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四川人民 作者:龙眠//文华 页数:268
内容概要
为了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那段峥嵘岁月,追寻党的创始人走过的历史足迹,编者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夕,选择了为党的创建作出历史贡献的16位人物,龙眠等编撰了这本《建党群星》。他们当中,有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有苏俄、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马林;有在党的一大召开之前成立的8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李汉俊、张国焘、张申府、毛泽东、董必武、陈公博、周佛海、王尽美;有陈独秀个人指定的党的一大代表——包惠僧;有中国青年团第一任书记俞秀松;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参加上海发起组的国民党人邵力子。还有一位虽不是中共党员、却为一大顺利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女性王会悟。
书籍目录
引子
陈独秀——从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到中共最主要的创始人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维经斯基——苏俄、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建党的第一人
李汉俊——中共上海发起组代理书记
董必武——从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
张申府——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始人
毛泽东——一个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辗转历程
何叔衡——中共一大代表中的年长者
王尽美——最早去世的中共一大代表
张国焘——一个中共叛徒的青年时代
陈公博——被国共两党开除党籍的“乱世能臣”
周佛海——曾任中共中央局代理书记的大汉奸
包惠僧——陈独秀个人指派的中共一大代表
邵力子——参与中共创建的国民党人
俞秀松——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
马林——促成开天辟地大事件的共产国际代表
王会悟——中共历史上第一个会务工作者
章节摘录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1月4日到校视事。蔡校长求才若渴,到校后做的第一件大事是聘请有真才实学的人协助他一同治理北大。 1917年1月,蔡校长呈文教育部:原文科学长夏锡棋辞职。“查有前安徽高等学校校长陈独秀品学兼优,堪胜此任。”同月13日,蔡校长布告:“兹奉令派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据当时文科哲学系学生冯友兰回忆:蔡元培到校后,“没有开会发表演说,也没有发表什么文告,宣传他的办学宗旨和方针,只发了一个布告,发表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就这几个字,学生们全明白了,什么话也用不着说的。”当月,陈独秀进京就职。3个月后,高君曼等也来到了北京。 陈独秀任文科学长的“消息传出后,全校震动。青年学生无不热烈欢迎,奔走相告,而教师中的遗老遗少则窃窃私议,啧有烦言”,说“陈先生只会写几篇策论式的时文,并无真才实学;到北大任教尚嫌不够,更不要说出任文科学长了”。蔡先生对于这些攻击,态度是鲜明的,驳斥是有力的。他说仲甫先生精通训诂音韵学,学有专长,过去连太炎先生也把他视为畏友。熟悉陈先生的人也出来讲话,说他在文字学考据方面有素养,有研究有著作。高一涵先生甚至说仲甫先生讲文字学,不在太炎先生之下。这样众口一词,才慢慢堵住了攻击者的嘴。 陈独秀上任以后,有职有权。他不开课,专心致力于北大文科的改革。蔡元培对有关文科的“人事、行政,一切由陈独秀先生主持,不稍加干涉” 。陈独秀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为文科延聘名教授。当他一旦决定任文科学长,就写信给胡适,劝他“早日回国”,来北大讲授哲学或文学。于是,一时提倡新文化运动的知名人士,大多荟萃于北大文科。 蔡元培说:“北大的整顿,自文科起”,是陈独秀任文科学长以后, “文学革命,思想自由的风气,遂大流行”。文科的改革和整顿首先表现在教育思想、教育方针的变化。在《新青年》创刊以后不久,陈独秀曾发表过专门论述教育方针的文章,指责中国教育的弊端,阐明他的教育主张是自动的,启发的,实用的,全身的;而不是他动的,灌输的,虚文的,单独的脑部教育。他认为高等教育的宗旨不同于一般教育,应当以“研究学理”为主。1918年9月20日,他在北大开学式上演说,指出现在大学生的求学目的“可别为三类:(一)研究学理;(二)备毕业后应用;(三)得毕业证书”。抱第三种目的的人“必不多 ”;第二种目的,“虽不得谓之大谬,而仅能适合于专门学校;惟第一目的,始与大学适合”。为了研究学理,他提出了三项办法:(一)注重外国语。因为“ 最新的学理,均非中国古书所有”,而译成中文的名著又很少。(二)废讲义,因讲义“不足以尽学理”,教员抱着讲义上课是一种懒惰的表现。(三)多采购参考书。由教员指定参考书之册数、页数,“使学生自阅,而作报告”。 陈独秀除了抓教育方针以外,他对北大文科教学的改革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扩充文科,增设新系。北大文科原来只有四门(系),即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史学和英语。陈独秀任职后,中国文学系于散文、诗之外,增设词、曲、小说。外国文学系于英国文学外,增设法、德、俄诸国文学系,世界语也列为选科,矫正偏重英语之旧习。哲学系于中国哲学、西洋哲学外,又增设印度哲学等。史学系于本国史、西洋史外,增设印度史、东洋诸国史、考古学、古文字学、美术史等课。规模日见宏大,教授也日益增多。 (二)允许学生自由选修各课,废除一切课程全部必修的规定。北大各学门的课程表本来都订得很死,自选修课增多后,课程表活了。学生各有各的功课表,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教师怎么讲,可以唱对台戏。学生可以上本系的课,也可以上他系的课。学校四门大开,谁愿意来听课都可以,所以当时北大有3种学生:一是经过入学考试的正式生;二是未经入学考试的旁听生;三是不要许可自由来校听讲的“偷听生”。 (三)整顿课堂纪律,制定考试制度。陈独秀在《北京大学日刊》先后发布了数十份《文科学长白》,针对学生纪律松弛的现象,明确规定学生因病、因事不到校者,须有证明,否则按旷课论。本科、预科各班学生上课均不得迟到。 选修课一经选定之后,不得任意更改及旷课。旁听他门他年级功课的,听讲中辍者一经查出,除追回听课证外,并剥夺其以后请求旁听之权利。规定学生升级、留级、毕业,都以学习成绩为准,经学长亲自审阅,上报学校,然后发给文凭。陈独秀为执行课堂纪律,曾将经常缺课的黎元洪的侄子误认为许德珩,给予记大过一次,后一经发现错误,即“收回成命”,并对许“进行劝慰 ”。这说明规定的那些纪律并非一纸空文,是严格执行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