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关系

出版时间:1987年9月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拉克洛  译者:匡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危险的关系》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内容是无情地揭露贵族阶级道德沦丧、荒淫无耻的生活。书中女主人公梅特伊夫人是一个年轻的风流寡妇,表面生活严谨,恪守妇道,实际上邪恶成性,专门引诱青年男女乱搞关系,她的搭档瓦尔蒙子爵是一个卑鄙无耻的淫棍,恃着自己的财势,把情场当做战场,专门追击那些不知社会险恶的纯情女子。这两个人之所以能结成同盟,是因为梅特伊侯爵夫人被热尔库伯爵抛弃,后者追求的是一位总督夫人;而这位总督夫人也为了他而牺牲了瓦尔蒙子爵,因此两人的仇恨都集中到热尔库伯爵身上。梅特伊侯爵夫人的复仇计划就是要利用年轻的当瑟尼骑士去追求热尔库的未婚妻沃朗热小姐,以此破坏热尔库的婚姻。瓦尔蒙在执行报复计划的过程中,奸污了年仅十五岁的沃朗热小姐,又因自己动了真情,去追求图尔韦法院院长夫人而得罪了梅特伊,两人决裂。

作者简介

肖德罗.德.拉克洛(Choderlos de Laclos),法国18世纪小说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危险的关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2条)

 
 

  •      十八世纪的艺术,将享乐从道德规范的迷雾中解放出来,而产生了一种人们称之为放荡的风格,表现在范更拿(FragO-nard)和瓦多(Watteau)的画作中,也出现在萨德(Sade)、小坎比勇(Crebillonfils)或居克罗(Duclos)的扉页间。因为如此,我一位年轻的朋友凡生非常喜爱那个世纪,如果能够的话,他巴不得把萨德侯爵的肖像当作徽章别在衣领上。我与他一起歌咏,但我强调(虽然没有人会在意)那个世纪艺术真正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对享乐主义有什么了不起的宣扬,而是在于它的剖析。这也是为什么我将修底罗啦克罗(ChoderlosdeLa-clos)所著的《危险关系》视为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小说中的人物只热衷于征服异性所得到的快乐。但渐渐地,读者了解他们追求的不是快乐本身,而是征服。引发他们蠢动的,并非为了快乐,而是渴望胜利。初看是一场嬉闹淫秽的游戏,不知不觉且无法避免地转化为一场生死之斗。但是争斗和享乐主义又有什么关联呢?伊比鸠鲁曾写道:"睿智的人不从事任何与争斗有关的事。"
          
        《危险关系》所采用的书简文体,并不只是一种可被其他手法取代的写作技巧。这种文体本身便是口若悬河的毫不隐瞒地告诉我们角色所经历的事,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被叙述。被传播、被揭露、被公诸于世、被落笔为文。在这样一个什么都无所隐瞒的世界中,最容易取得也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便是泄露。小说主人翁瓦尔孟(Valmont)寄了一封绝交信给他引诱上手的女人,使她郁郁而终;然而,这封信是他的密友梅尔朵(Merlteuil)侯爵夫人一字一句口述让他写下的。之后,这位梅尔朵夫人为了报复,把一封瓦尔孟写给她的秘密信函拿给瓦尔孟的情敌看,引发了一场决斗,瓦尔孟身亡。他死后,与梅尔朵夫人往来的私简曝光,侯爵夫人因而在世人的鄙视、围剿和放逐中结束一生。
          
        这本小说中,没有任何事是两人独有的秘密;所有的人都像身处在一个巨大的贝壳里,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响着充沛的、多重且不间断的回音。小的时候,大人告诉我把耳朵贴在贝壳上,便会听见海洋远古的低语。同样的,拉克罗的小说中,每一句说出的话都回音不断,永远响在耳际。十八世纪是如此吗?快乐的天堂是如此吗?或是人们一直是活在这个充满回音的大贝壳中而不自知?但是无论如何,一个鸣响如大贝壳的世界,并不符合伊比鸠鲁指导弟子的原则:"你应该活在隐密之中!"
  •     小文写的是除了梅特伊侯爵夫人以外的几位夫人。
      
       (一)德•沃朗热夫人
      
       刚开始看书的时候,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这位夫人了,原因在于图尔韦院长夫人因为瓦尔蒙子爵的示好而给她写求助信。沃朗热夫人在第32 封信里回复了她,对瓦尔蒙子爵这样一位游戏于花丛之中的放荡公子实在是分析得不能再透彻了。
      
       “(图尔韦院长)夫人,您要我相信德•瓦尔蒙先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我承认我无法决定,仅凭您告诉我的一件事,我很难断定他是一个好人,正如我发现一个有好名声的人犯了一点错误,我也不能相信他是坏人一样,无论哪一种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坏人和好人都一样。坏蛋也有道德,正如正直的人也有弱点一样。这个真理我认为必须相信,因为就是从它才派生出宽大仁厚的必要性,不管对坏人还是对好人,都是一样;对好人可以预防他们骄傲,对坏人可以避免他们丧失勇气。您一定会发觉目前我并没有好好地实践我所主张的宽大,因为这种宽大引导我们同等地对待坏人和好人,我就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软弱。”(这种观点真的是不能更赞)
      
       但院长夫人觉得瓦尔蒙已经悔过了,于是沃朗热夫人又写道:
      
       “一个人悔过的时候,只有上帝能赦免他的罪,因为上帝能识透人心,而人类只能根据他人的行动来判断他人的思想;任何人只要失掉别人的尊敬,就没有权利抱怨别人对您有必要的怀疑,这种怀疑很难恢复别人对您的尊敬。请您尤其要想一想,我的年轻的朋友,有时只要对这种尊敬表现得不十分重视,就能够丧失这种尊敬。不要认为这样严厉有失公允,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有权利获得尊敬的人,是不会放弃这种无价的珍宝的,只有不受这种强有力的控制约束的人,才是会做坏事的人,这就是您同德•瓦尔蒙先生关系密切的外观表现,不管这种关系多么纯洁。”(忘记谁说的了,大意是人爱惜自己的名誉,正如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
      
       这位夫人对瓦尔蒙子爵的认识很到位,但是不幸的是,她没有认清她的女友梅特伊侯爵夫人,以致于明着被她暗着被子爵玩弄于股掌之间,赔上了自己女儿的清白,甚至连自家女儿流产了都不知情(第141封信里梅特伊侯爵夫人在信的末尾说:“我对您将丧失后代表示哀悼。晚安,子爵。”),最后沃朗热小姐落得退婚且进修道院的下场。
      
       (二)德•图尔韦院长夫人
      
       必须承认,这位夫人的经历是个悲剧。正如上文沃朗热夫人所说的,对待坏人的宽大是一种危险的软弱,院长夫人正是败在了软弱、不够坚定上,虽然她是谨慎小心、力图远离的,但是面对瓦尔蒙这样的花间高手,这些远远不够。在第56封信,即院长夫人回复瓦尔蒙子爵的信中,很明显地能察觉出这位夫人已经陷入了挣扎之中。
      
       “被一个我热爱和尊敬的丈夫爱着和尊敬,我的责任和乐趣就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我是幸福的,我应该幸福。如果有更强烈的乐趣,我并不希罕,也不愿意尝试。内心平静安详,白天心情安定,睡觉没有惊梦,醒来没有悔恨,还有比这更甜蜜的日子吗?您称之为幸福的,无非是感官的骚乱,是激情的狂风暴雨,这种景象是骇人的,连在岸上观望,也是如此。唉!怎么抵抗这暴风雨呢?怎么赶在布满海难残骸的海面上登船呢?同谁一起登船?不,先生,我留在岸上;我热爱维系住我的缆绳。我可以斩断缆绳,可是我不愿意这样做;如果我没有这些缆绳,我要赶快去抓一根。”
      
       “我应该幸福”道出了现在的不幸福,“内心平静安详,白天心情安定,睡觉没有惊梦,醒来没有悔恨”,这些只是院长夫人美好的愿景而已。“同谁一起登船?”难道不是对接受瓦尔蒙子爵的一种假设和幻想?这一段话就是可怜的院长夫人用来安慰、说服自己的自欺欺人之语。
      
       来一段瓦尔蒙子爵在给梅特伊侯爵夫人的信中的自述:
      
       这时候,我紧紧搂住她,她一点也没有反抗。我从这个忘却一切礼节的举动中判断她的感情多么激动和强烈,我冒险用热情的口吻说:“可爱的女人,您无法想象您点燃了怎么样的爱情之火;您永远不知道您被我爱到什么程度,而这份爱情比我的生命更宝贵!希望您的每一天都是幸运的和平静的!希望您的每一天都被您剥夺我的幸福所美化!对这个诚心诚意的愿望,您起码得用悔恨或眼泪来赔偿,而且请您相信,我的最后牺牲,不会是我心中最难的一个,再见。
      
       这样热烈的表达再加上以自身生命为要挟对院长夫人来说可真是抵挡不住了,而也正是在这样的会面之后,院长夫人屈服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瓦尔蒙子爵的甜言蜜语可不是一般水平。不过,现在说的有多好听,最后的抛弃就有多残酷。
      
       忘了以前从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女人一旦精神出轨,就很容易成为男人的俘虏,感情沦陷之后就是肉体上被男人轻易占领。最终,图尔韦院长夫人还是栽进了手段高超的子爵挖好的情爱陷阱里,最后赔上了性命。
      
       (三)德•罗丝蒙德夫人
      
       一开始对这位夫人是没什么太深刻的印象的,她也不过就是在院长夫人离开乡下后因为感情纠结问题回复了一些安慰的信件。直到书的末尾,在经历了内侄瓦尔蒙子爵因与当瑟尼爵士决斗而死、梅特伊侯爵夫人虚伪丑恶的作为被揭发之后,她在给当瑟尼爵士的信即第171封信中说道:
      
       请您允许像我这样这种年龄的人,向您提出一个像您这种年龄的人很少想到的想法,那就是:如果一个人看清楚自己真正的幸福所在,就永远不会逾越法律和宗教规定的界限去追求它。
      
       私以为这段话是整本书最深刻的教诲。这样的话果然是产生在岁月、年纪、阅历的积淀之下吗?可是要做到“看清楚”怕是很难吧,不然院长夫人和沃朗热小姐也不会有那样凄惨的结局。
      
       突然就想起了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这“幸福”所需要的,正是自知和自制。
      
  •      第一次粗翻,那样大段大段的告白,真是头痛无比,于是直接跳过去看第81封信,然后我决定还是从头看一遍吧。
       梅尔特伊夫人大约算得上“魔鬼”,且以她的恶行为荣。老天爷赏赐的一副好皮囊,敏锐,谨慎,坚固的神经,圆滑的手腕,倘若是个男子,必然不仅仅会在情场上所向披靡。终其一生,她都没有遇到一个真正可以在内在世界和她相匹敌的男人,瓦尔蒙子爵只是个稍稍高级那么一点的花花公子罢了。
       “我这人生来就是为了惩治你们男性,给女性复仇的。”这是假话,她鄙视那些头脑发热、自命浪漫真诚的妇女,她鄙视那些容色衰败、耽于说教的正经夫人,在任何情况下,她都不容忍思想被人剥夺或识破。
       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我不认为她是刻意选择了爱情作为课题,这是在当时环境下,她所能找到的最大乐子了。书中的其他人物,在智力和手腕上面绝对逊于她,可也没在品行上高出多少来。
       最后,二十二岁的院长夫人已经衰老到了使人弃之不顾的地步,二十岁的唐瑟米仍可被称为小学生,这实在不公平到令人发指。
  •      此书读后的感觉爱情是最为脆弱的,金钱、亲情、虚荣心、诱惑等都可以毁了它。
       书中写到,梅尔提侯爵夫人认为爱情男人是为了控制女人而得到满足,女人是满足了男人而得到满足。当女主角德。梅尔提侯爵夫人把自己转化为男性角色的时候,她非但没有得到所谓的控制一切满足自己欲望的成就,反而离初衷更远了,因为她没有想到她所做的一切还是要得到公众的认可。我们可以想象她如果一切在她的控制之下,她渡过了一辈子,那么她真的也太累了。
       到最后,她忘记了她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还是别人,还有她所谓能够满足的欲望真的又这么快乐吗?好像她那么嫉妒人家的真正爱情,看样子,她现有的控制别人还是不能满足她。
       书中的男主角在社交圈居于玩弄女性的榜首,对他来说,产生了爱情是一种耻辱,暂且不去评论他的心理,最终,他还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他的满足是别人认可的满足。对他来说,爱情的力量是敌不过虚荣的。
       书中种种的虚荣,最后还是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显得现实很丑陋,人类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难道这就是他们所要面对的生活本身吗?这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思考。
  •      一部曾经“伤风败俗”的书信体小说以它的奢华情色欺骗和丑闻活色生香地勾勒出一副法国上流阶层声色犬马尔虞我诈的图景,书里的无边风月有穿越时光阻隔的魔力,它拥有放在任何时代都堪称天花乱坠的戏剧性和引人浮想联翩的诱人元素,以至被后世屡屡改编翻拍得炙手可热。88版的这部是其中最具知名度的。
       一个是工于心计的情场老手,一个是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两人为一场性爱游戏明争暗斗不择手段,牵扯进这场风月赌局的各色人物最终有人身亡有人名裂。格伦.克洛斯的表演极具水准,约翰·马尔科维奇的相貌与风流倜傥的瓦尔蒙子爵相去甚远。刚出道的基努·里维斯生嫩青涩,乌玛·瑟曼含苞待放。
      
