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趣味俗语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福远  页数:291  

内容概要

本书收集了三百多条常用俗语。分为人物称呼、市井称呼、行为心理、人生感悟、社会现象、功德成败、事物由来、当代俗语八个部分,准确地解释每条俗语的意思,并对俗语追根溯源,以生动的故事讲述其来龙去脉,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

作者简介

张福远,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讲师,酷爱文史,有志于民间文化的研究,阅读了大量民间文化资料,对民间俗语、谚语、对联、歇后语等深有研究,已发表文章数十篇。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人物称呼篇 1.“连襟”与杜甫的关系 2.大乔、小乔和“连桥” 3.有“泰山”就有靠山 4.“老公”与“老婆” 5.乾隆发配“两口子” 6.“公子”原本不分男和女 7.宋弘不忘“糟糠”妻 8.“千金”也曾指少男 9.“千金小姐”搭救伍子胥 10.用意颇多的“先生” 11.“大夫”本是朝中官 12.“足下”是指介之推 13.韦固难抗“月老”手中线 14.席地而坐的“主席” 15.“百姓”原是指百官 16.大万变“大腕” 17.王羲之卧“东床” 18.“万岁”本是民间欢庆语 19.“鼻祖”和鼻子的关系 20.“秀才”也曾称“茂才” 21.“老师”最初是高干 22.“驸马”甘当牺牲品 23.“太太”原指周朝“三母” 24.“妯娌”的微妙关系 25.“领袖”一词的由来 26.外国人为何叫“洋人” 27.“黄花闺女”与寿阳公主 28.“老板”源自戏班 29.本杰明笔下的“黑马” 30.“靠山”的由来 31.“同志”一词源于春秋 32.“干部”一词来自法国 33.“丈夫”与身高的关系 34.“元首”一词的由来 35.司马徽是个“好好先生”第二篇 市井称呼篇 1.齐王悬赏,捉住“二百五” 2.“半吊子”源自古钱币 3.胡琴演奏,没有“二五眼” 4.“傻瓜”源于“瓜子族” 5.“二把刀”源于泥瓦匠 6.“三八”与“洋鬼子”进城 7.“马大哈”原是相声人物 8.“丑八怪”并不丑 9.“王八蛋”还是“忘八端” 10.“硬脖子”董宣 11.“狼心狗肺”故事两则 12.人间偏爱“狐狸精” 13.比干是个“缺心眼” 14.磨出来的“下三烂” 15.炖不烂的“滚刀肉” 16.不戴“绿帽子” 17.县太爷的“狗腿子” 18.荆轲不是“铁公鸡” 19.“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20.“半斤八两”的五铢钱 21.“狗屁不通”还是“狗皮不通” 22.“三脚猫”变飞熊 23.秀才织布,“花架子” 24.怀庆府的“两面派” 25.要拔的本是“眼中‘丁’” 26.蒙古包里出“混帐” 27.刘邦这个“臭小子” 28.无名的“店小二” 29.无所不能的“万金油” 30.“不三不四”的由来 31.“乌鸦嘴”的来历 32.“太保”和“盖世太保” 33.中外都有“替罪羊”第三篇 行为心理篇第四篇 人生感悟篇第五篇 社会现象篇第六篇 功德成败篇第七篇 事物由来篇第八篇 当代俗语篇

