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6-1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旦,陈翔,王鹤,徐铮
Tag标签:无
前言
序直击中国城市化的软肋 两年前,作者以《流动中国》(广东人民出版社)一 书, 描绘 了一幅 当代 中国城 市化 波澜 壮阔、 激荡人 心的 图 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虽然从书中可以看到流动中国的 问题,但展现更多的是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中国大地大规模城 市化,解放广大农村劳动力,并迸发出极大人口红利的可喜景象。 今天,作者又呈现给广大读者《留守中国》一书,作为《流动中国》的姊妹篇,直击的是中国城市化的软肋——遍 布中国乡村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乡村的留守儿童、留守妇 女和留守老人,让人们看到中国粗放型城市化进退失据的悲 凉图景,其“城挤、乡弱、村空”的现实,让人揪心中国这 个传统农业大国根基动摇,有失血之虞。家庭资源、社会资 源和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等,将让5800万下一代人心理失衡,严重危及社会稳定,如果在短期内不能得到改善,甚至可能给中国的未来带来致命一击。 更何况,对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执政党来说,对工人农民当家做主的共和国来说,农村与农民的困境,更可 能意味着执政基础的沙化与执政目标的空置。兹事体大,值 得大声疾呼。作者以新闻人的敏感与敏锐,从宏观到微观梳 理了“留守中国”诸多线索,让我们对农村“留守”现象有 了更直观、更具体、更生动的认识。 改 革 开 放 3 0 多 年 来 , 城 市 化 大 潮 席 卷 中 国 乡 村 , 农 民 兄弟确实从中得到了实惠,但与此同时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极 为沉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朴实廉价的他们,托举了中国 经济起飞的奇迹。全世界没有人能够否认,中国在不容置疑 地崛 起。 然而, 在世 界性经 济危 机中 顽强凸 现的“ 中国 时 刻”,不独带着经济腾飞的耀眼辉煌,也带着“留守中国” 的痛楚与凄惶。 这是古老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而我们对这份痛 楚与凄惶,还没有足够的警觉与应对之策!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故园之思。故乡在哪里?中国人 的故乡大多在乡村,那里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 温存旖旎,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壮阔清奇,更 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安逸踏实……“君言不得意, 退守南山陲”、“礼失求诸野”——国人的安全感往往来自 故乡的可靠后盾,那里曾经是我们天堂般的精神家园。 如今,“天堂”正失去往昔的宁静和踏实——这是时代的变迁。城市化、城镇化不管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限 制, 使这 个世界 性难 题在中 国呈 现得 更为突 出和棘 手。 曾 经,我们常常关注的是它带来的经济困境,比如农村土地抛 荒、农民高龄化、农业孱弱化倾向……《留守中国》一书则 用她有温度的文字告诉我们,“留守现象”所带来的深层人 文困境、伦理困境与社会管理困境更加令人忧心。 2010年,美国《时代》杂志把“年度人物”的殊荣授 予“中国工人”这个庞大的默默奉献的群体,主要出于他们 是中 国经 济“保 八” 功臣的 考量 。因 为他们 ,中国 甚至 成 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一根“救命稻草”。流布全球的“中国 制造”,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来自乡野的中国工人胼手胝足 尽其所能作出的惊人奉献。他们“候鸟”般穿梭于中国的城 乡,让一座座城市日长夜大,让一条条新路伸向远方;他们 让中国的GDP一年又一年地不断跃升;他们只手擎天顽强地 抗击所向披靡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中国屹立不倒,并成为 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他们更是中国共产党党旗上的“镰 刀铁锤”,是一直默默俯身成为共和国执政基础的工人、农 民合二为一的“农民工”。 如果不是类似“流浪儿垃圾箱死亡”、“乡村留守儿 童集体自杀”、“校车事故惨重伤亡”等极端事件,生活在 安宁中的人们对农民工群体背后的“留守现象”鲜有关注。 