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

出版时间:2002-4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保罗·福塞尔  译者:梁丽真 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等级是什么?它不仅是你的职业,不仅是你居住的地方,不仅是你的餐桌举止,也不仅是你有多少钱或者你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你很难说清楚,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作者通过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把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和三六九等人的生活品味了细致入微的对比。

作者简介

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美文学教授,文化批评家,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迪格学院和抚养特格斯大学。他的关于二战时期美国文化的著作曾获得197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保罗·福塞尔现已退休,居住在美国费城。

书籍目录

中译本第2版序言:等级、格调,新的社会话题
中译本第1版序言:品味——社会等级的最后出路
1 敏感话题
2 解剖等级
3 以貌取人
4 住房
5 消费、休闲和摆设
6 精神生活
7 “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
8 升与降:贫民化趋势
9 冲破常规的另类人
10 练习题、客厅评分表与来信问答
中译本附录:中国人的生活格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格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身份焦虑也是繁荣的动力
      辉格
      2013年12月28日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4889.html
      
      我从未料到会有这样一本书,它谈论的是美国社会,其中观点却更适用于当前中国社会,但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出版于1983年的《格调》(Class: 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s System),却恰恰是这样;他对美国中产阶级身份焦虑的刻薄描绘,至少在今天看来已相当过时,而他所推崇的“另类”生活态度,则随着自由职业群体的扩大和“蜜罐一代”的成年,也早已算不上另类。
      
      倒是在中国,我们随处都能真切感受到他所描绘的中产焦虑,城市白领勒紧裤带只为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对借以彰显身份的消费品牌和时尚元素的追逐近乎狂热,父母乃至祖父母为帮助子女实现中产梦不惜倾囊而出,大学毕业生宁可挤在大城市地下室忍受失业和低薪也不愿接受一份工资高得多的蓝领工作。
      
      中产阶级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就过得很累,比如在谈论一件商品或作品时,特别重视那些符号性的元素:它是属于什么风格什么流派的?够不够纯正和正宗?真的是纯手工制作吗?而不是它们带给自己的直接感受:味道真好,听着真舒服。
      
      因为和直接感受相比,符号更适合用来标示身份;很多人即便在试图显示自己的品味、个性和思想深度时,也要借助某个符号化的名人,因为他们自己实在没什么品味、个性和思想,这一点,看看每本畅销书上都有的腰封就知道了。
      
      不过,尽管中产阶级被福塞尔贬得一无是处,我倒想为他们说几句公道话;首先,福塞尔的描述显然带着严重的偏见,毒舌并不只是他的风格,因为他几乎从不把这条毒舌指向他所划分的最上面那两个等级,而他推崇的另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需要很有钱的贵族”。
      
      总体上看,中产阶级确实很焦虑,活得很累,而且这确实是因为他们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但这未必是坏事,只要没有达到病态的程度,这种焦虑也是文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有些人有着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可以不依赖外部激励而持续追求自己的目标,但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对于大多数人,努力工作需要一种价值氛围和外部激励。
      
      正是因为在意别人看法,他们才勤奋工作,努力维持一个体面生活,才辛苦攒钱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以便未来出人头地或至少也过得体面;也正是因为在意别人看法,他们才处处谨慎,精打细算,不去赌博酗酒染上毒瘾,及时归还贷款,不让自己面临失业和破产的危险,以免失去好不容易维持着的地位;也正是对体面的需求,才让他们在当今福利社会中保持着对接受施舍和领取福利的羞耻感。
      
      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在意别人看法,他们才更尊重社会规范,重视个人声誉,小心处理人际关系,谨守习俗和法律,因为道德规范正是在人们相互注视、评价和对交往对象的选择之中形成并得以维持的,所以福塞尔也承认,中产阶级最守规矩也最重视道德——尽管他不认为那是个优点。
      
      焦虑所带来的压力,就像推动生物进化的生存竞争和选择压力,也推动着文明进步,说明这一点的最佳例证是维多利亚时代,从狄更斯等人的作品中不难看出,那时候的身份焦虑同样普遍而强烈,但正是这种焦虑,塑造了极富进取心的维多利亚企业家,积极向上的维多利亚个人主义,严谨的维多利亚道德观,还有理性、克制、富有荣誉感的维多利亚绅士,与之相应的,是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繁荣与进步年代。
      
      当然,焦虑不一定带来繁荣,不同的制度环境会将其引到不同的方向上,对身份与地位的渴求可能激励人们积极创业、努力工作,也可能促使他们去考公务员、攀附权贵、谋求加官进爵,更多的人会选择哪个努力方向,还要看制度环境所提供的、让人们可以借以向上爬升的社会阶梯中,哪条更宽阔、更易于接近、更有前途。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4889.html
      
  •     西方贵族阶层(或称之为顶层阶层)的品位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他们只对有悠久历史的东西感兴趣,诸如艺术与古董。汽车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开豪车是有损他们身份的行为。
      
      2. 他们对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事避而远之。诸如,他们总是业余爱好者,但他们的爱好不会成为他们的职业。他们可以成为票友,但不会成为演员,可以是植物学专家,但不会成为植物学教授,因为职业会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收入。我想,他们也不会驯养藏獒,正因为藏獒能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
      
      3. 他们有大量的时间从事他们感兴趣的事。乘着私人飞机环球出差,是职业经理人或暴发户的差事。
      
      4. 最后,只有当其它阶层的品位也具备上述特征时,金钱才可能被用来划分西方贵族阶层与下层阶层的区别。
      
      从上述意义上说,中国各阶层目前还不具备诸如此类的品位。
  •     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保罗·福塞尔留给后世最有名的著作不是那些学术性的文学批评理论著作,也不是教学社交等平杂生活当中的随笔性著作,而是90年代他从高校教职领域退休之后写下的两本小册子——《格调》与《恶俗》。这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更难能可贵的是,年逾古稀的福塞尔是将两种不同的写作风格、相异观察视角并通过一辈子的生活体验总结而成。
      
      写作这本书之时,正是美国处于世界权力顶峰的20世纪90年代。欧洲日本经济疲软,苏联解体所引发的的全球势力重组,而那个时代的美国却正值战后最长的一段繁荣时期,史称克林顿时代的“黄金八年”,毫无疑问美国属于那个时代的“天朝上国”,国际格局也根本不是什么“一超多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超”。但福塞尔在那个美国空前强盛繁盛的时期,却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之感,表现为“恶俗”遍地,“格调”荡然无存。但本书核心确实书名的那个词:class.
      
      正如本书书名《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所暗示的那样,所处的社会等级与其所对应的生活品味密切相关。作者实际上在本书当中提出了美国社会等级的“9+1”,大致分为九个等级(P21),外加第九章所讲述的“另类人”。而作者的讲述主要集中于中产阶级,其原因我想不仅是美国中产阶级占据绝大比例,福塞尔书中所列为80%(P44),另一方面作者认为当今美国缺乏“格调”,满是“恶俗”,那也一定是庞大的中产阶级出了问题,并且还出现了危险的“贫民化趋势”(第8章)。对于它的顶层和下层,作者更倾向于一种理解的角度加以审视,不怀价值判断与行为取向。
      
      为何中产阶级会在美国最为鼎盛繁荣的时期会出现如此现象?这个问题交由历史学家加以解答,福塞尔可以说是为历史学家提供了社会学视角和它那个时代与生俱来的思考所得的“社会史料”。我们一般的理解是,中产阶级处于中层,通常代表了不稳定也不够成熟,不仅心理上充满惶恐,做起事来战战兢兢,同时不是一位老手,也会时有差错,处于社会阶层分布当中最为激荡的那部分。用年龄结构解释也是如此,处于中年的群体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往往压力最大,常患得患失,也确实有所得,也有所失。从这个意义上看,本书从读者群的年龄结构来看,范围会更广,意义也更为重大。
      
