把那些礓石从土里翻捡出来,大块的和细小瘦长的,由我和二姐抱到田头,以备回家时担回家里,堆到房下,积少成多,到有一日翻盖房子时,垒地基或表砌山墙所使用;块小或彻底寻找不出一点物形的,就挑到沟边,倒进沟底,任风吹雨淋对它的无用进行惩处和暴力。  父亲有1米7多的个头,这年月算不得高个儿,可在几十年前,1米7多在乡村是少有的高个儿。那时候,我看着他把镢头举过头顶,镢刺儿对着天空,晴天时,那刺儿就似乎差一点钩着了半空中的日头;阴天时,那刺儿就实实在在钩着了半空的游云。因为一面山上,只有我们一家在翻地劳作,四处静得奇妙,我就听见了父亲的镢头钩断云丝那咯咯叭叭的白色声响。追着那种声音,就看见镢头在半空凝寂了片刻之后,一瞬间,又暴着力量往下落去,深深地插在了那坚硬的田地里。而父亲那由直到弯的腰骨,这时会有一种柔韧的响声,像奔跑的汽车轧飞的沙粒样,从他那该洗的粗白布的衬衣下飞奔出来。父亲就这样一镢一镢地刨着,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在他的镢下流去和消失;一个冬日、又一个冬日地,被他刨碎重又归新组合着。每天清晨,往山坡上去时,父亲瘦高的身影显得挺拔而有力,到了日落西山,那身影就弯曲了许多。我已经清晰无误地觉察出,初上山时,父亲的腰骨,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笔直的腰杆儿,可一镢一镢地刨着,到了午时,那腰杆儿便像一棵笔直的树上挂了一袋沉重的物件,树干还是立着,却明显有了弯样。待在那山上吃过带去的午饭,那树也就卸了吊着的物件,又重新努力着撑直起来,然而到了日过平南,那棵树也就彻底弯下了,如挂了两袋、三袋更为沉重的物体,仿佛再也不会直了一般。然尽管这样,父亲还是一下一下有力地把镢头举在半空,用力地一下一下让镢头暴落在那块料礓地里,直到日头最终沉将下去时。  我说:“爹,日头落了。”  爹把镢头举将起来,看着西边,却又问我道:“落了吗?”  我说:“你看——落了呢。”  每次我这样说完,父亲似乎不相信日头会真的落山,他要首先看我一会儿,再把目光盯着西边看上许久,待认定日头确是落了,黄昏确是来了,才最后把镢头狠命地往地上刨一下,总结样地,翻起一大块硬土之后,才会最终把镢头丢下,将双手卡在腰上向后用力仰几仰,让弯久的累腰响出特别舒耳的几下嘎吧嘎吧的声音,再半旋身子,找一块高凸出地面的虚土或坷垃,仰躺上去,面向天空,让那虚土或坷垃正顶着他的腰骨,很随意、很舒展地把土地当做床铺,一边均匀地呼吸,一边用手抓着那湿漉漉的碎土,将它们在手里捏成团儿,再揉成碎末,这样反复几下,再起身看看他翻过的土地,迈着匀称的脚步,东西走走、南北行行,丈量一番,在心里默算一阵,又用一根小棍,在地上笔算几下,父亲那满是红土的脸上,就有了许多浅色粲然的笑容。  我问:“有多少地?”  父亲说:“种豆子够咱们一家吃半年豆面,种红薯得再挖一个窑洞。”  然后,就挑起一担我捡出来的料礓石,下山回家去了。那料礓石虽然不似鹅卵石那么坚硬沉重,可毕竟也是石头,挑起时父亲是拄着镢柄才站了起来的。然他在下山的路上,至多也就歇上一息两息,就坚持着到了家里。路上你能看见他的汗一粒粒落在地上,把尘土砸出豆夹窝似的小坑,像落在日头地里的几滴很快就又将被晒干的雨滴一样。我跟在父亲身后,扛着他用了一天的镢头,觉得沉重得似乎能把我压趴在地上,很想把那柄镢头扔在脚地,可因为离父亲越来越远,竟还能清楚地听见他在那一担礓石下整个脊骨都在扭曲变形的咔嘣咔嘣的声响,便只好把镢头从这个肩上换到那个肩上,迅速地小跑几步,更近地跟在他的身后,以免落在黄昏的深处。  到了家里,父亲把那一担礓石放在山墙下边,似乎是彻底地用完了自己的气力,随着那两筐落地的礓石,他也把自己扔坐在礓石堆上。如果黄昏不是太深,如果天气不是太冷,他就坐在那儿不再起来,让姐们把饭碗端将出去,直到吃完了夜饭,才会起身回家,才算正式结束了他一天的劳作。这个时候,我就怀疑回家倒在床上的父亲,明天是否还能起得来。然而,来日一早,他又如上一日的一早一样,领着我和家人,天不亮就上山翻地去了。  这样过了三年——三年的三个冬天,我们家的那块土地彻底地翻捡完了。家里山墙下堆的黄色的礓石,足够表砌三间房的两面山墙,而田头沟底倒堆的礓石也足有家里的几倍之多,你不敢相信一块地里会有多么多的礓石。你终于知道那块比原来大了许多的自留地,其实都是从礓石的缝中翻捡出来的,也许七分,也许八分,也许有一亩见余。总之,那块田地对几岁的你来说,犹如一个广场,平整、松软,散发着深红香甜的土腥,就是你在田地里翻筋斗、打滚儿,也不会有一点坚硬划破你的一丝皮儿。因此,你似乎懂得了一些劳作和土地的意义,懂得了父亲在这个世上生存的意义。似乎明白,作为农民,人生中的全部苦乐,都在土地之上、都根在土地之中、都与劳作息息相关;或者说,土地与劳作,是农民人生的一切苦乐之源。尤其从那年夏天开始,那块土地的边边角角,都经过了根彻的整理,低凹处的边岸用礓石垒了边坝,临路边易进牛羊的地方,用枣刺封插起来,太过尖角的地脑,落不了犁耙,就用铁锨细翻了一遍;然后,在地里扒出一片蘑菇似的红薯堆,一家人又冒着酷暑,在几里外的山下挑水,在那块田里栽下了它成为真正的田地之后的第一季的红薯苗儿。  也许是父亲的劳作感动了天地,那一年风调雨顺,那块田地的红薯长势极好,因为翻捡礓石时已经顺带把草根扔了出去,所以那年的田里,除了油黑旺茂的红薯秧儿,几乎找不到几棵野草。凡从那田头走过的庄稼人,无不站立下来,扭头朝田里凝望一阵、感叹一阵。这时候如果父亲在那田里,他就会一边翻着茂如草原的红薯秧棵儿,一边脸上漫溢着轻快的欢笑。  人家说:“天呀,看你家这红薯的长势!”  父亲说:“头年生土,下年就不会这样好了。”  人家说:“我家冬天粮不够时,可要借你们家的红薯呀。”  父亲说:“随便,随便。”  为了储存那一地的红薯,父亲特意把我家临着村头寨墙的红薯窑中的一个老洞又往大处、深处扩展一新,并且在老洞的对面,又挖了更大的一眼新洞。一切都准备完毕,只等着霜降到来前后,开始这一季的收获。为了收获,父亲把颓秃的镢头刺儿请铁匠加钢后又捻长了一寸;为了收获,父亲在一个集日又买了一对挑红薯的箩筐;为了收获,父亲把捆绑红薯秧儿的草绳,搓好后挂在了房檐下面。工具、心情、气力,都已经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等待霜降的来降。  阳历10月8日、9日,是霜降前的寒露,寒露之后半月,也就是霜降了。可到了寒露那天,大队召开了一个群众大会,由村支书传达了由中央到省里,又由省里至地区和县上,最后由县上直接传达给各大队支书的红印文件。文件说人民公社绝对不允许各家各户有自留地的存在。各家各户的自留地,必须在文件传达之后的三日之内,全部收归公有。  那是1966年的事。  1966年的那个寒露的中午,父亲从会场上回来没有吃饭,独自坐在上房的门槛儿上,脸色灰白阴沉,无言无语,惆怅茫然地望着天空。母亲端来一碗汤饭说:“咋办?交吗?”  父亲没有说话。  母亲又问:“不交?”  父亲瞟了一眼母亲,反问说:“能不交吗?敢不交吗?”  说完之后,父亲看看母亲端给他的饭碗,没有接,独自出门去了。吃过午饭,父亲还没有回来。到了吃晚饭时,父亲仍然没有回来。母亲知道父亲到哪儿去了,母亲没有让我们去找父亲。我们也都知道父亲去了哪里,很想去那里把父亲找回来,可母亲说让他去那里坐坐吧,我们便没有去寻叫父亲。那一天直至黄昏消失,夜黑铺开,父亲才有气无力地从外边回来,回来时他手里提着一棵红薯秧子,秧根上吊着几个鲜红硕大的红薯。把那棵红薯放在屋里,父亲对母亲说:“咱们那块地土肥朝阳,风水也好,其实是块上好的坟地,人死后能埋在那儿就好啦。”  听着父亲的话,一家人默默无语。  默默无语到月落星稀和人心寒凉。  2.盖房  没有谁能想到父亲会下世得那么急快,母亲、姐姐、哥哥及左邻右舍,谁都觉得他走得早了,早得多了,让他的子女们无法接受。但是父亲,他似乎自得了那病的第一天起,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对于常正的人,死亡是站在你人生的前方某处,在等着你一日日、一步步向它走近,待你到了它的面前,它能够伸手及你,它才会伸手携你而去。但对于一个病人,那就不仅是你一日日、一步步向死亡走去,而是死亡也从你的对面,一日日、一步步向你跑来。人生就是那么一定的、有限的一段距离,如果时速一定,只有你单向地向死亡靠近,那就需要相对长点的时间,如果你向死亡走去,死亡也迎面向你走来,那你的人生时间就要短下许多。