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古郡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李俊康、曾强、 陈梧生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9-01出版)  作者:李俊康,曾强 著  页数:163  

前言

先秦时期,广西属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广西大部分地区属桂林郡。广西称“桂”由此而来。“八桂”是指“桂”的八个方位,即桂东、桂西、桂南、桂北、桂东南、桂东北、桂西南、桂西北。    广西是一块美丽神奇、历史悠久的沃土,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这里生息繁衍。近年在百色考古发现七八十万年前古人类用的石器、古人类化石的遗址极多,被古人类学家称为“古人类学的中心”。    秦统一岭南之后,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打开了南北通道,促进了广西与中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汉代,《盐铁论》这部官方与学者研究大政方针的纪要中有“荆南有桂林之饶”。荆州之南即指岭南,桂林“饶”即广西“饶”。两汉之交又有“史在苍梧”之说,中国古代文史一家,“史在苍梧”即“文化苍梧”。《汉书·地理志》记载:中国当时出海(海上丝绸之路),合浦是始发港。唐代,在广西境内建城98座,占唐代辖境建城总数的五分之一。唐代产品冠以“桂”字,白居易要做一件棉袍,特选“桂布”做面料,。并作诗称赞“桂布白如雪,吴锦软如云。布重锦且厚,为裘有余温”。宋代,广西出现与交趾(今越南)商人开展货物交换的博易场;明清时,广西采矿业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是金、银、铜、铝、锡、铁等矿。据统计,清顺治六年(1649年)至十八年(1661年)报开的矿场达127处,居全国第三位,经济发展十分繁荣。广西还是我国近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金田起义、黑旗军抗法、镇南关战役、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等的策源地和发生地,涌现了洪秀全、刘永福、冯子材、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一批杰出人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烂多彩、独具岭南特色的民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创作成为千古之谜的崖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典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都成为广西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阁以及三江侗族的风雨桥,均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其他世居少数民族都创造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往往十分关注自身的历史记述,将其视为进行爱国教育、乡土教育的基础,尤其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过积极影响的历史文化,用其旗帜性的作用来强化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的支持。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广西区党委宣传部调集了全区历史、民族、理论、文学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和作家广泛收集资料,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提炼,精心谋篇布局,艰苦用心编撰,历时三年完成了大型图文系列丛书《八桂文化大观》。这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作者们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秉笔直书,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该丛书运用科学的历史观点和方法,对广西各个时期文化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考证异同,辨别真伪,并作出比较正确、权威的结论。在撰写上,作者们以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视角、丰富的资料、流畅的文笔、生动的语言,站在时代的高度,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地记述、描写广西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丛书共分三个系列:第一系列《八桂文化大观·溯源系列》,第二系列《八桂文化大观·民风系列》,第三系列《八桂文化大观·映像系列》。这套丛书是广西历史上全面、系统、权威的文化发展史系列丛书,是一套爱国教育、区情教育、乡土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教科书及文化资料库!    每个地域的文化史都是一个复合的载体:政治、经济、文化糅合在一起;先民的勤劳智慧与现代人的理念糅合在一起;人们的永世长存的幻想同能工巧匠的天才创造糅合在一起。正是这一次次的糅合,构筑成了一座座文化丰碑。文化是人类灵魂的神圣标识,不同时代的人从这里可以相互了解和鼓舞。文化是人们给自己做的一面镜子,用有形的符号来显示无形的梦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必须大发展、大繁荣,“以史为镜知兴替”。全面、系统地总结八桂大地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丰硕成果,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八桂文化大观》丛书的出版,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为序。