      作者提出了一些中产阶级与相邻阶级的一些标志性差异,正是这些标志性差异却反映了一个比较令人奇怪的社会现象:相邻阶层的社会差异往往最大,这一规律也可以借助本书所述其他相邻阶层的标准分野加以验证。更具迷惑意味的却是另一个惊人的阶层事实:社会最上层和社会最底层,往往具有更多的相似性。从本书当中也不难发现,处于9阶层当中最顶层的“看不见的阶层”与最下层的“看不见的底层”相似性颇多,其共性的突出特征正如这两个极端阶层命名当中所蕴含的意味一样,“看不见”代表着信息的双向不畅,他们都蔑视诸多社会礼节,不在乎其他人怎么想怎么看,有一种天然形态的“反智主义”。而相邻阶层往往彼此间更多敌视(当然主要表现为上层对于比自己低一层级的阶层,是个单向性的)和矛盾(双向性),甚至与比最高阶层与最低阶层更加排斥和厌恶。或许只有这样,通过排斥与自己最相似的人群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和建构当中的身份,最后能够陶醉在那细小社会差别当中所构成的社会优越感。当然他们会极度排斥解构主义,那样这种优越感会荡然无存。
      
      这一特点,通过社会行为与构成最为复杂的政治生态当中亦是如此。在政治光谱当中,往往是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而非与保守主义之间。极左的激进主义也与极右的反动主义往往是天然的政治同盟,这一特征在二战初期的苏德之间已有反映。
      
      既然这本书是有关“阶层”的,那么也能从中看出一定的美国阶层特点:一是横向纵向上阶层差距很大,二是继承一定的英国社会特色。作者从第三章到第七章通过对相貌、住房、消费、休闲、摆设、精神生活、话语交流几个方面充分的表现出来,每个阶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同时特征也非常突出。当然具体情形是非常的“美国化”的,因为在中国大多数家庭和群体根本没有那几个方面实践的具体条件,其中美国中产阶层那样的生活方式和相应准则在我看来是极其消耗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当然也有第二点英国特色以及作者福塞尔原先是一位英国人的现实反映。从中也启发着一个猜测:是否当年殖民时代一直到一战结束,英国人大举移民美国,一大原因是英伦三岛本地的各项土地、自然资源无法支撑贵族生活方式引领的全民生活格调,从而被迫迁徙新大陆。但这一点也牵连出另一问题,为何美国那些非英裔族群后来也都具有“英国崇拜”的心理特征,也在进行着英国贵族式的生活格调?这一过程和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正是英国特征在美国社会的突出地位,使得福塞尔面对美国中产阶层“贫民化趋势”显得更加忧心忡忡,可以说福塞尔又通过另一本书——《恶俗》来完整的解释分析了这一现象。对于英国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发展,大体上史学界已给出较为一致的答案,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主动的向贵族阶层学习,是全民向贵族生活看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弊相当突出了,有利的方面正如本书暗示的那样:整个社会都更有“格调”了。弊的一面对于英国国力上更有反映,资产阶级都向贵族生活方式学习了,也不积极进取的开拓市场,提高技术效率,逐步地在帝国争霸中渐渐落伍。而美国虽然没有土生的贵族阶层,却是通过“社会达尔文主义”学说将二者合二为一了,一个顶级阶层,既心怀“英国崇拜”的心理特征成为一个美国式贵族;而同时自身的底蕴并不深厚,却很实用,也是一位新兴的资产阶级。或许正是美国的这一特性,既不失英国绅士的优雅,也不失新兴资产阶级逐利贪婪的自然本性,能让这个国家一直引领着世界的潮流。正所谓“英国格调”在新大陆诞生了“美国潮流”。
      
      本书在中国的出版,其现实主义意义在于透过美国中产阶层来审视今日迅速增长的中国中产阶层,虽然国情不同,但借鉴与警示作用犹在,而大变革的时代往往也是最不缺乏“恶俗”,而缺少“格调”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看,聚焦点即便是中国的中产阶层,也要通过横纵比较来发现,究竟中国的中产阶层有哪些特性?正所谓人类学家他者的目光所具有的价值:“那些只了解中国各种阶层的人,又对中国各种阶层的人了解多少呢?”
      
      同时令人欣慰的一点是,这本书虽然作为文化批评家福塞尔的代表作,同样体现美国式实用主义与幽默化的巧妙结合。而在我国图书市场,往往这类图书表现出浓厚的庸俗化特征。如果本书能够促进或启发那些唯理主义学科的大众化图书主动性的避免庸俗化,而表现为一种现代性的实用化,并将视角转移到生活艺术、文化艺术领域,我是喜闻乐见的。
        
        
  •     《格调》是一本可爱又可恨的书,你本来兴致勃勃地渴望因由它习得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升逼格之法则,结果从头到尾通篇看到的却是一个老抠脚汉一脸不屑的坐在打字机前敲出的长达二十万字的吐槽文。要知道“太长不看”是你在网络论坛上拒绝那些喋喋不休且自命不凡的“传道者”的重要理由之一。不过福塞尔鞭辟入里的吐槽,类似于钱锺书的“刻薄”,因其精辟幽默而引人入胜。
      要开始谈及这本书的实质内容,便无法避开一个敏感话题:社会等级。尽管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已被捣毁,社会等级却并未消解,人类并未进入大同。“等级”一词在现实语境下亦似乎隐含着为人们难以认同的崇权拜金、精英主义观念。底层民众反对等级观,因为对他们而言这意味着侮辱;中产阶级谈及等级惴惴不安,似乎只有有钱有闲的上层愿意谈论等级。如下引自原书的一段话可作为一个例证。
      “尤其在美国,等级这个概念相当令人尴尬。社会学家保罗·布卢姆伯格(Paul Blumberg)在他的作品《衰落时代的不平等》(Inequality in an Age of Decline,1980年)中,干脆把社会等级称作“在美国遭禁的思想”,此话可是不假。通常,哪怕这个话题刚被触及,人们就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当两名采访人问一位妇女,她是否认为这个国家存在不同的社会等级时,她回答道:“这是我所听到过的最最肮脏的字眼!”当另一位男士被问及同一个问题时,他变得很有些愤懑,“社会等级应该被彻底消灭!”这句话冲口而出。”
      但等级的切实存在却无法被否认。这位貌似尖酸刻薄的作者在他苦心经营的这本文化批评书中也说:“正因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等级差别才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生机勃勃。”
      显然福塞绝非为嘲讽之快而顶着压力动笔写这本书,而是以等级差别为刀,剖析美国和美国人,揭示他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品位方面各自的弊病。在成书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中国也能越来越多地找到与之呼应的例子。
      需要注意的是,福塞尔在书中早已声明,划分社会等级的标准早已不是古希腊梭伦时代的唯财产观,也非中古时代的唯官爵观。而是加之以受教育程度,消费休闲的观念与行为,语言方式,精神生活等多方面作为依据。(但是吾等好屌丝万勿轻信福塞尔这厮安抚大众的鬼话,遥想当年马老师曾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兼以基督教所说“马太效应”的作用,我们还是铁杆的“贫民阶层”哦也。)
      福塞尔倾向于把当代社会阶层分为五个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子层级。
      我列表如下:
      
      上层 —— 看不见的顶层,上层阶级
      中上层 —— 中上层阶级
       中层 —— 中产阶级
      中下层 —— 上层贫民,中层贫民
      下层 —— 赤贫阶层,看不见的底层
      
      
      需要解说的,所谓“看不见的顶层”,指那些财富难以胜数(多数为承袭自祖辈),为避税和确保安全而隐逸的一个阶层;而同样“看不见”的“底层”,则是那些常年容身于福利救济机构及管教机构的人。这两个少数派在后文中提及不多。由表分析,可见此五层在数量上,呈下部略阔的橄榄型结构。
      全书重点在作者从各个方面把上层阶级,中产阶级,下层阶级对同一事的全然不同态度与意见加以对比,形成上中下各阶层之风格特色。
      在此稍作总结,仅供感受。
      上层阶级(主要指财产得自继承的有闲阶层)“贪图安逸”,“对思想和精神生活毫不关心”,形貌具有先天优势(又是“马太效应”在婚配方面的奏效),不忌旧衣(表现他们不从别人评价中获取自尊),着装上不喜可读性标识(如文字标语,过于明显的品牌标识),极少佩戴多余饰物,家居、审美上追求奢华品质且有浓厚的崇古情结,拒绝电视节目,极少下馆子,没有多少观点和看法(其中很少的几个他们喜欢常说的观点之一就是:首都一定不能被“侵犯”。还有一个观点是:西装革履绝不能被忽略。除这两条之外,他们就没什么成型的信念了。)不追求好车(如果你富裕,又有时间,那么购买最便宜最普通的车,表明你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么易于购买的产品,从而不至于损害了你的等级形象。你最好有一辆雪佛兰、福特、普利茅斯或道奇,对它们的型号和颜色毫无兴致挑剔。)
      
