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寅恪,胡文辉 编 页数:1375
Tag标签:无
前言
文辉的《陈寅恪诗笺释》快要出版了,他约我写几句话。因为我这些年也在作一点义宁陈氏的研究,又提前看过此书的初稿,这才壮起胆子答应下来。想说三个问题。 一,义宁陈氏数代皆能诗擅文,为什么偏偏陈寅恪的诗特别需要笺注? 从陈宝箴的父亲陈伟琳算起,至陈宝箴的曾孙陈封怀、曾孙女陈小从,确凿可信的诗人至少有五代,诗文世家绝非浪得虚名。五代诗人当中,诗名最盛、作品流传最广的当然要数陈三立。陈寅恪的诗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即便是在家族诗人群中也称不上最有代表性,偏偏是他的诗最需要笺注。 解释这个问题,不妨先打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陈宝箴之诗,堪称政治家之诗;陈三立之诗,更似文学家之诗;陈寅恪之诗,则是史家之诗。史家之诗,所谓“诗史”也,原本不以胸襟气度见长,也不以诗情文采取胜,诗人自己和后来人更为看重的都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内容。
内容概要
陈寅恪诗是陈寅恪研究中最有意趣的课题,透露出陈氏专业学术背后的精神世界,既是陈氏本人的“心史”,也可视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心史”。不仅如此,陈诗还是一位最擅长“以诗证史”的学人的“诗史”,是一位有充分史学自觉的通儒对现代历史的观照和理解,代表了他那个古今纠缠、文化与政治交织的思想世界。陈寅恪诗是陈寅恪研究中最有意趣的课题,透露出陈氏专业学术背后的精神世界,既是陈氏本人的“心史”,也可视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心史”。不仅如此,陈诗还是一位最擅长“以诗证史”的学人的“诗史”,是一位有充分史学自觉的通儒对现代历史的观照和理解,代表了他那个古今纠缠、文化与政治交织的思想世界。
书籍目录
序一(罗韬)
序二(谢泳)
序三(张求会)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
朝鲜亡国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
易卜生与比昂松
意土海战
瑞士雪山奇景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
清室逊位
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
巴黎选美与民国总统终身制
故国之思
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
京华梅花
吴宓与《红楼梦》
巴黎和会与留美学生
失恋同学
1927年(民国十六年丁卯)
遗少心理
王国维之死
古史辨派
王国维与近代中国
1928年(民国十七年戊辰)
国民党政权
1929年(民国十八年己巳)
日本汉学
文廷式与晚清政局
1930年(民国十九年庚午)
吴稚晖与清共
1931年(民国二十年辛未)
不抵抗主义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壬申)
南京蒋介石政权
1935—1936年(民国二十四年乙亥至二十五年丙子)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戊寅>
蓝衣社
抗战初期的主和论
黄河花园口决堤
抗战周年
龚自珍诗风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己卯)
西南边疆的服饰时尚
抗战悲观论
宋明历史的重演
蒋汪分裂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庚辰)
通货膨胀与米价
初见蒋介石
1941年(民国三十年辛巳)
国共汪三分天下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壬午)
太平洋战争爆发
滞港难民返回内地
文化节操与抗战信心
亡友许地山
知识分子的稻粱谋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癸未)
献九鼎与顾颉刚
藏书史一页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甲申)
杨树达及其文献学
杜甫草堂
蒋宋的政治婚姻
汪精卫盖棺评说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乙酉)
眼疾手术失败
眼疾与国事
平生恨事与著述存佚
清华大学故居
通货膨胀与教授薪俸
美国兵与陪舞女郎
抗战惨胜
眼疾叹
国共冲突与美国调停
太平洋海战
蒋宋重归于好
雅尔塔协定与苏俄威胁
苏俄重占东北
抗战胜利亦喜亦忧
“满洲国”终结
……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丙戌)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丁亥)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戊子)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已丑)
1950年(庚寅)
1951年(辛卯)
下册
1952年(壬辰)
1953年(癸巳)
1954(甲午)
1955(乙未)
1956(丙申)
1957(丁酉)
1958(戊戌)
1959(已亥)
1960(庚子)
1961(辛丑)
1962(壬寅)
1963(癸卯)
1964(甲辰)
1965(乙巳)
1966(丙午)
联语
后记
章节摘录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 朝鲜亡国 王政君即西汉元帝皇后,姓王名政君,王莽之姑,其子成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哀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成帝时元后兄弟已垄断朝政,于平帝时元后临朝称制,并委政于王莽。以后王莽篡汉,元后被迫接受。友人罗韬指出以上两句用《汉书?元后传》:“自莽篡位后,知太后怨恨,求所以媚太后,无不为然,愈不说。莽更汉家黑貂,著黄貂;又改汉正朔、伏腊日。太后令其官属黑貂,至汉家正腊日,与其左右相对饮酒食。”元后不接受王莽新订的官服、历法制度,而仍保持汉室原来的黑貂官服及旧历法的伏、腊日,此即陈诗“腊日黑貂独饮酒”之典。元后虽眷恋汉室,但汉室的倾覆实亦元后之罪责,故王夫之《读通鉴论》评日:“亡西汉者,元后之罪通于天矣。论者徒见其吝玺不予、流涕汉庙、用汉伏腊而怜之,妇人小不妨之仁,恶足以盖其亡汉之大憝哉!”此似亦陈诗以上两句用意。 按:陈诗此处当借汉元后比拟慈禧。慈禧亦以皇太后身份临朝训政,故以元后为此。西汉亡于元后,而清朝实亦衰于慈禧,故陈氏讥笑其无能。 长陵鬼馁汉社屋 区区节物复何有 长陵,汉高祖葬地;鬼馁,无人为先祖祭扫,群鬼则无所食;汉社屋,《礼记?郊特性》:“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阳也。”指国家覆亡;节物,似指上述“腊月黑貂”之类应时的制度。此处当谓清朝统治大厦将倾,仅在形式上守护制度又有何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