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孙志英、 李靖国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01出版) 作者:孙志英,李靖国 著 页数:230
Tag标签:无
前言
《大兴安岭的女人们》是一部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自然资源与草根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业已作为惠州市“图书类作品”参加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评选,作为曾在大兴安岭工作过几十年的老同志,我为此感到欣慰。 举世闻名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她与广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相依,与肥沃的松嫩平原相接,与俄罗斯、蒙古国毗邻,绵延千里,山峦叠翠,林海苍茫,犹如镶嵌在祖国北疆的绿色明珠。林区地域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的九个旗市,8.87亿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积以省为参照居全国第6位,年16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生长量对履行我国关于“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庄严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大兴安岭是寒温带植物的王国,野生动物的乐园。1500多条河流,100多个湖泊,1.1万平方公里湿地,星罗棋布于林海之中,其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碳汇制氧、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应;大兴安岭是黑龙江、松花江的发源地,维系着呼伦贝尔大草原、松嫩平原乃至整个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被誉为“北疆的绿色长城”。 人们盛赞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绿色的立体宝库”,在这绿色的王国里,繁衍生息着1046种动物,1688种野生植物;蕴藏着40多种矿产资源,历史上素有“金镶边”的美称;这里孕育了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三少民族”的绚烂文化,发祥了鲜卑与蒙古帝国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瑰丽历史的后院。这里尽揽春情、夏景、秋实、冬雪于一身,以她悠远的历史,奇异的景观,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与俄、蒙相接的独有风情,吸引着天下宾朋。 在《大兴安岭的女人们》里面,作者以饱蘸激情的文笔,浓墨重彩地抒写了大兴安岭的美丽富饶、瑰丽雄奇,倾诉了森林儿女对于大自然母亲的感恩戴德与孝敬之情,抒发了对于故土的无限依恋,升华了人间珍贵的赤子之情!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揭开了有计划开发的序幕,按照周恩来同志“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与刘少奇同志“采育结合”的指示,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在林海雪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开发建设历程,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 《大兴安岭的女人们》在这方面有着很多篇幅涉及。作者通过主人公“英子”与书中其他女性的眼睛,描绘了林业战线职工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多出木材、出好木材而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顽强形象,讴歌了林业职工及其家属的奉献与牺牲精神。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书中对于新中国成立后那些支援大兴安岭林区建设的知识分子们,给予了热情刻画与充分肯定,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当然,我认为《大兴安岭的女人们》写得最精彩的还是女性。主人公英子、娘、淑珍、灵芝、孙婶、嫂子、丝丝、白兰、于老师、黄慧珠等一系列女性形象、个性鲜明、呼之欲出。英子的爱憎分明,其他女性们的善良、质朴、直爽、粗野、懦弱、狭隘等表现,令人目不暇接。她们大都由外地投奔大兴安岭,跟随父亲、丈夫,加入“闯关东”的队伍。她们的嬉笑怒骂、家长里短、邻里关系、甜酸苦辣、婚姻子女、情趣陋习、疾病死亡等,处处都折射出时代特征、生活气息与地方色彩。她们极富东北地方韵味的方言对话,也深深渗透着大兴安岭人的习性。 “天保工程”实施后,大兴安岭林区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昔日的“砍树人”变成了今天的“种树人”、“护林人”,生态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大兴安岭的女人们》对此也有所反映,并充满着殷切的期望,惜乎笔触不够深入具体,这大概是此时作者已经离开林区,远赴南方工作的缘故罢。 历史上的巨大贡献,几代林区人的甘于奉献,取得了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巨大成绩。但大兴安岭林区在民生、基础设施与文化教育建设方面却逐渐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由于过去长期执行“先生产、后生活”的开发建设方针,逐步形成相对独立封闭的特殊社会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教育建设滞后,职工收入低下,多年维持低工资、高就业的运行状态。林业人口生活水平落后于农业、畜牧业地区。这些情况在《大兴安岭的女人们》一书中屡见不鲜。作者既首肯了林区职工及其家属的艰苦奋斗精神,也表达了他们迫切要求改革现状、提升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愿望。 《大兴安岭的女人们》的两位作者,都是曾在大兴安岭林区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是我的老同事。第一作者孙志英老师虽非林区出生,但在林区生活、上学、教学30多年,早已与大兴安岭血肉相连;第二作者李靖国老师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大学毕业,支援边疆到林区执教20年,把最宝贵的青春时光奉献给了林区。他们夫妇在林区成家立业,后调离林区。眼下,以安度晚年的宝贵时光,仍孜孜不倦地笔耕不辍,将满腔热忱与无尽眷恋献给大兴安岭,使人油然而生敬意。我读完全书,深为作者矢志不移地追求大兴安岭的生态平衡与呼唤人性的复归真善美所感染。书中的人物、事件,都来自林区20世纪中晚期的实际生活,许多篇幅简直就是实录,所以真实、生动且饶有风趣。我愿他们此后有更多抒写大兴安岭的佳作面世。 借此机会,热烈地表示对于《大兴安岭的女人们》的良好祝愿,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喜爱她;谨与我的两位老同事——孙志英、李靖国老师共期大兴安岭林区美好的明天。 是为序。 (作者系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内容概要
《大兴安岭的女人们》描述了大兴安岭女人们的神奇故事,英子、娘、淑珍、灵芝、孙婶、嫂子、丝丝、白兰、于老师这些敢爱敢恨、性格鲜明的女性,她们怀揣梦想加入“闯关东”的队伍,在大兴安岭挥洒着青春与汗水、笑声与眼泪……展现了20世纪中晚期,这片奇异土地上人们的真实生活画卷。
作者简介
孙志英,女,1954年出生,原籍河北省南皮县,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四川《青年作家》,广东《南方日报》、《惠州日报》、《东江文学》、《惠州文艺》等报纸、杂志发表过散文、诗歌、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等。 李靖国,男,1944年12月出生,原籍上海市。1968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从事中国文学(主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公开发表作品、论文200多万字。曾任惠州学院中文系教授、学院副院长,惠州市政协副主席、广东省第八、九届政协委员等职。
书籍目录
序温暖的“七问房”魅力山水爱无界困境趣事幼稚的潇洒闹剧·隐患早逝的少女时代幸福很吝啬,对谁都有限生活是一团麻辩证法无处不在生命的启迪生活教我学会了思考人在旅途蓦然回首物是人非大兴安岭啊,盼您早日复兴后记
章节摘录
温暖的“七间房"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一个冬天,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清晨七时许,寒气逼人,滴水成冰。天空雾蒙蒙的,能见度很低。一列墨绿色的火车吭哧、吭哧地吐着白气,沿着曲折的铁轨,从深山老林里爬了出来,缓缓地停靠在一个简陋的小站上,站牌上写着“原林一爱林一库都尔”。 车门打开,满口河北口音的娘,粗声大气地喊道:“志轩!你快下去,快点,快点,就停一分钟。” 一个灰不拉几的身形从车门处跳下来。 “娘!小心!离地很高哪!”十来岁的哥从地上爬起来,大声喊道。 “接住英子!接住英子!”娘双手举着四岁的我。哥极力地伸出手,根本够不着。顷刻问,一团黑红模糊的东西又滚落下来,地上厚厚的积雪托住了娘。 “呜!”——火车启动了。一阵气浪,随着轰隆、轰隆的响声。娘惊恐地拉扯着哥和我,一退再退。 列车远去,周遭恢复了寂静。 “这是嘛地方?怎么连个人影都没有?”娘焦急地左顾右盼。 “娘,你看,木头堆得像一座山!”哥兴奋地指着左边堆积如山的木材。 “你们去谁家啊?”浓雾中走来一个带狗皮帽子的小伙子,手里拿着红、黄、绿三色小旗。 “哦!我们找孙如才。大兄弟,你是……”娘满脸堆笑。 “哎呀!咋穿得这么少?快进屋,进屋。”小伙子提起地下的包袱,招呼母子三人跨过铁轨,往山坡下的一栋黄房子走去。 “……孙哥,我认识,那人可实在了。你是孙嫂吧?俺和孙哥可对脾气了,你们千万别外道。关里来的吧?一看就是。”小伙子很热情。 “是啊,是啊!