章节摘录

  第一篇 人物称呼篇  1.“连襟”与杜甫的关系  在我国民间,对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有很多有意思的叫法,有的地方叫“连桥”,有的地方叫“一担挑”,而使用最为广泛,接受度最高的恐怕应该是“连襟”这个词了。把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称作“连襟”,可见亲密程度之高,就如同衣服和袖子一样。可是这个称谓究竟源于何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要追溯“连襟”这个词的来历,最早可见于唐代。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寓居川东,在当地结识了一位姓李的老翁,两个人非常投缘,经常互相邀请在一起小聚,配上几碟小菜,再来上几杯浊酒,就这样谈天说地,非常有兴致。两个人由于有共同的话题,趣味相投,所以关系越来越亲密。后来经仔细地谈论,竟然发现两家还是转弯抹角的亲戚,于是两个人就自然更添了几分亲切,如果几天没见面,还要互致书信,以此来表达对对方的思念。  过了一段时间,杜甫要离开峡东到湖湘去。临别之时,杜甫回忆起两人在一起度过的岁月和建立的深厚友情感慨万分,于是写了一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其中有几句是:“孤陋忝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这里的襟是衣襟,袂是衣袖,杜甫以此来形容自己与李翁的关系就像衣服的襟与袖一样密切。  虽然“连襟”这个词可追溯到杜甫《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句中,但是把“连襟”一词移来用作姐妹的丈夫之间关系称谓的人则是南宋的洪迈。当时,洪迈有个堂兄在泉州做幕宾,不是很顺心,其妻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得知此事后,便写了一封荐书,荐洪迈的堂兄去京城供职。事成之后,洪迈的堂兄非常感激他妻子的姐夫,于是托洪迈替写了一封感谢的信,寄给了他妻子的姐夫,信里边有这样几句:“襟袂相连,夙愧末亲之孤陋;云泥悬望,分无通贵之哀怜。”这里的“襟袂相连”就是用来形容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密切关系。后来,人们又将“襟袂相连”简化为“连襟”,成为称呼姐妹的丈夫之间关系的专用称谓了。  2.大乔、小乔和“连桥”  上文说了“连襟”的来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另一个称谓“连桥”的来历。这个称呼追根探源乃是出自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这是发生在周瑜和孙策之间的一段故事。  东汉末年,孙吴政权拥有江东六郡。吴主孙坚的大儿子孙策,少年英俊,武艺超群。孙坚死后,孙策凭借士族势力承袭父业,在父辈一些旧部的辅佐之下成为江南一霸,号称“吴侯”。  孙策幼年时期有一同窗好友,就是大名鼎鼎的周瑜,此人与孙策同龄,只是生辰比孙略早几个月,彼此一向以兄弟相称。两人精通文韬武略,被誉为“东吴儒将”。太位乔公(乔玄)非常喜爱这两个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先后将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许给了孙策和周瑜二人为妻。  一天,文武群臣在一起聚会畅饮,席间孙策举杯到周瑜桌前敬酒。由于二人交情颇深,一直在称呼上难以改口,孙策仍按往常的习惯,道了一声:“周兄,请!”话音刚落,谋士张昭趁机调侃说:“老皇历用不上喽,如今二位已经结成了姻亲,看来公瑾(周瑜的别号)兄你这个大哥以后只能屈尊做妹丈了……”一句话逗得众人哄堂大笑,孙策倒没感到怎样,可是周瑜这个人非常好面子,表情颇为尴尬。周瑜年少气盛,又有点大男子主义,不甘心屈居姻亲地位而改口叫孙策为“姐丈”。  这时场面有些尴尬,最后还是以老好人著称的参军校尉大夫鲁肃出面解围,顺口而出打油诗一首道:“妹丈哥哥辈分同,弟弟姐夫何须争。阁老青睐聘二女,连(联)桥(乔)立业保江东。”这样一打圆场谁都不丢面予,众文武齐声叫好,宴会乃尽欢而散。从这以后,“连桥”(连乔)这个称呼就流传下来,直至今日。  3.有“泰山”就有靠山  自古至今,人们对妻子的父亲、母亲有多种称谓,如岳父、岳母,丈人、丈母,还有泰山、泰水。“丈人”这个词本来不是专门指妻子的父亲的,而是泛指男性老人。《论语》中曾有文为证:“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礤。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这里的丈人就是指老年男性,我国古代也称“老丈”。  那“泰山”、“岳父”又从何而起呢?和山东的泰山又有什么联系呢?这里还真有一个典故,“泰山”和“岳父”都因这个典故而起。  据《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四年(716年)决定去山东泰山封禅祭天。唐玄宗任命大臣张说为封禅使,提前到泰山修庙铺路,来做些准备工作,以迎接皇上驾到。张说领旨后,火速赶往泰安(今山东泰安),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因为封禅要动用黄金万两,没有人监督统计,可以吃喝玩乐,大有油水可捞。此外,封禅还可以得到皇上的奖赏,也可以为自己的女婿谋到一些好处。就这样,他把自己的女婿郑镒也拉上一起,提前到泰安准备,并把一些任务交给郑镒办理。  可是这个郑镒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他在建设的时候偷工减料,将碧霞祠的面积缩小很多,把铁墙改为砖墙,金瓦换为铜瓦,省下的银两都揣入了自己的腰包。