感谢作者细致地描摹了他们的困境:远离家人,拿着微薄的 工资,做最苦最累的活儿;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体育娱乐、没有继续教育;这些同样拥有青春热血有正常交往欲求,生活在信息开放的现代社会的年轻农民工,在那些乏人 关爱的“螺丝钉”般的岗位上,会有怎样的恍惚和痛楚?他 们还会心事重重地惦记家中孩子的教育、妻子的安宁、老人 的健康,在他们的背后,是更荒凉的乡村和更孤独的孩子、 妻子,以及步履蹒跚的父母……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让我们在笑声中认识了工业 时代流水线对人的异化。那时,我们以为这种可怕的异化是 彼岸的旧创,现在,乡村空心化带来了另一种异化,它可能 彻底颠覆中国人的道德伦理观。乡约民俗,更在带来中国经 济地理、政治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重塑。无数留守儿童 与城里打工的父母两地悬望,意味着亲情流失与堪忧的农村 未来;青壮年的离土离乡意味着土地抛荒;乡村学校大量撤 并,意味着人文教化飘离乡村;乡村安全感的消解,让人担 心农村基本安全保障的防线面临失守。当孩子们翻山越岭、 坐着低劣的校车奔向遥远的学校,他们的父母在城里举步维 艰地打拼,祖父母则孤守于空荡荡的村落倚门盼归。 我们能靠谁来振兴中国乡村?又如何将高蹈的“以人为 本”执政理念落到实处,如何来稳定以“镰刀铁锤”为国本 的最基础性的工作?很多问号,目前乏人解答。中共十八大 提出新“四化”目标,要求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 和现 代农 业化相 互协 调,走 出一 条新 型城镇 化道路 。这 给 “留守中国”投下了一道亮光,我们真切期待这个目标的尽快实现。 《留守中国》述说了一系列令人悲怆的、留守者的死亡故事。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作家韦塞尔说过:决不能忘掉 那些死者的命运。如果我们真忘掉了,就是使他们再一次地 死亡,我们自己就使他们的死亡变得毫无价值而负有责任。 唤醒我们对“留守中国”的责任意识,这是《留守中 国》这本新书的最大意义。如果作者继续将这份有意义的写 作做下去,或者我们还将从他们的笔下,看到各地在解决留 守问题上有价值的努力,看到除了感性梳理以外,更理性的 体制性分析。当然,仅作者几个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 人对“留守中国”现象给予关注和悲悯。 基于此,我由衷地向作者致敬,向艰难留守在故园的孩 子、妇女和老人们表达敬意!
内容概要
1. 作者团队深入贵州、山东、广东等省份,深度调查,利用一手材料,展现留守现象的深层纹理。无宏观理论阐述、无过分悲情的揭露,中立、温和,讲述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真实故事,直击中国城市化软肋。
2. 中国的城镇化说到底应该是关于人的城镇化。中国的农村正在衰败,而庞大流动人口却始终无法融入城市,父母儿女天各一方。新型城镇化能否终结庞大的人口迁徙流动,从而终结留守问题?广州番禺的样本或许可以揭示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向。
3. 书中作者深入留守家庭拍摄的照片与文字图文互现,共同呈现留守群体的困苦与坚韧。
作者简介
刘旦、陈翔、王鹤、李栋、徐静。作者系几个对中国农村留守群体有着“贴面”情感的新闻人,他们有着历史、新闻、政治、经济和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背景,在中国顶尖媒体城市从事一线新闻工作。他们长期保持着对留守群体的高度关注,深入流动者漂泊城市的边边角角,以及大山深处留守群体的固有家园进行“田野调查”式采访,带着对留守群体浓烈的朴素情怀,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心灵世界,采集出带着朴实“体温”的一手资料,并以理性的文字呈现出留守群体生活和精神世界里的无奈和叹息。作者著有《流动中国:中国流动人口生存现状考察》。
书籍目录
开篇 变迁之痛:留守者的城乡夹缝生活 第一部 留守儿童:撂荒在苗圃的“花朵” 第一篇 孩儿孤立在墙角 1.一个山村和一群留守的孩子 2.曲曲弯弯上学路 3.留守儿童杀人事件 4.五孩童溺亡的背后 5.留守儿童日记 第二篇 城市里的留守梦想 6.“小候鸟”的城市夏天 7.“二次留守”:哭了想来,来了想哭 第三篇 亟待弥补的亲情 8.过年的挣扎:到底回不回家? 9.妈妈回家的温暖 10.家里的娃儿更重要 11.“想妈妈”——科技弥补的亲情 12.学校就是家,家就是学校 13.成长试验: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第二部 留守妇女:独守的空房和空寂的原野 第四篇 困境中难撑一片天 14.刘小凤之苦 15.“留守妈妈”的杀子与自杀 16.网络歌谣和被改变的命运 第五篇 留守妇女的“乡城性史” 17.“红杏出墙”的血和泪 18.被侵犯的纠结 19.夫妻房建在工地——凑合着过 20.“七夕”:大学生请开房 第六篇 姐妹们,拉起手来! 21.“留守妇女互助组”,助力什么? 22.“返乡潮”消化“留守” 第三部 留守老人:进门的灯,出门的锁 第七篇 空心村庄,寂静的守候 23.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 24.9个人的杨集庵村 25.我欲抚养,我本无力 第八篇 守得住孤独守不住隐痛 26.寂寞老人与老“小姐” 27.2012重阳实录:这不是我的节日 28.孟祥福:从打工者到留守老人 尾声 全家迁徙,能否终结“留守”? 后记 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留守的家园