       88英美版《危险关系》格伦.克洛斯的表演极具水准,约翰·马尔科维奇的相貌与风流倜傥的瓦尔蒙子爵相去甚远,刚出道的基努·里维斯生嫩青涩,乌玛·瑟曼含苞待放。89美法版年轻的科林.费斯内敛的演技是与生俱来的,安妮特.贝宁的声音如同她的美貌让人无法抵御。还有03裴勇俊的韩版。当然还有无数的现代版,如章-张-张版。。。
       《危险关系》的故事当真是宜古宜今,亦东亦西,可俗看,可深品,颇有点放之海皆可,又各有洞天的意味啊。
      
  •      这也许是我近半年来读到的最完美的小说。它让我注意到社会风气和小说家的个性会对小说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和法国小说多么不同!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在毛姆眼里是直白大胆的作品,但在我看来,仍然无法摆脱绅士风度所要求的那种谈吐;而奥斯丁在小说里也尽力让叙述显得有风度——尖酸刻薄的话,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允许笔下的人物说出口的。只有在对咖苔琳夫人万般鄙视的情况下,伊丽莎白才会把她的到访讽刺成“是一头猪闯了进来”。
      
       伊丽莎白的话对于那个时代的礼仪来说是不体面的,所以小说家在处理这些题材的时候,肯定会对自己的小说语言比较审慎。这些传统必然影响到后来的小说写作,所以,在面对毛姆鼓吹散文应该象征着一种品位的时候,也许应该对他的看法保持怀疑。不这样,也许就不能认清小说的力量到底会在什么地方展示得更为淋漓尽致。
      
       《危险的关系》这本小说加深了我的怀疑:风度对小说的影响可能是有害的。诚然,一种良好的风度足以使文本显得和谐而且令人愉悦,但它也能掩盖隐藏在风度之下的秘密。就整个二十世纪的英语文学来说,英国显然丧失了长期以来的优越感,而美国人则通过他们原始的生命力占据了后来居上的地位。
      
       应当把这一切归因于美国人更大胆吗?我想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在二十世纪,伟大的美国小说充满了感官的热狂,从而更具备直指人心的能力。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到《在路上》、从《北回归线》到《第二十二条军规》,如果算上诗歌,还可以看到美国人在风度和野蛮两个方向上的不同尝试——艾略特们和金斯堡们是截然不同的美学观念持有者,虽然他们都从现代主义那里得到了很多启示。
      
       上面的这些想法跟我现在看到的这本小说到底有多少关系呢?
      
       回到最先的那个疑问来,法国小说和英国小说是这么不同,我们有可能对英国十八世纪的礼仪和绅士风度感到好奇,也容易对法国的沙龙文化和十八世纪的骄奢淫逸感到惊异。不能否认,这些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小说家的品位和他们的素材。正如绅士风度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使得小说家们忌讳在小说里使用更为口语和俚俗的粗话脏话一样(这可能是他们丧失直接能力的一个原因),那么十八世纪的荒淫风气,到底对法国小说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在这种影响里面,小说家的个性又会对小说产生什么作用?
      
       《危险的关系》这本书仍然能带给我某些启示。从某些文学史的介绍来看,卢梭对那种风气是抱着极大的谴责态度的,他写的那本书信体小说——《新艾洛伊丝》——表示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并借此和巴黎的放荡风气形成对比,从而达到道德感化的作用;而拉克洛则表现得不动声色一些,他在本书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阴谋、一场荒淫无耻的寻欢作乐,但他并不准备在小说中对此作出像卢梭那样明显而直露的评判;接着我们会来到福楼拜们的时代,《包法利夫人》和《红与黑》都是关于偷情的小说——似乎我们关于十九世纪伟大的法国小说的观念,总是无法绕过这个话题,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或者小仲马的《茶花女》,都能让我们联想起那时候法国欲望横流的景象来,我觉得莫泊桑甚至还写了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本“种马小说”(《漂亮朋友》)。
      
       所以这些风气不可能不引起拉克洛的兴趣,从他的生平来看,他是一个热衷于政治的军官,曾经从事过军事防御的建筑设计,或者一度他是雅各宾派比较热烈的支持者,等等。对于这样一个拥有政治技巧的人,社交生活中的种种伎俩在他眼里也许都只是小儿科,因为我们都知道政治也许是最深刻诡谲的领域,所以这可能锻炼了拉克洛对人性的观察力。而从他那些少之又少的生平看来,他是个比较沉得住气的人,极少为自己辩白,他不放纵,也不反感别人认为他放纵——如果不把这一切归因于他拥有淡泊从容的性情,就只能认为他拥有一流的智慧和天赋。在看完这本小说之后,我更倾向于后者。
      
       大约将近一百年之后,这本曾轰动一时而又沉寂了的小说重新被波德莱尔大力推崇,应该是波德莱尔在其中发现了自己向往的东西吗?或者说:他在其中看到了和自己相似的才能和美学观?我也无心猜想拉克洛到底哪些地方吸引了这位现代诗的鼻祖,因为我没有见到他关于这本小说的论述,但我愿意谈论一下,是那些东西使得这本小说具备不朽和伟大的种种要素。
      
       首先,拉克洛在那时似乎就意识到了小说发展的新方向:应该采取什么方式讲故事,以及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拉克洛不满足写一个道德说教的小说——这并非指责道德说教不能在小说中存在,小说很大,无所不包,所以当然有道德说教的容身之地。拉克洛虽然在书的扉页上声称:这本书信集的发表是以一个社交圈的悲剧来教育其他社交圈。但我们似乎看不到他在小说里有现身说法的意思,他只是展示了一批所谓的信件,从而也展示了一个吊诡的阴谋。这种不动声色的本领在那个时代是罕见的。在他手里,小说变成了某种亦真亦幻的东西:他声称自己只是这批信件的整理者,所以无权对此作出评判;但同时他又在故事里随意删减或者变换信件的位置,从而构筑了一个充满悬念感的、紧张的故事情节。所以有理由推测,这只是他讲故事的技巧,而这些信件都是虚构的,书信体也只是他讲故事的一种技能。他说自己只是整理者,是为了跳出对事件作出评价的圈子,因为他找到了另外的评判道德的方式。
      
       拉克洛这样选择的原因在于他已经知道小说必须保持张力,而说教显然是和故事情节的张力相背的,因此他必须获得另一种讨论道德的叙事方式——有论者以为他不评判道德,这怎么可能呢?一个小说涉及道德败坏而小说家拒绝评判道德,这是可能的吗?
      
       其次,拉克洛已经开始涉及到了小说文体的多样性。在这本书里面,出自每个人笔下的信件因为人物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这不但是出于塑造人物形象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书信体小说的方式,逐渐意识到小说怎样才能实现对多种文体风格的容纳,以及文体风格的多样化怎样逐渐形成小说的紧张感——这同样也是出于叙事的考虑,如果这种多重文体对故事的讲述和主题的呈现毫无关系,那有什么卖弄的必要呢?
      
       再次,拉克洛让书信体小说的情节推进变成了一场关于结构经营的游戏,假如一封信件是一个拼图,那他就有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有时候一封信被一个注释取代;有时候一封信因为找不到与之相对的答复,他将它变为一个脚注;有时候他打乱信件的顺序——这让我开始怀疑信件变成了“塔罗牌”,而拉克洛像个巫师,他讲的这个故事到底在后来对卡尔维诺写《命运交叉的城堡》的时候所运用的塔罗牌会不会产生影响呢?这个我就没法知道了。只是他的技巧这么炫目,不由得后来者不会关注他、模仿他。
      
       最后,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个小说的体裁、技巧,都是和小说主题本身密不可分的,拉克洛采用书信体的方式,通过小说人物的亲密程度,为我们展示了人物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所能展露的面貌;关系越是亲密,就越是允许人们在信件中吐露更为直白的东西,甚至是更为淫荡的东西;他还通过一个人给不同的人写的信,在顺序的安排下实现了令人赞叹的对比效果——古老的小说技巧在这里得到了继承,但也实现了飞跃。在这些精心排列的书信里,我们逐渐看到羞怯、抵抗、阴谋、邪恶、淫荡、堕落、虚伪、嫉妒、以及人世中你所能感受到的一切虚情假意,人性在这里从表象走向深刻,对人性的揭露也从不温不火走向大胆直露。拉克洛无论是从叙事技巧上,还是在观察事物的方式上,都因此而获得不朽的成功,这本小说也许是法国十八世纪最具现代性的小说,它刚出版就能成为争议,是因为小说家的大胆和直接,而在两百多年之后,它仍然没有失去它的魅力,也是因为小说家的大胆和直接。
      
       而如果没有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小说家的这些尝试就是难以想象的:正因为说教小说是这样多,所以拉克洛开始避免说教;正因为以往书信体小说幼稚而矫情,所以拉克洛才显得多样而成熟,他才有机会展示自己天性中营造和布局的能力;正因为那个时代虚伪但荒淫的风气,才使得他采取了冷眼旁观的姿态,逐渐从表面指向本质、从肤浅向深刻、从温文尔雅写到无耻邪恶……他不但展示了小说技巧的多样和丰富,更展示了人性在各个阶段的层次感。而这种愿望和努力,也许只有那个最风情风骚的国度才能为他提供这些环境。
  •     下雨了,听马友友在国内和丝绸之路的演奏会,走在雨中。
      
      没带伞,只顶了一个帽檐很长的帽子。和来来去去的人擦家而过。然后想起了《午夜巴黎》。然后想起了France。然后想起了这本有点儿毁三观的书。
      爱情,也许在那样的社会层次里,变得复杂凶恶不单纯。或者,那可以称作爱吗?拂去对两个狡诈恶毒的情感杀手的憎恶,拂去对塞西尔和德·梅尔维尔院长夫人的同情,拉克洛思维缜密到几乎没有漏洞,所以这书才可以经过那个年代的“封禁”一直发光到现在。
      
      每个人都在追寻自己的答案。回到午夜巴黎,伍迪艾伦也在找自己的答案,他还是想传递正能量吧。
      盗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我相信真实纯正的爱情能产生一个纾解死亡的阶段,所有的懦弱都出自于没有爱或爱的不彻底”
      