      
      中产阶级在本书中不幸被作者黑出翔。
      
      
      中产阶级被福塞尔认为是一个迫切想往上爬又努力切断与下层联系的阶层。由于其商业出身,不甚自由;努力营造优雅,在上述各阶层中最为焦虑,最渴求他人认可(女人们珍视“友善”,男人们则视拥有一个体面的职业为至宝(这经常比金钱更重要),并且尤其强调“管理人员”一词。)喜具有好明显、易被观者发现的奢侈品牌标识的物件;衣着整洁,追求板板正正,不偏不斜,好新衣、豪车;附庸风雅,通过畅销杂志培养品味,崇英情结。
      作者尤其在阅读品味上对中产阶级调侃最多:“没多少钱又焦虑的中产阶级是那种想让你相信他读的是“最优秀的文学”的人,“破烂”、“垃圾”这种谴责经常挂在他们的嘴边上。他们是那些让人读不下去的、装腔作势的二流书的天然读者,如詹姆斯•古尔德•科岑斯、约翰•斯但贝克、赛珍珠、劳伦斯•杜雷尔的《亚历山大四重奏》,以及赫尔曼•沃克、约翰•赫尔塞、欧文•肖的大杂烩倾销,还有杜兰特的哲学史。中产阶级最为推崇的经典是《老人与海》,而实际上海明威简直是不得不写了这本书,因为索尔顿•维尔德停止了创作,因此留下了空白让人填补。中产阶级对迪兰•托马斯恨之入骨(吉米•卡特把他放在自己最喜欢的诗人的位置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朗诵诗的唱片有一种把诗歌降等的嫌疑,使诗歌变成了立体声音乐。”
      下层阶级“‘属于’大过圣诞节的一族,经常通过分期付款购买大宗物品。”在社交活动中守时不误,热衷于自助式商店和餐厅,对广告和商标抱有高度敬意(了解这些东西,你就能够展示聪明和时髦,同时将自己与广告商品的成功联系在一起。)是电视节目最忠实的观众,对他们来说,看流行节目也是一种入时的表现;热衷穿着具有可读性标识(如文字标语等)的衣物;喜爱阅读毫不费力的通俗杂志(这里受欢迎的产品是上层贫民喜闻乐见的《读者文摘》(发行量一千七百八十七万份)、《电视指南》(一千七百六十七万份),连同像《纽约每日新闻》那一类的日报,还有中下层贫民喜欢的像《国民探察者》、《每周世界新闻》、《明星周刊》和《环球周刊》这些你在超级市场伸手可得的读物。)
      此外,本书冗长叙述中另有些颇有趣的结论,为清晰起见单列如下:
      1.上层阶级大多消瘦,反而肥胖人士集中于下层阶级。美国62%的肥胖者,绝大多数属于中下层贫民。
      2.观念上,中产阶级与下层阶级皆有所笃信,但下层阶级相信的事物往往是关于超自然。
      3.中产阶级倾向于使用委婉语,将性活动称之为“藏腊肠”。而较之地位为高的中上层阶级(一个有钱、有趣味、喜欢游戏人生的阶级——福塞尔语),则称之“藏腊肠游戏。”
      
      作为文化批评,仅有愤世嫉俗,苦大仇深的嘲弄,和戏耍刻薄的玩笑显然难以成立,仔细观之,作者的倾向性依稀可辨。上层的乏味无聊,中产阶级的迂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卑与自负,下层阶级的无知、愤怒、胆怯——姑且不论这些观点是否只是福塞尔的偏见——显然被认为是不可取的。那么既抑于此,又扬于何处呢?通观全文,福塞尔对中上层的评价却宽容得多:“一个有钱、有趣味、喜欢游戏人生的阶级。所有比这个阶层低的阶级,都渴望成为中上层阶级。 与上层阶级区别在于,其中的大部分财富,是通过诸如法律,医药。石油。航运、房产、乃至更令人起敬的艺术品买卖等行业赚来的。”
      “中上层阶级和中下阶层的人们不光站姿不伺,他们的举动也有差别。中上层阶级的举止由于自控而显得精确无误。他们摆动手臂和选择落脚点的方式,与中下阶层的人们有非常明显的不同,后者的两只胳膊总是向外摆,而不是紧贴着身体。”
      “将自己称作“美国第一位衣橱工程师”的莫罗依,凭着令人不敢小视的天才受雇于一些工商企业,是一位提供公司着装原理的顾问。他的理想是要使每一位企业雇员都看上去像中上层阶级,因为中上层阶级就意味着成功。”
      全文二十万字没有找到一处像作者对待中产阶级一样嘲讽中上层阶级的语句。由此可以推断,福塞尔可能把自己的身份安放在中上层阶级,或者至少对中上层阶级保有些许敬意。
      “美国人更加依赖自己的大学体系,指望这个机构培养人们的势利观念,建立社会等级机制。在别的国家,人们不仅仅依赖大学来实现社会地位,还有其他的传统途径。而在美国,尤其本世纪以来,只有高等院校这样的组织,可以成为实现所有最高荣誉的来源。或者说,受高等教育至少是实现地位追求的最佳途径。”
      毕业于美国最享誉盛名的文理学院之一,波莫纳学院,曾任教于属于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保罗福塞尔,大致也可以与作者所言的“中上层阶级”的地位、品味相称。因而这部书,开玩笑的说“是一个中上层阶级坐在自己划定的安全岛上嘲弄其他几个阶层”也不为过罢。
      
      
      掩卷思忖,此类文化批评书,其观点是否正确,有无过多偏见,对现实有多少参考价值倒并不见得十分重要,重要处在于他给了我们一种思维方式,一个自省的参照系,这位笔锋犀利的老人倒不见得要让我们都夜以继日地追求金钱名利,以跻身上流社会,他所给予的方法论已藏在文中了。
      即,我们完全可以像上层阶级一样穿着简洁(倒不必奢华),以舒适为上,而非像“中产阶级”(仅仅是文中所描述的所谓中产阶级)一样以赢得侧目为目标;努力接受更好的教育、自我培养,但绝不附庸风雅;追求兴趣,如“中上层阶级”一样保持生活的热情;拒绝庸俗乏味、品位低下的电视节目和书籍;超乎象外,以求内心的平静。
      老爷子为了将他的本意明示读者,还是在书尾写了一章鸡汤软文。在此文中他用“另类”借指超脱了社会等级而可以自主地追求自由精神,有节地享受人生,不畏于反叛,拒绝庸碌的一群人。
      “另类构成了一个‘无阶层’的阶层,他们在美国社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那里,“交易”这种人生观无法再横行元阻。另类身上所特有的傲慢无礼的态度。聪慧的头脑、冷嘲热讽的说话方式和昂扬的斗志,使他们从束缚住其他人的阶级牢笼中逃离了出来。那些担心另类的性格特征可能会‘非美国化’的人应该意识到,事实恰恰相反,这些人身上流淌着真正的美国血液。”
      “如果说想象力贫乏,理解力有限的人竭力想钻进中上层社会,那么,那些有着天赋过人的心智和洞察力的精英们则正在奋力摆脱束缚,准备走进另类的行列。只有超然于阶层混乱造成的压抑和焦虑的另类,才是一个真正享有硬币上所允诺的自由的美国人。也只有在另类的世界里,一个美国人才能躲开曾腐蚀了无数人的野心和妒忌。”
      “目前,另类一族的阵营还不够强大。可是,会大起来的,因为许多人尚未意识到他们已接到邀请,他们最终会加入到另类的行列。 ”
      
