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云风 页数:308
前言
中国孝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是一株根深干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那么孝文化则是大树上的一片绿叶。这片绿叶从树根、树干、树枝吸取营养,春风化雨,婆娑绰约,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得力于先秦思想家和历朝学者的阐述,也得力于开明帝王的标榜与推崇。纵观它的发展历程,三大特点非常鲜明: 一是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孝,源起于原始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儿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早在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孝就是一种美德,虞舜因是历史上最早的孝子而名列“二十四孝”之首。夏、商、周朝,奴隶主统治阶级利用了孝也改造了孝,赋予孝以宗法、礼法、道德行为准则的含义,形成孝道。“道”,即原则、规则、准则、法则的意思。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学思想,以仁为核心,以孝为仁的根基。围绕孝道,孔子和弟子曾子(曾参)进行过一次谈话,谈话被记录、整理成书,便是《孝经》。《孝经》的问世是个标志,标志着中国特有的孝文化日臻完善与成熟。孔子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其后,曾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吕不韦等,纷纷阐述孝道,涉及孝理论、孝实践的所有重大问题,孝文化发展形成第一个高潮,异彩纷呈。西汉武帝把儒学思想确定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孝经》在东汉时成为儒学经典之一,孝文化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陆续取得丰硕成果。从两汉到唐朝前期,涌现出一大批孝理论研究的大家,仅《孝经》注本就达一百多种。从《后汉书》开始,正史专设《孝行传》或《孝义传》、《孝友传》,集中记载孝子的孝行。汉朝和唐朝“以孝治天下”,社会风气好转,收效明显。唐玄宗的御注《孝经》及北宋邢昺的《孝经疏》,代表了唐、宋时孝理论研究的最高成就。 南宋发生一件大事:理学大师朱熹潜心研究《孝经》并改编《孝经》,撰成《孝经刊误》一书。该书公然挑战圣哲,把《孝经》结构分为“经”一章、“传”十四章,重新予以注释,致使《孝经》有了一个全新的版本。当时的学者陈振孙高度评价朱熹的标新之举:“抱遗经于千载之后,而能卓然悟疑辨惑,非豪杰特起独立之士,何以及此?后学所不敢仿效,而亦不敢拟议也。”一石激起千层浪。朱熹的做法引起极大反响,赞同者和反对者蜂起,孝文化发展形成又一个高潮。从南宋末至清朝初,尤其是明朝,阐发孝文化大义的学者之众、著作之多,前所未有。代表性著作有董鼎的《孝经大义》、吴澄的《孝经定本》、朱申之的《孝经句读》、孙本的《孝经辨疑》、江元祚的《孝经汇注》、曹端的《孝经述解》、罗汝芳的《孝经宗旨》、吕维祺的《孝经翼》、毛奇龄的《孝经问》、魏源的《孝经集传叙》等。学者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孝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象,蔚为大观。 中华历史五千年。其间,孝文化追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蓬勃发展,绵延不绝,就像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一样,从未中断过。更未停止过。究其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团结包容,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十分看重家庭、亲情、伦理、道德,始终把孝当做人的修身之本、立身之本,致力于构建精神家园和道德高地,孝的薪火自然得以世代相传,无穷无尽。 二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这是由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所决定的。孝的本义是“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同时又有“泛孝”意义。孔子视孝为“至德要道”,指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就是说,“事亲”是孝,“事君”、“立身”同样是孝,而且“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孝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在孔子及众多思想家、学者心目中,“事亲”只是孝的起点,而不是全部,由此生发、延展,孝几乎涵盖人生、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用曾子的话说就是:“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溥(广泛推行)之而横(恒)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孔子为了阐述至德要道,提出三大著名论断,构成了中国孝文化的总纲。