      
  •     
      第一次读这本当年发行不久便被列入”禁书“的《危险的关系》时,总觉得它差不多可以当做”法国版的《金瓶梅》“或者”法国版的《三言二拍》“这样去定位,因为,在本书主要信件里,德·瓦尔蒙子爵和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之间交谈的内容,绝大部分都跟获得对猎物的占有权有关,就像《金瓶梅》和《三言二拍》里一个个故事都在说同样的道理——肉体的所有权决定了精神的所有权。然而,当《金瓶梅》被拂去”淫书“定位为”哀书“ (见张潮《幽梦影》),《危险的关系》同样也越来越被二十一世纪人重视的今天,只因为,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再读这些书时,这个时代里给人们的从肉体到精神的冲击早已经超过它前面所有的时代,达到前所未有的的境界,那些所谓的违禁早已经平淡无奇。而我也在放下它近半年之后发现,《危险的关系》远比《金瓶梅》更充满了魅力,若以《金瓶梅》去定位它,实在有损它更深远的时代意义。
      
      随着阅读的深入,拂去对两个狡诈恶毒的情感杀手的憎恶,拂去对塞西尔和德·梅尔维尔院长夫人的同情,我越发开始思考更多的东西,倘若如佛家所说的”掌中有,心中无“的淡泊平静心态去阅读《危险的关系》,渐渐会发现此书作者的确有一种”不怒而威“的警示力,警示着那些如塞西尔一般的女孩子该如何认识那些口蜜腹剑的”朋友“,警示着德·沃朗热夫人该怎样与自己的女儿交心以防止外人引诱自己不懂事的孩子;警示着那些如德·都尔维尔院长夫人那样的妇人如何明辨真伪,坚守善良,刚强应对或明智疏离那些玩弄世人情感的恶意之徒,等等。如此发现之后,不觉一叹,怪不得拉克洛生前曾说过有两位意大利的主教认为此书具有教育意义。
      
      同样,《金瓶梅》在今天已归属成具有教育意义的“哀书”了,它的警示作用深藏在它所要揭露宣淫的恶果之后,因果报应成为最后的结局,历经百年风雨,终于让对人生境界不同追求的读者找到了不同的答案;《危险的关系》也有同样因果报应的结局,但它并不是强调”淫乱“的罪恶,它仅仅在书信里体现两个恶魔内心世界的丑恶,它一直在强调的武器却是拉克洛同时代的卢梭以《新爱洛伊丝》来吟咏的纯美真挚的“爱情”,并以“爱情”的名义摧毁美好的一切:以爱情的名义,德·瓦尔蒙子爵占有并摧毁被世人称赞贞静贤良的德·都尔维尔院长夫人;以爱情的名义,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引诱天真单纯塞西尔·沃朗热小姐和当瑟尼骑士一步步走进她布置好的陷阱,最终将她推入出家之路,将他变成了决斗场上的凶手;以爱情的名义,德·瓦尔蒙子爵要求在自己赢得了德·都尔维尔院长夫人的身体之后,得到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的情感回报,最终两人在彼此的酣斗之中双双”阵亡“;等等,整个《危险的关系》描述和展示的就是一场情感厮杀,厮杀场面异常的惨烈,结局是死的死,出家的出家,逃离的逃离。当然这样的厮杀出自于拉克洛这样一个有军人背景的作家之手,的确不让人意外,而对人生境界追求不同的读者读来呢?是否也有同样不同的收获?答案那也一定是肯定的。
      
      作为与卢梭伏尔泰等人同时代的作家,作为德·奥尔良公爵的差点上断头台的秘书,作为雅各宾俱乐部机关报的主要编撰人,作为房地产抵押登记官,作为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炮兵司令,皮埃尔·昂布罗瓦兹·弗朗索瓦·德·拉克洛拥有其他作家完全不具有的人生经历,也完全不具有的运筹计谋。同样还具有其他作家更加不具备的低调和“少言寡语“。这也就注定了同样是书信体的这本小说,与同时代的卢梭的《新爱洛伊丝》完全不同的立足点和语言逻辑体系。而随着时光的流逝,随着同语境环境的转移,与《金瓶梅》一样,当当年看做是”淫荡“的再也比不上今天的开放尺度时,人们就会发现拉克洛藏在《危险的关系》那些赤裸裸情欲里的对人类情感厮杀的敏锐透析,而今天的人们会发现,历尽数百年,这种厮杀竟然从未改变过。酷爱牌局的拉克洛就这样以精炼生动的语言,逻辑周密的计谋,细腻详尽的心理描写,紧凑绝伦的故事情节,给善于探索和思考的读者设下了一场难解的棋局,让那些对人生有不同感受的人们,从这场惨烈无比、无人幸免、无人不伤痛的厮杀里,领悟出了拉克洛精心布置的牌局谜底。
      
      经由数百年的讨论,站在不同主义各色旗帜下的人们,一次次探寻拉克洛的底牌,一次次在结构精密,布局严谨的拉克洛的牌局中因为自己手中的旗帜而失去了答案的踪迹,连纪德也将此书列入他推荐的法国十大小说之列,而波特莱尔则说:”这本书要是能燃烧,只能想冰一样燃烧“。这块燃烧的冰,就这样将拉克洛的答案完整的保留着,等着读者自己去领悟。
      
      当德·瓦尔蒙子爵与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联手摧毁上流社会某个社交圈子里的有序,当德·都尔维尔院长夫人的贞洁变成了玷污,当塞西尔的纯真变成了愚蠢,当单纯的当瑟尼变成了凶手,一切有序与无序之间,守则和违规之间,引诱和抵抗之间,挑战和防守之间,游戏与较真之间,聪明与愚蠢之间,计谋与策略之间,变成了一场从启蒙时代就一直存在的权谋——感情与理智的厮杀。理智倘若胜利了,感情必定死亡,而感情胜利了理智也就不存。
      
      那么,这是拉克洛的答案么?他一直宣称的教育意义在哪里?是否如《金瓶梅》一样,直到很久之后,经由某些著名人物或者著名评论才能让人明白那是一本哀书?掩卷之后,我忽然发现,拉克洛的答案一直明明白白地放在那里,只是人们不认为它是答案而已,因为,那答案太简单了——”如果一个人明白什么是他真正的幸福,他就决不会在法律和宗教规定的界限之外去寻求幸福“,是的,看上去是没有离开启蒙时代特色的答案——要有勇气运用你的理智!然后,再冷静想想,法律和宗教规定的界限,即是在有序之中的,拉克洛其实一直都在说一种有序的体系,而德·瓦尔蒙子爵和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这两人一直在冲破一个有序的体系,”不按牌理出牌“,最终的结果,读者已经知道了。最妙的结果是,这个有序并非是一个可以直接说得清晰明了的,更无法把握的,就如同他笔下不停变幻故事的情节,环环紧扣,却无法预测,这是天道么?我想这么问,难道聪慧绝顶的拉克洛早已经找到了用最通俗的方法解释最复杂的道理了么?无人告诉我。
      
      正像本书翻译者叶尊所说:”《危险的关系》留下了许多可以追寻探索、但最终令人迷失方向的踪迹。但是存在这么多值得探寻的途径本身就足以说明这部小说的伟大“。这样的布置,按照爱情的代表色和神秘的符号我决定送给这本书一个别名——”玫瑰牌局“。而我自己揭开底牌看见的是我的答案,其他人必定看见的是别的答案了。这才是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
      
      【原文地址】
      
      网易 http://iwe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14301442201251851224223/
      
      天涯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996523&Key=253537980&PostID=43250962&BlogID=150117
      
  •     请不要再喊我侯爵夫人,我早已经收心,我不再游走,我不再游戏,我负担不了躲藏纠结的小情绪,我只能告诉自己不早了,青春都浪费在青春上了。
      只想问一句,DRUG ARAN ,有没有等得来的明天?但我们现在的处境,又何尝不是危险的关系,更加危险的关系……
  •      《危险的关系》看来颇为热销,卓越无货,韬奋图书中心也卖光,幸亏相距不远的涵芬楼还剩有最后一本。
       不知多少读者与我一样,由于上世纪80年代末那一部汇集了当红好莱坞明星的改编影片,就此对这部小说印象深刻。娱乐工业说来真够恐怖,让一群人高马大的美国人扮演18世纪末的法国贵族,说多不像有多不像。尤其是当瑟尼骑士一角居然由混有东方血统的基努•里维斯来充任!当时法国一个叫做“陌生人”的喜剧组合索性抓住这一点搞笑,拍了个小说的“功夫版”改编短片,穿着洛可可风华服的绅士贵妇一言不合便以李小龙式的拳脚相向,取名为“Les Liaisons Vachement Dangereuses”——“坑爹危险的关系”。
       从编剧的角度来看,基努•里维斯厮混其中的这一部片子其实要算改编得不错,至少能让我们明白原版小说的故事梗概。然而,致命之处在于,小说的迷人实在是由文辞之美塑就,借道通信者气质不一的笔风流露在晦明间幽微的人性,让不肯直白道出的真实想法于婉转精巧的言辩之下浮动,这种印刷文字独具的魅力是无法转译到影像之中的。
       “我觉得在这种对爱的布道中,您比我培养了更多的新的信徒。我了解您的虔诚,您的火一般的热情。如果这个上帝根据我们的作为对我们加以评判,您总有一天会成为哪个大城市的保护圣人,而您的朋友最多只能是个小村庄的守护圣人而已。”不得不独自直接面对魔鬼放肆的叫嚣,因为这叫嚣如此优雅、机智、大胆而情不自禁地浮起笑意,这是唯有阅读才能带给人的考验吧,因为,一册书籍在手,整个世界便远远屏退开去,读者只能依靠一己的心智来应付页面信息发出的挑战。
       魔鬼并不游手好闲,也有忙碌和活跃的事业,这事业就是毁坏上帝所安排的现成的世界,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与德•瓦尔蒙子爵再一次让我们充满享受感地领略了此一假设。一对天生堕落的风流男女在恶的事业上既勾结又争胜,最终因为要制服对方而招致败露,作家能够具有天赋萌生这样一个构思,实在让人嫉妒文学之神对他的眷顾。真正让人难堪的是,通过书中呈现的是非对错完全颠倒的魔鬼之眼,我们竟赫然看到了相当部分的真相。大多数人之所以成为所谓好人,原来仅仅因为他们平庸,却与美德无关。如果他们纯洁,也往往只是由于无知,由于不曾有机会受到诱惑。最典型的当属德•沃朗热夫人,在书信中那么滔滔不绝地明白事理,实际的行为却是彻底的蒙昧、俗气与市侩。可以说小说微妙地映现了一个由庸俗之辈汇成的特定集群,魔鬼由此才得到欢舞的场所。
       于是,魔鬼最终并不是被美德战胜,更未被善感化,相反,是栽倒在对于自己拥有的恶的能力的过度自信上。德•沃朗热夫人之流也丝毫不因这一场教训而在心智上有所提升。拉克洛纵贯始终的决绝判决实在堪叹为了不起。
       也许,这部小说最有趣之处,就是惟妙惟肖地展示了从魔鬼眼中看到的那一半世界,善的一半天然地被屏蔽在外。这就是魔鬼的局限了。
      
      
      
  •     他们的刺激
      这个礼拜基本上我都在读拉克洛的《危险的关系》。这个中译本正文大概在二十六七万字,读得这么慢的原因倒也不在书的本身,而在于我现在正处在高三。另外,由于之前看过韩国翻拍的《丑闻》,看的时候不自觉的做些比较也造成了看的慢的情况。这是与这本书关系不大的了。不过我想,依照一贯的套路,在写书评的时候,先谈谈我主观的想法。
      