世间上每个人只有那么一段行程,一个人独自走完这段行程的人生是一回事,而有另外一个我们看不见的死亡的黑影,也来抢行你这段路程,那你的人生就是另外一回事。而我的父亲,他一定是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的。他一定因为有病,就在冥冥之中看见了属于他的那段人生行程的对面,也正有一个暗影在向他走来。所以,他作为一个农民、一个父亲,就特别急需把他认为一个农民父亲应该在人世的所尽之责,无遗无憾地尽力完毕和结束。  那么,一个身为农民的父亲,他活在世上到底应该做完一些什么事情呢?尽到一些什么职情呢?这一点,父亲和所有北方的农民一样,和所有北方的男人一样,和他周围所有做了父亲却最远的行程是到几十里外的县城、倘若能到百里之外的洛阳就是人生大事、就是生命的一次远足的农民一样,他们自做了父亲那一日、一时的开始,就刻骨铭心地懂得,他们最大、最庄严的职情,就是要给儿子盖几间房子,要给女儿准备一套陪嫁,要目睹着儿女们婚配成家,有志立业。这几乎是所有农民父亲的人生目的,甚或是唯一的目的。  我想因为有病,父亲对这一目的就看得更为明晰、更为强烈、更为简捷:那就是在父亲生前,他以为他需要做完的许多事情中,最为急迫的是儿女们的婚姻。  而理想的婚姻,又似乎是建立在房子的基础之上。似乎谁家有好的房舍,谁家儿女就有可能具备理想婚姻的基础。房子是一个农民家庭富足的标志和象征,甚至,在一方村落里,好的房屋,也是一个家庭社会地位的象征。父亲和所有农民一样,明白这一点,就几乎把他一生的全部精力和财力,都集中在了要为子女们盖下的几间瓦房上。盖几间瓦房,变成了父亲人生的目的,也变成了他生命中的希冀。  现在,我已经记不得我家那最早竖起在村落的三间土房瓦屋是如何盖将起来的,只记得,那三间瓦房的四面都是土墙,然在临靠路边的一面山墙上,却表砌了从山坡田野一日一日挑回来的黄色的礓石,其余三面墙壁,都泥了一层由麦糠掺和的黄泥。春天来时,那三面墙上长有许多瘦弱的麦芽;记得那半圆的小瓦,在房坡上一行一行,你在任何角度去看,都会发现一个个瓦楞组成的一排排的人字儿,像无数队凝在天空不动的雁阵。记得所有路过我家门前的行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立下脚步,端详一阵那三间瓦屋,像懂行的庄稼把式在几年前路过我父亲翻捡、扩大过的自留地一样,他们的脸上,都一律挂着惊羡的神色和默语的称颂。我还记得,搬进那瓦屋之后,母亲不止一次地面带笑容给我们姐弟们叙说,盖房前父亲和她如何到二百里外的深山老林,去把那一根根杂木椽子从有着野狼出没的山沟扛到路边;记得母亲至今还不断地挂在嘴上,说盖起房子那一年春节,家里没有一粒小麦,没有半把面粉,是借了人家一碗污麦面粉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每人吃了半碗饺子,而父亲和她,则一个饺子都没吃。还说那一年她试着把白面包在红薯面的上边,希望这样擀成饺子叶儿,能让她的子女们都多吃几个白菜饺子,但试了几次,皆因为红薯面过分缺少黏性而没有成功——而没有做成饺子叶儿的,包了一层白面的红薯面块,就是父亲那年过节所吃的大年饭。  这就是房子留给我的最初记忆,之后所记得的,就是我所看到的,就是那新盖的三间瓦房,因为过度简陋而不断漏雨,每年雨季,屋里的各处都要摆满盆盆罐罐。为了翻盖这漏雨的房子,父亲又蓄了几年气力,最后不仅使那瓦房不再漏雨,而且使那四面土墙的四个房角,有了四个青砖立柱,门和窗子的边沿,也都用青砖镶砌了边儿,且邻了路边的一面山墙和三间瓦房的正面前墙,全都用长条儿礓石砌表了一层,而料礓石墙面每一平方米的四围边儿,也都有单立的青砖竖起隔断,这就仿佛把土瓦房穿了一件黄底绿格的洋布衬衫,不仅能使土墙防雨,而且使这瓦房一下美观起来、漂亮起来,它也因此更为引人注目,更为令众多乡人惊惊羡羡。  这就是父亲的事业。  是父亲活着的主要人生目的之一,也是他觉得必须尽力活在人世的一种实在。要说,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父亲的那种病,都不是让人立等着急的急症、绝症——哮喘病,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也无非是头痛脑热之类的。但头痛与脑热,却是易于治愈的家常小症,而哮喘却是有可能由小变大、由轻至重,最终转化为无可救治的肺原性心脏病的一种慢性的常见病症。在乡村、在偏远的山区农村,这种病几乎是老年人的必得之症。人过50、60,由于年轻时劳累受寒、感冒频繁,有这种病的老人最少占五十岁以上人口的一半还多,而最终因为这种病而离开人世的农民几乎是司空见惯。不用说,父亲在他的生活中目睹了太多因这种病而撒手人寰的场景;不用说,父亲明白得了这种病,要么借助年轻的体魄和命运,碰巧也就将此病治好还愈了,要么和更多的有了这病的人一样,最终因为此病而谢世。  父亲和别人所不同的是,他得这病时还不到30岁,自恃年龄和身体的许可,没有太把这病放在心上,病重了就借钱讨几副药吃,病轻了就仍然无休无止地劳作,这样十几年熬煎下来,日日月月,恶性循环,终于在不到50岁时,每年冬天病情发作,就如70岁有了哮喘一样。也正因为这样,他就想急急忙忙把房子翻盖起来,想让他的子女们不延不误,长大一个,成婚一个;成婚一个,他也就算了却了他的一份必尽的心愿。  我们兄弟姐妹四个的婚姻,在那个今天已经改村为镇的左邻右舍的目光中,从订婚到成家,他们都认为较为顺利,这除了父母和我们兄弟姐妹的为人本身,与父亲染病挨饿为我们盖起的一间间的乡村瓦屋不无关系。那是仅有二分半地的一所乡村小宅,中央之上,盖三间上房,东西两侧,再各盖两间厢厦,这样七间房子,正留出一分地的一个四方院落:这是豫西农村最为盛行而有些殷实的农家小院。为了盖房,父亲每年过节都很少添过新衣;为了盖房,父亲把房前屋后能栽树的地方全都栽了泡桐、杨树。到了冬天,还在那树苗身上涂上白灰、围上稻草,以使它取暖过冬。春天来时,他把这些稻草取掉,和让孩子们脱掉过热的棉衣一样,再在小树周围扎下一圈枣刺棵儿,以防孩娃们的热手去那树上摸碰。父亲就这样如疼爱他的孩子样养护着那些小树。那些小树在几年或多年之后,长到中年、老年,就做了我家房上的檩梁。到我家那七间房子全都成了瓦房以后,父亲虽然不是第一个盖筑瓦屋的村人,却是第一个让家里没有草房——包括鸡窝、猪圈——的房主。而且,在我们家的院落里,父亲在他哮喘病已经明显加重的时候,还戴着避寒的暖纱口罩,拉着板车,领着我们兄弟姐妹,趟过已经封冻结冰的几十米宽的酷冷伊河,到十几里外的一条白涧沟里寻找二三指厚的红色薄片石头,拉回来铺满院子、铺满通往厕所和猪圈的风道小路,使那二分半的宅院,没有见土的地方。每到雨天,街上和别户各家,到处都泥泞不堪,只有我们家里洁洁净净。那样的天气里,我们家院里总是站满了村人邻居,他们在那不见泥沙的院里、屋里,打牌说笑、讲述故事、议论命运和生老病死,把我们家那所宅院和那宅院中围困着的乡村人的人生,当成村落建筑和日子的榜样与楷模。  事实上,那所宅院和宅院中的日子,的确在那片村落和方圆多少里的村落中,都有着被夸大的影响和声誉,对许多农民的日子起着一种引导的督促。可是,只有为数不多的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们,方才知道父亲为了这些,付出了他的健康,也付出了他许多的生寿。记得最后盖我家东边那两间厢厦时,父亲领着我们,破冰过河去山沟里拉做地基的石头,因为车子装得太满,返回时车子陷在伊河当中,我们姐弟全都高卷起裤腿,站在冰河中用力猛推,不仅没能把车子推动半步,反而每个人的手脸都冻得乌青,腿和脚在水中哆嗦得不能自已。这时候,父亲回过身子,从车辕间出来,把我们姐弟从水中扶到岸上,用棉衣包着我们各自的腿脚,他自己又返回水中,同哥哥一道,从车上卸着一二百斤重的石头,一块块用肩膀扛到岸边,直到车子上的石头还剩一半之多,才又独自从冰河中把车子拉上岸来。父亲从水中出来时候,他脖子里青筋勃露,满头大汗,手上、肩上、腿上和几乎所有衣服的每个部位,却都挂着水和冰凌。我们慌忙去岸边接着父亲和那车石头,待他把车子拉到岸上的一块干处,我们才都发现,父亲因为哮喘,呼吸困难,脸被憋成了青色,额门上的汗都是憋出来的。