      大致这也是福塞尔本人最高的社会理想。
  •     一、读书笔记部分:
      这本书的英文名叫做CLASS,直白露骨的将等级二字传达出来,告诉别人这就是一本讲等级的书,客观表述,实话实说,没有任何偏袒色彩,而到了中国却被翻译成格调两个字,一本客观的阶级剖析手册,硬生生被引导成一本向中上层阶级学习生活格调的指导手册,中国人的思维果然一切以和谐为重。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还原一下,保罗•福塞尔教授做这个社会学课题研究的本意,一个客观的社会学表述,是如何在美国社会以及在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引起激烈讨论的,甚至现在专心研究美食的沈宏非也在九十年代参与了这场论战,可见这本书是具有何种分量的。
      首先,我不得不承认,保罗•罗塞尔是一个严谨的策略论述高手,整本书的逻辑环做的滴水不漏,先以等级论在美国关于主流“平等文化”相冲突的隐性事实做铺垫,告诉别人等级论在美国是一个敏感话题,而越是敏感就越说明等级确实在美国社会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美国的等级格局。
      在巴罗•罗塞尔的等级阵列中,美国共分为九大等级,分别是看不见的顶层、上层、中上层、中产阶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下层贫民、赤贫阶层、看不见的底层,这点倒是跟中国的三六九等有点相似。
      其中看不见的顶层是最为低调的贵族,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经济大萧条吓坏的一代,从此隐姓埋名,远离城市,深宅大院,低调行事,生活中一切从简;中上层则是政客、商界领袖等主掌市场动脉的一些上层名流,名誉和身份是他们的生命力;中上层是最为有趣的一层,也是其他下六层的理想状态,他们财富相对充裕,重视知识,属于社会精英阶层;中产阶级,是美国社会的中心力量,也是最为焦虑的一个阶层,不停向上追逐,又怕稍不留神就跌落到贫民阶层,他们追求的是品味,以奢侈品消费著称,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一切对品味的追逐都是对身份的焦虑,他们就是深陷等级魔咒的一群人;上层贫民就是高级蓝领,技术工人,稍有些品味,也满足于现状,通常也瞧不上文绉绉假惺惺的中产阶级;中层贫民是打工一族,看别人脸色生活,最为没有自由的群体;下层贫民大多由移民组成,地位不明,生存堪忧;赤贫则是靠救济的一层;看不见的底层,是最为悲惨的身体障碍群体。
      九大层级,各有特点,其中中上层的格调,中产阶级的焦虑,和贫民群体的不良习惯,是保罗•罗塞尔论述最多的内容,通过对相貌衣着的考究,住房环境的布置,消费物品的讲究,精神生活的洞察以及外在谈吐的系统研究,将各个阶层的显性特点全部切碎并一一揭露,比如中上层对英国文化的崇敬以及对手工制品和有机制品的偏爱,中产阶级对于奢侈品的追逐,贫民阶层对于商标和广告的痴迷,这些都是各个阶层的显著特点,而关于这些对比,保罗•罗塞尔可谓是细分到了极致,完全可以把这本书当做一本等级对比手册来应用。
      书的最后也谈到了一个趋势和一个人群,就像贾樟柯说的,十年前,一个村里的人村头的人全家买奔驰,村尾的人连学都上不去,十年后,村头的人买了私人飞机,而村尾的人还是连学都上不起,这就是一个趋势,两级分化将越来越严重,而且是无法避免的陷入一种平庸虚无的状态,整体社会都会呈现贫民化趋势,有钱的没文化,没钱的没前程,拥有物质的精神逐渐贫穷,拥有贫穷的物质深度缺乏,在保罗•罗塞尔看来,人类即将进入一个贫民化社会,大众正驶向平庸。
      好在,书的最后,出现了一个补丁,也就是拯救社会的一个新的阶层,这也是我前面说保罗•罗塞尔策略思维缜密的原因,这个新的阶层叫做另类,他们不会在等级循环的背景之下妥协,而是脱离于等级限制,用创新的思考和行动改变自身的命运,他们是作家、诗人、艺术家等一切富有创新能力的人,他们游离于等级之外,也是这个社会最后的希望,而且这个群体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慢慢变得强大起来。
      这就是等级里面所讲授的一个客观事实,看完后你不禁会对照一下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观察和判断,你就会知道,哪些人正处在什么等级,对于他你该用何种方式跟他去沟通交流。再深度思考一下,你又处在何种位置,又期望在何种等级下立足,作为重复美国的昨天中国,这一切思考恰逢其时。
      想一想,你该在何种等级下驻足。
      