内容概要

  《岭南古郡:青史悠悠话苍梧》的贡献,首先是对苍梧族群及文化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其次,该书论述了苍梧文化的内涵及其相关文化概念。第三,论述了苍梧族群的历史迁徙路线及汉代苍梧郡广信县的治所地。作者李俊康、曾强两人长期生活在梧州,对苍梧大地周遭的山山水水十分熟悉,并牵头组织有关课题组人员,踏遍“苍梧之野”的粤、湘、桂三省区相交会的梧州、贺州及永州、封开等多处地方,考察调研,采访座谈,翻阅古籍,并在实地拍摄了大量照片,经过多年的研究思考和写作,最终完成了《岭南古郡:青史悠悠话苍梧》这部填补苍梧文化空白的著作。该书还具有资料翔实、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特点。作为图文书籍,该书收集并刊发了不少珍贵照片,其中不少是首次公开发表,为该书增色不少。  《岭南古郡:青史悠悠话苍梧》首次专门研究苍梧,科学地提出和分析了苍梧族群及其文化,让人们对八桂族群及文化有了一个更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填补了长期以来我们在八桂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实属难能可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岭南古国苍梧的由来  苍梧部落的千年迁徙  这里有一条“苍梧走廊”  独领风骚数百年  舜帝在岭南的巡狩  “天下明德”的圣君  “苍梧之野”在何方  舜帝在苍梧的传说遗址第二章  西江孕育了苍梧文化  家喻户晓的故事  这里是龙母的故乡  “利泽天下”的美德  西江流域之龙图腾  古今经学大论战  一代名儒士燮及“四士”  “状元走廊”现象  旅梧文化名人知多少  苍梧地域的其他历史文化名人第三章  岭南文化的摇篮  开创岭南佛教文化的大师  藤县高僧在杭州灵隐寺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粤语的发源地  广信与两广分界  汉越民族杂处与融合  从苍梧族群到广府民系第四章  陆海丝绸之路的连接点  海陆丝绸之路在此对接  千年古驿道  灵渠千载水悠悠  岭南文化、珠江文化在西江中部发端  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苍梧文化薪火相传第五章  从历史走向辉煌  苍梧文化的孕育  苍梧文化的繁盛  苍梧文化荫泽四方  苍梧文化的众多遗迹  让历史与现代牵手后记