见父亲脸色青胀,咳嗽不止,姐姐赶忙不停地去父亲的后背上捶着,过了很久,捶了很久,待父亲缓过那艰难的呼吸,哥哥也抱着一块水淋淋的石头最后从冰河里出来,他把那石头放在车上,望着父亲的脸色说:“不一定非要盖这两间房子,不能为了房子不要命啊。”  父亲没有马上说话,他瞟了一眼哥哥,又望望我们,最后把目光投向荒凉空无的远处,好像想了一会儿,悟透并拿定了什么主意,才扭回头来对着他的子女们说:  “得趁着我这哮喘不算太重,还能干动活儿就把房子盖起来,要不,过几年我病重了,干不动了,没把房子给你们盖起来,没有在我活着时看着你们一个个成家立业,那我死了就对不起你们,也有愧了我这一世人生。”  其实,父亲的病是在他年轻时的劳累中得下的,而扎根难愈,却是他在为子女成家立业的盖房中开始的。在我们兄弟姐妹中,我排行最小,1984年10月完婚在那最后盖起的两间瓦屋之后,也便了却了父亲的最后一桩夙愿。于是,没过多久,他便离开我们独自去了,去另外一番界地,寻找着另外一种安宁和清静。  3.打  算到现在,我的父亲有二十四五年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了。埋他的那堆黄土前的柳树,都已经很粗很粗。不知道他这二十四五年想我没有,想他的儿女和我的母亲没有,倘若想了,又都想些啥儿,念叨一些啥儿。可是我,却在25年间,总是想念我的父亲,想起我的小时候,父亲对我的训骂和痛打。好像,每每想起我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  能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当儿,少年期,读小学。学校在镇上,在镇上的一个老庙里,距家二里路,或许二里多一些。那时候,每年的春节之前,父亲都会千方百计存下几块钱,把这几块钱找熟人到乡村信用社,全都换成一叠儿簇新的一角的毛票,放在他枕头的苇席下,待到了初一那天,再一人一张、几张地发给他的儿女、侄男侄女和在正月十五前,来走亲戚的孩娃们。可是那一年,父亲要给大家发钱时,那几十上百张一毛的票儿却没有几张了。那一年,我很早就发现那苇席下藏有新的毛票儿。那一年,我还发现在我上学的路上,我的一个远门的姨夫卖的芝麻烧饼也同样是一个一毛钱。我每天上学时,总是从那席下偷偷地抽走一张钱,在路上买一个烧饼吃。偶尔大胆起来,会抽上两张,放学时再买一个烧饼吃。那一年,从初一到初五,父亲没有给我脸色看,更没有打我和骂我,他待我如往年无二,让我高高兴兴过完了一个春节。可到了初六,父亲问我偷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便厉声让我跪下了。又问我偷没有,我仍然说没有,父亲就在我脸上打了一耳光。再问我偷没有,仍说没有时,父亲便更为狠力地朝我脸掴起耳光来。记不得父亲统共打了我多少耳光,只记得父亲直打到我说是我偷了他才歇下手。记得我的脸又热又痛,到了实在不能忍了我才说那钱确是我偷了,说我偷了全都买了烧饼吃掉了。然后,父亲就不再说啥儿,把他的头扭到一边去。我不知道他扭到一边干啥,不看我,也不看我哥和姐姐们,可等他再扭头回来时,我们都看见他眼里含了泪。  第二次,仍是在我十岁之前,我和几个同学到人家地里偷黄瓜。仅仅因为偷黄瓜,父亲也许不会打我的,至少不会那样痛打我。主要是因为我们偷了黄瓜,其中还有人偷了人家菜园中那一季卖黄瓜的钱。人家挨个儿地找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家里去,说吃了的黄瓜就算了,可那一季瓜钱是人家一年的口粮哩,不把钱还给人家,人家一家就无法度过那年的日子去。父亲也许认定那钱是我偷了的,毕竟我有前科,待人家走了后,父亲把大门闩上了,让我跪在院落的一块石板铺地上,先噼里啪啦把我痛打一顿后,才问我偷了人家的钱没有。因为我真的没有偷,就说真的没有偷,父亲就又噼里啪啦地朝我脸上打,直打得他没有力气了,气喘吁吁了,才坐下直盯盯地望着我。那一次,我的脸肿了,肿得和暄虚的土地样。因为心里委屈,夜饭没吃,我便早早地上了床去。上床了也就睡着了。睡到半夜父亲却把我摇醒,好像求我一样问:“你真的没拿人家的钱?”我朝父亲点了一下头。然后,然后父亲就拿手去我脸上轻轻摸了摸,又把他的脸扭到一边去,去看着窗外的夜色和月光。看一会儿他就出去了。出去坐在院落里,孤零零地坐在我跪过的石板地上的一张凳子上,望着天空,让夜露潮润着,直到我又睡了一觉起床小解,父亲还在那儿静静地坐着没有动。  那时候,我不知道父亲坐在那儿思忖了啥。几十年过去了,我依旧不知父亲那时到底是在那儿省思还是漫想着家和人生的啥儿。  第三次,父亲是最最应该打我的,应该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可是父亲没打我。是我没有让父亲痛打我。那时我已经越过十岁,也许已经十几岁,到乡公所里去玩耍,看见一个乡干部屋里的窗台上,放着一个精美铝盒的刮脸刀,我便把手从窗缝伸进去,把那刮脸刀盒拿出来,回去对我父亲说,我在路上拾了一个刮脸刀。  父亲问,“在哪儿?”  我说:“就在乡公所的大门口。”  父亲不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我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素洁的乡村孩子了。到后来,那个刮脸刀,父亲就长长久久地用将下来了。每隔三朝两日,我看见父亲对着刮脸刀里的小镜刮脸时,心里就特别温暖和舒展,好像那是我买给父亲的礼物样。我不知道为啥儿,我从来没有为那一次真正的偷窃后悔过,从来没有设想过那个被偷了的国家干部是个什么模样儿。直到又过了多年后,我当兵回家休假时,看见病中的父亲还在用着那个刮脸刀架在刮脸,心里才有一丝说不清的酸楚升上来。我对父亲说:“这刮脸刀你用了十多年,下次回来我给你捎一个新的吧。”父亲说:“不用,还好哩,结实呢,我死了这刀架也还用不坏。”  听到这儿,我有些想掉泪,也和当年打我的父亲样,把脸扭到了一边去。  把脸扭到一边去,我竟那么巧地看见我家老界墙上糊的旧《河南日报》上,刊载着郑州市1981年第2期《百花园》杂志的目录。那期目录上有我的一篇小说题目,叫《领补助金的女人》,然后,我就告诉父亲说,我的小说发表了,头题呢,家里界墙糊的报纸上,正有目录和我的名字呢。父亲便把刮了一半的脸扭过来,望着我的手在报纸上指的那一点。  两年多后,我的父亲病故了。回家安葬完了父亲,收拾他用过的东西时,我看见那个铝盒刮脸刀静静地放在我家的窗台上,黄漆脱得一点都没了,铝盒的白色在锃光发亮地闪耀着,而窗台斜对面的界墙上,那登了《百花园》目录的我的名字下面,却被许多的手指指指点点,按出了很大一团黑色的污渍儿,差不多连“阎连科”三个字都不太明显了。  算到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四分之一世纪了。在这二十四五年里,我不停地写小说,不停地想念我父亲。而每次想念父亲,又似乎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我没想到,活到今天,父亲对我的痛打,竟使我那样感到安慰和幸福;竟使我每每想起来,都忍不住会拿手去我儿子头上摸一摸。可惜的是,父亲最最该痛打、暴打我的那一次,却被我遮掩过去了。而且是时至今日,我都还没有为那次本正真切的偷盗而懊悔。只是觉得,父亲要是在那次我真正的偷盗之后,再对我有一次痛打就好了。在父亲的一生中,要能再对我痛打上十次八次就好了。觉得父亲如果今天还能如往日一样打我骂我,我该有何样的安慰、幸福啊。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勿庸讳言,较之时下恣肆泛滥的快餐文字,本书无疑是五十年沉淀而不得的浓醇佳酿。阎连科回望生养于斯的故乡黄土,回望同一时空下交错连接的先辈之情,在母语文化年深日久的浸染下,不惜生命、脑汁、心血,倾情酿造了对这一语系的反哺与彰显。其用心之苦,用情之深,用力之巨,其对汉字的笃信、虔诚和敬畏,令我们一睹了什么是高度负责和面对历史的写作。父辈的勤勉、隐忍、克己和无私,注解了以农耕文明发轫的华夏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兴盛基因和图腾密码。书中对人生的分合聚散,对生命的流转递进,有着近于宗教般的解读和诠释。  ——辽宁读者张国增