      二、书摘部分:
      1. 人类的平等博爱并非仅仅是诗人的梦想,它是一个令人十分沮丧和深感羞辱的现实。—王尔德
      2. 一种乐器能发出的音调月底,一般来说它的等级就越低。
      3. 一般来说的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尽管他们通常不一定比工人阶级挣得多,但总是心怀愧疚,满脑子都是社会关怀。另一边则是各种劳动阶级,他们已经被电视和报刊杂志中关于美好生活的种种想象彻底洗了脑,于是因为大蛋糕上自己的那一块太小而觉得受了欺骗。
      4. 与金钱同样重要的因素还有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
      5. 品味、知识和感知力比金钱更能决定人的社会等级。
      6. 只有中产阶级才习惯性地回报别人的恭维,因为这个阶级需要从恭维中获取信心。
      7. 等级地图:拥有最多和最完备的保龄球设施的城镇,一定是等级最低的地方。没有一分好的报纸,或者宗教气氛过于浓厚的城市,有品位的阶层不会居住。
      8. 羞耻感属于中产阶级,进一步讲,羞耻感主要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情绪。
      9. 约翰•布鲁克斯发现,纽约地铁车箱里的涂鸦作者会在任何地方涂鸦,但几乎不碰广告牌,似乎这些创作者尊重社会的这一方面:广告。
      10. 整个等级体制更像是在识别自由的价值,而非仅仅宣扬金钱的价值。
      11. 绝不存在简单的人,‘平常’的人也很复杂。
      12. 看不见的顶层:一个看不见的阶层。他们的钱来源于继承遗产。他们曾经喜欢炫耀和挥霍。后来他,他们在媒体和大众的嫉恨,慈善机构募捐者的追逐下销声匿迹了。
      13. 上层;一个既富有又看得见恶阶级。可能是大银行的主管,还喜欢参与国会某委员会的事务。他们贪图安逸,有时还很有趣,家中宾客川流不息。但有一点:他们对思想和精神生活毫不关心。
      14. 中上层:一个有钱、有趣味、喜欢游戏人生的阶级。所有比这个阶层低的阶级,都渴望成为中上阶层。
      15. 中产阶级:一个谨小慎微、了无生气的阶层。他们是企业的螺丝钉,“可替换的零件”。他们最惧怕“他人的批评”,因此是为他人而存在的。他们是全社会中最势利的一群人。
      16. 上层贫民:一个被称为“蓝领贵族”的阶层,他们靠手艺吃饭,认为自己和律师、医生们一样也算“专业人士”,他们的钱夹总是鼓鼓囊囊的,外面还会勒一根皮筋。
      17. 中层贫民:一个在工作中失去自由的阶层,由于经常受到老板的斥责而对生活心存怨恨。他们生活唯一的乐趣,也许就是串亲戚。
      18. 下层贫民:一个没有明天的阶级,非法移民的大军,过一天算一天是他们的常态。正是这一阶层,承担了美国社会中最低下的工作。
      19. 赤贫阶层:一个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的等级。懒惰、失望和怨恨压倒了他们的自尊。这是人们看得见的最贫穷的一族。
      20. 看不见的底层:一个在慈善机构和管教所里度过一生阶级。像看不见的顶层一样,我们看不见这群悲惨可怜的人。
      21. 美国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喝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因此街上的流浪汉为了逃避警察,便套着包装纸袋喝。
      22. 今天,肥胖是中下层级的标志。与中上阶级和中产阶级相比,中下阶层的肥胖人数是前者的四倍。
      23. 大体上,一个人穿的衣服层次越多,他或她的社会地位就越高。
      24. 藏青是中上层的颜色,紫色属于贫民阶层。
      25. 除藏青色外,颜色越柔和、黯淡越有档次。至于面料,生物成分越高越有档次,也就是说,羊毛、丝绸、棉和各类动物皮毛才高档,仅此无它。
      26. 粗俗和教养不良之辈都崇拜和偏爱机器制造的日用品,因为机器制造的东西实在太十全十美了。
      27. 随着社会等级的升高,低调原则随即开始奏效,文字逐渐消失。中产阶级和中上产阶级的服装商,文字被商标或徽记取代。
      28. 当你发现形形色色的标记全部消失了,你就可以得出结论:你已置身上等阶层的领地。
      29. 整洁是一种地位标志,因为保持整洁总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但煞费苦心达到一丝不苟的整洁,可能是你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是否会下滑心存忧虑的体现,也可能由于你对他人的评价过分在意,这两项都是低层等级的特征。
      30. 勿太整洁的原则在男士着装中尤为关键。过分仔细意味着你的低等—至少是中等,甚至贫民阶层身份。
      31. 上层和下层男士着装效果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上层男士更习惯于穿西式套装或至少是西上装。
      32. 套装不但能使懒散的人显得优雅妥帖,还能使体力劳动者显得难看。(还包括运动员体型的人和肌肉过分发达的人)。
      33. 判断一件西式外套是否值得一穿,最最重要的标准莫过于“它的肩部必须十分合适”。
      34. 关于手表的普遍等级标准是:越科学、越技术化、越富有太空时代特色,等级就越低。
      35. 等级越往下,领带上的文字也就越多。
      36. 阶级地位越高,车速越慢。
      37. 起居室里面摆着闹钟,会被扣掉两分。
      38. 许多注意身份地位的人放弃喝烈性酒的习惯而改喝白葡萄酒。
      39. 把苏打水加入苏格兰威士忌的喝法是最不甚讲究的。
      40. 钓淡水鱼比钓咸水鱼更有等级。
      41. 如果你希望保住自己的上层地位,切记永远永远不要打羽毛球。
      42. 球越小,等级越高。
      43. 上层和下层重要的区别在于,冬天给人下葬时,贫民阶层的家庭会把一条毯子盖在棺材上,好让死者暖和一点,而上层阶级压根就不会做这件事。上层阶级举行场面壮观的葬礼,并在报纸的讣告栏里刊登动人的广告,而下层家庭则不这么做。
      44. 一个人的言谈永远是他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的告示牌。
      45. 语言最能表现一个人,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
      46. 事实上,正因为这是一个民主国家,等级差别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生机勃勃。
      47. 语言是判断一个陌生人社会地位最有效的工具。
      48. 贫民阶层似乎希望自己生机勃勃的喧嚣,以其音调、速度和节奏来博得他人的恭维。中产阶级出于取消和失败的恐惧,在社交场合绝不会有这种表现。
      49. 发音尽可能轻而短是上层人士的作风,而贫民阶层总是喋喋不休地把每一件事重复上两三次。
      50. 目前的时代特点是思想平庸。尽管知道它的平庸,仍然任由它无处不在地强加给人们。
      51. 一个逻辑严密的批评家会从中等出这样的结论:过去那些习惯于阅读文字的读者正日渐消亡,或因衰老而失明,而新的受教育者们绝不可能以过去的方式重新构成一个读者群。
      52. 这个时代,知识失宠,显见于每张面孔。—奥登
      53. 另类是“自我培养”的人。他们是自由职业者,从事着被社会学家称为“自治工具”的职业。
      54. 另类房间里通常还装有一个不是非常干净的燃烧的壁炉,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与其说是为了美化居室,还不如说是为了享受在壁炉前的地毯上做爱的乐趣。屋里还有大量的书架,上面塞满了一排排硬皮书,大部分书籍的出版日期都远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
      55. 你若足够聪明,那么在家里会比在外面吃得更好。
      56. 另类的兴趣集中在历史、文学、建筑和美学品味等方面。
      57. 无论一个另类从事何种工作,他都会阅读大量的书籍。他们把书看做人生体验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这部分和阅历同等重要,而且相较阅历更为有趣。
      58. 阅读有很多标准,有趣是其中之一。
      59. 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
      60. 一个人可以在一夜之间暴富,但却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自己的生活情调。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经常看到腰缠万贯的富豪,其举止和品味却还保持着昨日“贫民劳动者”的本色。
      61. 美国人人数最多的阶层—中产阶级,他们是虚荣和势力的阶层,原因在于他们像螺丝钉一样可以被随意替换,因而缺少安全感,生活也最焦虑。
      62. 金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隐喻,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价值符号,一个双重的象征:既象征着全部有关幸福的梦想,又象征着所有追逐金钱者的噩运。
      63. 钱和权力对于一个生活在商业社会里的人来说不可全无,否则你会生活的没有尊严和安全感。但无止境的追逐金钱的生活也不值得,因为缺少品味。
      
      
  •     这才是今年的第一本,因为看的是电子版所以没算入,现正加入2014已读list,速度不错,但还不够快,今年1.22了才2本,一个月至少4本。下一本是诺贝尔得主写的《思考,快与慢》听说翻译后大打折扣但算了,目前除了HP还读不懂原版书,别说书了,电影都不能完全看懂。暑假还在想要不要去韩国呆一个月,看百度贴吧有个人直播了江南大学这一课程,但那人水平太臭相片又烂,我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学校但是能在韩国有一个距市中心30分钟公共汽车的落脚点一个月签证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总之,也许是任何东西有了个度,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追剧往后只保留生活大爆炸,唐顿,shorlock,其实就是停掉韩剧,以后也没这个时间。说起来现在真是又有闲又经济上还算宽裕,所以爸妈才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总之,《格调》是本很好的书
  •     阶级有必然性,因此保守主义强调阶级是自然有机的人类社会中必要而关键的存在。
      
      格调,或者说class,阶级,向来是一个敏感的词汇。现代人极力地否认,好像这样就能与封建的过去划分出界线。
      
      遗憾的是,有些事物不是不想看不想听它就不存在了。即使是在美国那样标榜着全体公民平等的社会,也存在着对地位、认同、阶级的焦虑。毕竟如果人人都是人物,则人人都不是人物。
      
      讽刺的是不同阶级的人对“阶级”的定义:
      
      下层阶级的人自知自身无法晋升,所以也不避讳谈论阶级,同时因为其贫穷,于是认为阶级的划分是依靠财富。
      
      中产阶级则处于夹缝,他们有钱但是不够有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着“体面”的身份。但他们是对阶级一词最为敏感的人群,他们总是宣称在如今的平等社会中阶级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事实上他们却在穷尽一切努力试图跻身上流阶级。因此,他们承认阶级的划分需要考虑财富,但是不仅仅是财富,还要看重一个人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性质。这事实上体现了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渴望。
      
      而“真正”的上流阶级则认为财富和教育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对那些自下而上试图跻身上层的人有着天然的相斥和不认同),他们认为品味、价值观、生活格调和行为方式才是至关重要的标准。盖因这些观念至少需要三代人乃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全在一个人身上养成,这就能保证上流阶级的保守和封闭。
      
      事实上,不仅是在宏观的层面上有深刻的等级划分,等级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上也有体现,例如学习的乐器的种类。
      而其在一个人的谈吐和举止中则体现得更为深刻。
      作者的论述还待我阅读,不过就我自身的经验看来,几乎是打一照面就能大致吃透对方的品味和经济条件,只要一开口交谈就能明确对方大致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当然,人品这种东西是隐藏深刻的,画虎画皮难画骨,不深交无以了解。
      
      =============
      
      有本讲类催眠的书在提到纳粹以民粹主义催眠民众的时候说“人们从心底有一种情结,那就是追求优越感。如果这种优越感是生来具有的,那么就更感到优越。”
      
      这个应该就是《格调》里面提到的,人类有一种对区别阶层、阶级的心理渴求。优越感都是通过比较、通过对更弱者的嘲讽和压迫得来的。类催眠这本书的作者解释说这属于“群体自我偏爱”,是种族优越感和种族偏见的社会心理基础。。
      
      我觉得不仅是种族,民族也是这样,甚至是地域。。。。老妈特别喜欢看的天津台的“爱情保卫战”里面有一集,就有几个东北大婶看不起南方人尤其是广东,说粤语是鸟语,真不知道优越感哪里来的。不怪中国地域矛盾这么重,动不动就歧视就掐架。
      
      我有个老师蛮牛的,自诩保守主义学者,也很上过几次凤凰卫视,大一就明确跟我们讲他看不起黑人,走在街上看见跟黑人在一起的中国妹子他都唾弃,要是学生里有人跟黑人搞在一起他要骂到分手……诸如此类。然后等他在我大二的时候真的因学术考察还是交流还是干嘛去了趟非洲,回来就变了,说黑人还是有些人蛮好的。
      