在这个总纲下,思想家和学者大力阐发其叉,淋漓尽致地拓展了孝的广度和深度。这可从明、清的《谥法》解中得到印证:“五宗(高祖、曾祖、祖、父、自身五代)安之日孝;慈惠爱亲日孝;秉德不回日孝;协(按)时肇享日孝;大虑行节日孝;慈惠爱民日孝;慈爱忘劳日孝;从命不违日孝;善事父母日孝;遵义安仁日孝;几谏不倦日孝;姻睦其党日孝;博于备养日孝;敬慎所安日孝;尊仁爱义日孝;能养能恭日孝;干蛊(主事)用誉日孝;继志成事日孝;践修世德日孝;丕承先志日孝;博施被物日孝;教刑(型,典范)四海日孝;德通神明日孝;先意承志日孝;能奉祭祀日孝;志不忘亲日孝;富贵不骄日孝;德加百姓日孝;徽音克嗣日孝。”一个“孝”字,包罗万象。诚如《北史·孝行传·赞》说:“塞天地而横四海者,唯孝而已矣。”明朝学者朱鸿说:“无一物一事不在吾孝之中。”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则说:“《孝经》所言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更有人称孝为“大纪”、“大宝”、“大本”、“大源”、“大法”、“大道”、“三才之经纬,五行之纲纪”等等,孝文化的丰实、广博、厚重,无以复加。 三是雅俗共赏,普及面广。孝文化的“雅”,主要表现在思想家和学者的著作中,如《孝经》、《论语》、《曾子》、《孟子》、《吕氏春秋》、《盐铁论》、《孝经刊误》等典籍所记载的孝理论,立意精辟,文字严谨,显得很雅。文学家以孝悌为题材创作的优秀诗文作品,文情并茂,也显得很雅。与“雅”相对,孝文化又有“俗”的一面,作为道德行为要求,出现在文人的家书家训中,出现在地方的乡规民约中,出现在儿童的启蒙读物中。因为俗,所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易于传播与普及。元朝郭居敬为“用训童蒙”而编的《二十四孝》很俗,不想此书一出,迅速流传,“二十四孝”因此成为孝子孝行的标志性符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明、清时产生的以《劝孝歌》为主体的大量民间歌谣,以及戏曲、曲艺等,通俗浅近,民众喜闻乐见,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孝文化是雅俗共赏,俗中见雅、雅中见俗的文化,就在每个人的身上和周围,耳濡目染,触手可及,因而普及面很广,深入人心。 “以孝事君则忠”。忠是由孝衍生出的道德行为,逐渐形成忠道。《忠经》一书问世,标志着忠文化也日臻完善与成熟。数千年来,一忠一孝成为中华民族两大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行为准则,对于民族整体的心理塑造、道德培养、价值取向、民族认同、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繁荣与强盛,发挥了无法估量的巨大作用。但必须看到,封建时代的忠与孝,本质上属于儒学思想范畴,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巩固统治秩序和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德武器。忠与孝本身,也掺杂着不少恿昧、迷信、荒诞成分,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加以鉴别,吸收其精华,摈弃其糟粕。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儒学思想不再是国家、社会的统治思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共产党人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新中国成立后,忠文化、孝文化与时俱进,内容和表现形式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现时,党和政府的正式文件里,虽然没有“忠文化”、“孝文化”的提法,但它们事实上是存在的,忠与孝仍是国人两大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行为准则,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表现在广大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上。在新的历史时期,道德行为的最高原则是爱祖国、爱人民,而爱父母是爱祖国、爱人民的基础。国家大法《宪法》明确载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的条款。“赡养扶助父母”,实际上就是古人所说的“事亲”,包括爱亲、敬亲、养亲、娱亲、医亲等诸多孝行。近些年来,社会各界针对商品经济大潮中物欲横流、道德严重缺失的现象,积极宣传、弘扬孝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如江苏常州修建了中华孝道园,因中建有国内唯一的孝子寺,叫蓼莪禅寺。四川人民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中华孝道文化》、《孝行天下》、《新编四十八孝故事》等书籍。北京大学改革招生制度,由中学校长推荐部分报考学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与否成为一条标准,规定不得推荐那些不孝敬父母、不关心他人的学生。