章节摘录
1.一个山村和一群留守的孩子一个偏远山区村寨,一群留守的孩子。为了生计,村寨里大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进城打工,只留下孩子和年迈的父母。被爸爸妈妈留下来的孩子们很懂事,生活的艰辛过早地让他们成熟,他们早早就明白“帮妈妈做一点家务,是必须的”。他们把土豆当饭吃心满意足,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他们的故事是中国贫困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最真实写照。红板村,位于贵州黔西县中建乡一片巍峨群山顶上,海拔1460米,地势高寒,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处于低温寒冷中。这是一个由9个自然村寨组成的一个大行政村,居住着数千彝族、苗族乡亲。2012年5月,我们涉足贵州省黔西县中建乡红板村调查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在这个400多户1800多人的偏远山区小村寨里,4个家庭的留守儿童生存真实现状或许就是中国留守儿童现状的缩影。从中建乡街上出发后,汽车开始爬山。一条仅容一辆小型汽车通过的山路,顺着山势盘旋而上。由于山洪冲刷,无人养护,路面的泥结碎石已被冲走,露出脸盆般大小的石头,有的路段全是淤泥深坑,汽车几次深陷不能自拔,过路的村民看到后,数次帮忙才将车推出泥坑。2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山顶。下得车来,顿感寒气逼人。山顶是一块小坝子,红板小学就坐落在坝子中间,周围散落着几间土墙房屋,一阵琅琅读书声,传得老远老远。学校是一排石头房子,顶上盖着青瓦片。教室共有5间,每间只有一面开了两扇小小的窗子,屋檐低矮,教室内一片昏暗,一脚踏进去,什么也看不到。屋顶上的瓦片七零八落,甚至可以看得到椽子。教室的窗户上已经没了玻璃,用木板钉的窗子为了采光不得不留出大口子,坦率地露出里面正在上课的孩子。红板小学的孩子,多半没有正规的书包,书本多是抱在手里,有的则用一个装肥料的编织袋装书,在袋口缝上两个根绳子,往肩头一挂,就算是书包了。我们在查看一个孩子的编织袋书包时,发现里面藏着两个已经煮熟早已冷冰了的土豆,这位12岁的男孩不好意思地说,这是他早上从家里带来的午餐。六年级的黄其贵家住红板村第九村民小组,是离学校最远的学生。16岁的他长得精瘦,面色黝黑,头发乱蓬蓬的,不时发出憨厚的笑声。每天上下学,他都要翻越6座山。小其贵一般从早晨5:30起床,吃几个土豆就开始爬山,到8:40上课时往往也只是脚刚迈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红板小学校长夏维贵说,作为村里唯一的学校,目前总共有161人,包括支教的在内有9位老师,留守儿童30多人,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长年外出广东、浙江一带打工。红板小学的学生来自散落在群山里的9个自然村寨,学生家离学校都比较远,有的学生从家到学校要走3小时的山路,近的也要走近1小时。每天中午,多数孩子不能回家吃饭,只能带着干粮上学。红板一带的山上高寒,土地瘠薄,不适宜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只能广种薄收,唯一高产的是土豆。刘老师说,大部分家庭玉米是舍不得吃的,一般都背到镇上卖了换钱买盐巴、农药什么的。家里一年到头的主打粮食只有土豆了。大部分学生能带到学校作为午餐的,只有土豆。热天,他们饿了,从书包里掏出煮过的土豆就吃;冷天,冰冷的土豆实在难以下咽,他们就丢进教室里的火堆中,烤热了吃;经常为了等热透了心,外面部分却早已烧成了黑炭,但饿急了,哪里管得了那么多,拿在手心里吹一吹灰,三口两口就吃掉了——这既饱肚子,还能暖身子。老师告诉我们,红板这一带的村民都很穷,一年的收成下来加上出外打工的钱,一般一个家庭的收入也只有1000余元;学生的学费现在减免了,每个学生收20元钱的书本费,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没钱交。“衣服,对有的学生来说,只要能蔽体遮羞就行,根本没有能力考虑保暖的问题。”这位老师说。我们见到小玉兰时,她正在地里蹲在爷爷奶奶身边帮忙摘辣椒。一双黑乎乎的小手上沾满了泥,见有生人来,不太敢靠近说话,一只小手用力地扯着衣角,使劲地咬着嘴唇。这天是周六,学校不上课,小玉兰一大早就到田里帮爷爷奶奶干农活。7岁的小玉兰看上去有些发育不良,长到7岁看上去也才三、四岁的样子,细弱的身体干不动重的体力活,只能帮忙洗洗菜、扫扫地。