大兄弟!多亏遇上你了。下了火车,连个人影都没看见,正打怵呢。太冷了,志轩,快把帽子带系上。英子,把手揣进裤兜。”娘大呼小叫地招呼着我们。 说话问,到了黄房子门口,拉开门,一股热气夹杂着煤烟子味扑面而来。屋子中间一个小铁炉子冒着黑烟,燃着火。 “真暖和!真暖和!”我们伸出手跑向炉子。 屋子里黑黑的,窗户上结着厚厚的冰霜。一张黑乎乎的原木桌子擦得发光。 “嫂子!先喝点水,我这就打电话。”小伙子端过两杯热水,抱歉地说,“就俩杯子,丫头跟你妈使一个杯子吧。” “行了。这就够麻烦你了,兄弟!”娘感激地说道。 “外道啥呀?嫂子,这地方都这样,谁碰到该帮的都会伸把手。”小伙子边说边拿起电话。 “林场是三点一长……”他自言自语,然后有节奏地摇了三下,又不停地摇了一阵。 “哎,哎,林场啊?你们三段的孙如才,他家属来了,搁我这儿呢。啊?叫贮木场的小李子来接?好嘞!” 放下电话,小伙子笑着说:“一会儿有人来接你,嫂子!再喝点水。坐了几天车够累的!” “可不,现在脑袋还迷迷糊糊的。兄弟,赶明儿上我家吃饺子去,叫你孙哥,好好谢谢你!”娘一脸感激。 门外,白雪覆盖,风不大,但冷得出奇! 简陋的贮木场办公室里,几块木板搭了张“床”,床上堆着陈旧的被褥。墙角两块短木板一搭,,就是一张小饭桌,上面放着一盏煤油灯。 “我爸怎么还不来呀,信儿捎到了吗?”哥有些急躁。 “我也着急哪!老住在这儿也不是一回事啊!”娘说道。 门,突然开了,一股阴森的白气裹挟着寒流,似乎滚进来一个大雪球。 母子仨一怔…… 正诧异间,来人抖了抖狗皮帽子上的雪,抹了一把满脸的霜,脱下了光板羊皮袄。 娘大惊:“是你爸!”随后嗔怪道:“怎么穿成这样?哪有皮袄反着穿的。这是嘛皮的帽子?怎么像狗毛似的?” 爸笑着抱起我不停地亲吻着:“别哕嗦了,给你钱。” 一个蓝包袱皮扔到了床上。 “我还得跟‘套子车’回山上。计件工资,耽误一天,六七块哪!再说完不成任务咋整,拖全段的后腿!牧养场那边的‘七间房’有一间空着,明儿有人带你们去看房。缺嘛就到贸易局去买。袢子先烧邻居的,以后再还他们。咱娘怎么不来?寄点钱回去吧。唉,以前叫你们来,死也不来。今儿个怎么自个跑来了?” 娘眼圈红了:“唉,实在撑不下去了!咱家那边搞‘大跃进’,天天修水渠,挑土。家里又没强劳力,我自个儿顶着。白天黑夜地干了一个多月,还完不成任务,咱娘就让我过来了。” “住下了,就把娘接来吧。我得走了!志轩,帮你娘收拾收拾。” “嘛时候再回来呀?” “过年吧。过年才会放几天假。现在是伐木的黄金季节,耽误不起呀!”爸头也不回地急忙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娘仨吃过早饭,收拾好行李。 八点刚过,门外有人叫:“孙嫂,孙嫂!” 咚、咚,敲门声。 娘开门,一位三十多岁的叔叔,脸上长满酒刺。P1-3
后记
不知道《大兴安岭的女人们》能否给广大读者阅读带来审美的愉悦,而我们则是在极度感奋的精神状态中完成创作的。因为完全是回忆二三十年前的亲人、熟人和亲身经历,发掘所思所感,坦陈喜怒哀乐,因此没有什么障碍,一切都是直抒胸臆,如实叙描,近于声乐赛事的“原生态”演唱。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活、学习、教书的几十年岁月,已经构成了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届晚年,回顾往昔儿童、少年、青年、中年时期的经历,激动万分,感慨系之。十多万字的纪实,难免挂一漏万。但人们真正达成与森林资源和谐共生之日,就是人性臻于至善之时,这个思考如果能够在书中有所表达,我们便感到由衷的欣慰了! 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蔡延松同志于百忙之中多次听取我们的汇报,提出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并亲为作序,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 中共惠州市委、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中共惠州学院委员会自始至终给予本书的创作与出版以正确的指导,黄雁行、范中杰、杨海涛、彭永宏等领导同志更是直接给予我们以鼎力支持,激励着我们将创作进行到底。 广东人民出版社与惠州市文联也给了本书的出版以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令我们心存感激。 借此机会,我们谨向蔡延松同志、黄雁行同志、范中杰同志、杨海涛同志、彭永宏同志等致以诚挚的谢忱,并通过你们向国家林业局、中共惠州市委、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中共惠州学院委员会、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惠州市文联致以崇高的敬意! 孙志英李靖国 2012年1月
编辑推荐
《大兴安岭的女人们》是一部以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与草根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这部作品的作者孙志英、李靖国曾在大兴安岭林区工作多年。 《大兴安岭的女人们》描写了一系列林区妇女的形象,通过女性的眼睛来看大兴安岭的历史变迁。女性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酣畅,主人公“英子”就是代表人物。作品倾诉了林区草根民众坚持改革开放,要求改善与提升民生质量与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