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黄彦 页数:38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论军事及对军人演讲》分成“军事问题”和“对军人演讲与谈话”两个栏目,选辑孙中山的函电、演说、谈话、文告、公牍、序言、批语及有关规章共一百一十五篇。在近代中国,各种反动政治集团无一不是凭藉其军事力量来维持统治或攫取权力。因此,孙中山不论是为了推翻专制统治而建立共和政权,或是为了维护所建立的共和政权和革命政权,都必须同形形色色的敌人进行酷烈的军事斗争。在他革命的一生,便不得不付出最多的时间、投入最大的精力从事于战争事业。 孙中山先后面对的敌人,主要是清朝政府、袁世凯政府及继起的北洋军阀政权,在南方则有桂系军阀、陈炯明叛乱集团和沈鸿英叛乱集团等。由于孙中山在革命前期自身的力量远比敌人弱小,后又迟迟未能拥有自己的、具有政治觉悟的革命武装,再加上其他非军事因素如帝国主义的阻挠破坏等等,故遭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使得他的战争事业带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这是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使然。
书籍目录
本书说明军事问题欲举革命推翻清朝而建立共和政体在横滨与日人宫崎寅藏的谈话(日译中)(一八九七年八月下旬至九月中旬间)致犬养毅请游说日本政府助广东革命军枪械函(一九○○年十月二十一日)以约法绾合军法与地方自治法在日本的谈话(一九○四年十月刊载)联络各地革命力量及会党之重要在东京与陈天华宋教仁的谈话(一九○五年七月二十八日)革命之始当以约法协调兵权与民权关系在横滨与汪精卫的谈话(一九○五年秋)依靠会党在华南发动反清起义及争取外国支持与法国上尉布加卑的谈话(法译中)(一九○六年四月中下旬)中华国民军军律选自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一九○六年秋冬间)中华国民军因粮规则选自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一九○六年秋冬间)中华国民军招降满洲将士布告选自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一九○六年秋冬间)数年内将推翻满清建立共和政体与檀香山《太平洋商业广告报》记者的谈话(英译中)(一九一○年四月二十日)致咸马里谈攻取广州计划并请在美筹款函(英译中)(一九一○年九月五日)致黎协等告以运动新军成效并望筹集军费函(一九一○年十月十六日)复咸马里盼为起义筹款并论战争侦察手段函(一九一○年十一月七日)复李绮庵论飞船敢死团及革命公司函(一九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告全国海陆军将士文(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劝告北军将士书(一九一二年一月五日)批准陆军部呈设陆军军官学校及所拟该校暂行条例文(一九一二年一月上中旬)附:陆军军官学校暂行条例咨复临时参议院陈述北伐用兵方略文(一九一二年一月三十日刊载)与黄兴联名复伍廷芳告以北伐不能中止并嘱请袁世凯制止晋陕清军违约进攻电(一九一二年二月五日收到)致陈炯明令即搜捕解散王和顺部溃兵并善处各路民军电(一九一二年三月十三日)饬各省都督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令(一九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复陈其美论扩张军备建设以固国防函(一九一二年七月一日)非深造学问断不能率师周应时著《战学入门》序(一九一四年六月)中华革命军因粮征发则例选自中华革命党《革命方略》第五编(一九一四年十二月改订)中华革命军布告选自中华革命党《革命方略》第六编(一九一四年十二月改订)致美国某埠同志嘉勉创设军事研究所函(一九一五年七月十五日)复叶独醒告上海郑汝成毙命并赞同设立陆军速成学校函(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十五日)复陈其美命为江浙皖赣四省讨袁总司令并告各方情形函(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三日)致直鲁晋三省同志通告派居正为东北军讨袁总司令函(一九一六年三月十三日)复居正指示讨袁事宜并告各方情形函(一九一六年三月十三日)复居正指示必占济南并告粤沪鄂等地军情函(一九一六年四月四日)致邓泽如等论振兴民国须真民党并请物色壮勇到日本军训函(一九一六年四月十日)致黄兴告国内政情及陈其美遇刺情形并请购械函(一九一六年五月二十日)致陈炯明再促率粤军规取福建函(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三日)复阮伦谈粤军攻闽战况及定闽意义函(一九一八年十月三日)体育之技击术于强种保国关系至大陈铁生编《精武本纪》序(一九一九年十月二十日)致田应诏等指示湘西军政方略函(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复唐继尧商请西南各省合力剿平桂系军阀电(一九二○年三月十七日)致王文华论欲言救国非先扑灭桂贼不可电(一九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致陈炯明谕速进兵东江而扑广州电(一九二○年三月下旬)复李绮庵指示破贼方略电(一九二○年四月六日)致许崇智指示对桂贼作战方针电(一九二○年五月十四日)致李绮庵指示水陆两路作战方略电(一九二○年五月三十一日)致陈炯明嘱分兵猛扑北江而强取石龙惠州电(一九二○年十月十四日)批答林德轩来函论湘闽合力平桂作战方略(一九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前)复陈炯明望速定作战方略电(一九二○年十月三十日)……对军人演讲与谈话后记
章节摘录
人或云共和政体不适支那②之野蛮国,此不谅情势之言耳。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我国民之论古者,莫不倾慕三代⑧之治,不知三代之治实能得共和之神髓而行之者也。勿谓我国民无理想之资,勿谓我国民无进取之气,即此所以慕古之意,正富有理想之证据,亦大有进步之机兆也。试观僻地荒村,举无有浴政[清]虏之恶德,而消灭此观念者,彼等皆自治之民也。敬尊长所以判曲直,置乡兵所以御盗贼,其它一切共通之利害,皆人民自议之而自理之,是非现今所谓共和之民者耶?苟有豪杰之士起而倒清虏之政府,代敷善政,约法三章,慰其饥渴,庶爱国之志可以奋兴,进取之气可以振起也。 且夫共和政治,不仅为政体之极则而适合于支那国民之故,而又有革命上之便利者也。观支那古来之历史,凡国经一次之扰乱,地方豪杰互争雄长,亘数十年不能统一,无辜之民为之受祸者不知几许。其所以然者,皆由于举事者无共和之思想,而为之盟主者亦绝无共和宪法之发布也。故各穷逞一己之兵力,非至并吞独一之势不止。因有此倾向,即盗贼胡虏极其兵力之所至,居然可以为全国之共主。呜呼!吾同胞之受祸,岂偶然哉?今欲求避祸之道,惟有行此迅雷不及掩耳之革命之一法;而与革命同行者,又必在使英雄各充其野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