别看这小子如此贪污,却不但没有得到惩罚,还从九品官一下子跳到了五品,连升四级,这当然少不了他的老岳父张说的努力了。  泰山封禅的日子终于到了,皇上远途而来,一路上百官相迎,百姓叩拜。到了泰山,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封禅仪式。仪式结束后,按照以往的旧例,凡有幸跟随皇帝参加封禅的人,除了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外,其余人员都要晋升一级,并大赦天下,以示皇恩浩荡。郑镒本来是个九品的小吏,可是由于他老丈人的暗箱操作,使他连升四级,超常规地升到了五品,官服从绿色变成了大红。这小子也是,本来就是有猫腻的事情,自己也不收敛一些,反而趾高气扬,到处宣扬,真是狂妄之极。这必然引起朝中一些官员的不满,许多人看在眼里,气在心上,宫廷上下议论纷纷。  这件事最终传到了唐玄宗的耳朵里,又碰巧在一次宴会上郑镒穿着红色的官服耀武扬威,被皇上看了个正着。唐玄宗便问郑镒怎么突然穿上了红色的官服,变成了五品。张说在一旁吓得大惊失色,不敢做声。郑镒也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一二三四。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幡绰替他回答说:“此乃泰山之力也!”这句话一语双关,唐玄宗心照不宣,看在张说的面子上,这件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  这件事在宫廷内外传为笑话,以后人们便风趣地把妻子的父亲称作“泰山”,把泰山祭坛旁边的那个高耸入云的石峰取名为“丈人峰”。又因为泰山被称为“东岳”,是五岳之首,所以又把妻父称作“岳”、“岳翁”、“岳父”、“岳丈”等。妻母则称“岳母”或“泰水”。由此可见,“泰山”称谓的出现是来自亲属关系中政治利益的关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靠山,怪不得今天的许多年轻人在找老婆的时候要看家庭背景呢,原来也是在找“靠山”呀!  4.“老公”与“老婆”  在我国民间,一般的夫妻之间都互称对方为“老公”、“老婆”,即使是刚刚结婚的小年轻也是这样称呼。人还没老,怎么就称呼得这么老呢?简直就是家庭版的“老张”、“老李”。其实,这个称谓还真是跟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老妻有关,要怪只能怪他们了。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一直寒窗苦读,只为能考得一个功名。他的妻子非常贤惠,也很有文采,一直默默地支持着麦爱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麦爱新考取了功名。都说男人有钱就会变坏,这位麦爱新也许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考中功名以后,有些喜新厌旧了,总觉得自己的妻子不如其他官员的漂亮。他看着年老色衰的妻子,便产生了抛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可是,这个麦爱新毕竟是个饱读诗书、受过教育的人,他不好意思直接跟妻子开口,于是便写了一个上联放在案头,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上联是这样写的:“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这个上联被麦爱新的妻子看到,她心里马上就明白了麦爱新的用意。麦爱新的这位妻子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她的聪明才智绝对不在麦爱新之下。如何才能打消麦爱新另寻新欢的念头呢?只见这位麦夫人既不哭也不闹,提起笔来写了一个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这个下联一语双关,绝妙之极。  麦爱新早就暗地观察妻子的举动,见妻子写了下联,急忙观看。读了妻子的下联,麦爱新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一片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对妻子的态度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异常的热情。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又拿起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这对患难夫妻因为妻子的聪慧才智,又得以和好如初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民间趣味俗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民间的智慧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很有趣的一本书,非常适合随时随兴翻翻看看.书的质量蛮好,封面的颜色"土"的可爱,
  •   从书店里看到此书,但书店不打折,所以上当当买.挺不错的一本书
  •   常用 但一般人都不真正了解 这书很好 长知识
  •   很有知识点,值得购买。
  •   睡觉前在床上看了会,很不错了解了不少东西。缺点就是纸质不是太好,但对于这个价格来说还行。推荐哦!
  •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啊!值得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