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与滑稽

出版时间:2000-8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柏格森  页数:142  字数:126000  译者:乐爱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探讨了滑稽产生的机制,分析了滑稽喜剧之所以使人发笑的原因,并强调了笑对于社会的功能。这些问题看似学术味浓郁,但又是喜爱笑的人们所想知道的。尤其是本书明确地给出了一些有关滑稽的规律、法则和定理,既反映了作者深刻的智慧,又使我们获得了制造滑稽的必要工具。了解了滑稽产生的机制,你便可以随时随地为自己,为他人制造出笑;知道了滑稽喜剧使人发笑的原因,喜剧小品、相声演员便能轻松自如地逗笑,观众也能意会到其中笑的真谤。本书的叙述方式情趣盎然。作者从具体生动的事例出发,避开枯燥的哲学术语和定义之类,自然而然地引导到深层的核心;加之,作者乃语言大师,语辞流畅华美,且不乏机智幽默,既能令人捧腹大笑,又能使人在大笑之余有所收获,回味无穷,实属深入浅出大家之作。为什么笑,笑什么,怎么笑,《笑与滑稽》以一种令人轻松愉快的方式予以智慧的回答。

书籍目录

滑稽的一般含义——相貌与动作中的滑稽——滑稽的延伸情景中的滑稽与言语中的滑稽性格中的滑稽译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笑与滑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看到《笑》的书名,直观的想法是,它是一本致力于介绍“幽默”的书籍,实际上,这里的“笑”代表的是“可笑”。对于“可笑”我们最直接的反应是贬义和嘲笑,在这本书中,“笑”的确和“可笑”相关联,但对于它所携带的感情色彩,我将不做讨论。
      
       首先,我们对滑稽先有一个概念上的认识——“镶嵌在活的东西里的某种机械的刻板的东西”。这儿概念易于理解不做深入讨论,关注点转移至“笑”。笑,可以说是对惯常情况被颠覆时,我们所自然而然的产生的反应。由此,越是思维灵活的人,越是容易对刻板的现象产生反应,并且会报之以“笑”。笑,通常是一种自然流落的情感,因为遇到看上去很异常的现象,人很难不产生反应;同样,越是呆板的人,对磕绊的现象越是习以为常。有些时候,原本滑稽的行为不会引人发笑,那是因为这种滑稽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习惯,从而,人们不会有意的观察它的“机械性”。
      
       这个观点推广开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非常可笑的成分。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我们每一个就是机器。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独特”到在遇到此类个性需要发挥作用的时候,完全无法接受不同的观点。我们执拗与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当中,但是这都是我们自己看不到的,也正是因为我们自己看不多,所以我们成了一个十足的机器。而对于这些,可以轻易的陪旁人察觉到。以上是我认为本书所提供的最有价值的观点。我们可以在原书的124页中找到相关描述,“我们已经指出,滑稽人物由于思想或性格的固执,由于心不在焉,由于机械作用而犯错误。滑稽之中有着某种类型的僵硬,它使人笔直往前走,不听不闻。在莫里哀的戏里,有许多滑稽场景都可以归纳为这个简单的类型:执着于自己的想法的一个人物,不管你怎么阻止他,他总是回到原来的想法上去!从什么也不想听到什么也不想看,再到除了所想的东西以外什么都看不见,这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固执的心不根据事物来调整思想,却要事物来屈从它的观念。所有的滑稽人物都走上了我们方才描述的那条幻觉的路,而唐吉可德为我们提供了滑稽的荒谬的一般类型”。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格外指出“可笑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正是根植于我们性格当中的要素,才会在无意识中显现出来。这就值得我们谨慎了,我们通常不能保证自己保持理智思维,反而容易受无意识的思维支配思维,所以我们常常可笑。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那么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思,就真的该小心一点儿了。
      
       书中关于“谦虚”的描述,引起了我的兴趣。在第116页,作者提到“虚荣心是以想象中别人对他的欣赏为基础的自我欣赏,所以它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从而是比自私更自然、更普遍的先天的缺点,因为自私时常可以被自然战胜,而我们必须用反省才能克服虚荣心。我并不认为我们是生而谦逊的,除非你把某些纯属生理的腼腆称之为谦虚,而这种腼腆却出乎我们想象之外地与骄傲接近。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看到别人的虚荣心有如镜花水月,自己害怕到蹈人覆辙,真正的谦逊才能产生、谦逊好像是对人言可畏的一种合乎科学的戒心,它是纠正与弥补的产物,总之,是一种后天的德性”。对这一点,我感到深深的震撼,作者彻彻底底的揭示了这个问题的本质,并且也很犀利的点了出来。瞬间,我想朝这样的文风发展,睿利。
      
       书中包含了几个我此前没有想过的观点。其一,第102页,“当事物和生物的个性对于我们没有物质上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是不去注意的”。“我们看不见事物的本身;我们最多只是看一看贴在事物上面的标签。这是从需要产生的倾向”。举例而言,狼的眼中是没有绵羊和山羊之分的,对于狼来说,绵羊和山羊不过都已易于捕捉的食物。其二,“笑”具有社会属性,所以当处于人群之中,人们更容易发笑。根据我的经验,人之所以在人群之中笑点变低,是为了确立、巩固自己的群体地位。通过合群和笑,让自己和周边人显示出一个群体的外观。并且,通过这个群体和“笑”和群体外的人的“不笑”,让这个群体的形态变得更加牢固、有形。第三,滑稽剧的惯有表现手法:重复、倒置和互相干涉。
      