编辑推荐

  09年感人大书  阎连科600万字著作中的真情之钻!  《我与父辈》是一本充满苦味、苦涩和苦难的书  一本用大爱,用揪心的痛疼、真诚的感、  和永远无法弥补的忏悔之心写成的书  一本父母看了想送给儿女的书:请了解你们的父辈  一本儿女看了想送给父母的书:感恩,我们的父辈  亲情撼心 千斤万钧  诠释生和死的宏大乐章 隽永交响  亲人会远去 亲情恒久在离你最近的地方  最凄美的亲情大爱 最颤动心灵的经典读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与父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4条)

 
 

  •   阎连科,一个不为一般人熟知的作家。他的《我与父辈》用最简单的笔触道出了最真实的情感。写得很平淡,但是也真实,也许很多感受,只有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才会引起共鸣。几个孩子都处于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生活所迫,只能供一个人孩子上学,其他孩子只能辍学到田里劳动。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件新衣服,会让那个时代的人铭记终生。这些对多数的80后和90后来说,也许会是一种看天书的感觉。其实完全以80、90来区别也不对,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即便是同样的时代,对生活的感受也完全不一样,80、90只是泛指而已。我以为他的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看点。第一,我挨打。“好像,每每想起我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第一次是每天偷父亲的一张钱买烧饼吃,父亲在过完春节的初六这天,对我进行了“严刑拷打”,直到“我说是我偷了他才歇下手”。父亲在得知我偷钱买了烧饼吃,“把他的头扭到一边去”,“我们都看见他眼里含了泪”。第二次是父亲误以为我在偷别人黄瓜时偷了人家的钱,又是一顿暴打。这两次打体现了父辈的严厉,同时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无奈?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同点是,我是挨了妈妈的打!妈妈的打让我铭记终生!第二,大伯分糖吃。别人家的孩子都有,自家的孩子却经常眼巴巴的看着。我同样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家里来了小客人,妈妈把好吃的拿出来分给他们吃,轮到我时没有了,我只有眼巴巴的馋着。物质匮乏的年代,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在重复?第三,大伯是那么一个要强,善良的人,却嗜赌如命,最后自寻短见差点死去。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我们不能用简单的评价体系来判定一个人的好坏。看这段的时候心情最复杂,一面恨得想把这个人从书里揪出来痛斥,另一面在心里却拼命拼命地找理由为他开脱。后来,终于,看到阎连科在书里写出了特别的充分的理解,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再后来看到大伯终于离开了赌博,紧缩的心也终于透得过气来了。跟大伯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父辈可能都是有缺点的,可能无伤大雅,可能就有伤大雅。我们常常去抱怨这些缺点,讨厌这些缺点,不容忍这些缺点。而事实上,我们有没有想过,那些有伤大雅的缺点,有多少是为了儿女才造就的?而那些无伤大雅的缺点,我们是否给过它们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还有心疼?第四,作者对自己孝道的剖析与批判。他是对父亲怀有深深的愧疚的。他愧疚自己没帮助父亲挑起家庭的重担,愧疚自己当年没花10元钱让父亲看《少林寺》,在父亲离去之后,钱可以赚,而让父亲看电影的心愿永远没法了却。那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只要父亲在世,我们家就不会有好日子过”,因为这个念头在他看来有另一层意思--“我希望父亲早一天离开人世”,“想以父亲的死来换取我们家的好日子”。人贵有自知之明,作者的这种心情还能说出来,是需要的极大的勇气的。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时候也会有那种一闪而过的念头?作者的坦诚,就值得尊敬。他说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倘若不对现实进行太平粉饰的话,我以自己有限的人生经历可以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就算不是百分之百也是百分之九十的现实写照。人生是很吊诡的,最善于以时间来考验人性,“孝”倘若以某一时刻的言行来衡量,大约所有人都不吝付出,以换取内心的安宁和道德感的满足,而一旦它成为一个长久准则(家有长期患病需要照料的父母),稍有背离便会落下“不孝”的罪名,那它就成了孙悟空头上的金箍,无比可厌。总之,《我与父辈》是写给经历过生死、有一定阅历的人的长篇散文,一如既往地,阎连科保持着他作品的深度和力度,语言比起小说来要和缓些。我想,心中仍然有一片乡土的人更能理解这篇散文,因为乡土上的挣扎和无奈,也因为土地是最纯粹最残酷的所在。这本书在今天这样的一个时代还是值得一读的。难得有写得这样纯粹的书了。摘录一段文字共飨:“我们总是要把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无休止的拉长,永远去享受父母给我们的心怀和疼爱。因为这种疼爱河流源远而流长,我们便以为那疼爱是取之不竭的。因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所以我们也并不把那爱放在心上去。”“直到有一天,长辈老了、父母病倒了,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都早已为了生活和儿女、日子和碎琐,精疲力竭,元气耗尽。”“对父母和长辈生命的疏忽,如同我们常年在暗暗吮吸着父母和长辈的血液而当代可有可无的水。”“现在,他们年迈了,陪伴他们的只能是赋闲的无奈和一日日的衰老,甚或从他们迎面走来的日子里,只能疾病和死亡。”
  •   去年之前一直不知道阎连科为何人,直到同事送我一本《风雅颂》,我被他浩荡的语言和对土地的深情所震撼。于是听见他出了新书《我与父辈》之后,马上找来一解饥渴。《我与父辈》是一本很薄的书,不到200页,13万字,一共四篇,第一篇写阎连科自己的童年记忆,第二篇写他的父亲,第三篇写他的大伯,第四篇写他的四叔。都是关于中国农村的贫苦和辛劳,关于中国农民的生死与命运,艰辛与幸福。对饥饿和苦难的记忆构成了书中必不可缺的编章,那也是整个中国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痛苦现实。吃饱饭,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农村生活唯一的主题,当然,围绕这个主题,人的卑微命运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曲折着、挣扎着。阎连科与他的父辈们,在各自的又共同的命运中挣扎,各自过着难熬的日子。虽然苦难,但是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也没有退却,或许也没法退却,因为退后一步就是饿死。极端的贫困之下,亲情却更显珍贵,人性的善良,越是困顿越是闪光。出于对命运的不甘,阎连科通过参军逃离了农村,通过写作留在了城市。