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精神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闵定庆,徐能源  页数:202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今天,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成果,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如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容乃大,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崇德重义、修身为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内容概要

  《中国古典文学精神:盛事不朽的异彩华章》文学本质上是用来表达情感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固然不错,但古典文学和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渐行渐远,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群星闪耀的古典文学并不仅仅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天幕,无论什么时代,如果我们愿意抬头仰望,我们会看到自己。  因为情感是相通的,一千年,一万年……

书籍目录

一 千载心在——中国古典文学略说诸神的黄昏诗性的徜徉“史家之绝唱”多姿多彩的诸子散文盛唐气象及其他“词为艳科”“小说家言”的魅力二 衷情所至——文学创作的情感折光“情至之语,自能感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三 江山有待——大自然的美感及艺术再现人与大自然的温馨晤语“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仁山”与“智水”“花非花”“风雨江山外有不得已者在”历史的天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四 弦诵之美——抒情精神和诗性向度伟大的抒情传统“诗言志”与。‘诗缘情”体物得神“伤春”与“悲秋”“诗可以乐”中和之美五 虚实相生——文学形象长廊一瞥创造者的“神迹”“我以我血荐轩辕”“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人间英雄的极致“角色”的悲喜剧“作者是欲天下人共哭此情字”良材美质的“废物”

章节摘录

  太古鸿蒙,奇葩绽放。远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就开始萌芽。随着中国早期多元文化的相互融汇与壮大,黄河流域文明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进而引领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文学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开始出现和形成的。至于文学有着一个怎样具体的产生过程,鲁迅先生有一个极具趣味的见解,他在《门外文谈》中说:  我想,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中国文学,就是在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语境中产生并成长起来的。“杭育杭育”,也就是“嗨哟嗨哟”,这些人们劳作时发出的号子,饱含着人的本能的生命力量和恢宏的审美气度。随着汉字的发明,专门从事文字记录和整理的人出现了,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慢慢加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逐渐成为人的创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那“杭育杭育”的生命感衍化为多姿多彩的形式,潜行于文学创作的深层。

编辑推荐

  追求和谐,崇尚和美  见利思义,推己及人  兼容并蓄,一有容乃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典文学精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