      《危险的关系》这本书用了精巧优雅的语言讲述了上流社会风流男女的风流勾当。中心人物便是臭名昭著的瓦子爵和梅夫人这对恶棍。这本书是书信体,这个体裁成为他的标签。诚然如此,如果不是这种独特的方法,《危险的关系》可能也不会这样红火。这并不是说,小说成为名著的原因重在叙述方法。准确的说,是在于作者通过他自身极高水平的驾驭整个复杂的故事内容,使之近乎完美地通过一百七十七封信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本书非常好读,即使你像我一样之前从未读过这样的书,你也会很快的入手。你会感受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从前一直是给那些被现代派文学家批评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所掌握的。随着故事的逐步推进,也就是一封封信的寄出。你发现原来清纯的少女已经变成了一个耽于性爱的愚妇,对于她的初恋情人和遇见的花花公子各有不同的面目。同时,曾经深深爱着那个姑娘的骑士也投入另一个隐秘荡妇的怀抱并且保持着对“挚友”的一贯的正人君子作风。同样的,你眼睁睁地看见他们的堕落(速度是如此之快!),刚在感叹唏嘘的时候,你就在另外一封或两封信,来自那两个风月老手,中得知了他们是如何处心积虑的摧毁他们的。
      这种刺激,在我看来,便是书信体这种独特的体裁所提供的力量了。在读整个小说的时候,我考虑了很久,自从深深感觉到文体结构和行文节奏的重要性后,我总是会想: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对于一部完整的小说来讲,我以为这并不会因为里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就会达到。拉克洛在写这些信的时候,有意识地给每个人物塑造了不同的个性。书前的译者序解释的相当准确:
      塞小姐喳喳呼呼、容易激动、缺乏技巧、拙劣;当骑士起初年轻幼稚,直到经历了世事而理想破灭之后才有了个人的笔调;都夫人总是开头表现出防范的样子,最终显露出反抗的态度;沃夫人老是一副担忧的样子;罗夫人则表现出她饱经世事、与世无争的态度。而讲到故事的两个核心人物,梅夫人和瓦子爵的时候,叶尊先生这样概括:梅夫人表现出她更敏锐的听觉和更严酷无情的态度;瓦子爵充满了男性屈尊俯就和自鸣得意的戏虐。
      
      这是他们各自的风格。然而仅有各人不同的风格显然是不够的,这只能让人物的形象更立体饱满。若要让情节推动的连贯顺畅。书信体私密的特征是不可少的。
      书信的私密性主要在于包括了各个人物受限的视觉。塞小姐不知道梅夫人鼓舞她找个情人的时候正在两面三刀,怂恿着她的母亲沃夫人赶紧将女儿嫁给自己的仇家。都夫人在收到瓦子爵热情洋溢的信之后,又怎么会想到他在同样一个城堡里正在给塞小姐“上课”呢?
      这种精巧的安排使得整个故事以一种固定的、有趣的节奏前进,每过几封信作为读者的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一个新的秘密。接下来,依照我们的观念,我们总会对我们支持的一方倾注一种新的情感,或是对塞小姐和当骑士的同情与无奈,对梅夫人和瓦子爵这对恶棍或是愤恨或是怀着好奇的心态期待接下来的发展。这样的心情让人几乎没有无趣的感觉,即使大致知道整个故事的脉络,你也会继续看下去,因为从这些私密的地方从他们各自的语言你会更加清楚地了解他们转变的原因,而这点不是电影这种载体可以表现出来的。也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能够流畅的表现出的。
      同时这种揭秘的快感也通过一种延后的解释传达给读者的。刚刚的受限的视觉主要是让人在读到什么之后怀着好奇的心理看事态的发展。而延后的解释则是另外一种形式,最好的例子就是在故事的结尾梅夫人身败名裂的时候,沃夫人给罗夫人的信详细解释整个事件。因为这些个解释,作为读者的我们几乎不会错过任何精彩的片段。
      其实说实话,要详细说明这本书到底好在哪里,译者的序写得相当详尽专业。要我谈这本书的写法,我在总结了这两点之后觉得,尽管《危险的关系》同一般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有很大差别,但是仍旧逃不了这样一个局面:作者掌握了全部的故事,并且引导读者依着他的路子前进,将情节安排顺,人物的性格都安排好。我们走不偏,他也走不太偏。这说到底还是一本现实主义小说,但能够在一丛平凡的书信体小说中脱颖而出便是他的不凡了。
      在写作技巧上,拉克洛已经属于一流小说家之列。而《危险的关系》这本小说的立意也属于我心目中第二档次的好书:他没有直接给出结论,没有明确的导向,没有不合时宜的插话。配重四平八稳,在现在不会招致什么非难。
      
      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总在困扰着我:梅夫人跟瓦子爵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讲到梅夫人在他人眼中是个“安分守己的女人”时,书中所谓的“编者注”中作者这样写:瓦子爵跟一般的恶棍一样是不暴露自己的同伙的。那么他们两个就是一丘之貉的风月老手,一同祸害人间么?
      如果仅仅如此,这本书岂不就能概括为:一个阴谋泡沫的戳穿?这样的话,故事的脉络就太过清晰了。我并不是排斥线索干净的小说,我不相信这样的说法,是因为这本错综复杂的书信体小说,如果仅仅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完全不必这样大费周章。两个“恶棍”之间时而打情骂俏,时而共商阴谋,时而不欢而散,时而追忆似水年华……他们两个仅仅是一个恶棍集团的同伙?我是如何都不会相信的。
      叶尊先生在译序中这样说:“梅夫人与瓦子爵之间的通信表明了他们需要一个倾听的对象。”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他是肯定两者的关系是恶棍同伙的,同时也看到了他们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一般的伙伴的关系结成是出于利益的考虑。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并没有什么感情,比方说现在遍布全国的小偷团体、卖淫集团,联系他们往往是工作上的便利(在一个人干坏事的时候另一个帮忙望风)或者是来自相同的故乡(中国人在异乡随意找到寄托最好的理由)。他们偶尔有感情,但是不是由于感情因素而结成伙伴的。如果《危险的关系》描写的是这样的一类的话,他可能就着重于描写他们貌合神离的状态和各自心里的小九九了。在《危险的关系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瓦子爵和梅夫人这两个恶棍他们两个人之前有过一段感情。他们同先前我提到的那种伙伴关系有本质上的不同。首先,作者用几封信他们之前的浪漫爱情故事。这还不算完,在他们“追忆似水年华”之后,他们有各自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这也就表现了他们并不貌合神离:在梅夫人那封著名的、诉说自己心路历程的信中,表明了她之前对瓦子爵的感情。而瓦子爵在一封封信口气中表现出来的也有对梅夫人无法放下的依恋的情愫。他们互相抬杠,瓦子爵带着绅士对女士惯有的彬彬有礼的口气,同时不是透出一丝猥亵的气息,他常常嘲笑梅夫人与她那位“骑士”的关系实则可有可无,而应该把重心放在“更有意义的事”。若我们仔细揣摩字里行间,便会发现,“更有意义的事”一定是,至少是很有可能,是与他复合。而梅夫人对瓦子爵的信则体现出她女王一样的气质。相比瓦子爵“暗示”般的徐行缓进,她更加直截了当:“追逐都夫人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即使成功也不会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她相貌平平”。她一心想要阻止瓦子爵的行为。在她一连几封信的连环催促中,我以为,作者是在存心体现出两点:1.梅夫人对自己本来看不上眼的庭长夫人的醋意。2.梅夫人希望通过让瓦子爵参与到自己计划的复仇计划(勾引一个待字闺中的贵族小姐)重回自己的视线。瓦子爵,由于都夫人的不配合,回到了京城。同时也准备加入到梅夫人的行动(实际上,不难发现,此时他已经在不自觉的听凭梅夫人的安排。),他在许多贵族的宴会中希望看到本该看到的梅夫人的踪影却不得,因为梅夫人“要去她的小公馆,安慰她的骑士。”这分明是故意的避让!这两个好友、恶棍同伙,有什么不好见面的!他们都演技了得,不会在人前露出马脚。这样故意的避让让我们又感到了蹊跷。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真的有着故意隐藏的暧昧?
      我以为是这样的。然而若是要他们复合,这似乎也是不怎么容易做到的事了。
      我以为,如同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很多有过曾经的情侣,他们当然可以复合了,按照旁人的眼光,他们可能会有非常不错的生活。这只是理想中的计算。梅夫人和瓦子爵,诚然,有各种因素推动他们“重回以前”,但是有个很要命的因素却没考虑到,那就是他们是如何分手的。依照梅夫人的说法,是“为了更伟大的事业”、“游戏人间”。他们的确这么做了,事实上瓦子爵可能更热衷于此。因为这个理由两人分手,一是也暴露出了梅夫人(这点上我只能看到她)的生命完全不止于爱情,二是将他们不够顽强的爱情的力量完全揭开了。这两人(尤其是瓦子爵)更加注重爱情。实际上,与很多事实、很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样,女性,高明的女性,会在恋爱关系占到主动。瓦子爵在这段“危险的关系”中,就是梅夫人的棋子了。他的臭名一直在外传播,他因为梅夫人的阻挠求偶历经考验,最重还莫名其妙的写了一封口授的分手信。什么你不能怪我你不能怪我,都夫人完全就应该怪梅夫人!发生在瓦子爵身上所有的情节都有梅夫人明里暗里的推动,直到他最终还赔上了生命的代价。但是,我之前说过,这本书四平八稳,天平一直是倾斜的,直到最后:瓦子爵临死的报复,借当骑士之手,将梅夫人搞得身败名裂。梅夫人一向是个冷静的女人,从她在心中轻轻的嘲讽“哦,男人~”就能够看出她是有过爱情的,但她现在并不在享受爱情,而是在享受无穷无尽的征服感,这也就是她“最伟大的事业”了。这样说来,危险的关系本来按部就班并不危险,却因个人情感的失控而变得危险无比。
      
      我再次重申,这是本四平八稳的书。他同时也是一本好读的、好玩的、有意思的书。他有可能会留给你什么思考,不过说到底,这是一本由一流的小说家写就的一流的小说,你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     刊于《书城》2011年9月号 文/陈嫣婧
      
      自从波德莱尔第一次在他本国文学史的犄角旮旯里挖掘出了萨德侯爵这块被深埋已久的宝石之后,当今世界上有多少搞文学或文化研究的人会用类似于“神啊,你是我们的指路明灯”这样的句子去赞美他?虽然他已经过世两个多世纪,生前的大部分时光都在监狱和疯人院中度过。萨德是现代派当之无愧的明灯,但我今天要讲的并不只是他。虽然在很多种的研究中,萨德很少被研究者当成配角,他总是很强势。综其原因,是因为无论他的作品还是思想都太过霸道,说得形象一些,是一种直接的暴露和纵情的放荡,就像一个女人赤身裸体站在你面前,让你如何能视而不见?
      