但是当他回首往事,却深感到命运在他与他的父辈之身上的痕迹,生命在长度和宽度中向死亡靠近,每个人都有着死亡在前面等待。然而,彼样对待死亡,却是需要大智慧的。阎连科说只有两种人不惧怕死亡,一种是哲人,已经将生死上升到哲学高度,所以,死亡对于哲人来说,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存在的形式;另一种,就是像他大伯那样的农民,不识字,不思考,认为死亡就是命运的安排,人生本来就是那样的,人就是要死,所以,能够坦然平静地面对。并且,正因为有死亡,所以更要安排好活着的事情。阎连科的笔,没有丝毫的矫虚与夸张,他如实的描述着在他生命中留下浓重划痕的中国中原的农村,描述着他父辈们命运的艰辛以及他们对命运的抗争。农民们的人生追求十分简单,先是把父母养老送终,再就是养大儿女,为儿子们盖房取媳妇,给女儿准备好嫁妆。儿女成家之后,他们的任务似乎就完成了,他们的人生意义似乎也就在此了。然后,到了老年,儿女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剩下老人,孤独地面对日益破碎的乡村,一日一日打发着寂寞的时光。与一般农民不同,阎连科的四叔从农村召工到河南新乡水泥厂,当上了工人(其实也就是农民工),所以,他四叔家的境况要比同村的其他人家好一些。但是,水泥厂工人的工作也很苦很累。像这种情况的人,在阎连科他们那儿叫着“一头沉”,他们不属于城市,也不再属于农村。阎连科说如果那时的农村是地狱,城市是天堂,那么他四叔的这一类人,就是永远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半空中,没有归属。阎连科对于下乡的知青,并不和很多知青文学描述的状况相同,在他看来,城里来的知青们不务农活,还要被派到他们家里吃掉他们家过年节或者有人生病时才舍得拿出来吃的白面,知青们还偷鸡摸狗,寻衅打架。后来又一窝蜂地回了城去了。后来的知青文学拿什么知青的苦难来说事,其实知青只是在农村呆了几年时间,他们哪里知道祖辈世代日复一日的那样熬日子的农村农民的苦难?苦难有时会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发泄和释放压力的渠道却没有,这样时不时就会有家庭暴力的发生,他的父亲,他的大伯,都有过对儿子多次的痛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几乎要往死里打,打着打着,打人的父亲自己也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把你们打死了日子也就好过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记忆。不打不成材似乎中国的千年传统,儿子对父亲的暴力记忆,似乎也成了温暖回忆的一部分,特别是当年代的久远父亲的逝去让这一切都变得遥远而模糊之后。只是最近我读到一篇文章,说中国人的暴力传统有一部分成因是因为家庭暴力,所以,对于家长打儿女就有了别的看法,但是我并不怀疑阎连科的真诚,毕竟,时代是不一样的。《我与父辈》一书中,有很多场景都让我依稀想起自己的童年,当然我没有那么饥饿过,也没有那么苦过和累过,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关于劳动和汗水的记忆,关于物质极度贫乏之下对于糖果与肉的渴望。那是每个农村娃必不可少的成长经验。但是有些场景却有些陌生,可能是因为阎连科所成长的农村是在北方。最让我感怀的,是书中那浓浓的亲情,父与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侄子与叔伯之间,堂兄弟姐妹之间,相亲相爱,互助互帮,洋溢着家庭的温暖,流淌着人性的善良。书中,阎连科对父辈们的生与死有着复杂的感受和思考,当父辈渐渐逝去,生命的意义在有无之间。正如书的题引:“终于就在某一瞬间里,明白了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与病死。”如果说《风雅颂》让我认识了阎连科,那么《我与父辈》则让我走近了他,我喜欢他胸中那浩荡之气,喜欢他真诚的文字,爱他对土地的爱。昨夜,梦中,我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父亲身旁,我和父亲一起劳动,一起喝酒。
  •   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看过一本像样的书了,日子像流水一样按照应有规律流转着,开会上班、上班开会,日复一日平淡无奇,就象某人说的那样快要淡出一个鸟来了!直到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阎连科写的《我与父辈》,几次禁不住流下眼泪、几次的合书沉思!书中的场景我是何等熟悉,我出生在农村,时常所见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和与天斗的不果的无奈后的叹息声,深深的烙印在我年少的脑袋里至今清晰明了,年少时求学家庭的变故所带来的窘迫,使得我比城里或是同龄的孩童更加早熟,因为我比别人更早知道了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同样地我也在同龄里想通过当兵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父母的回复又是那样的相似;中学时代家庭的变故,想逃离现实的我也一度逃到两百公里外的城市做建筑工地的扎铁工人,好让劳累的汗水来掩埋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对生活无奈!辉煌的城市的灯火又是那样激起我对城市生活无限的向往。。。。。。父辈们的艰辛生活慢慢的退消了,原来满天黑发的父母也已经满天白发了,他们的同辈们好多都先后奔到另一个极乐世界去了,剩下的父辈们的光景也大不如从前了。这也让我想到我们这些做晚辈儿女的,总要把父母对我们少年的疼爱无休止地拉到青年和中年,只要父母健在,就会把老人的当做三十四岁的壮年去对待,永远把自己当做年少不更事的孩童去享受父母给我们的心怀和疼爱,哪怕自己已经是壮年,而父母长辈已经步入了老年的行列里。因为这种疼爱就像爱那个河水那样的源远流长,我们便以为那疼爱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所以我们也比不把那爱放在心上去。直到有一天我们的父母病倒。。。。。我我们才猛然的发现爱你的父母已经是为了生活和儿女、日子和生活中琐碎,精疲力竭,元气耗尽!爱我们的父母虽说没有到达年迈之际,但也已经迈入了古稀之年!为他们的孙辈的抚育发挥着他们人生中最后的余热,看着只有小学文化的古稀父母亲戴着老花镜看我们平时看的教育小孩的书,还不时问他们尚未认知的字及意思!我的心再也忍不住的向上天祈祷!让我的父母可以更加的健康长寿。。。因为有这样的父母是我们几辈子所修的福分!我的心存感知、感恩!父辈们取之至少而我们有时竟然不曾给予!跟随儿女生活的父辈们慎小慎微,古稀的父母亲有时因为不注意天气的变化或是抵抗力的下降而导致的感冒生怕影响我们的工作而都藏着腋着!这会让我们有着多么的心疼。每一天早晨出门安全的叮叮咛和下午回家后笑脸及可口的饭菜香就是我们永远也享受不完的亲情!爱我们的父母们吧!正如他们那无私的爱那样爱他们!子欲养,而亲不在!空抱憾!!
  •   今天下午刚刚读完阎连科的新著《我与父辈》。掩卷之际,不禁想起了曾火爆一时的都市情感剧《靠近你,温暖我》。虽然该剧内容和《我与父辈》风马牛不相及,但借用“靠近你,温暖我”六个字却能恰如其分的形容我此时的读后感。
      
      阎连科曾创作有《受活》、《日光流年》等,其作品浑厚质朴,多次荣获文学大奖。此次推出长篇叙事散文《我与父辈》更是创造了销售奇迹,一举超越张爱玲《小团圆》。获得如此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我与父辈》的高水准、高质量,用阎连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他所有作品中的一颗真钻。
      