章节摘录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民族的迁徙无疑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翻阅世界民族迁徙史,著名的诸民族互动区域有贯穿非洲大陆的“尼罗河走廊”、横贯欧亚非洲的“红海走廊”等。在中国的民族迁徙史上,也有以汉藏语系诸民族互动的“金沙江走廊”,以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诸民族互动的“河西走廊”等。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因此,历史上诸民族互动的很多“走廊”,都是与大江大河启、息相关的。    与“金沙江走廊”、“河西走廊”一样,历史上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间的岭南地区,形成了一条主要以壮汉语系诸民族互动的“苍梧走廊”,其范围就是漓水、封水(贺江)流域,即今天西江流域中部的粤、湘、桂三省区相交汇的狭长地带。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苍梧走廊”是古代从中原进入岭南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苍梧部落聚居地不断往南迁徙所经过的区域。    考古学家张镇洪教授在《从考古发现看岭南文化源于西江》中指出:岭南文化和我国的中原文化、红山文化、东南文化一样,都有其长久的发展过程,都有它的来源和发祥地,亦有它的发展中心。中原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孕育了红山文化,东南文化产生于长江流域,岭南文化之源就是珠江水系最大的支流西江,可以说,没有哪一种文化的诞生和发展是离开大江大河的,因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绝对离不开水的。    在1973年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上,明显标出耒湟、潇贺、湘漓三条最古老而又极为重要的交通线,分别指向东南、正南和西南三个方向。位居中央正南方向的是湖南潇水一广西贺江通道。    潇水一贺江通道其实是以“水道”、“河道”为主的一条重要通道,从蜿蜒崎岖的都庞岭和萌渚岭峡谷流出,滋润着广西东北部和广东西北端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着四千年的岭南文化。    “苍梧走廊”包括两条通道:一是潇水一贺江通道,即连接潇水和贺江的通道,在潇水和临水(贺江一支流)之间有一段短短的陆路,也就是在秦始皇进攻岭南时开辟“新道”的基础上,后来汉武帝扩修的潇贺古道,其起于湖南营铺(道)县双屋凉亭;经谢沐(江永)县进入富川,全长170公里。二是灵渠一漓水通道,即经灵渠连接湘水和漓水的通道。这两条通道,正好是当年秦始皇发兵进攻岭南的五路大军中,从广西进入岭南,直指西江中部的两条通道;也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上,标出的三条最古老而又极为重要的通道中,位于正南和西南方向的两条通道。同时,还是汉武帝进攻南越国时,故归义侯田甲为戈船将军、出零陵或下漓水或抵苍梧的两条通道。    秦始皇发兵五十万进攻岭南,曾遭遇西瓯苍梧人的激烈抵抗,秦军伤亡惨重。为了解决交通不便和粮草接济不上等困难,秦始皇作出了凿渠运粮、深入越地的决策。于始皇三十年(前217年)派出秦将监禄(史禄)率领军队在兴安越城岭开凿灵渠。花了三年时间,于前214年终于把灵渠凿通,贯通湘水和漓水,解决了军饷的运输问题。有了灵渠,秦军才得以平定西瓯的武力反抗,并最后征服岭南。战争也因此改变了岭南,使其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到奴隶制社会。    由于古代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因此,“苍梧走廊”是历史上中原进入岭南的主要通道,是汉族与百越多民族互动交往的主要交通要道。西汉时期,汉武帝非常重视“苍梧走廊”的战略地位,不仅在此设置了苍梧郡,而且还分别设置了漓水关、荔平关和谢沐关等三个关口,负责管理过往商旅和货物,征收关税等。    在秦始皇发兵攻打岭南的战争中,有部分秦军通过“苍梧走廊”进入古苍梧,“与越杂处”,与当地人通婚。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等文献载,秦代通过“苍梧走廊”的大规模移民主要有三次: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征发那些曾经逃亡的犯人,典押给富人做奴隶、主人家又给娶了妻子的人,以及商贩,去夺取陆梁地区,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以适遣戍”。即把受贬谪的人派去防守。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贬谪执法不正的法官去修筑长城及戍守南越地区,翌年,又“益发谪戍边”,征发更多的流放人员去戍守边疆。应赵佗上书请求,征调一万五千名青年女子到岭南“以为士卒衣补”,安抚戍边将士。    “适戍”应是苍梧部落的将士。由于苍梧部落为岭南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赵佗就赐他们的部落首领姓赵,封为苍梧王,并与皇室世代联姻。    据专家研究,秦末进入广西的中原移民有十几万人,他们分散在古苍梧地区,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    由于苍梧是中原进入岭南的第一站,又是岭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南迁的中原人大多居于此,以致人口急剧增长。《汉书》载,汉苍梧郡所辖十县,户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九,人口有十四万六千一百六十,占当时广西境内总人口的一半。到东汉,苍梧郡人口猛增至四十六万六千多,为岭南之首位。汉代,中原向岭南输入大量耕牛和铁农具,提高了岭南地区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中原平民百姓对中原文化在古苍梧乃至整个岭南的传播功不可没。据《汉书》记载,历史上除秦统一岭南时“徙中原之民”、“使与百粤杂处”外,后来还有多次规模较大的难民浪潮通过“苍梧走廊”涌入古苍梧及岭南其他地区。    进入古苍梧的历代中原百姓,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与当地土著居民交往、沟通,彼此通婚,中原文化也通过这种自然交往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    通过“苍梧走廊”,中原的古汉语与岭南的越语在此碰撞、融合,形成了保持较多古汉语特点的粤语。同时“苍梧走廊”也是卧虎藏龙之地,从“苍梧走廊”先后走出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如苍梧王赵光、经学大师陈钦、儒学大师士燮、佛学大师牟子以及众多状元等。    显然,汉代苍梧郡的设置和“苍梧走廊”的形成,既是汉朝插向岭南的一把利剑,也是汉朝开发岭南的重要交通线,以及汉族和岭南少数民族文化互动的生命线。P9-11