      但拉克洛却恰恰相反,这是一个长期被中国的法国文学研究者忽略的名字,此人一生只写过一部完整的小说,且不能算是个职业作家。拿萨德与他相提并论,是因为他们是同时代人,作品也常被人以一个共同的参考值进行比较,虽然他的写作风格和萨德全然不同,作品却遭到了与萨德几乎完全相同的对待。约瑟夫•罗塞尼曾在《阿波罗论坛报》上撰文说:“小说《危险的关系》在过去的几年里给道德观造成的危害超过整个世纪这类作品造成的危害。只有那部臭名昭著的《朱斯汀娜》(萨德著)才能在罪恶程度和受害者数量上与这部书相匹敌。”到了莫里斯•海涅这里,他是萨德遗作的整理者,是第一个为他说话的人,则认为:“萨德的伟大身影,像拉克洛一样,统治着这个世纪的最后二十年。”
      
      萨德作品的革命性和前瞻性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影响还延伸到了心理学、社会学领域,那个著名的单词:sadomasochism,简称为SM,李银河笔下的虐恋,其中的sado(施虐)一词就取自萨德的姓。但是如果回归文本,我指的是作为一名读者,你一旦回归到萨德的小说里,那种阅读的快感,当然这快感不是来源于单纯的情节,就会被削弱很多。不论是《美德的厄运》还是《索多玛的120天》,无论是叙事还是语言的能力都是相对粗糙的。萨德自己也坦诚他的创作首先是为了获得经济来源,迎合当时的社会需要,只不过在这背后,他有思想上的野心罢了。于是我们不得不提到那个与他共誉共毁的“好兄弟”拉克洛了,因为正是他,在文本的经典性上给十八世纪的最后二十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危险的关系》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与卢梭的《新爱洛伊丝》有较为明显的传承关系。小说的全部情节完全通过一封封前后安排有序的书信来展现,在作品中,拉克洛作为作者完全隐去自己的叙事功能,而是让信件的主人们一个接一个登场。整个故事以瓦尔蒙子爵与梅尔特伊侯爵夫人的书信为中心,牵扯到都尔维尔院长夫人,小塞西尔,当瑟尼骑士等人的命运,配合以沃朗热夫人、罗斯蒙德夫人等人之间来往信件的从旁叙述,组成了一座宏伟而严密的叙事“城堡”。瓦尔蒙子爵和梅尔特伊侯爵夫人这对一边彼此诱惑,一边又善于在男女之事上使用手段的同盟好友,秘密策划了一系列“不体面”的风流韵事:瓦尔蒙子爵勾引纯良谨慎的都尔维尔院长夫人,引诱她爱上了他,并最终让她丧了命。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因为争风吃醋,间接报复教唆纯情的小塞西尔和当瑟尼骑士,让他们的爱情破灭,使绝望的塞西尔进了修道院,当瑟尼则变成了又一个处处留情的风流负心汉。当然,最后这对专干下流勾当的男女都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
      
      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个故事是如何的新奇精彩,恰恰相反,这是当时坊间流行的闺密小说的典型版本。我之所以把这个小说比喻为“城堡”,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感受到仿佛进入了十八世纪的古堡,闭塞、阴暗、曲折、神秘、变幻无常、又让你不知道会在哪里挖出一摞珠宝。书信体能用最快的速度把你拽进一个全封闭式的叙事空间里,让你完全看不到作者作为事实上的叙述人可能会提供的哪怕任何一点信息。而随着情节发展所产生的紧张感,人物的内心和行为被最大程度地扩张,形成强烈的叙事张力。不知道一百多年后的日本作家古崎润一郎在创作日记体小说《钥匙》的时候,有没有看过拉克洛的作品,但毫无疑问,日记体的《钥匙》在叙事艺术上是对书信体的《危险的关系》最好的回应和致敬。书信体不但突出了情节的延展性,且放大了人物的个性,使他们充满了存在感。瓦尔蒙子爵和梅尔特伊侯爵夫人步步为营的高深城府,小塞西尔的幼稚,当瑟尼骑士最开始的青涩专情到后来转变为浪荡子后全然不同的口吻,都在他们的书信语言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拉克洛在叙事艺术上做的功夫,让小说充满了形式感,而这种形式感又直接转化成为了读者的阅读快感,使人实实在在感受到自己正在阅读一部技巧高超的小说,就如一次充满惊奇与惊喜的探险,使阅读的过程变成一次彻底的享受。
      
      而这种享受,在萨德这里,是会被大打折扣的。前文已交代过,萨德的创作,是怀着思想的野心,却又要配合市场及物质生存的需要,在夹缝中生长的产物。于是他不得不使用当时最通俗,甚至是低俗的大量色情情节,来取悦读者和出版商。继而,他的思想又是极为叛逆的,是怀揣着对罪恶的崇敬和坦然,是一种达尔文式的生存理论和极端的自由主义倾向,这类思想与他那大胆粗粝的文风也恰好能吻合得起来,形成惊人的一致性。所以后人会强调萨德文学的革命意义,而弱化他的文学意义,正是因为革命需要的是直接、极端、彻底暴露,而文学恰恰需要的是间接、隐晦、欲说还休。
      
      虽然在技术上,我们不得不说拉克洛是更胜一筹的,但更多的人还是坚持认为,他与萨德的相似,在主题上,至少是可以成立的。至今《危险的关系》仍被认为是一部情色小说,其实情色小说的范围非常之广,以内容之暴露,情节之淫靡为依据的,如萨德,写的就是典型的情色小说;然而如果以此来衡量拉克洛,那他写的可以说完全与情色沾不上边。通观整本《危险的关系》,几乎没有一处直接写到男女性事的过程,就暴露程度而言,与萨德简直不是一个档次。众人拿他与萨德并论,肯定不是因为他笔下内容的公开放荡。但是,也可以说拉克洛是在书写色情,这里的色情不再是公开的性行为,而是由性上升为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一种文化的经典模式,那就是两性关系使人窥探到的人性之罪恶的绵延不绝。《危险的关系》出版后被禁了很多年,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他教人们怎么去做爱,而是教人们学坏,学着去利用感情,利用人的脆弱,去教唆人放纵自己的原罪。在小说中,拉克洛一再漂亮地发挥着他作为一名军官的军事家才能,排兵布阵,把军事谋略统统用到人物的勾心斗角中去,他甚至算计着信件的排序,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信中的某些阴谋有更深刻的体悟。这本小说越是精彩,越能引起人读他的欲望,就越能达到它教坏人的目的。人们一旦领悟了小说的技法,领悟人小说中人的手段,那么也就意味着领悟了如何去作恶,去使用种种阴险的手段撩拨人性最罪恶的一面。因为人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么罪恶,所谓人心险恶,是人自己也无法预测的,所以这种罪恶一旦被某一些手段探明、深究下去,那么后果将是谁也无法预计的。
      
      拉克洛的“大逆不道”就在于,他把这种探明、展示罪恶的过程无限地放大了,他毫无保留地将它们呈现出来,整个的过程,从头至尾,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反而最后子爵与夫人的悲惨下场倒只是告知了了,一点都不惊心动魄。比起他们搞的破坏所给人带来的快感,他们的结局简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一个作家,怎么能这样对罪恶有恃无恐,正大光明地宣扬之、表现之呢?而且拉克洛做得如此冷静、理性、如外科医生手术时的条理这般清晰,这是社会所无法容忍的,甚至比公众游行,工人罢工更无法被容忍,因为后者全然是经过成熟思考的产物,所以小说被禁了。
      
      反观那个擅长写强奸、鸡奸、乱伦的萨德,其实他的作品被禁,也并不全然因为他暴露。按照《萨德大传》的作者莫里斯•勒韦尔的说法,萨德写《朱斯汀娜》时正值大革命时期,满街小报写的尽是什么“国王阳痿啦,王后淫水泛滥啦,耶稣会会士忙于鸡奸啦,神父把教堂变成了妓院啦一类的下流话。”在这种风气之下,那些禁忌话题貌似并不会太过分的。萨德被禁,恰和拉克洛一样,是因为对罪恶的展示,对美德的践踏,《美德的厄运》就是最好的佐证:好尚虚荣的姐姐过得很好,有钱有地位又体面;热爱美德的妹妹却处处被男人践踏,过得惨无人睹。罪恶在萨德看来是大自然的天性,而这份天性在文学作品中应该被毫无保留地展示,而不是把文学当成依附于政治体制的太监被阉割掉。对于个人思想极端自由的表达触怒了法国各个时期的当权者,所以萨德蹲过帝国时期的监狱,也蹲过革命时期的监狱,各种统治力量都是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虽然拉克洛没有落得这样的下场,我想这可能仰仗于他还相对温和的笔调,但他和萨德的命运却仍然是一致的,至少他们在文学上的先锋性是一致的。时过境迁,当我们惊叹于《危险的关系》里那毫不过时的创作技法和依然先锋的创作理念时,不得不说,这真是一部太久没有被关注的杰作啊!
      
  •      作者:袁筱一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1/6/26/622517.shtml
      发表于2010年6月26日的《东方早报 上海书评》
      
