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龙潜、杨宝霖等点校 页数:359
Tag标签:无
前言
广东一隅,史称岭南。岭南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增添了绚丽多彩、凝重深厚的篇章。进入19世纪的南粤,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摇篮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继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斗争中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用鲜血写下了无数彪炳千秋的史诗。业绩煌煌,理当镌刻青史、流芳久远。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摧枯拉朽,奋发图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卓有建树。当中国社会跨进20世纪80年代这一全新的历史阶段,广东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试验省区,被置于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沿,沿改革、开放、探索之路突飞猛进;历十年艰辛,轰轰烈烈,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空前伟绩。岭南大地,勃勃生机,繁花锦簇,硕果累累。
内容概要
《岭南文库》涵盖有关岭南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人物传记等方面,本册为文库其中之一《明清广东稀见笔记七种》,主要介绍了明清时代广东省地方史。
书籍目录
前言壹《乱离见闻录》 乱离见闻录序 乱离见闻录卷上 乱离见闻录卷中 乱离见闻录卷下贰《华衮手记》 蔡学忍序 卷上明朝纪事 卷下清朝纪事 家族产业 淡水田之始末叁《吉康治乱记》肆《农桑易知录》 农桑易知录序 农桑易知录卷之一 农桑易知录卷之二 农桑易知录卷之三伍东莞《甲申南社乡寇变纪略》(附新会《录奴变》) 甲申南社乡寇变纪略 录奴变陆霭楼逸志 自序 例言 霭楼逸志 霭楼剩览(辑本)柒舟车闻见录(辑本)附录:历史文献四种 一、明湛甘泉撰《圣训约》 二、“刘晨所旧本抄录”一乾嘉时期广东 珠江三角洲佃种屯田文献 三、乾嘉时期广东档案资料辑存 四、民国初年东莞《太和圩股份章程》
章节摘录
辛巳崇祯十四年(1641),仍馆黄惟萼家塾。二月初,续娶芷芋文之和女。文氏先嫁失偶,予揭十金,多方婉转始成。榔著大贵,谷亦贵,石米钱八百,鱼肉与前稍异。予昼训书,夜则通宵誉录。是年馆谷得米二十石,办月钱四千八百,皆惟萼一身肩之。又让屋完娶,一切酒米并伊夫妇照料,此恩何能忘也。壬午崇祯十五年(1642),再历山川考名墓,知奕世兴衰,实系安厝。然吉凶异应全在信根,每见地吉而葬日犯煞,地假而独赏神奇,贪远山远水葬,每冷绝者不可枚举。古云,窄窄狭狭出公侯,阔阔大大葬公侯。确论也。盖千里来龙,穴止一席,内砂收抬紧固,小中之大,小中之真,安得不发福。后世公子家误听时师,以界水为窝钳,贪明堂之宽旷,安得不假乎。如宣百户天熊葬父,梅萘庚山用四乙酉课,予力弹不果,后用丙戌八月庚寅,犯横天朱雀,且小儿煞在中宫而动,修祖墓又衬葬,壬癸方犯坟墓宿煞。至丁亥兄弟三人尽死刀下,此非信根之说乎。十二月,予改葬父于丽山寻至岭。先是,得梦见一翁送地日丽至山,继见乡宦吴鼎元、麦伦诸公执手作贺。予醒莫解。是冬往丽山看宗方伯葬兄地,彼云上名丽山,此名寻至,予恍悟前梦。十一月买地。十二月壬午迁父葬焉,一切用度,毫不波及弟辈。 癸未崇祯十六年(1643)。 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旬,郡狱井水溢,七日三鼓后群鸡鸣。廿五日,狱囚谭圣典(茂名人,因窝贼)统囚反,杀知府郑三谟于堂,并乡民数百,率党聚博铺茅坡。把总黄翼龙、董万权率兵攻之,擒圣典于茅坡窑窖,枭斩。先是,石城朱百户以失守系狱,不从反,躲狱厕中,官兵救捕后,狱内惟朱百户及吴川易惟贤在焉,后皆释放。
编辑推荐
《明清广东稀见笔记七种》:岭南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