      在第一章里,阎连科交待了写作这本书的缘由:四叔的突然过世,让他忽然惊冷的意识到父辈们大多已经离世,对于写作、柴米油盐、人生、苦难、命运等等,他忽然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几番辗转,他决定从回顾自己的童年开始,讲述父亲、大伯、四叔平淡却坎坷的一生,清偿自己的心债。
      
      在“想念父亲”一章里,他谈到父亲的病、任性、战争、命运,更谈到自己未能让父亲临终前躺在床上看一场《少林寺》而带来的永久地悔,诸多细节令人动容,潸然泪下。在“大伯一家”一章里,他讲述了一个足可成为“英雄”的大伯,大伯的洋袜、糖果,年复一年在冰天雪地里破冰赤足渡河拉石头,倾家荡产的赌,以及最终浪子回头的金不换……
      
      如果说“父亲”、“大伯”激起了我对自身父辈们的回忆,那么“四叔”的一生,直接刺激了我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反思。“四叔”是一个所谓“一头沉”——自己在城里有正式工作,妻儿却还在农村——的水泥工,每次回家探亲都是光衣鲜亮,惹人眼目。幼年的阎连科也如同他人一样非常羡慕四叔,及至有机会与四叔共事,他才对“一头沉”、对生活的柴米油盐有更深体悟。更让人唏嘘的是,在四叔年华老去,回乡安度晚年,四叔却发现自己已成为村庄里最熟悉的陌生人,“一头沉”变成了两头空……
      
      这个故事让我心有戚戚。少小离家老大回,生活的压力,命运的无常,这些都会造成一批又一批的异乡人。在今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可扭转,一批又一批的村镇青年,他们对城市充满想象,发疯般地逃离乡村,到城市里打拼,试图漂白自己。也许十年或者二十年后,他们才会发现其实村庄的痕迹一直都在铭刻着自己,始终未曾离去,在故乡里他是异乡人,在异乡里他是故乡人。
      
      《我与父辈》只有十三万字,半个下午就能读完。但,我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半个下午的阅读很可能会带来长达数月的震动。毕竟,能够读到一部和史铁生《我与地坛》、张洁《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般的作品,实在可遇不可求。这些年里,我读过很多次阎连科,我发现,他的根其实一直没有离开中原故土,他的天赋灵感来源,对生活的咀嚼体味,说明了他至死也将会是一个“狐死首丘”型的作家,我对他的下一次书写充满了期待。
  •   如果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那个乡村、那样的家庭、有过那样经历的人,或许很难明白他为什么如此探寻自己同那片土地的渊源,他人生最初二十年的生活,和他同父辈的那种情感。甚至,八○九○后们,或许就根本弄不明白,一个人,亲生的父母都在,为何会使自己的生日像个谜案一样,要推测和破译。其实是那么简单,穷苦的家庭出生一个又一个孩子,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没有人会刻意得记,因为在农村那有如今这种过生日的概念,所以,当阎连科写到他不知道他出生的具体日子,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莫名的酸楚,在这里,阎连科丝毫没有责备他父母的意思,他只在如实真诚地写下了他经历过的故事和那背后的生活。《我与父辈》这个看似平淡的书名下,有着阎连科泪透纸背的深情。读完后的那个夜里,我在扉页空白处涂下《书源记略》:很久没有如此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用了近四个小时,几次泪如泉涌,甚至嚎啕大哭。五年之差,可是有很多相似的体验。其中多少东西我在十八年前就想过(绝无自我吹嘘之意),有十六年前的《迷途上的呢喃》和两年前的《致某人书》为证。零九年十二月九日从湖南搭荷花机场每天惟一抵京的航班回,到办收拾东西,拟十日回鲁南大哥家看受伤的母亲,见此书在我出差送至,想明天返乡之程本选一早,可因工作又只好改明天中午回。回家心切竟然有慌心之感,晚睡不下,竟一气读完,至十日凌晨一时,久不能寐,翻身伏床记之。全书只有十三万字,分五章,其实核心的内容只是四部分。在《我的那时代》中,让我倍感亲切的是童年读书的生活,写作的最初动机,打工的日子,青年时拉车形成走路时一个肩高一个肩低,高考未果后去当年的生活。然后阎连科用了三个篇章分别写了他的父亲,他大伯一家和他的四叔。在写父亲的一章,他剖析了他曾经的行为和心中惊鸿掠过的念头,感受的到他的泣泪吐血般的追悔莫及。让我忍不住开始了流泪的地方,是到了第四章,写他大伯在经历了一个儿子服兵役自杀后又一个女儿遇车祸去世了,大伯独自一人出来,找到了他,就是散一下心,他给大伯做的蛋炒饭,大伯临走时说,那是他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饭。还有让人难受的是写了他的四叔,离开土地在外工作,退休后又回到故乡,那种变化后的生活状态,那种什么也不适应后的茫然、逃避和麻醉。。。。一切的一切,我是那么的熟悉。那是第一代从农村出来可农村又有着家庭半工半家人的宿命,他脱离不了土地给予的影响。阎连科早就知道,可是一直没有认真读过他的书,若干年前海诚和贺林兄都向我说过他的《为人民服务》,我也曾上网找着看过,但是没有这么一本书给我的冲击这么强烈。阎连科,1958年某天出生于河南嵩县的一个偏远小村;《我与父辈》成于北京花乡711号院。这两个地方似乎在某个时点距我都不太远。
  •   《我与父辈》是一本充满苦味、苦涩和苦难的书 。一本用大爱,用揪心的痛疼、真诚的感。和永远无法弥补的忏悔之心写成的书 。
  •   买这本书是看了梁文道先生的开卷八分钟,因为时间梁先生着重介绍了知青和父辈的死亡情况,于是在当当网购来阅读。我是河南人,生在七十年代初,没有阎连科先生那么深刻的认识饥饿和贫穷,但是在阅读中,我却想起了我的父辈和我的兄长。他们的生活如作者所叙述的那样--饥饿和贫穷。前半部分叙述过生活后,作者在后半部分进行了忏悔,一个宗教徒般的忏悔。他叙述因为他的情况导致父亲没有看到少林寺等,然后是对死亡的思考,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写着自己对死亡、尊严、人生的认识。当你离死亡越近的时候死亡就远离你。是的,你思索了死亡,理解了死亡,当一切该来临的时候都是如此的平淡。我们都喜欢回忆童年,说那时有多少美好的回忆,而现在的孩子们却生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的童年幸福是多么的沉重。现在的我们已经很少再回忆说60年代如何如何了,因为那一页是如此的不堪回首,我的父亲80岁了,他说回忆那些事情是一种痛。我们不是遗忘,经历过的人是因为不愿意再想起那种痛,而没有经历过的人在享受着幸福和欢娱,没有时间想那些事情。感谢阎连科,他让我回想起那个年代。也让我进行了一次忏悔。
  •   爱人或者爱你美丽的容颜,朋友或者爱你开朗的笑容,孩子或许爱你无私的付出,只有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爱。这是一本打动读者心灵的书,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起伏的情节,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真实的描写了我与父辈之间许多平凡又感人的故事。看到这本书时,我失去父亲已经三年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心痛都和作者一样深刻。同样也有太多来不及说的话,太多来不及为父亲做的事情,还有太多深深的后悔。看书,很久没有这种共鸣的感觉了。作者彻底地把自己剖析在读者面前,尤其是写父亲的那一章,让我数次热泪盈眶。为天下父亲的重担,艰辛,唏嘘不已。纷纷尘世,在职场的奋斗中,在生活的重压下,如果还有父亲的肩膀可以依靠,是多么幸福奢侈的事情啊!请为自己的父亲做一件早就该做的事情吧,和父亲说说心里话,抽空多回家看看。因为比起父亲为我们所付出的,我们的回报永远太少太少了。
  •   阎连科老师的书籍还是第一次看,网络上的访谈倒是看过一次,感觉还是非常好的,看了书才明白,一个人的性格、做事的风格都在脸上写着呢,男人40岁以后你的脸就是你的一张最最真实的名片。阎连科老师书的风格就是这样,非常的真实、质朴,你读他的书的时候就仿佛跟他单独在聊天,你们在很自然地唠家常,唯一不同的就是你不能插嘴,还得随着他的思维不断地进行时空的跳跃和模拟。总体能够带给心灵上的一些触动,使你在不知不觉中会想起自己的父辈们是怎度过那段岁月的,不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本书的语言非常的质朴,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更没有用什么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一些惯用的文学手法,全篇都是非常常用的语言,但是经过作者的笔写出之后,整个的感觉就焕然一新。让你感觉不到陌生,如果闭目想想,好像回到了那个时代,回到了那一幕幕的场景,非常的逼真。我也不得不联想到我的父辈们,他们弟兄姊妹七个,同样有着平凡而传奇的故事,同样是那样的朴实。再现过去的生活,再现那样的场景,让人怀恋。
  •   在图书馆看到然后又买来珍藏。阎连科的书看过耙耧天歌系列和丁庄梦,这是第一次看他的散文,很喜欢。书中那些坚韧勤劳的父辈总让我想起自己的父辈,而被宠溺的自私的“我”,也会让我产生深深的共鸣。他笔下的农村和我生活的豫南农村有太多相似之处,我们也有着太多相同的感悟。本书文字非常朴实,无任何堆砌的辞藻,却能深深打动我。书籍包装很精美,纸张很好。很值收藏。
  •   认认真真读了一遍,我的父亲和阎连科是一个时代的人,他的父辈和我爷爷是一个时代的人,我也是农村出身,我老家也是河南,作者所写的故事就好像发生我的身边一样,所以印象极为深刻!父亲那一代,(我父亲弟兄五个,还有一个姐姐)生活是极为艰苦的,我们家的房子(父亲结婚的房子)最早还是茅草屋,和小叔家,爷爷奶奶生活在一个小院子里!没有办法,那个时代本身就物质匮乏,整个国家社会也是比较落后的!后来父亲要自己独立出来,那就自己做砖坯子(没有烧制但是已经做好的土模块),在我们自家山上砍柴火烧土窑 那时还是88年左右,但是我印象也是极为深刻,做好的砖坯子夏天怕雨淋,一淋就是一堆泥,冬天怕霜冻,一冻砖坯开裂温度一上来又是一堆土!那时候还没有机动三轮车 都是架子车,柴火也是一车一车的拉到窑上,夏天烧窑窑洞里的温度自不待言,总之我们那四间瓦房砍了多少车柴火,烧了多少窑砖,亲戚帮了多少忙,留下多少汗水。。。真的 说多了都是眼泪!那四间瓦房的工钱是500元 我记得很清楚!但是房子盖好以后的喜悦 我相信我父亲更能体会到! 后来家里陆续买了金星牌的黑白电视机800元,机动三轮车5000.豪爵110摩托车4200 呵呵 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但是对于那个年代,我这个80后也许有着更多的体会!也许吃苦也是一种财富吧!惟愿父辈们身体健康,多享些福!惟愿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惟愿我们不忘过去,也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   本书讲述作者与父辈们纯纯,浓烈的爱。