       法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重新发现十八世纪所谓“色情文学”的魅力,其实有其政治和社会背景。波朗、巴塔耶这一干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在法国共产党和戴高乐主义的阵营里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转向另一个全新的领域寻找权力的象征。更何况这既是一个充满斗争、阴谋和征服的领域,又涉及两性关系,其内容的丰富性岂是枯燥的政治场景可以相提并论的。色情的好,就在于可以永远停留在“象征”上,在语言的层面,将大众与学术精英一并网罗。
        从今天的定义和大众的接受度来说,拉克洛的《危险的关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色情小说”,虽然拉克洛只比萨德小了一岁。《危险的关系》里没有虐恋,没有赤裸裸的性爱描写,甚至同性之间——例如塞西尔和梅尔特伊夫人之间——的两相吸引也只是点到即止,何况梅尔特伊夫人是一个超理性的人,她一手导演的战争从开始到结束,从热尔库尔伯爵到瓦尔蒙子爵,针对的都是男人。但是《危险的关系》也的确位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重新发现的“色情文学”的书单之上。而与拉克洛并排的,除了萨德,还有拉克洛本人念念不忘的小克雷比永或是杜克洛这样的名字。早在第十封信里,梅尔特伊夫人不就告诉瓦尔蒙,在与“骑士”寻欢作乐一番之前,她在看色情小说家小克雷比永的《索法》吗?
        因为《危险的关系》诞生在十八世纪的氛围里。大革命之前的十八世纪,是理性与启蒙的世纪,同时也是和平、沙龙与“寻欢作乐”(libertinage)的世纪。闲来无事,法国人将战争包上哲学、文学、艺术或是“寻欢作乐”的外壳,送进了沙龙。与十九世纪社会矛盾激化后沉湎于阶级斗争不同,十八世纪的无限精力,法国人主要是放在了男女关系上。就像昆德拉在小说《慢》中,提到《危险的关系》所说的,“书中人物不做别的,就是寻欢作乐”。但是“寻欢作乐”的背后,是与马克思主要针对的“阶级斗争”并无本质差别的“战争”。昆德拉对此洞若观火,他紧接着就说道:“使他们(读者)心动的不是欢乐,而是征服;不是欢乐的欲望,而是胜利的欲望主宰全过程。起初看来像是一场欢乐淫荡的游戏,不可察觉地、不可避免地转化为一场生死搏斗。”可见“寻欢作乐”也是要致人命的,所以,《危险的关系》中的瓦尔蒙子爵、都尔维尔院长夫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可惜的是,只有法国才有的“libertinage”(而且此风尚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在中文里并无可以“对应”的翻译,只好草草将之归于“色情”一类,这可能要引起不少误会,也使得其中所包含的“乐趣”一词荡然无存。好在这也不算是对《危险的关系》的辱没,即便拉克洛再辩解,或是他与自己夫人的通信足以证明作者本人并非“好色之徒”,《危险的关系》到底还是对那个时代热衷于“寻欢作乐”的男人女人做了非常细致的描写,足以让人产生与“色情”相关的无尽想象。例如在第四十七封信中,瓦尔蒙子爵向梅尔特伊夫人陈述自己如何“在一个姑娘的床上”,用姑娘的身体当书桌,给他决定勾引的都尔维尔院长夫人写求爱信的场面,恐怕已经超越了“让乐趣摆脱道德禁忌的浓雾”所能够定义的范围。放眼望去,《危险的关系》里讲述的就是勾引,男人勾引女人,女人勾引男人,所有出于道德或是羞怯而进行的拒绝则是让“欲望”达到高峰的必然铺垫。当然,十八世纪的法国还没有为工业节奏所控制,因而勾引的过程极为缓慢,并且,勾引的主要手段依靠文字以及文字所能带来的联想:《危险的关系》就是由一百七十五封信构成的。这大约也是《危险的关系》在日后能够激发二十世纪的思想精英灵感的另一个原因:我们在其中欢欣鼓舞地看到,文字竟然能够成为征服的主要工具,哪怕是在遥远的十八世纪,也算是个安慰吧!只是,事隔半个世纪,我们已经可以对法国人的这一次别样努力做出结论:知识精英对权力的幻想,永远只能停留在意淫上。
        除了权力与征服之外,耽于“象征”层面的色情还可以包含很多概念,例如自由。自由的魅力则在于,和权力一样,它能够让我们在一个理想化的绝对概念上绕圈——知识精英称之为思辨的东西。不少拉克洛的研究专家都指出过,与其说拉克洛接近萨德,不如说他更接近卢梭,甚至在小说开始之前就照搬了卢梭《新爱洛伊丝》里的话,所谓“目睹了当代的习俗风尚”的辩解。“寻欢作乐”与“自由”能够接壤,是因为在“寻欢作乐”的游戏中,我们向往的难道不是对社会禁锢的突破吗?就是那些称之为道德,或者说,打扮成道德的样子,让可怜的都尔维尔院长夫人成了牺牲品的东西?都尔维尔院长夫人与其说是梅尔特伊夫人和瓦尔蒙子爵这两个“浪荡”(也同样出于libertin一词)男女缔结的阴谋的牺牲品,还不如说是道德与“当代的习俗风尚”冲突的牺牲品。
        阴谋,这也同样是一个可以用来诠释《危险的关系》的语汇。阴谋的要素是让简单的关系结构复杂化,让原本赤裸裸的男欢女爱成为一场场盘桓再盘桓的游戏,从而给真正让文字熠熠生辉的细节腾出更多空间。征服只是一个瞬间,而且必然导致高潮后的崩溃,但是在此之前,与勾引的游戏一般,要为每一步的你来我往留下足够的余地,从文学的意义而言也是如此。拉克洛并非职业作家,相反,他是一个据说还发明过“威力无比”的空心炮弹的职业军人,为自己的政治选择坐过牢。但是,正是这么一个非职业作家为日后小说家们所崇尚的“复调小说”奠定了基本模式。在《危险的关系》之前,书信体小说就已经存在,但通常只限于两个人的书信往来,没有超越心理小说或抒情小说对第一人称的基本需求。但《危险的关系》完全不同,除了四五个主要人物之间的书信往来之外,还有若干个次要人物之间的通信。每一个“发话者”都有属于自己的语气与风格,如此构筑了一张细密的情节结构之网,随便抽一个头都能够发展为一个精彩的故事,结局反而成了无足轻重的东西。所以,拉克洛让这个阴谋的故事有了一个配得上“阴谋情节”的“阴谋文体”,这大约是《危险的关系》在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的半个世纪中,竟然渐渐被捧为“经典文学”,甚至进入教科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吧。因为无论是什么理论框架——女性主义的、弗洛伊德的或是后结构主义的——的批评家,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框架给予这个故事以自己的解释,这也是从小说众多的线头里抽了一个,加以个人发展的一个方式。用艾柯的观点来看,《危险的关系》就是一个开放度很高的文本,因而也有被树为现代文学理想模型的可能性。
        不同的理论阐释——用专家的话来说,是“小说为自己赢得了多样的诠释”——仅仅是对《危险的关系》的“高开放度”的一个佐证。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佐证是,《危险的关系》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经历了各个国家、各种性质的戏剧或电影改编。离题不算太远的就有法国的两个版本和1988年的英美合拍版本。
        当然,最近我们又得到了该文本“高开放度”的第三个佐证:2011年4月,在可以考证到的,已有的三个中文译本(1987年的两个译本和2002年的郑永慧译本)基础上,上海译文出版社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同时推出了叶尊和金恒杰的译本。
        仿佛是对“高开放度”之说的印证,两个彼此之间应该没有任何参照关系的版本显示出了极大的差异。甚至在正文开始之前,差异就已经昭然若揭。叶尊的译本在正文之前附有小白的“导读”和叶尊本人洋洋三十页的序言;而金恒杰的译本则在正文之前附有法国十八世纪文学专家、索邦大学德龙教授的序言、译者金恒杰撰写的一个简单的内容“简介”以及更为简单的“译者说明”——主要用来说明译者的版本选择、翻译及注释的问题。
        很有意思的是,以探索色情文学(但不是法国色情文学)见长的小白好像突然在这部已经成为“经典”的作品前有点放不开手脚,导读得散漫而含糊,在下了“拉克洛这部小说更关键的问题不在其淫,而在其诲淫”的论断之后,匆匆进入结尾,进入自己并不擅长的针对叙事的评论,说到作者在构筑这部书信体小说的过程中“才意识到,是所有人在推着世界(现实的或虚构的)向前走”。相比较之下,倒是作为专家的德龙在序言里自信而充满激情地教导我们更应该在这部小说中读出爱情,并且告诉我们,惟其“让心的形而上和躯的形而下争持,让拉辛的语言和解剖语言竞赛”,才成就了这部小说的伟大之处。
        不过,更有意思的是,金恒杰的译本和叶尊的译本在没有彼此参照的情况下,竟然显示出了极大的不同。对同时完成和出版的两个译本来说,算是比较罕见的。当然,极大的不同应该主要归功于金恒杰。因为在看似客观的译者说明里,金恒杰提出要“避免当代时兴语言和细化的炼句和锻字,有时甚至大胆采用所谓的‘书面体’中文”,其依据是拉克洛所在的十八世纪是“法文文体辉煌的时代”。他不仅这么说了,而且这么做了,三十余万字,包括注释在内,这种“书面体中文”贯穿始终。我们可以推断的是,金恒杰认为文白杂糅的古雅风格最可以代表中文的文体辉煌,因而能用来再现“法文的文体辉煌”。
      
        可颇为奇怪的是,按说“文白杂糅”的一大好处便是简洁,但是金恒杰的译本却活生生比叶尊的译本多出了五万多字。抛开在字数上应该可以忽略不计的版本差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译本的注。除却自己的注释外,金译本加上了德龙和魏羲尼两个注释本的注释,对专家考证出来的种种原文的“隐喻”均有说明。这大概也属于“拉辛的语言和解剖语言”的竞赛吧。金恒杰也不是没有过“隐身”和“客观”的诉求,不愿意在序言或其他正文之外的部分摆出自己的态度。
      
        但在竞赛中最终占了上风的,到底还是对“辉煌”的渴望。金译本用的“书面体中文”是我们今日的汉语已经久违了的文字,让人无端端地有些想起“傅体”四字熟语的铺排来。例如瓦尔蒙子爵形容都尔维尔院长夫人的这一段话:“此间近来热浪炙人,她一袭平布简装,透出腰身圆柔。一缕轻纱横抹胸前,我目光偷觑,洞若观火,便勾勒出那浑然起伏,引人遐思。”九个四字熟语的连用,确实尽显中文的“辉煌”,而所谓的“目光偷觑,洞若观火,便勾勒出那浑然起伏,引人遐思”在平实的叶译那里,则是“我那鬼鬼祟祟的锐利目光,早已盯住了那迷人的形状”。不过最值得玩味的对比是在第一百五十五封信的末尾。信的本身是瓦尔蒙子爵写给梅尔特伊夫人的,他一直向梅尔特伊夫人要求再续风流缘,后者不允,以至于这位本来沉溺于语言游戏的浪子也失了耐心,直接要对方答复是要做情人还是要做敌人。他说,别那么多废话,给个简短答复即可:“deux mots suffisent”——(两个字就够了)。梅尔特伊夫人于是回道:Hé bien ! La guerre !
      
        所谓的“两个字”,在法文里倒并非实意。只是在这两个玩味文字的高手用的真还对应。梅尔特伊夫人在语气之外,就回了两个字:战争!叶尊应该觉得没有什么改动的必要,于是这样翻译:
      
        ——两个字就够了。
      
        ——行!(对应选择)开战!(对应两个字)
      
        金恒杰的翻译显然也是注意到了一来一往的对应的:
      
        ——几个字就够了。
      
        ——好,放马过来。
      
        放来的这匹马,或许真的是翻译中的一个大问题,具体在这个《危险的关系》里就是,我们应该用十八世纪的中文译十八世纪的法语吗?对此我们不做回答,可以像金先生那样加上一条注的是:拉克洛的法语和今天的法语并非没有差别,但较之十八世纪的中文和今日中文的差别,显然要小很多。用翻译的手段将中文硬生生拉回到一个既非十八世纪亦非二十一世纪的非历史性阶段,并非没有危险,何况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匹“马”。
      
        但翻译最大的“危险”其实在于译作与原作之间所构筑的“关系”。有了两个这样截然不同的版本(宛若两个截然不同的情人,而且有“穿越”之嫌!),两极的关系骤然之间变成三角关系,于是更加“危险”。拉克洛的原作书名是“Les liaisons dangereuses”,“关系”一词用的原本就是复数。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拉克洛的原作里有颇多隐喻,复数形式的“关系”一词在十八世纪倒也还没有专指“男女关系”的意思。单数也罢,复数也罢,说到底,关系的社会属性才是其最致命的一点。在卡恩事件(又是一个“瓦尔蒙主义”的法国人!)向我们完美地证实了“社会关系”的危险性和阴谋论(社会关系往往是真实关系之外的人缔造的)的今天,我们只但愿这两个译本不要被置于“危险的关系”之中吧。因为这两个有质量的译本的存在,私以为大大增添了原本就已经很丰富的阅读趣味。这才是翻译的美妙和原作的伟大,同时也是“复数关系”的诱人之处。■
      
      
  •     ”这种艺术的真正伟大之处不是对享乐主义作了什么宣扬,而是对享乐主义作了分析。这个原因使我认为拉克洛的《危险的关系》可算是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使他们心动的不是欢乐,而是征服;不是欢乐的欲望,而是胜利的欲望主宰全过程。起初看起来像是一场欢乐淫荡的游戏,不可觉察地、不可避免地转化为一场生死搏斗。但是搏斗跟享乐主义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伊壁鸠鲁写道:‘智者从不进行任何与搏斗有关的行动。'"
      
      ”《危险的关系》用书信体形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由另一个方法任意替代的技巧方法。这种形式本身就很有说服力,它告诉我们,人物的经历,确是他们亲身体验后才说的,流传的,散播的,忏悔的,并且写下来的。在这个把一切都可说得沸沸扬扬的世界上,最容易动用而又最致命的武器就是散播。“
      
      。。。。。。
      
      
       ---《慢》
  •     作者:扬米巴
      
      1782年,曾经当过军人的小贵族拉克洛写了一本很像今天的地摊纪实文学的小说,用显然是虚构的名字影射上流社会某些真实男女的风流勾当。这本书的文字就像它描写的生活一样极其精巧优雅,令人愉悦;而它的内容所表现的性爱与道德角力既高雅又残忍,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阶层对贵族窥视、鄙视、仰视交织的心理欲望。因而,小说一印行就获得了评论界的赞赏和商业的成功,一时巴黎纸贵。当然被它表现了的可怜的贵族们非常惊恐愤怒,它们在政治上的势力以及国家对道德沦丧的担心,终于导致这本书的遭禁。
      
        时过境迁,在今天这本《危险的关系》已经是跻身文学经典行列的堂皇巨作,它的文字与结构水准,即使在今天、即使通过翻译了的文本阅读,也依然具有迷人的魅力。当然,就这本小说的书信体来说,在当时是文学的主流,拉克洛只算是走了个时尚路子而已。可《危险的关系》通篇只用书信,通过众多人物的相互通信,将一系列时而活色生香、时而凄怆哀艳、时而夸张搞笑的风流偷情故事讲得生动完整,实在是让人叹服的功力。所以,在中国出版过的这本小说的众多译本中,就有一位译者将书名雅致而贴切地命之为《风月笺》。而这本书更为有趣之处,是通过不同人物在针对不同的通信对象时对其他信件的点评、以及对事件的不同描述,使这场多角的情欲角力获得了多种的解释可能性。从而在六十年代之后的西方文学批评界,这本书受到相当的重视也就毫不令人奇怪了。从中,可以读出两性的权力流转、书写与性行为、文字与肉体、语言与欲望、表达与沉默等等各种宏大主题。
      
