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旋律

出版时间:2002-10-01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丽芳  页数:33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音乐图像学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跨国科文化研究的前沿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古代流传下来和考古发掘出来的音乐舞蹈图像资料。《凝固的旋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首次将西方音乐图像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于云南纳西族音乐图像文化研究之中。通过对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绘画、乐舞、造型艺术等方面的剖析,揭示了纳西族音乐图像学的研究框架。

作者简介

  李丽芳,云南师范大学教授。1984年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学术研究涉及写作学、文艺理论,民族文化学,发表论文50多篇,著有《微型小说创作论*等。另外,创作过小说、散文、影视剧等文学作品,曾获多种论文及图书奖。2002年4月受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邀请就“纳西族音乐图像学研究”做系列学术讲座。在学术及艺术中审视过去的一切,尝试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杨海涛 ,副编审,1963年生于昆明,祖籍山东省日照市。198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现就职于云南省文学岂术界联合会,从事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民俗学研究。10多年来,在对云南少数民族进行田野凋查中,走遍奇境云南的山山水水,对边地文化感悟颇深,试图重新阐释少数民族文化。已发表学术论文《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试论西南蛇神话类型及其历史内涵》等10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文字·乐器:纳西族音乐图像的彰显与构架第二章 石斧·圈舞:音乐审美的发生与纳西族音乐圈舞的形象描绘第三章 音响·乐音:纳西族音乐音乐审美第四章 符号·乐舞:纳西族音乐图像的象征意味与纳西文化链的形成第五章 舞谱·铃鼓:东巴舞谱中的音乐图像与铃鼓音乐的戏剧化冲突第六章 梵音·仙境:纳西古乐与音乐体验第七章 典礼·仪式:纳西族音乐的传播与透视第八章 期待·超越:纳西族东巴文化的走向与音乐图像的文化精神后记

章节摘录

  对传统旨乐文化,以往多是从宏观上,也就是多从民族的向心性这一范畴着眼去考察研究的,其结果是,有些古代音乐现象在整体上看来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而在个体上看最初却是属于某个部族的。有些理论观点在今天看来被视为是民族的,而最初却是属于处于特定历史与地理环境中的某一部族音乐艺术实践的概括,只是后来经过融汇发展才具有了民族性的普遍意义。另外,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我们把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说成是自成一系,这也仅仅是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而言,实际上,作为人类早期走向文明的一个东方民族,它的文化框架本来就是以历史上二整个文化,各部族单元的互补结构而成的。  因此,只有从方域部族性质的音乐文化单元专题研究做起,才能对民族文化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作出更为合理的价值判断。本文就是在这一思想动因下展开着手对云南个体民族音乐文化表象及其审美价值的研究。  云南是多民族省份,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远离中原文明,长期以来,被视为落后民族及未开化的蛮人聚居地,统治者关心和“关怀”的只是九州之内,所谓“圣人疆理之制,固不在荒远矣”。可是正是这种“落后”、“远离”和“制治”之外,却使其有可能完整保留了具有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及音乐舞蹈,而且有的民族还保留着人类早期文化形态的特点,因此,云南被人类学家誉为“活着的人类文化博物馆”。  云南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少数民族,有着独特、完整而又古老的乐舞文化资源及资料。纳西族文化及其宗教--东巴教属于原始文化范畴, “原始”其文字的表层次,意味着最初的、古老的;或者未开发的、未开化的、粗糙的、落后、狭隘、缺乏进步的意义.但在这里, “原始”不是一个贬意词,它只是一个时间、范畴或者形态的描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凝固的旋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