      所以我觉得优越感这东西。。。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但还真挺浅薄可笑的。
  •      我相信,道理怎么讲都是对的,也是错的。于是,有时我被刺痛,有时我刺痛别人。
        
        拿起这本发黄的小书,哎呀,刚翻了两页,看到一串醒目的字:一本精确而刺痛人的社会等级指南。接着我就害怕了。首先,我害怕精确不能商榷的语气;其次,我怕刺痛,怕刺痛别人,怕被别人刺痛;第三,我最怕等级了,按照我受的教育来说,我是无产阶级也或者工人阶级。
        
        所以,只看了这么一串字,我就犹豫要不要看下去。但是不由自主的,我目光往下挪了一点,什么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他们的意思竟然是在推荐这本书,好吧,我一想,对了,这些报纸正是资产阶级的毒瘤,然后我就放松了。我放松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花花公子也评论了,说是:一个喜欢思索的男人的生活必读书。这句话真的引发了我的一连串联想。具体就不说了,可能我真的对花花公子存在一定误解。好吧,我想,那就这样,先翻吧,要是有什么不良反应就马上打120。
        
        我看书不多,而且向来对目录都不怎么感兴趣,但是这一本我却看了目录。刚开始觉得枯燥无聊,但当看到“以貌取人”的时候就开始不舒服了。我想,果然是资产阶级的毒瘤。在接下来,“住房”简直就是刺痛了我,对于无房阶级谈什么房子的地理位置和装饰简直就是不近人情。然后接下来的什么,消费、休闲和摆设,精神生活......果断的想快进。但是我想,我得反驳作者,然后还是先从他的言语里找寻漏洞吧。他还说什么,“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那可不一定,我们见面都是先问,“吃了吗?”后来“升和降:贫民化趋势”这个难免得又一次的刺痛了我。但是,怎么说呢,我以为作者在谬论就懒得管他了。
        
        古话讲得真对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果然,我翻了一页,看到了一排字,熠熠闪光的,“冲破常规的另类人”,于是,我知道我找到自己的路了,为了跳出无产阶级或者工人阶级,这才是捷径。所以这时候,我开始佩服作者,佩服的手舞足蹈。我想,这本书真好,花花公子说的也好。一个喜欢思索的男人的生活必读书。
        
        从此,我爱上了读书。我想,我知道了真理。但是依旧买不起房,被人瞧不上。但是,我对他们说,我不屑于买房。当然我也不屑于当无产阶级。后来,他们就再也没见过我。
  •     
      不会给高分的,因为看得实在憋气,简直愤怒。你也许会认为这是由于我对号入座进入了中下层阶层人民的缘故......或许吧,但谁会喜欢一个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在21世纪却拿18,19世纪的老古董规矩说事儿的人呢。
      
      美国社会发展很快,富豪也是越来越年轻,或许书中所谓的上层或是特层阶级并不包括华尔街或硅谷那些一夜暴富的年轻才俊么,但是这些年轻人,毫无顾忌的年轻人终会影响到那些顽固做作的老派富翁的。比如Facebook的创始人,Mark Zuckerberg的经典装扮就是T恤衫,短裤,遮阳帽,如此而已,走在路上回头率奇低的一个年轻人,与书中描述的对衣服面料讲究苛刻的上层人做派截然相反。
      
      记得前些年遇到日本人,交谈几句后她对我的见识很惊讶,问我从何而知。我回答说看电视,上网。我才知道原来她以为中国现在还很穷,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网络,穷得靠别人救济。其实日本很多电视媒体也很经常介绍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现状,只要她能关注一下就知道的,可惜她没有。
      
      有人说,这本书是在以幽默辛辣的口吻挖苦美国社会各个阶层。如果他所描述的各个阶层的现象本身就是过时的,不准确的,有何意义呢。
      
  •     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有歧视性的书还有这么高的评分?!可能打高分的人都把它当做装逼利器或者向上层社会进发的指南针了。不过不能否认,基于对这整个美国80年代社会的观察,作者相当准确的描述了各个阶层的特点。对照我自身的特点,很多细节都准确的让我忍俊不禁。所以给他加到了3星~
      不过不能忍受的是对各个阶层 尤其是下层的冷嘲热讽。千万不要打保龄球,千万不要吃水果味冰激凌,因为这都是下层人士的标志。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人必然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喜好。但这不能作为被别人以有色眼镜评判和归类的标签。
      书名本身为class,中文版翻译成格调以弱化“阶级”一词带有的强烈矛盾冲突感。看到有人认为这个书很有用也很有趣,因为读过这书以后可以试着去判断身边遇到的人的社会等级。相反,我却认为这个阶级判断功能是这本书最无趣最有害的功能。一个个将人分为不同等级在以那个等级的普遍特点看待,就会忽视每个人作为个体的与众不同。并且,书中表现出的对各个阶级的冷嘲热讽很容易左右读者对个体的客观判断。
      之前我认为高雅音乐,经典电影,好的审美是格调。看完这部很扯的书后,突然意识到按自己的喜好 自己过的开心才是真的有格调。吃炸鸡,喝可乐,一起看super bowl 是一部分人的格调。做点甜点,修正草坪,西装领带白衬衫是一部分人的格调。迷恋旧帝国的物件,隐居山林又是另一部分的格调。试着去故意模仿另一群人的格调,贬低另一群生活水平低的人的格调,才是真的失了格调。这本书名叫“格调”,但我认为它是真真失了格调。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懒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     感谢咩桑推荐我看这本书,社会阶级这件事本来就是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存在的东西,不管承不承认,既然实际存在,那就应该好好去了解相关的知识,以免在日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中犯下低级的错误,也可以让自己认清自己所处的阶级,看清楚低端人的种种贱格。
  •     这书原来叫阶级,而作者是从格调来分析阶级的。阶级在中国自然是个不受欢迎的词,然而格调却成了当代人们趋之若鹜的词,本质就在于阶级的易遮蔽性。
      既然实质上分析的是阶级这样一个社会概念,那格调本身也必然是社会化的产物。所谓格调,便是对一系列事物的价值判断,包括但不限于书中所写的那些,而最基础的便是衣食住行以及有闲之后的闲暇生活。
      我必然无意谈论那些价值判断,因为这就不能不落入社会化的陷阱中去。当你高谈A的价值高过B时,你就不可能不被他人说C的价值高过A。作者笔下看不见的阶层,其本质便是在于与社会的隔绝性。如果一个人是陷于社会中的,其必然就不可能是那种绝对的贵族。
      萨特说过,一个社会中的人可能是自由的,只要当他是自由地出入于社会。我无意谈论这种自由主义的残酷性,就如同这现实社会的残酷性,但他确实说出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会于这样一个个体而言只是一个外在的附属品, 其游离于社会之外而维持了其个体的自由属性。
      然而格调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概念,就必须不存在于这样一个个体上,否则他就不可能是自由的。所谓格调于其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已。
  •      一说结构。《格调》是一部放大了的说明文,条缕清晰。开篇定性:“敏感话题”——>进入细分:“解剖等级”,并依次从外貌、住房、消费、娱乐、摆设、智力生活、语言等方面举例说明;——>探讨阶层流动性:“升与降:贫民化趋势”——>亮点章节:“冲破常规的另类人”;——>最后,十分俏皮地奉上一份练习题。
       个人觉得,尚有意犹未尽之感。原来期待如《美国种族简史》那般的“总分总”结构,最后来一个酣畅大气的收尾,而这《格调》却是在胃口吊足的时候戛然而止。也许,这应了作者“记录和分析”的定位,而不逾越至“评论”的阶段吧。
      
       二说文风。福塞尔在入微观察的基础上极尽嘲讽之能事,足见机智和刻薄。那些被扒光了衣服痛贬的上流人物和中产阶级对他“骂人不带脏字”的俏皮劲儿也只能哭笑不得罢。我们常说的要怀“大智慧”而莫耍“小聪明”,福塞尔是两者皆有了。
      