        也正因为此,任何对这本小说的视觉艺术改编都几乎注定会成为对其复杂性的消减。可是它又有如此生动迷人、可移植性极强的故事,使众多的影视戏剧界人士经不住诱惑而频频出手。最新而又在最近引起极大反响的,是韩国导演李在容2003年拍摄的《丑闻》。18世纪的法国不着痕迹地变成了18世纪的朝鲜;花花公子瓦尔蒙则变成了文武双全、诗画精通、宁舍功名而求"青楼薄倖名"的浪子赵元;工于心计、权力欲与掌控能力都十分强大的德梅黛侯爵夫人,则变成了赵元有同样性格的表姐赵氏夫人;丈夫远行的忠贞妻子德图瓦尔夫人,也非常富有东亚儒文化色彩地成为了一个守望门寡的贞节烈女淑夫人;至于因为被德梅黛夫人的老情人迷上而导致整个故事的天真少女塞茜尔,则成了即将嫁给赵氏夫人的丈夫为妾的中产阶级出身的女孩素玉;那个与塞茜尔擦出初恋火花的竖琴教师丹赛恩勋爵,则成为逾墙搂处子的隔壁首相公子。这是一系列非常合情合理的改编,再加上影片秉持近年来韩国商业片一贯的精致认真作风,很好地再现了当时朝鲜贵族阶层的家居陈设、衣着装饰和生活环境,使整部影片既流畅又养眼。尤其值得赞赏的是,影片很聪明地在"本土化"的前提下保留了小说书信体叙事的印痕,比如素玉与邻家情郎瓦下传书(原著是借助竖琴)的细节,以及在情节逆转时通过画面和画外音展示赵氏夫人两封信的处理手段。至于那本由赵元的春宫画构成的《赵氏丑闻录》,其由风靡全国到遭禁的经历,倒也暗合了小说作者的遭遇,算是影片的另一个有趣之处。
      
        《危险的关系》的另一个著名改编影片,是1988年英国导演斯蒂芬·福瑞尔斯执导、直接改编自克里斯托弗·汉普顿已取得巨大成功的话剧的版本,该片在当年的奥斯卡大有斩获。豪华绚丽的布景,优雅繁复的对白,以及明星演员的魅力,都使这部国内一般译作《孽恋焚情》的影片足以引人注目。格伦·克洛斯的德梅黛夫人、约翰·马尔科维奇的瓦尔蒙、米歇尔·法伊弗的图瓦尔夫人、乌玛·瑟曼的塞茜尔、基努·里维斯的丹赛恩,每个人都展示了美丽的容貌、精美的装束和精彩的表演。无论就内容还是风格而言,这都应该是所有改编中最忠于原著的一个版本了。
      
        就在这部《危险的关系》的耀眼光环掩盖下,大导演米洛斯·福尔曼非常不幸地在1989年推出了另一个名为《瓦尔蒙》的版本。与福瑞尔斯又叫好又叫座的幸福相比,福尔曼受到了评论界刻薄的对待,《瓦尔蒙》被指责为"外表包装华丽、内容空洞无物"。影片同样是忠于原著的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也讲了一个基本符合原著情节线的故事,但缺乏具有号召力的演员,除了饰演德梅黛夫人的安妮特·贝宁,其他人几乎都是籍籍无名之辈。倒是饰演塞茜尔和丹赛恩的演员分别只有15岁和17岁,算是迄今为止最符合原著年龄的了。但在我看来,这是福尔曼被忽略了的一部佳作,它有着与库布里克的《巴里·林登》类似的味道,又贯穿着福尔曼特有的非道德立场和怀疑、嘲讽精神。正是在这种基调中,贝宁时常显得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反而显得贴切而富有光彩,塑造了一个最具18世纪巴黎贵妇特色的德梅黛夫人。在影片结尾,因为动了感情而违反游戏规则的瓦尔蒙和图瓦尔夫人先后丧命,在原著中受到"天谴"--因生天花而毁容--的德梅黛夫人,却依旧光彩照人地出现在塞茜尔与自己的旧情人的婚礼上,而塞茜尔则怀着瓦尔蒙的孩子,心安理得地无限憧憬着婚后的偷情生活。她们都不为人注意地转过头来,对着镜头留下一个神秘的胜利微笑。可以说,拉克洛因为种种顾忌而在小说中添加的道德说教尾巴,在福尔曼这里终于被彻底斩除。
      
        从这个角度看,韩国的改编也显示了自己的独特之处。其最"危险"的一点,就是将淑夫人设计成一个守寡的处女,如此,原著以及其他所有改编中的"忠贞",都悄悄地发生的偏移。这正像影片中赵氏夫人接到赵元报喜的信件和带血方巾之后所说的话:什么贞节烈女,不过是没有尝过男人的滋味而已!如此,原著中在图瓦尔夫人身上体现的道德理想、情感理想以及最后破灭的时代悲剧,实际上都被影片解构了,而变成了一个东方色彩的殉情悲剧--于是与原著相反,淑夫人不是死于自己内心情欲与道德挣扎的困境,而是在赵元死后才悄然自杀。至于到结尾处,赵氏夫人逃出家族的暗杀,在赴中国的船上,那几片凝结着她与赵元刻骨初恋的花瓣被风无情的吹散,则也是一种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爱情悲剧模式,甚至将二人曾经的不道德行为悄悄清洗。那么,这也是在有意无意间将原著的主题进行了置换,一个我们更熟悉的说法:封建礼教压抑人性,导致心理畸形。
      
        另一部值得重视的改编,是法国同样在2003年为电视台拍摄的三集电视电影。影片将背景设在了当下的巴黎,老牌美女卡特琳娜·德纳夫饰演的德梅黛夫人,主持着一个对青年艺术家提供赞助的基金会;英国帅哥鲁帕特·埃弗特饰演的瓦尔蒙则是《巴黎竞赛画报》的摄影记者;娜塔斯娅·金斯基是图瓦尔夫人,她的丈夫是驻非洲某国的外交官;美国胖女孩莉莉·索比斯基饰演刚从瑞士中学回来,决定要嫁给德梅黛夫人前夫的塞茜尔;那个与塞茜尔发展恋情的丹赛恩,则在影片是一个德梅黛夫人精心挑选出来的贫穷小提琴天才。影片对整个故事的现代移植算是相当严谨而世故,比如最后导致德梅黛夫人名誉扫地的,影片设计为瓦尔蒙掌握了基金会涉嫌洗黑钱的证据。不过这个改编最值得关注的,是对塞茜尔与图瓦尔夫人性格的重新设定。在原著和其他改编中,塞茜尔都只是简单地表现为幼稚,或曰男人心目中的"天真纯洁",在随后则逐渐展露出轻浮的一面。小说中对塞茜尔趴着写字的习惯的说明,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明显缺乏教养的、不合礼仪的行为方式,为以后性格的揭示埋下伏笔。而在上述的三部影片中,塞茜尔(素玉)趴着听写瓦尔蒙(赵元)的口述,被一层层地掀开裙摆露出臀部的过程,都是一个重点着墨且声色流转的段落。但在法国的这部《危险的关系》中,塞茜尔却表现出了相当的复杂性。她有着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决定的贞洁,但这种贞洁又是实用主义远胜于道德诉求的。她不过是选定了一种生活方式,并相当理智地找到了一个可以保证这种生活的男人。然后在这种自我决断的支撑下,采取非常传统和保守的行为方式,这也使她与丹赛恩的爱情发展突出地缓慢。相反,在小说和其他改编中图瓦尔夫人基本上都没有问题的忠贞,在这部影片中却发生了变化。在躲避瓦尔蒙的诱惑时,她的拒绝所表现出来的,与其说是坚贞不如称之为恐惧--而她所逃避和恐惧的,更多是激情而非道德。这应该是导演若瑟·达扬对当今这个性欲充分解放并脱离了道德评价之后的社会的一种思考,在塞茜尔,是充分了解自己的自由之后主动地选择保守;在图瓦尔,则是经历过自由之后对脆弱平静的不敢自信的勉力维护。
      
        此外,1959年法国导演罗杰·瓦迪姆改编的版本也十分值得注意。这也是一个将故事移植到当下的改编。让娜·莫罗饰演的德梅黛和钱拉·菲利普饰演的瓦尔蒙是一对无所事事的中产阶级夫妻,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各自在外边寻花问柳,然后在家中交流猎艳成果(很不敬地插一下,这很像是在影射萨特和波伏娃啊)。瓦迪姆当时的妻子、丹麦美女安妮特饰演图瓦尔;刚刚在《上帝创造女人》中与巴铎配过戏的让-路易·特兰蒂尼昂则出演了爱上塞茜尔的丹赛恩。也就在这唯一的一个版本中,是他而不是图瓦尔的亲属、因为嫉妒而非荣誉杀死了瓦尔蒙。
      
        最后要提到的,是1999年美国中学校园版的《残酷动机》。梅黛和瓦尔蒙是一对因父母再婚而组合成的姐弟;忠贞的图瓦尔夫人,则变成了新任校长的女儿安妮特,她在美国著名少女杂志《十七岁》(国内的版权引进叫《青春一族》)发文,称自己要保持童贞直到新婚之夜。正是她的这份声明吸引了瓦尔蒙,从而展开以后的故事。正是在这部影片中,饰演瓦尔蒙的的瑞安·菲利普和饰演安妮特瑞瑟·威瑟斯庞假戏真做,成了一对到今天仍然幸福的小夫妻以及两个孩子的父母。且让我们祝愿这种与《危险的关系》完全不合调的天真与美好,能够长久下去吧。
  •     http://www.kungwong.com/a/zuixindianyingpinglun/457.html
       中国最好的编剧芦苇谈起当年霸王别姬的改编时,说起一个段子:当时,陈凯歌把这个小说给他看,然后问:怎么样?芦苇说:不错。第一个:有主题,第二个:有人物关系.陈说: 文笔怎么样?芦苇说“从小说技巧来说,是一个二流小说,不是经典.陈凯歌说:你评价比我还高,我认为它是三流小说。《电影编剧的秘密》,摘自《读库》0804)。其实,有很多一流电影的原著是被它的改编者视为二流小说的,科波拉第一眼看到教父时也同样死活都不肯改。大导演们都是在经济窘迫,不拍这个就没得拍的境况下,被迫拍出了经典之作。芦苇说科波拉从教父这部他原先认为耸人听闻的通俗故事里嗅出了这部黑帮小说中不同寻常的家庭伦理成分。教父从普通黑帮片里脱离出来,从剧作本身而言是因为它有一个关于权力的丰富主题,和一个关于家族的人物关系。
       电影史上,有许多可供一拍再拍的小说,并非殿堂级作品,但却可以向电影剧情源源不断地像输血一样注入灵感,主题和人物关系就仿佛是输血的动脉和静脉。有一部小说是可以作为范本的,就是军人出身的法国小贵族拉克洛(choderlos de Laclos)在1782年写的《危险的关系》,这本书出版以后一度被认为是黄色小说,因为写了许多上流社会男男女女的风流勾当,并且这些勾当的动机和技巧也写得很直白。而作者的解释是,这本书是提供给青年男女的一本道德教科书,引导他们远离邪恶。司汤达和波德莱尔都曾经赞美过这部书。这部书从1950年代开始,就被反复搬上银幕,可谓屡拍不衰。原因还是——第一个:有主题,第二个:有人物关系。主题先放一边,按我的朋友扬米巴曾经有篇文章分析过:从中,可以读出两性的权力流转、书写与性行为、文字与电影下载、语言与欲望、表达与沉默等等各种宏大主题。这些丰富的主题,各个版本各取所需。
       这里先说人物关系。这部小说所提供,可谓精彩绝伦,不公式化,不乏味。解读这样的关系时,可以看见充满情欲引诱的剧情其实都在之间流转。这组危险的关系,在电影里:可以发生在18世纪,也可以发生在现代;可以发生在法国,也可以发生在古代朝鲜;可以发生在贵族或中产阶级身上,也可以发生在美国青少年那里——永远都能漂亮的成立。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几部电影——
       1959年。以拍摄上帝创造女人闻名的法国导演罗杰·瓦迪姆首次将危险关系歹搬上银幕,这个版本将十八世纪的故事移植到现代。两个贵族身份的主人公变成了一对无所事事的中产阶级夫妻。
       1988年。英国人斯蒂芬·弗瑞斯根据之前获得成功的话剧剧本拍摄了迄今最成功的一部舱险关系,也有译为孽恋焚情,影片布景华丽、对白优雅、明星汇集,获得最佳改编剧本、美工设计和服装设计三项奥斯卡奖。
       1989年。捷克人米洛斯·福尔曼仅隔一年就再度推出了一部瓦尔蒙,看似故事相近,但立意和危险关幂却相去甚远。这位以拍摄飞越疯人院、莫扎特传.闻名的大导演的这个版本最不引人注目,却是最值得玩味推敲。
       1999年。好莱坞推出了青少年版危险关系,名字叫做残酷动机,影片将故事背景大胆改为上个世纪末,所有的人物都由贵族变成了高中生。
       2003年。法国电视台推出了总长为四个半小时的三集电视电影危险关系,全部由特琳娜·德纳夫、鲁帕特·埃弗特、娜塔斯娅·金斯基、莉莉·索比斯基等大牌影星出演。人物身份由贵族全部变成了艺术界人士.
       2004年。韩国影片陋阐J(朝鲜男女相悦之事)出版DVD,DVD中甚至还附带了影片中出现的所有春宫图,在国内影迷内引起一股风潮。这部影片将故事从十八世纪的法国巴黎,搬到了十八世纪的朝鲜平壤。
      