       末了,想用书中第133页的一句话作为终了,“在这里跟在别处一样,自然为了善而利用了恶”。但就“笑”在这一方面的表现,我还没有透彻了解,留待日后体验。
      
      
      今日书评心得:看一本书,想要完全把作者的观点理解并且总结出来非常困难,并且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在看书的过程中,有些点会激发出很大的共鸣或者不赞成,个人的思考可以关注于这些方面。既然在这些方面想法比较旺盛,那就好好关注它。另,哲学书,不好读。坚持,用心~
      
  •     这是一例绝好的“错置”(transposition),哈哈哈哈哈.....http://share.renren.com/share/249297097/14845296725?from=0101010302&ref=hotnewsfeed&sfet=103&fin=0&fid=20535857192&ff_id=249297097
  •     一本旧书,一本地摊淘到的书,一本打折的书,一本应该是关于社科类的书,一本自己高中时代感兴趣的书,不知道为什么不会觉得枯燥,就这样默默地把它看完了。
  •      这是一本很薄,但是很有学术功底的哲学书。买的时候,实在没有想到,因为知识积累有限,读起来如此费劲。当然如果,读者西方戏剧知识功底好,那则不会有我这样的感觉,可对我这样的连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神马都不清楚的人来说,的确啃得很费神。
      
       通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给滑稽下的定义:“镶嵌在活的东西里的某种机械的刻板的东西”。他这样比较宽泛的定义,让我的想象不由得有点拓展。
      
       说有这么一个传说:一群国家委派的工作人员下乡搞支农工作。一年辛苦工作,成果突出(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觉得,群众做啥评价不管了)。临近春节,乡民们联系了其中一个干部A,说要给工作组送一批自产的柑当年货,A干部请示了下甲领导,甲说,这是乡民的一片心意,让送来吧。于是,乡民代表开着拖拉机送来了。到办公地门口卸货时,遇到了来巡视的乙领导。他见状,对A说,这样多影响我们单位形象啊,我们工作组是绝对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让他们送回去!A很无奈地让乡民代表把柑又重新装车,送回去。于是乎,代表们,唱着“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
      
  •     问题核心:不知道柏格森这本书(或者这本书基于的三篇论文)中的“笑”这个词的法文定义是怎样的?
      问题扩展:因为没有见过原文所使用的“笑”的词,以及不知其所在文化中的具体意思,我自然而然地觉得此书名为《笑》不合适(或者译为笑不合适)。据全书来看,柏格森的具体分析在于“笑”的社会功能,“笑通过它所引起的畏惧心理,来制裁离心的行为”;“模仿生命的机械活动,就是滑稽”。其论述中心在于一种针对“滑稽”的“笑”是如何产生以及如何运作的。可是通常语境下,我们并不只是这样来使用笑这个词(至少在汉语语境中)。最简单的例子——微笑,我想无论在什么文化中应该都不能否认“微笑”是一种笑。可微笑并不包含柏格森在书中所说的社会功能。柏格森写道“社会用笑来回报这些无礼,而笑却是一种更大的无礼”。而“微笑”并不产生于无礼,也不是对无礼的回报,它履行的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社会功能。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不是题为《滑稽》,或者《对滑稽的笑》更为合适?既然从书的一开始就没有对这里的“笑”作一个限定的话。
  •     薄薄的一本小书,读起来才知道份量很重,你没法像平常那样快速地浏览,它就像一个看起来简单,实质精巧的装置,每一句话都是装置中一个灵动机关的部件。如作者说的,笑确实是长期的社会生活习惯装在我们身上的一种机械装置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只与人类生活紧密相随的机械装置是怎么起作用的,我们却几乎从没有认真思考过。作者辨析的独到和精微,让人叹服。译者的《译后记》是一篇典型的文革式的文艺批判状,译者逝于1989年,这本书可能就是译著于深受文革影响的70到80年代,译后记的冷漠僵硬和译文的精美流畅形成巨大而荒谬的反差,每个字都透出了独裁专制的恐怖和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凉。
  •   看这本书真的很吃力,期间几次觉得看不下去...看了看书评,普遍反应不好读...呼,安慰多了...再加油
  •   你选用的“无礼”这一段似乎显得有些偏了。“社会要求人们经常做出自觉的努力来相互适应(p13)”按照不微笑的情况,人与人间的擦肩而过可以看作十分个体,疏离甚至冷漠的关系,这应该也属于一种不适应社会的僵硬,因为个体忽略了他人存在,集体存在与自己互动的重要性。
    况且,虽然用了“笑”为题,但书的内容大多注重在对滑稽的笑上,但如果要涉及到微笑,滑稽的本质-不合社会的僵硬机械也值得微笑一笑。
  •   是的,本书还有另一个版本,是加注了副标题的:论滑稽的意义。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004819/
    我后来才发现的,所以这样说来我的评论也就没有意义了。或者只针对这个版本有意义。
  •   恩,不过真是一本好书.当时看的时候对生活中的发笑特别敏感.
  •   柏格森用的是rire这个法文,有微笑、嘲弄的意思。rire定义比较广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