新华网日前报道,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启动了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培养一百万中华小孝子,作为亿万孩子的道德榜样。另外,由于各方努力,尊老敬老也蔚然成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兼有传统和时代特征的孝文化,正以崭新的风貌,在中华大地上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本书是一本漫说中国孝文化的通俗读物。全书分“孝论篇”、“孝行篇”、“孝俗篇”、“孝文篇”四部分,旨在通过不同的视角,全面地系统地展现孝文化的发展脉络及深厚底蕴,从中可领略孝文化绚丽多姿的独特魅力。写作方式是“漫说”,引经据典,纵横捭阖,叙述、议论、评点、赏析,灵活自如,不拘一格。漫说不是胡说。书中所写的人、事、言,均有史实依据。但愿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能喜欢本书,阅读本书,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操守,从孝敬父母做起,进而报效国家,报效人民,为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张云风 2011年11月于西安
内容概要
本书以孝论篇(漫说历代学者、名人关于孝的理论)、孝行篇(主要根据正史,漫说历代孝子二百人左右)、孝俗篇(漫说至今仍在民间沿用的各种孝的风俗习惯)、孝文篇(从文学角度,漫说历代孝文十余篇)四部分,漫说中国孝文化。
作者简介
张云风,江苏射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行政和编审工作.酷爱中国文学与历史。近二十年来.在台湾和大陆出版有:长篇历史小说《秦宫花后——赵姣娥》、《汉宫枭后——吕娥姁》、《汉宫艳后——卫子夫》、《晋宫妖后——贾南风》、《汉武大帝》、《唐明皇》;专著《中国帝王事略》、《中国宰相事略》、《中国将帅事略》、《中国后妃事略》、《中国宦官事略》、《中国外戚事略》、《中国帝王轶事》、《帝王儿女大观》、《中国著名山水诗评注辞典》、《历代名人与西安》、《辉煌热土话西安》、《俗语趣话》;历史故事集《二十四孝》、《诸子百家故事大观》(部分);以上共六百余万字。另于各地报刊发表文史小品八百多篇.共一百余万字。
书籍目录
孝论篇
1孝的本义、内涵与外延
“孝”字字形
孝义的演变
孝,善事父母者
“泛孝论”
2孝——至德要道
至德要道
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
德之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道教、佛教之孝
3孝悌之至。无所不通
4孝的阶段与层面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
5孝道标准
天子之孝
诸侯之孝
卿大夫之孝
士之孝
庶人之孝
五孝
6孝子事亲尽孝要点
爱亲
敬亲
养亲
娱亲
思亲
谏亲
忧亲
哀亲
祭亲
承志耀亲
尊老敬长
7孝与仁
8孝与忠
9明王以孝治天下
10罪莫大于不孝
商朝始有不孝罪
秦、汉时的不孝罪
十恶
《唐律》中的不孝罪
“七出”中的“不孝”罪
“不孝”罪辨析
11《孝经》大观
12孝道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孝行篇
1先秦
周文王寝门视膳
周公大忠大孝
考叔携鹦谏孝
孔子立身行道
乐正子春伤足优色
伍子胥弃义雪耻
聂政惜身奉母
秦王从谏迎母
2秦汉
汉高祖建邑孝父
淳于缇萦上书救父
周亚夫孝父招祸
汉武帝首祭桥陵
司马迁承志著书
金日碑移孝事君
苟巨伯危难孝友
刘旷失子孝亲
汉明帝睹物怀亲
薛包诚信孝养
韩俞挨杖悟孝
杜孝投鱼孝母
赵咨迎盗乞济
夏侯悖拔矢啖睛
3魏晋南北朝
顾悌设案读信
李密陈情尽孝
潘岳辞官奉母
羊枯自掘祖坟
盛彦孝子孝福
庾衮守丧自杖
王绥试守孝子
郭原平为佣孝亲
潘综以死救父
陈遗纯孝之报
余齐民奔丧殒命
孙法宗刺血沥骨
吴赵氏卖身养亲
阮孝绪寻参疗母
吉翂击鼓救父
殷不害哀寻母尸
长孙虑请代父死
吴悉达哭墓地陷
张元礼拜祈福
4隋唐五代
薛溶扶柩归葬
王颁焚骨饮水
魏木兰代父从军
张志宽母病心痛
刘君良休妻睦家
王君操杀凶报仇
狄仁杰望云思亲
崔沔庐前受吊
唐玄宗注经弘孝
高力士富贵寻母
裴敬彝背医治母
陆南金兄弟争死
崔衍谨奉继母
孟郊远游念母
李兴割股孝父
陈饶奴孝友童子
张士岩求鱼吮痈
刘师真刻木供像
颜衍弃官孝亲
5宋辽金元
宋太祖孝遵母训
寇准弃玩励志
范仲淹立身归宗
欧阳修美文祭亲
包拯孝亲爱子
司马光毁瘠如礼
郭琮孝母获敬
李玭服丧筑坟
申积中双姓纯孝
耶律浚孝亲屈死
岳飞舍孝报国
蔡定投河尽孝
陆游顺母遗恨
张菊花跪父留母
赵质隐居孝亲
赵一德为奴孝亲
陈韶孙随父流放
羊仁孝笃赎亲
訾汝道辞金施善
黄贽合葬父母
高必达孝感父归
钱瑛夫妻救亲
6明清
姚伯华担尸葬亲
郑濂家风孝门
危贞昉代父服刑
周琬孝父救父
麴祥归国孝亲
杨成章合钱寻亲
谢用孝养二母
王原梦感寻父
赵重华万里寻亲
黄玺风雨寻兄
崔鉴谏父孝母
刘兰跪婆劝孝
李景濂击媒护母
缪十毅奉天寻母
康熙帝扶辇选米
雷显宗摩掌暖父
薛文兄弟娱母
李悯行乞食秕
周士晋弃子孝母
王尚毅凿山造佛
李应麟负屈孝亲
吴老汉四子争孝
任四葬父杀虎
李三残疾孝母
卯观成不婚赎母
张乞人孝母拒银
沈仁业跨国寻母
武训孝母兴学
7懑愚昧、迷信、荒诞孝行
孝俗篇
1日常生活孝俗
名讳
冬温夏清,昏定晨省
色顺辞逊
出告反面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丑夷不争