看见有生人来家里,小玉兰似乎有些害怕,一直不说话,我们试图和她说说话,小玉兰才用轻得几乎听不见的小声回答了几句。“周末不上学干什么啊?”“摘辣椒。”“想爸爸妈妈吗?”“想的。”“是爸爸妈妈好,还是爷爷奶奶好?”“爷爷奶奶好。”小玉兰不再说话,回到了里屋,爬在凳子上开始写作业。小玉兰的爷爷说,自己有一个孙子两个孙女,他们的爸妈都在浙江打工。其中一个孙子被其父母带到浙江去了,剩下两个孙女在家里带着。“打工也没寄什么钱回来,就靠我做点临工带着两个小孙女维持着生活”,小玉兰的爷爷说,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多年一直未能挣到钱,只能靠他天天出去帮别人做点零工过生活,由于要带孙女耽搁干活的时间,平常就由奶奶带着。小玉兰目前读一年级,由于是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期只需要交8元的资料费就可以了,读书目前暂时还不是问题。“但以后可能就支持不了了”,小玉兰的爷爷说,如果她的爸妈不想办法,就读不下去了。小玉兰似乎还不太懂得爷爷的话,她的将来在哪里要取决于爸爸妈妈在外打工能否挣到钱回家,她现在只能专心地写着作业。在她的房间里,我们看到凳子旁边有一只灰熊公仔。小玉兰看着公仔露出笑容:“那是爸爸打工时买回家的。”“喜欢吗?”小玉兰点了点头,“喜欢,爸爸买了4个,这个是弟弟的,那个小的才是我的”,说完又继续低头做作业。
后记
后记 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留守的家园 2012年的最后两天,北京、上海和广东几乎同时在中央政府规定的最后时限内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北上广”高考新政的出台,被认为是此番针对非户籍人口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标杆,虽然三地依旧对非户籍人口“异地高考”设置了不低的门槛,但仍受到望眼欲穿农民工等流动人员家庭的热烈欢呼——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公平正义的步伐毕竟又艰难地迈出了一小步。 这是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旨在改善流动人员就业、生活、家庭和发展环境,推动改革发展“共建共享”政策措施的重要一环。2012年7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发布,提出“加快建立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一道别样风景,流动人口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社会和谐与活力的“晴雨表”。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农村劳动力已经、正在并必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继续大量流入城市。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7%,其中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约占80%;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比例达到44.84%。在“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数字的比例要高得多。 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那么,21世纪前20年乃至整个上半叶中国改革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则是农民工问题。农民工问题解决得迟早好坏,不但事关改革发展大局,甚至关乎政权的稳固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回首过去10年,有关流动人口的政策“红利”不断破茧而出,给艰难“讨生活”于城市的亿万同胞带来的温暖一拨接一拨:相对平等的子女入园入学、看病就医政策有所松动;与“本地人”共享“保障房”;“积分入户”;居住证替代“暂住证”;农民工“人大代表”、“党代表”相继产生;“城里人、乡下人”“本地人、外地人”等一些强烈对比色彩的字眼正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在城市管理者乃至国家最高决策层眼中,“户籍人口”已经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取而代之的是“实有人口”。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但还远远不够。 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的流动人员,“流入易”“融入难”;而对于固守家园的妇幼老弱,留守一样艰难。