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金太军,张劲松 著 页数:382
Tag标签:无
前言
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体,社区则是公共管理的落脚点,公共管理和社区治理的优化与否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局。改革开放以来,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逐步受到国内理论界的重视,相应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但总的来看,把政府公共管理和社区治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还显得相当薄弱,高水平、成系列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可喜的是,由知名青年学者金太军教授担纲主持编撰的《当代中国公共管理与社区治理丛书》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作为该丛书的第一位读者,我通阅全书,感受良多。首先我想说的是,该丛书的出版对促进我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和社区管理人才,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无须我多说。其次,该丛书的具体选题都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公共管理和社区治理领域的重大课题。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健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治理行政腐败,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改善社区治理结构,推动基层民主和自治等等。这些课题作为现实中的热点和难点,对它们的关注,需要很强的学术敏感性,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则不仅需要较为扎实的政治学和管理学理论功底,而且有时也要有相当的学术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说,丛书作者的研究方向和治学态度是难能可贵、值得赞许的。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考察了以苏南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和苏北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生态环境和改革路径,分析了全国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考察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并作了比较分析。下篇从义务教育、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农民政治参与、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等视角分析了乡镇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作者简介
金太军,男,1963年6月生,安徽全椒人。厦门大学哲学学士和硕士,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1987年起在江苏省委党校任教,1999年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被南京大学破格评为政治学教授;2000年起历任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长、行政管理系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南京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现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青联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管理科学》等刊编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金太军在研究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方面有较深造诣,是江苏省政治学和行政学界中青年学者的代表人物,江苏省迄今唯一社会科学类“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5项,出版个人专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战略与管理》、《管理世界》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8项。2003年通过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评选,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书籍目录
上篇 乡镇机构改革的比较分析 1 乡镇机构的现状及其改革的意义 1.1 乡镇行政体制发展的历史回顾 1.1.1 乡镇建制的历史回顾 1.1.2 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对国家财力控制的有限性 1.1.3 20世纪国家政权的现代化与乡镇行政体制的形成 1.2 新中国成立后乡镇行政体制的变迁 1.3 乡镇行政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新农丰寸建设下乡镇行政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1.4.1 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机构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1.4.2 新农村建设下乡镇机构改革的要点分析 2 苏南与苏北若干乡镇机构改革比较分析 2.1 乡镇机构改革的生态学比较分析 2.1.1 比较分析的行政生态学理论工具 2.1.2 乡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比较分析 2.1.3 乡镇机构设置一政府能力比较分析 2.2 乡镇机构改革两种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 2.2.1 苏北乡镇机构改革恶性循环路径分析 2.2.2 苏南乡镇机构改革良性循环路径分析 3 发达地区的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 3.1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生态学比较分析 3.1.1 发达地区乡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比较分析 3.1.2 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发达状况导致强政府强社会 3.1.3 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机构设置——政府能力的比较分析 3.2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路径分析 3.2.1 发达地区乡镇市场成熟与乡镇机构改革的互动 3.2.2 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有限性地位的确立与乡镇市民社会的互动 3.2.3 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改革目标与明晰的产权关系之间的互动 3.3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重点、难点分析 3.3.1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重点的比较与梳理 3.3.2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难点的比较与梳理 4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 4.1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生态学比较分析 4.1.1 欠发达地区乡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比较分析 4.1.2 社会——经济——自然条件落后状况导致强政府弱社会 4.1.3 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机构设置——政府能力的比较分析 4.2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恶性循环路径分析 4.2.1 欠发达地区乡镇市场不成熟与乡镇机构膨胀 4.2.2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机构膨胀与产权关系 4.2.3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政府财政危机与机构改革 …… 5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下篇 多视角下的乡村发展研究 6 义务教育投入与乡村发肤 7 增加民收入与乡村发展 8 民工利益保障与乡村发展 9 农民政治参与与乡村发展 10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与乡村发展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上篇 乡镇机构改革的比较分析1 乡镇机构的现状及其改革的意义乡镇行政体制,我国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早期的乡里制度虽非国家设置,但它对于我国的政权组织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从整体来看,乡这一级行政体制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并不是最大的,因此,在隋唐之后,基本上取消了乡级行政层级,最终形成“皇权不下县”的行政体制,县成了我国多数历史上的最低一级的地方政府。形成这一状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古代政府官员人数有限,财政供养能力不足,因此,收取税收的人员人数总量也就很少,收取的农业税的总量也有限。汲取资源的能力与财政供养人员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的循环。但是,到了清朝末期,帝国主义入侵,大量的战争赔款,迫使清王朝政权不断现代化,迫使“皇权下县”,设立到乡镇政权,以便于大量汲取农村资源,解决王朝面临的问题。但是,这种体制虽然有利于汲取农业资源,却加速了王朝的衰败。1.1.1 乡镇建制的历史回顾乡里制度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的战国时期。而乡镇建制随着我国古代的地方政府体制的出现而出现。早期国家政权在4000多年前就已出现在中华大地,然而由中央政府设置,代表中央政府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的地方政府,出现的时间要晚得多,大致在两千六七百年以前。地方政府的出现比央政府的出现要晚两千多年。乡制的出现则更晚。
编辑推荐
《乡村改革与发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