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江堰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蒋林  页数:221  

内容概要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用川籍元帅、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陈毅的这首诗来形容都江堰与上海市的关系再恰当不过了。都江堰与上海市,一个地处长江上游岷江,一个地处长江之尾,虽然两地相隔千里,但干百年来却共饮着一江之水。  中国是一个崇尚水文化的国家,老子曾说“上善若水”,孔子认为“智者乐水”。成都更是一座属于水的城市,而成都城市史也是一部治水的历史。上古时期,成都平原的前身是海。内海消失以后,便成为水泽密布、河水乱流的潮湿盆地,水患相当严重。相传,中华民族的圣祖大禹就在岷江治水,以后又有古蜀王鳖灵引岷入沱的传说。接下来便是先秦的李冰、西汉的文翁、晚唐的高骈等等,一个个治水英雄,成就了今日的天府之国。特别是蜀郡守李冰率蜀先民在2000多年前修建的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让蜀地从“水患频仍”变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至今还造福人类。

书籍目录

引子第一章 上海速度“驰援都江堰第节俞正声轻车简从视察都江堰第二节 战地指挥部玉景园第三节 “王牌。金牌”队伍进驻都江堰第四节 “521”体系再造都江堰第五节 践行着对党对人民的忠诚第六节 上海援建彰显“世博精神”第七节 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第八节 “智力援建”为都江堰输送人才第九节 创新体制构筑援建资金“防火墙”第十节 建立两地长效合作机制第十一节 上海都江堰,就是一家人第二章 “当代李冰”写传奇第一节 “当代李冰”的梦想第二节 神奇的“天路”第三节 夕阳从此无限好第四节 滋养都江堰人的“生命之水”第三章 都江堰依然美丽第一节 文化都江堰,魅力千古传第二节 旅游是衡量援建水平的标杆第三节 小镇虹口的美丽重生第四节 古城区展现千年文化底蕴第五节 水文化铸就“新外滩”第六节 共建精神家园第四章 琅琅读书声,幸福花儿笑第一节 “我们想要所学校”第二节 震不垮的向峨小学第三节 “上海奶奶”与她的抗震学校第四节 北街小学重生记第五节 汇聚八方大爱的友爱学校第六节 “全钢结构”绿地土桥小学第七节 从团结小学到光明团结小学第八节 上海父母“与都江堰”女儿“的故事第九节 这些辛勤的园丁……第五章 天使任人间第六章 共筑广厦千万间第七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八章 阿拉上海人一江春水铭人爱作者后记附求编后

章节摘录

  一个月之后的2009年明17日,他们再次组织插旗仪式。要在没有路的山上攀登,要在这山上修一条“生命之路”,一条“天路”,他们把这个仪式看得很重很重。在最高处插上象征胜利的旗帜,无形中给人增添了无穷的动力。这一次,薛潮总指挥带领大家来到卡子垭口。他动情地说:“我一定要走一走这没路的路,体会-下当年虹口人是怎样不畏艰辛.翻越这生命之路的。在逃生的路上,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和磨难。”这番话说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了。深深地触动了大家。最终,大家将一面红旗插在了最高处,并神情凝重地在红旗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薛潮自言自语地说:“我一定要在这上面多待一会儿,不为看这壮美的景色,是为体味我们的建设者的艰辛路程,他们真的是好样的,没有辜负上海人民的期待,没有辜负都江堰人民的期盼。”  蒲虹公路的修建工作非常艰辛、枯燥,所有的援建者不是住在山里,就是住在山脚下的板房中,但是,这期间也涌现了很多充满温情的故事。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党工委副书记王志林特别喜欢做媒,他说:“我在上海长江隧桥的建设工程中就撮合了10对新人,可惜没有参加他们的集体婚礼就来这儿援建了。”说的时候,他的口气中有一丝丝遗憾。但是,这一次在都江堰,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个“爱好”,为蒲虹公路项目副经理敖志勇介绍了个女朋友。敖志勇虽然是“80后”,年龄不大,但的确是年轻有为。这位参加过长江隧桥建设的小伙子,算得上是经验丰富了。但是,面对都江堰变化无常的天气,他还是显得十分懊恼,英雄无用武之地啊。敖志勇说:“修路就是靠天吃饭,这里三分之二以上都没有好天气,我们的情况相当困难。土质条件也不符合需要,山势又险陡。”虽然敖志勇也免不了要抱怨,但项目5个工区的援建者还是在少之又少的有效工作时间内抢出了这条“越岭线”。说起女朋友,敖志勇则是掩饰不住地兴奋,一脸幸福和甜蜜。大家都认为,他是援建人员中收获最大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海·都江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