    做为80后的我以为能引起共鸣,可是没有。

    父亲只打过我1次,让我记得。

    其他父亲以教育家,艺术家的慈父形象出现,

    不能说感受不到爱,只是表达的形式不一而已。

    看到作者偷钱被狠打,我也在想要是当初父亲在我偷钱时也能打我一顿,或者我能更有感情。

    时常我感到自己缺乏爱,是真的缺乏还是太功利而忽略了呢?

    谢谢作者的亲情奉献!孝敬父母,要趁早!
  •   读完本书后心情相当沉重,虽然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但作者书中字字句句渗透着对父辈的追忆和泪水,令人欲罢不能又不忍卒读,不管农村城市,不管亲人在他人眼中是如何看待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无私的,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珍惜眼前,哪怕只是陪他们坐坐,不需要太多交流,对父辈们而言已是莫大安慰
  •   作者对父亲有多少的爱,他的内心就有多少的自责和愧疚,我恸哭着看完父亲为积攒做房屋的钱而带着孩子们淌着冰河运石块,作者虽静静地用平实的语言写着这段回忆,但我能看到作者写时他是多么的怅惘和揪心,无法对父爱进行行孝和补偿,只能扪心痛哭地自责。如果没有对父亲深挚的爱,作者是无法深刻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把自己童年和青年时期曾经的自私,赤裸裸地展现给读者,令读者为之动容,为作者的真心而欣慰。令对父辈们有一样深挚感情的读者感同身受。
  •   看了这本书后,觉得作者比我要年长一些,但是有共同的地方,都是农村出来的,都是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对农村有一种特别的爱。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对父辈欠得较多,为什么呢?陪他们的时间太小,看望的次数也少,关心多是留在语言上,行动太少。前两天看报纸,上面讲对老人来说,也许他们的岁月不多,所以作为后辈,应该抓紧时间,多看一看长辈,多陪一陪他们,多敬一点孝心!
  •   作者出身农村,对农村生活的艰难有深切体会。高考不利,后来当兵,终于逃离了农村。本书纪念作者已故的父亲、大伯和四叔,几个平凡、沧桑的农民和农民工,除了忆述感人往事、表达晚辈对父辈养育之恩的感激,作者更多处剖白自己当年曾经为了个人前程而不顾家人挂念的自私选择,为此沉痛自责。作者在事隔过年后终于有勇气用文字重温父辈的深厚情感,承认自己的过错,令读者感叹。但可惜作者在反省自责之余,似乎并没有真正地认清父辈苦难的源头和自己犯罪的本质,在农民的愚昧落后和城里人的自私狭隘的残酷现实前,作者只能孤独地咀嚼绵绵无尽的悔恨。
  •   这本书是从地铁报纸的介绍上看见的,于是买来欣赏,果然,文笔细腻,感情真挚。让人感动之余,认为这本书也是对那段历史与中国农村历史与现状的真实记载,建议我们的初高中生能被推荐阅读这样的书籍。我认为像当当网这样的书籍经营商,也能投身于中国的孩子们的,年轻人的读书活动中来,多介绍好书。你们的努力对当代年轻人的教育也是功不可没的。也许若干年后,中国的后辈就不知道他们的父辈曾经做过的事,经过的苦难,但是有些历史是需要一遍遍回放的,不光是大事件,生活中的历史细节也是需要人们忆苦思甜,中国很大,各地的历史在特定年代都有相同点与不同点,可以作为人生思想的提升教材。也正是有了好作家,我们才能看到如实的记载,并且这些记载让人感动。
  •   作者在该书介绍了父辈们对子女的无私关心。中国的父母们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健康的体魄,到老了,且仍然还在时时挂念自己的子女,确实很伟大。作为子女,我们对他们关心的太少了,太过于关注我们自己了。社会的和谐,关键是家庭的和谐。希望这类的著作能多些。
  •   好读,实在的心情,实在的感情,真实的思想,真实的亲情!令人感动的除了父辈们的言行,还有作者老师的发自内心的自我认识和对自己的严格的剖析!
  •   不敢倾注太多感情的去看这书,太过于悲情。总是看到苦情处,把头仰过去,不让眼泪流下来,可阎家的故事,从父辈到兄弟,都活生生的浮现在眼前,想要把自己抛开那情节,却又难抽离。唯有眼泪才能让抑制的情绪找到出口。相比于父亲,更想给大伯一个拥抱。
  •   刚开始读,是一本朋友推荐的书。了解父辈,祖辈的历史,从微观处了解历史,了解祖辈的艰辛,无奈,心酸,时代强加给他们的命运。
  •   买这本书是因为看了谢有顺的《抱读为养》,书拿到手就很喜欢。晚上儿子学习,我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书中父辈的形象在字里行间鲜活地存在着。没有华丽的词汇的堆积,没有浓烈的情感的爆发,心中却时时被父辈们最简单的一句话,最平常的一个举动感动着......
  •   看了这本书,同样是农村长大的,所以觉得与作者有些地方是相似的,只是作者用非常细腻的手法把一个家族的感情写了出来,而且有些部分催人泪下。看了后,你会觉得亲情是多么的可贵,真情是多么的美好,建议对于城市里的孩子可以看一下,虽然要完成理解书中的内容可能有些茫然,但确实值得读一下。感谢当当网推荐这么好的书。
  •   没想到关于河南关于乡情关于亲情关于汉民族性格可以写得那么清晰。被深深吸引了。这个作家超出了意料。就如同大厨做饭一样,俺做不出来可以尝出来。只听说有这么个大厨,没想到把中国人品性这盘菜炒的那么到位。佩服油然而生。虽然是河南的作家,写的是河南的农村,但是绝对可以代表中国农村,代表中国人。事情很多根基豫西,中国最土的地方之一。可是感觉到已经超越了乡土。作者谈到了归宿,谈到了很敏感的话题。其实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对归宿越来越考虑了。我们这一群人或者说这个民族到底要塑造成什么样呢,都可以感觉到。深沉的问题也是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建议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看。或者说厚重的男人看最合适。作为经典收藏。对了,当初是看了报纸上马未都推荐后买的。
  •   这本书的质量很好,而且书的内容感人,能够体会到父辈的伟大,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一本好书,建议收藏一下。
  •   很久没有读到这么深情浓厚的书了,有些心酸,却那么真实,我们与父辈之间,究竟隔着什么呢?
  •   哭了好几回。我们的父辈都是一样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子女,唯有孝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这个是蒋方舟的男神阎连科的感恩回忆之作 于此读懂生知道死 知道生生死死