奉汤药
放生
拜高堂
祝寿
认祖归宗
继嗣
2尊老孝俗
敬老令
长者异席
千叟宴
3制度孝俗
举孝廉
旌表孝子
丁忧
忠孝带
谥号之“孝”
帝王庙号之“孝”
帝王陵寝之“孝”
4丧事孝俗
死的称谓
停殡
丧服
披麻戴孝
饭含
冥钱
焚香
长明灯
招魂
守灵
吊唁
哭丧
三日而食
小殓大殓
出殡
丧杖
明器
奔丧
做七
超度
墓碑
守丧
小祥大祥
除丧
灵位
祖坟
祈福
祭祖
扫墓
孝文篇
1诗经魏风陟岵
2诗经小雅蓼莪
3怀亲赋
4陈情表
5游子吟
6劝孝篇
7泷冈阡表
8读《孝经》题后
9戏彩娱亲
10祭黄帝文
11祭妹文
12劝孝俗歌
附录
《孝经》及现代汉语译文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高级官员)章第四
士(普通官吏)章第五
庶人(民众)章第六
三才(天地人)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坛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章节摘录
夏朝和商朝,以血缘关系为凝聚力的宗族式家族的势力很大,神鬼宗族主导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天子祈求最高权力世代相传,宗族族长祈求本族永远繁衍昌盛,因此十分看重祭祀天地神灵、亡故的父母与祖先,力图通过祭祀,把希望(祈求)变成现实。这一风气、习俗一直延续到西周。西周时的孝,主要表现为“享孝”与“追孝”,孝的对象多是神灵和亡故之人,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周公姬旦制定了西周的各项典章礼乐制度。孔子(孔丘)称赞周公之孝,不是说他怎样孝养父母,而是说:“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孝经·圣治章》)唐朝魏徵也说:“周公人孝,备物于宗祀。圣人没教,夫岂徒哉!”(《明堂议》)“享孝”与“追孝”,可从出土的西周文物铭文上得到印证。如簋器《井南伯簋》铭:“井南白(伯)乍季涉好尊簋,其迈(万)年子子孙孙永宝,日用享考(孝)。”鼎器《颂鼎》铭:“用乍朕皇考(父)吊(叔)皇母始(姒)宝尊鼎,用追孝。”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叙事年代范围包括西周和春秋时期,其“雅”、“颂”部分,很多是祭祀时演唱的歌曲。《周颂·闵予小子》:“于乎皇孝,永世克孝。”《周颂·载见》:“率见昭孝、以孝以享。”诗中的孝,均为“享孝”与“追孝”。 西周时,作为伦理、道德的孝亦已普遍存在。《周礼·地官·司徒·师氏》:“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El至德,以为道本;二日敏德,以为行本;三日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日孝行,以亲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尚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诗经》中出现了“孝子”、“孝友”的词语。《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赐)尔类(善)。”《小雅·六月》:“侯谁在矣,张仲孝友。”需要注意的是,“孝子”一词的原本含义,也是与祭祀有关的。《礼记》:“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父亲或母亲亡故后,儿女哀痛,哭得死去活来,称“哀子”;过了一段时间,哀痛减轻,进行祭祀,哀子才称“孝子”。春秋时,“孝子”的含义发生变化,通称孝敬父母的儿子(含孝女孝妇)。“孝友”一词的“孝”指孝敬父母,“友”指尊敬兄长。孝友后来一作“孝悌”。“悌”除了尊敬兄长外,还指友爱兄弟姐妹,包括友爱朋友。 西周为巩固奴隶制统治。尤重礼法。“礼”的核心是“亲亲”、“尊尊”,而“亲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伦理、道德之孝。春秋时,东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宗族式家族趋于解体,人们对神鬼的敬畏感有所淡化,导致孝的对象明显收缩,伦理、道德之孝日益压过祭祀之孝,成为孝观念的主流。《左传·文公二年》:“孝,礼之始也。”《国语·周语》:“孝,文(外表之美)之本也。”《礼记·祭义》:“众之本教日孝。”到了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儒学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孔子深切感受到伦理、道德之孝,在人际关系及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故而把它当做仁的根基。围绕孝,孔子和弟子曾参(一称曾子)进行过一次谈话。谈话被记录、整理成书,便是《孝经》。《孝经》的问世是个标志,标志着孝道的确立,也标志着中国特有的孝文化的诞生。 ……
编辑推荐
《漫说中华孝文化》内容介绍:中国孝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是一株根深干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那么孝文化则是大树上的一片绿叶。这片绿叶从树根、树干、树枝吸取营养,春风化雨,婆娑绰约,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