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抗战画史

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  页数:316  

内容概要

民众,不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主体。一部壮烈的抗日战争史,也主要是中国广大民众抗战的历史。可是在以往的抗日战争史中,主要论述的是党派、政府及上层人物的历史,写他们怎么领导抗战,而对于广大民众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则写得很少,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民众抗战史,好像广大民众只是党派、政府及上层人物的附属品,这种状况是很不正常的。当然,各党派、政府及上层人物在抗战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动员、组织广大民众抗战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抗战的主体仍然是广大的民众,牺牲最多的也是广大的民众,离开了广大的民众,各党派、政府及上层人物的作用就无从发挥,抗日战争就无法进行。因此,应该大书特书广大民众在抗战中的光辉历史。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广大民众参加抗战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不仅包括汉族,各少数民族的民众也积极地参加了抗战。不仅包括广大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甚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很多爱国人士,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也积极地参加了抗战。不仅包括祖国大陆的广大民众,台湾同胞和身处海外的广大侨胞及华人,都积极地投身于抗战的行列之中。由于所处社会地位及自身条件的不同,他们进行抗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和阎景堂、索世晖在为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合写的《永垂青史的爱国之歌》一文中就曾指出,当时"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打东洋"的动人场面,到处可见。有多少热血男儿,放弃舒适的生活,毅然奔赴前线;有多少家庭,为了抗日,甘愿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毁家纾难;有多少人饱受日本侵略者的压迫、欺凌、摧残、掠夺,但决不低头,仍采取各种形式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更有多少人在全国的各个岗位上,默默无闻而又坚强地从事着生产、供给、运输、侦察、带路、救护、联络、宣传鼓动等等繁重的工作。他们不分前方后方、解放区国统区敌占区,不分年龄、性别、职业,不分政治派别、思想信仰,为抗日做到了他们所能做的一切。正是由于他们的坚决斗争,才使中国的抗日战争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为了反映广大民众在抗战中的光辉历史,我们特地编写了这本《中国民众抗战画史》。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九一八事变,民众抗战热潮的兴起  一、九一八事变,民众抗日怒潮的兴起  二、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的对日武装斗争  三、一·二八事变后民众对第19路军抗的支援  四、察绥民众的武装抗日斗争第二章 华北危机,由一二九运动引发的抗日救亡运动  一、华北危机,民众反对日本强占华北的斗争  二、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三、学生救亡运动向纵深发展  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第三章 七七事变,全民神圣抗战的开始  一、七七事变,国共两党对民众抗  二、民众对淞沪抗战的支援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四、各地民众对正面战场作战的支援第四章 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众的艰苦抗战  一、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三、根据地民众的艰苦抗战  四、民众在大生产运动中  五、民众创造的各种战法第五章 相持阶段的民众抗战  一、武汉失守后的正面战场  二、广泛的民众献金运动  三、各阶段各阶层的抗战  四、各群众团体的抗战  五、各少数民族的抗战第六章 华侨对祖国抗战的大力支援  一、各国华侨声援祖国抗战  二、献金献物,积极损输  三、跨海越洋,回国抗日第七章 反攻阶段的民众抗战  一、豫湘桂战役中的民众抗日活动  二、各根据地对日反攻中的民众抗战  三、城市工人的抗日活动  四、欢庆抗战胜利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民众抗战画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对了解抗日时期一般民众的抗战有帮助
  •   中国民众抗战画史,那是心酸那是痛苦。
  •   张张历史照片,连起中国民众的抗战历史和精神展现,好书,值得收藏!
  •   图说中国抗战,非常好的书
  •   让民众了解过往岁月的好书。
  •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看看抗战史,才会跟加珍惜现在的
  •   书内容很好,但是送来时,封面右上角自上而下被剪开了6厘米的口子,原本想退换的,但是一次买了4本书,省的麻烦,用胶带纸粘补了,还是提请当当能做好服务,不要再次发生类似问题吧,让读书人读好书。
  •   值得收藏,对抗日有兴趣的不容错过
  •   这本书是我9月18日收到的,这天正值9.18事变81周年。本书介绍了民众的抗战,显不为人知的抗战,不错,体现了民众的不屈不饶精神,英勇抗战。今天也是"钓鱼岛事件"争端中,民众也抗议日本购岛。建议买来看看,真的很不错。
  •   还行,还是内容有点零碎,而且作为“画史”,很多图片太小、欠清楚,很遗憾!
  •   通过画史的内容,想了解下那段岁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