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组织市场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宋伍生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10出版)  作者:宋伍生  页数:572  

内容概要

   《区域组织市场:探索与运作》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要搞市场经济已是众望所归,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谁主谁从,却引发了一场难分难解的争论。我分析了经济学领域争论的各种观点,选择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计划规律和价值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分工性和社会性的两重性,两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挤中发挥着辩证的调节作用,两规律辩证作用的利用机制表现为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

作者简介

宋伍生,生于1948年9月,山西省离石县籍。198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研究生),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1969年2月参加工作,历任四川省计经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四川达县副县长兼计经委主任,四川省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四川省经委副主任。现任四川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副主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工业组副组长。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多次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部委优秀研究成果奖。

书籍目录

绪论:区域组织市场——与改革开放三十年同行理论探索篇论区域组织市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实践模式试论社会主义经济中有计划发展规律与价值规律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内在规律探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区域发展战略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部调整与改革关系的总体考察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的双重转轨——四川“八五”期间发展与改革目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产权多元化: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格局企业化:农村第二步改革关于经济总量调控问题研究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论“财政包干——权益调节”机制建立国有企业资产效益责任制的设想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几个理论方法问题宏观经济篇论区域综合平衡改革着力调整指导性计划管理的基本方式经济杠杆协调机制转换计委管理职能强化宏观调控能力的设想四川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与改革设想找准弊病,从宏观着手进行计划体制改革——一论四川省计划体制改革试点突出重点,实行区域综合平衡改革——二论四川省计划体制改革试点明确目标,提高宏观计划管理水平——三论四川省计划体制改革试点论成都市计划体制改革模式的特点——四论四川省计划体制改革试点中心城市计划体制改革与中期规划编制——五论四川省计划体制改革试点绵阳地区综合平衡状况调查可贵的经验、重要的启示——邛崃县计划体制初步改革情况的调查工业部门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与企业性行业公司四川省计划体制改革试点的回顾与前瞻十年经济运行的回顾与展望关于内江、自贡两个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研报告四川省地方预算外资金情况组织“产品链”突破资金关——“七五”期间四川经济突破口发展房地产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关于生产资料公开销售市场的研究四川拓展西亚市场的方针与对策积极组织引导市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把握转折时机,作出战略选择——对四川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县域经济篇农村综合改革的总体设计一条引人人胜的改革思路——四川达县发展模式的思考之一一个极为普通的县一四川达县发展模式的思考之二租赁经营:企业改革的战略转折——四川达县发展模式的思考之三从达县实验看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四川达县发展模式的思考之四县级财政包干是“富民升位”的大政策发展改革裕县富民更新领导决策观念振兴县域商品经济在总结中创新——改革研究方法的反思改革成本——增大有效供给的杠杆市场良性循环改革双线推进公司运作篇川投集团“九五”战略转换和“十五”战略构想中国特大型工程项目的公司制改革——二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体制创新大型困难国企的突破性改革——川投集团推动长钢扭亏脱困国有企业进而有为的成功典型——川投集团“煤、电、冶”产业链的构建及效果我国电力直供体制率先改革的范例——川投黄磷厂在改革中崛起坚韧不拔追求卓越——四川电视台专栏采访川投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宋伍生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战略管理水平产业发展篇发展四川省工业优势产业的总体设想四川工业节能创新方式研究四川地震灾区工业恢复重建思路关于四川“工业强省”战略定位和目标的研究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四川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对四川汽车产业进行战略调整的调查与建议对东部沿海省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提升四川工业整体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工业品牌建设学习外省工业发展经验实施四川工业强省战略对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南亚三国经济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发挥我省产业优势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对四川工业发展战略问题的建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关于什么是生产力的性质,恩格斯曾经说过,“这种生产力本身……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要求承认它的社会本性”。很多同志都承认,生产力的性质是指生产力的社会性,即社会化程度。但是究竟如何理解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呢?我认为马克思的这段话对我们是很有启迪的:“工人的联合——作为劳动生产率的基本条件的协作和分工——和一切劳动生产力一样……劳动的集体力量,它作为社会劳动的性质、是资本的集体力量。”可以这样理解,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包括分工和协作两个方面。这也是完全符合我们对“生产社会化”概念的认识的,即随着劳动分工的日益发展,劳动的社会联系也就愈益紧密,分工和协作是两重地存在着。有人认为,分工和协作属于生产关系,其实,这是把由生产技术需要而形成的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与以所有制为核心的劳动分配和交换关系相混淆了。这两者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一个表现为内容,一个表现为形式,这需要借助抽象力来加以区分。分工性和协作性之所以会形成生产力的内在规律,根本原因在于分工和协作的对立统一,产生了一种内在动力,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恩格斯也说过:社会化是“现代强有力的生产杠杆”。马克思又说:“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在不断变革,不断革命化,分工必然要引起更进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必然要引起机器的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生产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生产。这个规律……迫使资本加强劳动的生产力。”这段著名的论述直接肯定了分工和协作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需要进一步理解的是,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分工性和协作性,本质上是生产力诸因素的“社会结合”形式,是它们相互作用、矛盾运动的方式,而不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也不仅仅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外在因素。是的,马克思说过,决定生产力的多种情况,“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但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五个因素中有三个讲的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至于科技和教育,它们只有在生产中得到应用,物化到生产手段和劳动者身上,才能最终地成为生产力。“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就是上述众多因素的作用特点和运动方式,因为作为“社会动物”的人,“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生产从来是社会的生产,任何孤立的个人是无法进行生产的。

编辑推荐

《区域组织市场:探索与运作》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区域组织市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