  •   看的这本书的介绍是在一份报纸《作家文摘》上,并摘录了一个片段,当时没敢看,因为那时我的苦命的父亲正患了癌症。父亲去世了,我将这本书细细看了,为作者的坦白,对自己内心的剖析,忏悔而感动,而深思。与作者相似的处境,对病重的父亲有类似的感受,甚至比作者还该忏悔,可我没有那样的勇气,反而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以求得安慰。终归我是不孝的。只有在失去了,才懂得原来可以做得更好,可上天不会给我这个机会了。正是‘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这辈子,终归是我欠了父亲的。我们为父母做的,永远及不上父母为我们做的万分之一。尽孝要及时,不仅为了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说实际一点,也是为了在日后或长或短的日子里,父母必然地离我们而去时,我们能不那么后悔,回忆起来能有让自己心安的地方。其实,我们做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事,都能换来他们的极大满足。
  •   流着泪看完《我与父辈》,似乎看到了当时生活的艰难与社会的无奈,但是同时又感受到了生活在贫困阶层的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与追求,他们乐观倔强地活着.
  •   喜欢这本书、似乎感受到父辈的艰辛!给予我启迪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   承载了父辈的记忆 读到了作者父辈的艰辛
  •   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父辈,请珍藏在你的记忆深处
  •   如题。在当下,对这种父辈的情感似乎渐渐退却,尤其对城市的孩子而言。
  •   这是一本十分畅销的书,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好作品,阎连科是我喜欢的作家,他的作品得到畅销实至名归。
  •   我与父辈是朋友推荐的一本书,孩子觉得不错
  •   快递很给力,一天时间就收到了。阎连科的东西与众不同,书虽还未看,但是我相信这本书很精彩,因为是朋友推荐看的。
  •   很喜欢阎连科,是个勤奋努力的人,书也接地气,五折很划算啦
  •   阎连科的书都还可以,这本也不错,值得一读
  •   我与父辈我与父辈我与父辈我与父辈
  •   《我与父辈》这本书不错,孩子喜欢
  •   这部作品让我认识阎连科,也重新回到我熟悉的农村生活和身边人物。
  •   线装、精装!连封膜都有呢!内容很好,我买了好多阎连科的书啦,四书、为人民服务、也买了。
  •   我喜欢阎连科这样的作家,朴实,带着浓重的乡土气息,缩写的作品又不乏对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的思考。
  •   亲情永远是最珍贵的
  •   除开感动。还是感动。究竟在我们父母这一代的人里。还有着多少我们没了解的或者是我们忽略的却能让我们用余生去回忆搜索的。
  •   是本不错的散文 在图书馆借来看了之后有好几次都热泪盈眶 于是决定要买一本珍藏 喜欢这个第一版的封面 很有内涵帝感觉 但是书包装的不好啊 拿到手里的时候外皮有的地方都有损坏了 硬皮本上竟然出现了坑 对一个爱书人来说真是心疼的到死啊 希望下次包装要尽心尽力些
  •   能反复阅读的一本书,每看一次就对长辈多一些感恩之情。
  •   大伯,父亲和四叔对我的童年影响是如此巨大。他们的一生献给我们的这一辈,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
  •   作者能把平凡的家庭小事写得如此有可读性,而且书中评论、自我感触深刻,让人佩服。不过有些地方作者对自己人性的剖析有些过于苛刻,反而给人一种矫情的感觉。
  •   还没来的及看,但是我爱我的父亲,很想通过看这本书能得到一点灵感 写一下自己的父亲。
  •   我们有父母,也是孩子的父母,一辈又一辈对孩子无尽的操劳,养儿方知父母恩!
  •   我也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对书中描述的那些事情,大多数都很有感触。平淡的事情中折射出那一辈人的辛酸与苦辣。
  •   其实早就在刊物上读过此书的一些片断,很喜欢这种情真情深的书。
  •   除了感人还是感人,北方大汉的柔情,我觉得虽然我们有一定的年龄差距,但是那种大家庭艰苦过日子的感觉很相似,我能感同身受,有好多段落印象深刻,记忆颇深,难得的好书能把个人的经历写的颇有广泛性~
  •   老师推荐的,果然好书,培养孩子感恩。陪伴成长,严慈相济。
  •   近年来少见的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的书,强力推荐给60后的人读。
  •   终于将此书入手。文字真诚,感人。
  •   他一直想买这本书,收到后很满意。这书与其它的书不同之处,是线装,这是特色。他说这是好书,没舍得看,想留着在地铁等路上看呢
  •   书的内容确实很感人!书的质量也很好!很喜欢!在网上买书很划算!
  •   这本是我期待的书,首先作者就是我喜欢的一位作家,内容也适合我的阅读节奏,很满足。
  •   还没来得及看,仅仅大略翻了翻,从目录和大致内容应该是不错的书,以后慢慢阅读.
  •   读后心沉重!
  •   给老爸买的书,也很值得我们年轻人读。
  •   农村80后或之前的看了很有感触。。。。书很好。
  •   书上好的语句都被我做上了标记,真的很多经典的话,内容很有内涵。真的很喜欢
  •   看完这本书你会觉得---活着就要努力做到无愧于心。
  •   这书质量还不错,值得一买!!!!!
  •   书中的故事让我感觉就是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往事
  •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之前我看过很有感触 能给当代青年很好的启示意义 后又给浙江表弟买了一本
  •   字字真情,值得阅读
  •   感动,感激,感恩~
  •   写的不错,值得读
  •   正版书,很好, 纸张和印刷都很满意,超值购物。
  •   书的质量不错,儿子喜欢
  •   很好的书,好评
  •   连科的书,都喜欢
  •   是一本告慰灵魂的书
  •   很不错的书 打开后里面的封皮 比外面的好看多了
  •   来学校带不动了,丢家里。还不错的书,以作者的背景来说。
  •   还没看,不过书的外包装是精装的,看上去很舒服!
  •   爱那一股经久悠长的气息漫发着清新的田园幽情
  •   这本书对于特别在农村出来城市的70或80这代农民孩子来说,感触跟大。很多都是如此之经历!
  •   作者对自己的三个不可原谅中是否有我们的影子?不可不读的一部作品!
  •   读了这本书,真想哭,虽然我是个男人,还是不能够压抑住自己的感情
  •   看梁文道的《我读2》介绍很想一睹为快
  •   语言很精致,值得一读的文学作品!
  •   很感动的一部作品。值得一读。绝不后悔。希望作者有更多的好的作品。
  •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读物,没想到这么好,值得一读
  •   这本书非常感人,我一个下午看完了,看完后颇有感触。
  •   读后会有很多的人生感悟!相信带给心灵的震撼是强烈的!
  •   真情。
  •   看了题目和简介就知道这本书是我想要看的
  •   很现实,很感人,
  •   很朴实,感人
  •   内容感人,感情真挚,包装很好。
  •   很真实很感人的一本书。
    关于人生的一本书。
  •   语言朴实感人,慢慢品味,不舍得一下子看完
  •   前半部分写得相当好
  •   是马先生推荐的一本书,应该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