       三说焦虑。全书最给篇幅的莫过于中产阶级了。我略戚戚。不论在什么年代,什么国家,中产都是最不好当的群体,上不去又不愿下来,时时刻刻端着自己,还要被老福这样的眼尖人嘲笑。所谓“没什么晒什么”,中产什么都晒,大约是什么都缺或者什么都害怕失去吧。发展中国家的中产和发达国家的中产在定义、定位、构成等很多方面都不尽相同,但普遍焦虑却是共有的性质。最近有兴趣再找几本这方面的书来看一下。
      
       四说亮点。福塞尔在说到“另类人”的时候,终于可以不那么戏谑了。十分赞同,摘抄如下:另类是“自我培养”的人。他们是自由职业者,从事着被社会学家称为“自治工作”的职业。如果说中产阶级“永远是别人的人”,那么另类根本不隶属于任何人。不受人管辖正是另类的一个显著特征。他们思想独立,不受社会习俗的约束,举止和行为都自由自在。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有敬业精神,工作没完成便绝不放手。他们的脑子里根本没有“退休”这个词,这个概念只对那些受雇于人,为挣一分工资疲于奔命的人有意义,而那些人通常鄙视自己的工作。做一个另类就如同拥有了上层人物所拥有的大部分自由和一部分权力,只是没有他们那么多钱。另类人可以算是“没钱的贵族”。
       十分赞赏“自治”的说法,这比“自由”更有力量和有品质。所谓的“自由职业”也并不一定是SOHO一族,为自己工作、为自己成长,而不是为薪酬为老板一边卖命一边抱怨,便可以称作“自由职业者”。
      
       五说译者。可以想象,为这么一个字字玑珠求文雅又求讥诮的作者翻译文稿,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中文版自然没有原版精妙,但也可见译者功力和诚恳态度了。译者自序写得挺好,推荐读者可先看此序,便会对全书有个基本概念了。译者将福塞尔著书的立意概括为“过有品位的生活”,阶级属性决定品味和格调,而品位和格调则能反映你的阶级属性。“有钱并不必然使你的社会地位提高(这里并非在说经济地位,而是社会地位),因为这世界上总是有人不在乎你的钱财。但有生活格调和品味却必然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因而提高了你的社会等级。”
      
      
  •     格调,不是穿着有多么华美;
      格调,也不是活得有多么奢华。
      格调,可以是旧贵族散发的淡淡气质;
      格调,也能是一个人对生活的选择。
      
      这类话题或而敏感,社会等级,俨然当我们不想提及的时候,他已经不得不存在了。而对于这种社会的分层,我们的格调也就成了自己的生活品味,而这种格调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美。
      
  •     在看到一篇不是很喜欢的BL 小说里,作者推荐了这本《格调》。我已经忘记了那本不好看的BL 小说叫什么了,却牢牢的记住了《格调》的名字,并翻阅了他,不免有些惊喜。
      以前从未品味过等级这个词,从小学三四年纪教会这个词开始,好像无处不在地被运用,就像左手和右手的存在一样习以为常。当保罗.福塞尔把等级一词写成整整一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不免有些惊讶,也从未如此认真的正视等级的存在。
      《格调》其实是很西方化的产物,有美国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从人的言行、着装、性格等描述了不同等级下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点。
      看书的前半部分我一直拿自己、和身边的人作为参照,并伴随着不时的感叹。到底是固化的阶级环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还是我们的行为构成了这一个阶层呢?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形而上的命题吧。
      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说等级这个话题不免犯了忌讳,就像保罗.福塞尔描述的美国人一样,面对这个问题会避而不谈,可这到底是真切的存在着的。
      
  •     这本书,在对各个社会阶层品级的一路细节观察甚至追讨之后,让人惊喜发现“另类”的存在,能够超越阶级和出生,不为金钱和传统所束缚。读完不禁赞叹这是本趣味性极强的好书。
      在读该书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深深疑惑,“自己是谁?属于什么样的阶层?如果不喜欢追逐金钱,我们的希望在哪儿?我们的未来是什么?”让人从自己的社会工作状态中跳出来,想一想在我们这不可重复的珍贵的悄悄流逝的生命中,是否值得耗费正在消耗的时间,精力和本该属于我们的创造力?“
      人的理想生活状态,需要有一些钱,能够确保生存的安全和自尊,但不应该被无尽的追名逐利所埋没,那样你的品位也许永远低级。但有格调的人,需要大量的闲适时间,读书,写作和朋友交往,旅行,对自己的智慧和审美品位渐渐培养出足够自信。也许不如顶层钱多,也许不像他们这般如此彻底闲适,也许你会有顶层所不具备的某些方面的不懈努力,但如果能够追随生命的步伐,探索自己的历程,不为任何阶层所束缚。这种另类的出现,才是对自由的真正诠释。
  •     《格调》的出现,撼动了美国带给我的民主自由的印象。曾经的印象又何尝不是自己的主观臆断呢?等级,被人诟病又不可接受的词汇,但它是真实存在的,存在在世界的任何角落,这也是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动力。
      说道恐惧,为什么呢?最近在筹划去美国留学,不知道自己的阶级定位在哪里,如何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人的第一次生命来自父母,没有任何选择,从此以后每一次选择都决定这命运,去美国就是我人生的有一个选择,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这个定位怎么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美国的社会不甚了解,怎么能够评估自己现在的定位,以及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些都是萦绕于心的问题,函待解决。
      这本书带了的首先是对以前思想的一些颠覆,这是震撼的感觉;其次,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有些恐惧。举个例子,英语在不同阶层有不同种说法,这些细节又怎能不多走些路来学习呢。总之,《格调》会使人思考,好像打开了一扇窗一样!
  •      随着社会文化各种西化,伴随全球化,老外的问题也出现在中国社会上,亦或本来就有吧。 西方的一些“老书”,说的不就是当下中国社会问题,前段时间看的《身份的焦虑》如是,此书亦如是。尤其看到大学那一章节,我滴娘呀,中国现在大学通货膨胀更严重了,还有几所是真大学了。不过看到美帝也有此种丑态,心里也就多少平衡了~~~
       中国中产阶级缺缺,但不乏很多小资。而当看到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被批的体无完肤时,是会有多少辛酸多少泪~~~
       此外,此书也是不错的装逼指南,列举了各种装逼雷区,为了更好的装~~~
       不过,这书算不算借“西”讽东呢?
  •      肯尼迪看到尼克松时说:“这家伙一点没档次。”当然,他指的并非金钱。
       ----引言
       什么是普通等级?
       普通等级的区分度比较简单,也较容易被接受。你金钱的来源,遗产赠送,金领级薪资,白领级薪资,蓝领级薪资。你的社会地位,名望,话语权,影响力,控制力,你的花销等等。虽然说,人人生而平等,那是指在大家都要在娘胎呆足10把个月,之后难有平等可言。
       抛开另类的奇葩,一圈人在一起总是能感受到差异,差异引起不同的情绪,继而你会对某些人很尊敬,对有些人看不起。
       但这样的情绪,不仅仅是由金钱堆起来的。P.S.没钱说个JB。
       国际章混了多年,仍让人觉得土气难掉如满脸雀斑毕生相随。朱元璋当了皇帝,还是改不了小气的毛病。张飞见落魄刘备,见此君气定神闲非等闲之辈。
      
       保罗·福塞尔指出,一个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而且这些品味是从日常生活中显露无疑的。
       作者在书中,让自己成为一个异类,并未过多赞扬或贬低上层、中层或者下层阶级。对形形色色思想无动于衷的贵族,土里土气的优雅,永远成为别人的中产阶级,缺少自由和自尊的贫民。
       中产阶级或贫民,包括自己在内,好多都被一针见血的戳中,自以为是的傲慢,没有诗歌的语言,斤斤计较,显摆,妒忌,担心会不会冒犯别人和被人冒犯。
       有些人会说,在中国这个儒家环境下,人和天地仁很重要。但我想,君子上善若水,保罗批判的是中产阶级之流的伪善和没有高尚追求。对真正有儒学精神的君子,如王阳明,知行合一,立功立德立言,自由精神更不能挡,是个绝对有格调的人。
       如此想来,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格调的“上层”,一个骑士,一个君子,灵活的表面功夫终需内功雄厚,赶紧往传统古文化里钻,里面有真正格调之路。
      