人口流动的问题“一币两面”:艰辛跋涉的青壮年,以及苦守家园的孩子女人和老人。我们曾经为流动人员的福祉“喊”过一嗓子,尽管这一嗓子“喊”得不那么有乐感,有人欢喜有人纠结,但肺腑之声彰显的是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作为《流动中国——中国流动人口生存现状考察》(下称《流动中国》)的姊妹篇,《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调查》(下称《留守中国》)的写作,其实我们在思想上早已作好准备。最初谋划《流动中国》时我们就同时考虑到,应该将视角同时兼顾“流动”和“留守”,我们深知解决好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流动”和“留守”两大群体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流动中国》2011年初甫杀青,我们便开始《留守中国》的前期资料收集和考察地点、对象的选择、甄别。 《留守中国》的考察、采写进展一直非常缓慢,一方面大家日常工作事务繁忙,只能利用节假日前往一些地方作“田野调查”;另一方面,《流动中国》面世后习惯性的疲态一直挥之不去,人性使然吧。2012年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责任编辑谢海宁告诉我们,《流动中国》在德国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上受到强烈关注,并将翻译成德语和意大利语等多国文字,在欧洲公开出版发行。闻此“利好”,我们如“打了鸡血”一般,激情急速燃烧,进展快速推进。 我们的团队作了简单分工:李栋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考察采写;王鹤担纲留守妇女部分;徐静主持留守老人那一块;陈翔“机动”一些,既考察采写了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部分的相当内容,也兼顾有留守老人部分的一些童节;本人作为全书的主要策划人,在考察采写对象的选择把握、书稿的谋篇布局和文字疏理润色定稿上起主要作用。事实上,我们的署名是论资排辈的,按进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时间顺序排定,与对书的打造贡献大小无关。五个人中,除本人是20世纪90年代中进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外,其他都是本世纪新晋报团的“后生”:陈翔2003年毕业后加盟到报团;王鹤、李栋同时于2006年进入报团,“王”比“李”笔画上少两画,没得说,“王前李后”;徐静毕业于2007年。自然排名靠后。 本书能顺利出炉,得益于诸多前辈、朋友的鼎力相助。著名政治评论家、《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老师一直对我们的工作以及书的出版以巨大鼓励和帮助,并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这令我们备受鼓舞。著名青年摄影师、羊城晚报记者邓勃,摄影师杨朝、陆海等新闻界好友,得知我们需要大量有关“流动”和“留守”图片时,慷慨相助,对本书内容的丰满和质量的大幅提升功不可没,他们对“流动”、“留守”人员的浓浓爱心跃然纸上,殷殷可鉴。书中还引用了其他一些熟悉和不熟悉朋友以及网络的文字和图片,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一并谢过。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期盼新时代有更多的改革“红利”,能带给流动者更多的福祉和公平正义,让留守故园的孩子女人和老人重拾破碎一地的“梦”! 刘旦 2013年4月于广州洛溪
编辑推荐
《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调查》展现留守现象的深层纹理,记录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苦涩而尴尬的生活和情感历程,用充满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勾勒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将留守儿童与父母、丈夫与留守的妻子、儿女与留守老人天各一方的“难”一一呈现出来,直击中国城市化软肋。极速发展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奇迹,艰难挣扎中,固守家园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所付出的会不会是过于昂贵的代价?我们又应该如何终结留守现象,还他们一个团圆的家庭?这些问题,读者也许可以在《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调查》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