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7月1日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郭雄 页数:31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的史实和抗战中英勇殉国的爱国将领的生平,作一简要的介绍,推开了一扇学术研究禁区的大门,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歌颂了广大官兵反抗侵略、英勇杀敌的爱国主义热忱,以及填补了我国全民族抗战史的一页空白。
书籍目录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综述/1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15卢沟桥事变与平津作战/17淞沪会战/28南京保卫战/38太原会战/47徐州会战/56台儿庄会战/66武汉会战/77南昌、随枣和枣宜会战/87长沙会战/98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11l豫湘桂战役/125正面战场主要阵亡将领/137张自忠/139 李家钰/142 郝梦龄/144唐淮源/146 陈安宝/148 武士敏/150王甲本/151 冯安邦/154 佟麟阁/155郑作民/157 饶国华/158 王铭章/161孙明瑾/164 赵登禹/165 石作衡/168李必蕃/169 彭士量/170 刘家麒/172戴安澜/172 钟 毅/178 方叔洪/180朱世勤/181 寸性奇/182 王 竣/183刘桂五/183 王凤山/185 赖传湘/186齐学启/186 梁希贤/188 胡义宾/189王剑岳/190 卢广伟/191 夏国璋/191林英灿/192 秦 霖/193 庞汉祯/194赵锡章/194 姜玉贞/195 朱 赤/196梁镜斋/197 郑廷珍/198 扈先梅/198徐积璋/199 高致嵩/199 官惠民/200蔡炳炎/201 吴继光/202 易安华/203黄梅兴/204 杨 杰/205 尉迟凤岗/206李兰池/206 陈文杞/207 司徒非/207姚中英/208 谢晋元/208 王禹丸/212唐聚五/213 刘震东/214 李翰卿/215周 元/216 高志航/217 李桂丹/218阁遵守/219正面战场各期战斗序列/2211937年战斗序列/2231938年1月战斗序列/2341938年11月战斗序列/2441944年冬战斗序列/253抗日战争时期大事记/277后 记/315
章节摘录
第二个时期,从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到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对华作战的策略,对中国政府由过去的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国民党亲日派首领投降了敌人,继续抗战的国民党的主要当权者坚持反共方针,强化了反共摩擦的活动。 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先后失陷,日军由华北一直打到华南,尽管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但部队伤亡很大,急需修整和补充。随着战区的扩大和战线的延长,中国战场上的侵华日军十分分散,兵力不足、资源匮乏、财政困难的弱点开始暴露。敌人已无力再发动像前期那样大规模的连续军事进攻。 这时期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先后建立起十多块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使敌人后方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敌人不得不暂时放松对正面战场的进攻,而将大部分侵华兵力投入敌后战场,与八路军、新四军作战,以巩固其占领区。 因此,自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日本政府就改变了对正面战场速战速决的策略,即由过去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策略。从1938年11月3日到12月22日,日本政府的近卫首相连续两次发表声明,阐述所谓调整日中关系的新方针。这个时期敌人对正面战场发动的部分攻势,不再是以攻城略地为主,而是以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掠夺战争资源、打通交通线等为主。通过由速决战到确保占领区的策略转变,来达到敌人“以战养战”和“分化抗日统一战线,分裂国共合作,引诱国民党政府投降”的目的。 而国民党的主要当权者对于蓬勃兴起的抗日民主运动,日益发展的人民力量,十分惧怕。日本政府策略上的变化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很快得到了反映。12月,亲日派头子汪精卫由重庆逃至河内,公开降敌,继续抗战的国民党主要当权者的反共活动也有所加强。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设立防共委员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具体政策。制造多次反共摩擦事件。 这时期日军对正面战场也发动了一些规模不等的进攻,如:南昌、随枣、枣宜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包括昆仑关战役),上高战役,以及中条山战役等。在这几次战役中,中日双方互有胜负,没有出现过影响整个战局的大的军事行动。尽管如此,就中国战场的全局来说,不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胜负如何,客观上对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作战,还是起到了牵制敌人的作用;同样,敌后战场的作战,使日军减轻了对正面战场的军事压力,实际上也支援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P9-11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