       “ 我反抗的是媚俗。” ----《生活在别处》
  •      对一般的国人来说,有房有车还是奢侈的梦想。在格调中,讨论的是,如何装饰你的房子、车子显示了你的社会等级。我们甚至都还没有入流,此刻讨论等级,为时过早。
      
       即使是国内那些有钱人,有的只是一套或几套房子、一所价格昂贵的车、还有那些奢侈品;没有独立的住宅,没有大段大段的空闲时间、没有对运动的爱好对精神活动的追求。即使有钱,也只是徘徊在格调所讽刺的下层阶级。
      
       现实不堪对比。你会怀疑,中国这30多年的改革开放,除了物质的东西,可曾创造出让人生活的更舒适更舒心的一些东西。这个物质的中国,真是令人生厌。
      
       我常常想,物质的作用,一是保障,二是通达心灵。对每个做产品的,对于我自己来说,都应该谨记着一点。你所产出的东西,是否为接受者带来了某种感觉。
      
       世界如此糟糕,所以更需要我们创造出美好。
  •     这是一本讨论社会等级的书。书名"Class"有等级的意思,也有”品味“的意思,一语双关。在作者看来,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当时的美国形成,”格调阶层“。这个阶层有着较高的生活品味,但是却诶有太多的钱和社会影响力。在当今中国,这样的人也许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资?
      不管怎样,作者擅长从日常细节中得出阶层分析,让人耳目一新。当然,如果我们熟悉马恩列斯以及毛成熟时期的那些以阶级观点对社会进行分析的文章的话,那么此书也许算不上特别原创。只是评价的标准增加了而已。但用来分析美国,对整个美国社会进行罗列,这就算得上新奇了。因为这个国家曾如此强大,以至于其中的每一个国民都有着那么一分仿佛与身俱来的自豪感。当现实开始残酷的时候(越战之后),人们开始无措手足,选择性忽视往往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作者不解人意但却合适宜的写作着实让几乎所有的阶层尴尬了一回。
  •     本书描写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的各阶级,不断再版的原因可能是编者觉得这本书对当下的中国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是个人认为全球化信息化已经使得这个世界越来越扁平化,当然,各个阶级依然是存在的,中国有句话说的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种现象应该还会长期存在。就像书中所说的最上面的那两个阶层他们其实是不用干活的,财产全靠继承。除了这种全靠投胎的阶层外,要改变自己的阶层还是有一系列的途径的,这大概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制度的是否健全健康的一个标准。如果可靠的话,本书对于想改变自己所处阶级的人来说(按照“人人都不愿扮演自己”的原则,这样想法的人应该还不少),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你想当上中产阶级,你住的房子该是什么样,客厅可能是怎么样,你会开什么样的车,穿什么样的衣服……等等,书中都有描述。但是,生活的核心是什么,它也许并不应该是由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的排位是什么来决定——虽然这个问题有的时候的确会让我们烦恼并陷入其中。
  •     格调这个词,平时用到的机会比较少。印象比较深刻的了解这个词是周立波的壹周立波秀,用咖啡和大蒜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味和格调。当然,还有我现在博客在用的主机:主机格调。下面步入正题。
      
      这本书的全称叫《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书中的开头部分从各个方面介绍了社会等级和生活品味,总结下一共就两点:
      
      1、经济实力决定品味;
      2、每个人都想扮演比自己更高一层的阶级。
      
      每个人每天只要走在路上,就会无形中的加入到对比的行列中:比谁的衣服更高级,谁的包包更贵,谁用的手机更贵,等等。再或者,谁的穿着打扮更适合自己的状态,谁更像暴发户,谁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所以,底层人士争相购买iPhone、假名牌包包等事情频频发生在我们周围,地摊上摆的拖鞋为了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经常会出现“NIKF”这样的品牌,试图通过自己所购买的物品提高自己的社会等级,哪怕是自我感觉是这样的。中层、上层这样的错觉,确实恩能够让人某些时候感受到一丝丝自信,在别人的猜疑中快速走过也能带来一些安慰。
      
      经济实力决定品味。这个比较容易明白,去商场里逛一圈,看看哪些几千块一双的高跟鞋,几千块的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包,几万块的一块手表。在卖这些东西的地方,店里普遍人比较少,一方面是担心服务员不冷不热的一句你买不起太伤自尊,另一方面,这些奢侈品确实也不是你的菜。某些时候,大部分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只是有些人的穿着确实得体,而有些人的穿着更像“暴发户”,这是品味的问题。
      
      品味不是一朝一夕能提升的,需要自己的见识也随着不断的提高,更多有品味的人的指引,才可慢慢的真正的理解到品味的内涵。
      
      每个人都想扮演比自己更高一层的阶级。底层的想购买假名牌提高自己的社会等级;中层花自己一个月甚至多个月的薪水,购买真正的名牌,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上层;上层人士常常以不看衣服的品牌,但绝对不买便宜的物品,常常以被别人认出自己穿的是名牌来确定自己的地位;而社会顶层则不需要用品牌来证明自己的身价,因为顶层地位固定,只要适合自己即可。
      
      书中的所有的事例都是以美国和英国为背景,没有描写中国社会,但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这种现象都充斥在我们身边。很容易读懂书中一些事例的真正含义。
      
      这本书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可以用来解读我们身边一些人的行为和嘴脸。但自己要时刻明白,用各种包装是无法提高自己的品味的,毕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伪装,比如品味。
      
      冷笑话一则:一路口,一大众和宝马730在等红灯,对面一宝来不知是抽风的还是怎么了直直冲过来看着马上就要撞到730了,一个转向撞到了大众,730就这样唱着最炫民族风走了,宝来车主下来一个做辑然后赔笑:“730是在撞不起,只好撞您的帕萨特了”那大众车主冷笑道:“见过12缸的帕萨特么”
  •     看完保罗福赛尔的《class》反而对阶级的划分更加模糊了。如果说以前的那种模糊状态是未启蒙的混沌状态,现在更多的则是太多信息量一下子无法一一归类。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对于三大阶级还是有一些模糊的勾勒,比如上层的自由保守,中层拘谨焦虑,下层的放肆愚昧。最大的启示莫过于一个人的品味远胜于他的教育背景工作职位和经济收入。
      
      客观来说,无论是从潮流对品味的更新换代,还是从中美地域差异来看,书中的列举有着时空上的不搭调。但福塞尔教授在这方面列举的例子越多,则会启迪读者去观察更多。从这点来看,无关作者的写作水平,如果作者的思考角度可以吸引到读者继续思考,我认为这种抛砖引玉的书还是值得一看。这样的书虽然水平上比不上严谨的社科类报告,但还是尽到它应有的责任。
  •     对于一个业已辗转经历书中社会等级的人而言,也确实得着一番对人对己的观照,起伏轨迹,真实不虚;虚伪势利,也就具体而不再泛泛;我也非常欣赏罗兰.巴托的这句话:“有点钱,不要太多;有点权力,也不要太多;但要有大量的闲暇”,其实也是全书的指归;闲暇的实质是自由,是自由的程度决定了格调的高下,体现在空间上是如此,体现在精神上也是如此。
      
      此书问世在1983年的美国,可以发现,其间不过是语言和习俗的细微不同,时空并不能成为人世的阻隔,从而产生隔世之感,此亦良可思矣!
  •   所谓的另类也同样是一种身份认同,无助于摆脱身份焦虑。作者的可笑之处就在于这种"没有钱也是贵族"的身份认同。
  •   点睛之笔在结尾处。
  •   格调这本书,其实不是歧视下层阶级,而是对美国现代社会所谓"阶层"概念的嘲讽啊。这部社会学著作中技术性的罗列,不是为了教人如何辨别阶层,他是高!级!黑!啊!建议lz去了解一下学术界对这本书的评价,然后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评分那么高了。。。
  •   扫嘎 高级黑啊!对于高级黑这种东西 一直脚的特别深奥的说 好难分辨啊。。>.<
  •   分析得到位。该书的副标题就说得很明白了“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不是什么什么阶层的人,他的生活品味就必然如此,而是这个人所属阶层的社会等级决定了这个人所能拥有的资源、教育、金钱以及属于自己的时间……所有的这些用物质化的符号定义了某一类人的集合性质。当回旁观者,看看书,顺便思考一下,挺好。
  •   这个人是教文学的吧
  •   是啊,宾夕法尼亚的文学教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