后记

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文化精髓,是民族魂的载体,是我们今天发展民族文化的本和源。广西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岭南文化的瑰丽篇章。八桂文化是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内涵丰富、久远神奇为特色,以本土性和兼容性和谐统一为表征,以鲜明的南方山水品格为个性的地域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八桂文化吸收、补充和丰富了中华文化,它与中华文化同样的悠久,同样的丰富,同样的精彩。广西绝非历史文化的蛮荒之地,并不存在历史文化的缺失。只是许多人对八桂文化知之甚少,或者肤浅,或者缺乏系统了解。究其原因,一是挖掘、整理、研究的成果,被搁置在学者的书斋里、深奥的典籍中。二是没有合适的文化传输通路和接口,即有利于文化回归人民的好形式。三是对历史文化功能的认识落后,传承意识薄弱。今天,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生产力属性,越来越迫切需要找准文化定位,而不至于在外来文化面前迷失自我。要努力改变上述状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我们编写这套《八桂文化大观》丛书的初衷。    面对浩淼的八桂文化宝藏,我们确定了编辑这套丛书的思路:选题要精中选精,兼顾整体,把八桂文化的精华呈现给读者;选材要考虑知识性、系统性、科学性,适合有不同文化层次需求的读者阅读;行文力求通俗易懂,但不损缺文化内涵和理论架构;阅读界面亲切友好,文图互见,品位上乘。    《八桂文化大观》丛书的三个系列既是一个整体,又各有分工侧重。一、溯源系列,着重推介影响广西历史文化进程的重大文化事件和文化经典。比如:史前文化,追寻岭南古人类活动的足迹,见证文明史的久远。盘古文化的故乡在广西,通过道教传播到中原,是八桂先民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古老的壮族创世经诗《麽经布洛陀》的横空现世,填补了我国中原文化关于创世神话的空白。刘三姐文化风靡全国,享誉世界,其实在战国时代爱情诗篇《越人歌》中已经听到八桂歌谣文化的节拍。二、民风系列,以广西民族文化的广阔时空存在和纷繁的表现形态为主要选项。比如:节庆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民居文化、歌谣戏剧文化、民族医药文化、饮食文化等。其中浑厚纯朴的民俗民风和熠熠生辉的聪明才智,是广西文化中最具民族文化个性和人文色彩的华彩乐章。三、映像系列,是对广西东西南北中各个区域历史文化的综合描绘和展示。各民族各地域各种类型各种特色的文化争奇斗艳,又浑然一体。丛书在手,八桂文化风貌尽收眼底。    丛书汇集了我区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文化人士参与撰写,他们的学识专长使得丛书有了毋庸置疑的权威性,书籍的文字放下了学术语言坚硬的铠甲,缩短了与平民百姓的距离,这正是我们乐于看到的。对于他们的努力和执着,我们怀有深深的敬意。丛书是图文书籍,刊用的精彩照片与文字互补交辉。照片一部分来自文字作者的积累,一部分是专业摄影家和业余摄影爱好者提供的。丛书编辑四年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考察、交流研究,足迹遍及广西各地和粤、湘、滇、黔、豫诸省,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各地宣传文化部门的支持以及专家学者的指导,书籍中渗透着他们对广西历史文化的热爱,他们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也得以收录其中,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谢意。广西人民出版社为出好丛书,调配了精兵强将,精益求精,卓有成效。    本丛书编辑之初,我们就把它当做文化精品来打造,努力为读者奉献一台文化盛宴,以求不辱使命。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注重选题选材,审定写作提纲,审读书稿,校核重要的史实资料,参与部分实地考察活动,收集和编辑图片,并且协调各部门为作者提供服务。能为弘扬八桂优秀文化做些工作,我们甘之如饴。在丛书出版之际,真诚地希望听到读者的意见反馈,以期在可能时进行补充修订。    2008年9月28日

编辑推荐

李俊康、曾强合著的《岭南古郡——青史悠悠话苍梧》是《八桂文化大观·溯源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它为人们揭开了有关苍梧的种种神秘面纱,向人们讲述了汉代崛起于岭南的苍梧郡以及有关苍梧文化的历史辉煌,让人们了解到岭南第一代文化名人“三陈”“四士”等情况以及两汉之交“史在苍梧”之说的深刻内涵,苍梧文化既是西江文化、八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岭南文化、珠江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进一步理解了对本土历史文化的挖掘、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增强了紧迫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岭南古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