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

出版时间:2005-1-1  出版社:云南人民  作者:娄永清  页数:462  

内容概要

  《社会主义:20世纪风云与前瞻》是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九 五”重点课题。1997年底立项,2003年秋结题,历时整整五年。 前后之所以经历较长的时间,主要是课题组成员较少,原来5人,实际参加科研攻关的仅3人,3人均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攻关只在业余时间进行。其次是该课题极其复杂,不仅要破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一被称为“20世纪之谜”的难题,而且要探索、预测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和未知数的世界社会主义未来演化的前景。在时间紧迫、图书资料不十分充裕的情况下,课题组人团结合作,勤勉奋战,终于写出了30余万字的专著。在此期间,还发表了十几篇相关论文,其中有代表性意义的是《人类社会走向何方?——二十一世纪的回顾与评说》(《当代思潮》2001年第6期),《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及其世界意义》(《学术论坛》2002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2年第5期),《论绝对性范畴》(载于《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1年第3期),《学科发展综合化趋势的产物》(载于《广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教育部委办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2期摘登;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兴学科》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

作者简介

  陈太福、男,1941年10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经济哲学。  在校工作期间,参加了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两个重点课题的研究.主持了”广西民间信仰“和广西大学“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等课题的研究。与人合作,撰写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等3部专著。发表了《论社会主义社会分工与人民内部矛盾》、《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识论意义》、《从理性经济人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及其世界意义》、《学科发展综合化趋势的产物论现代经济哲学的兴起》等50多篇学术论文.多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摘登或全文转载并获奖。  娄永清,男,1938年1月生,云南省石林县人。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196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曾在广西民族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工作。笔名石松..中共党员、九三学社成员。社会兼职主要有广西新闻出版局审读员、广西创造学会秘书长。  长期以来从事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先后发表过110多篇、70余万字的文章,担任过一些著作的主编、副主编。成果主要集中在下列两个方面:一是哲学相对论,已发表《哲学相对论》、《哲学相对论的出发点》、《哲学相对论规律观》、“从物理学相对论到哲学相对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一位》、《反决定:宇宙进化的主动轮》、《论相对性范畴》和50万字的学术专著《哲学相对论》。二是社会主义辩证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社会主义辩证法的新思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探索》、《论社会主义社会是独立的社会形态》等,丰持撰写专著《社会.}义社会矛属论》,该书38万字,广西人民版衬1997年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社会主义的首次胜利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一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的特点二普列汉诺夫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三列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四 19世纪8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的特点第二章 列宁主义诞生和1 905年俄国民主革命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在俄国的形成三列宁主义的诞生四列宁主义的科学含义五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六列宁主义的历史意义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一国胜利论”的提出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二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三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与世界革命的关系第四章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及历史意义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前提二十月革命的发动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四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五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第五章 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二苏联党内对社会主义问题认识的分歧和争论三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四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第二篇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第六章 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普遍建立一社会主义运动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二革命理论、革命政党和革命运动三第三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功绩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亚非拉一些国家共产党的建立第七章 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南斯拉夫二捷克斯洛伐克三保加利亚四匈牙利五波兰六罗马尼亚七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八阿尔巴尼亚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一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二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第三篇 苏联东欧务国的改革与蜕变第四篇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第五篇 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但是列宁认为,绝不应把苏维埃俄国当前的策略建立在欧洲社会主义革命很快爆发的基础上。他说,毫无疑问,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到来,而且一定会到来,但是如果企图先断定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尤其德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会不会在最近半年内或类似这样短的时间内爆发,然后再制定俄国社会主义政府的策略,那就错了。列宁认为,这无疑把俄国已经开始了的社会主义革命孤注一掷,这是完全不能允许的冒险策略。他指出,苏维埃俄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一方面要竭尽全力以求最快地发展俄国的经济,加强国防力量,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军队;另一方面,在国际政策方面必须实行灵活的、退却的和等待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后成熟的策略。  在这个问题上,列宁反对来自两个方面的倾向。一方面,他反对“等待世界革命”。他说,等待劳动阶级完成世界规模的革命,这就是使大家在等待中停滞不前,这是荒谬的,因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世界范围内,只有靠各国工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后取得胜利。另一方面,他反对以“我们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欧洲社会主义的胜利上”的口号为借口,鼓吹“进行革命战争”的革命空谈。当时有些人(“左派共产主义者”)把德、奥群众中的罢工当作革命的开始,认为:德国帝国主义算不了什么,我们和李卜克内西一起马上就会把它赶走!因此,主张把同德国的战争继续下去,反对签订和约。列宁指出,不应把“我们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欧洲社会主义的胜利上”这一个伟大口号变成革命空谈。他认为,如果考虑到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要经过漫长的、艰苦的道路的话,如果把“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当作一个整体来看的话,这个口号无疑是一条真理;但是如果把这一真理用于任何一个具体情况,认为每一次罢工都似乎可以立即导向革命,并且向人民保证说,在最近几个星期以内,欧洲革命一定会爆发起来并取得胜利,那就是胡说,那就不是严肃的国际主义者,而是冒险主义者。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主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