  •     转贴:忧郁的森林www.douban.com/group/topic/19984329/
      
      《危险的关系》看来颇为热销,卓越无货,韬奋图书中心也卖光,幸亏相距不远的涵芬楼还剩有最后一本。
      
      不知多少读者与我一样,由于上世纪80年代末那一部汇集了当红好莱坞明星的改编影片,就此对这部小说印象深刻。娱乐工业说来真够恐怖,让一群人高马大的美国人扮演18世纪末的法国贵族,说多不像有多不像。尤其是当瑟尼骑士一角居然由混有东方血统的基努·里维斯来充任!当时法国一个叫做“陌生人”的喜剧组合索性抓住这一点搞笑,拍了个小说的“功夫版”改编短片,穿着洛可可风华服的绅士贵妇一言不合便以李小龙式的拳脚相向,取名为“Les Liaisons Vachement Dangereuses”——“坑爹危险的关系”。
      
      从编剧的角度来看,基努·里维斯厮混其中的这一部片子其实要算改编得不错,至少能让我们明白原版小说的故事梗概。然而,致命之处在于,小说的迷人实在是由文辞之美塑就,借道通信者气质不一的笔风流露在晦明间幽微的人性,让不肯直白道出的真实想法于婉转精巧的言辩之下浮动,这种印刷文字独具的魅力是无法转译到影像之中的。
      
      “我觉得在这种对爱的布道中,您比我培养了更多的新的信徒。我了解您的虔诚,您的火一般的热情。如果这个上帝根据我们的作为对我们加以评判,您总有一天会成为哪个大城市的保护圣人,而您的朋友最多只能是个小村庄的守护圣人而已。”不得不独自直接面对魔鬼放肆的叫嚣,因为这叫嚣如此优雅、机智、大胆而情不自禁地浮起笑意,这是唯有阅读才能带给人的考验吧,因为,一册书籍在手,整个世界便远远屏退开去,读者只能依靠一己的心智来应付页面信息发出的挑战。
      
      魔鬼并不游手好闲,也有忙碌和活跃的事业,这事业就是毁坏上帝所安排的现成的世界,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与德·瓦尔蒙子爵再一次让我们充满享受感地领略了此一假设。一对天生堕落的风流男女在恶的事业上既勾结又争胜,最终因为要制服对方而招致败露,作家能够具有天赋萌生这样一个构思,实在让人嫉妒文学之神对他的眷顾。真正让人难堪的是,通过书中呈现的是非对错完全颠倒的魔鬼之眼,我们竟赫然看到了相当部分的真相。大多数人之所以成为所谓好人,原来仅仅因为他们平庸,却与美德无关。如果他们纯洁,也往往只是由于无知,由于不曾有机会受到诱惑。最典型的当属德·沃朗热夫人,在书信中那么滔滔不绝地明白事理,实际的行为却是彻底的蒙昧、俗气与市侩。可以说小说微妙地映现了一个由庸俗之辈汇成的特定集群,魔鬼由此才得到欢舞的场所。
      
      于是,魔鬼最终并不是被美德战胜,更未被善感化,相反,是栽倒在对于自己拥有的恶的能力的过度自信上。德·沃朗热夫人之流也丝毫不因这一场教训而在心智上有所提升。拉克洛纵贯始终的决绝判决实在堪叹为了不起。
      
      也许,这部小说最有趣之处,就是惟妙惟肖地展示了从魔鬼眼中看到的那一半世界,善的一半天然地被屏蔽在外。这就是魔鬼的局限了。
      .douban.com/group/topic/19984329/
  •     本书故事曾多次搬上银幕,比较有名的如《风月笺》(法国 1960)、《孽恋焚情》(英美合拍 1988)、《瓦尔蒙》(美国 1985)、《危险的关系》(法国 2003)、《丑闻》(韩国 2003)等等。故事中的主角非常邪恶,最后得到了报应。当然阅读本书的乐趣并不在这个圆满的结局,而在于作者拉克洛具有卓越的智慧。他用这个巧妙的书信体小说,揭示了虔诚的蒙昧和邪恶的虚无。精确描绘几类非常典型的人,各得其所报,书中的心理分析让后世的作家也大为钦佩。
      
      本书创作于1780-1781年之间,出版之后大受欢迎,作者生前至少印了五十版,但在十九世纪,法院却以“内容淫猥、有伤风化” 将其列为禁书。直到二战之后其声誉才恢复。书中描写的主要是邪恶的激情,并非肉欲。小说受卢梭《新爱洛伊丝》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不仅模仿其文体,故事主角德•梅尔特伊夫人,还提到自己以阅读《新爱洛伊丝》训练自己的口舌。但是,卢梭书里爱情的甜美,在本书中已被变成骗人的毒药。人们害怕它,不是因为它文笔过于大胆,而是它塑造了两个邪恶又危险的人物。这两个人物对道德的观察精确,揭露出道德中那些笨拙和可笑的一面。本书暴露出保守的道德家的弱智,所以让他们大为恐慌。
      
       瓦尔蒙子爵和梅尔特伊侯爵夫人曾是一对“恋人”,他们也各自有其它情人,并四处寻找猎物。瓦尔蒙子爵崇拜梅尔特伊夫人,梅尔特伊夫人也只信任瓦尔蒙子爵。他们兴趣相同,所以结成伙伴。当然,爱情在他们心里是相似的。瓦尔蒙子爵将爱情当诱饵;梅尔特伊夫人将爱情当成借口。他们通过信件推心置腹,批露“心机”,用尽聪明才智去炮制丑闻和分享秘密。
      
      瓦尔蒙子爵把玷辱“洁净”当成最大的荣耀。按巴塔耶在那本《色情史》中所述,瓦尔蒙子爵的追芳逐艳的激情应该归类于挑战“洁净禁忌”。而且他对“洁净”的有自己的理解。按通常的眼光看,塞西尔 •沃朗热小姐天真纯洁,她的精神世界像白纸一样纤尘未染,似乎这应该是最洁净的,但子爵却认为这只是清淡贫乏;德•都尔维尔院长夫人虽然已有家庭,但她心灵虔诚,精神世界清白无暇,所以瓦尔蒙子爵更愿追求都尔维尔夫人。
      
      这也是德•瓦尔蒙子爵和唐璜不同的地方。唐璜迷恋的是姿色,他的行为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瓦尔蒙的目的是征服人心。瓦尔蒙要比唐璜危险,因为虔诚的心灵常会流于轻信,对邪恶缺乏想像,更容易落入瓦尔蒙这种骗子的陷阱——故事的结局正是如此。
      
      但是,本书中最值得一看的是瓦尔蒙与梅尔特伊夫人之间的斗争。梅尔特伊夫人才是最不寻常的人。她的精神在第八十一封信中批露出来。这是一个冷酷、邪恶而又秩序森然的理性世界,目力所及之处皆纤毫毕现,这个世界就不仅是“洁净”而是“透明”了。瓦尔蒙子爵最终也没能将其征服,反而丢掉了性命。
      
      梅尔特伊夫人过人之处在于,她有一种连爱情也不能扼止的强大求知欲,无论与谁交往,她都能很快获取对方内心深处的秘密。男人对她来说都太傻了,瓦尔蒙子爵只能还算可以,其它的人就只是些傲慢无礼的傻瓜了。相比较来说,瓦尔蒙子爵只有征服的花招,之后可以轻松地将猎物丢掉。而侯爵夫人在征服了一个猎物之后,还要擅长摆脱其纠缠,并且能够随性役使他们,“时而把他们当作随从,时而把他们远远地甩在身后;……”
      
      梅尔特伊夫人可以收放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激情,在于她从不背离自己的原则,除了自己的理性,她什么都加以防备,就是她的贴身女仆,她也要捏个把柄在手。这真是一个理性的、冷静的、令人毛骨耸然的人。不过,如果我们忽略她身上那些邪恶的东西,那么在我们面前呈现的就是一个独立而又强大的女人。她在书中所做出的榜样在于让人尽情地享受自由。但当时的道德,使她只能使用阴谋。结果使自己落入危险,也就是说,这种危险不仅威胁别人,也为害自己,人要变得更理性才能抵御。本书的副标题就是“为了教育别的社交圈子而发表的一个社交圈子的书信集”,就是说这是一本社交启蒙之作。
  •     #姓名#这部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中译本,用了“危险的关系”而非观众熟知的“危险关系”作为书名——前者在“危险”和“关系”中摇晃,实现了微妙的平衡;后者用平稳的四个字做实,反而寡淡。
      
      #质地#都是情书,也许是因为经验值,更可能“因为懂得”,两位年轻情人之间的通信在男女主人公的通信面前,是那么无力,或者说,只有力没有美。新鲜的激情完败陈年的相知。就像瓦尔蒙对吃醋的侯爵夫人的辩解,“从未感受到的,并不意味着更为强烈”。
      
      #绯闻#上流社会的绯闻代代相似,下流社会的屈辱年年相同。忍不住联想,这个18世纪的故事换到今天,活脱脱一场Gossip Girl,开场白把纽约上东区换成巴黎就好:u r welcome to the scandal life of Paris elite.甚至小说被附上、被抄送和被口述的信件,更是鲜活对应到电子邮件的Fwd,Cc和语音输入功能。
      
      #戏剧#拉克洛时代的小说,需要剧情,但不像今天的美剧(至少小鸡美剧这一支)那么依赖对白的幽默和机智。而且嘲讽起来比美剧更刻薄,比如女主人公的朋友在其丑闻败露、因天花瞎眼后的总结是,“疾病使她里外翻了个面,如今她的灵魂出现在她的脸上。”最新一集绯闻女孩里,Lily的朋友也是这么对失势的她。
      
      #陷阱#封面和书首的部分彩色插图都用了充满LES意味的图,可通篇175封信,只有一封能从文本缝隙中寻找出对应女同情谊的文字。这么安排,似喧宾夺主,或者是为呼应当代读者的猎奇心理?
      
      #祛魅#作为普通读者,我的阅读路线是从电影《丑闻》到小说。电影里,裴勇俊扮演的浪荡公子对全度妍扮演的贞烈少妇,最后是动了真情;李美妍扮演的情场老手,对裴勇俊更是一往而深,远走异国时不忘带走情人礼物。人物因此而光辉起来。可如果依赖结局而非过程从小说中找谁是谁的真爱,怕要失落。
      
      #眷恋#珍藏本、精装、厚、重,以及最重要的,漫长而严谨的导言——都让我真切地回到中学时读译文名著珍藏本的体验。导言通常在读完之前是不看的,虽然名著不怕剧透,但导言“在场”的镇定作用很必要。那是译文应该有的样子,天眷人顾,岁月静好。巧,这两年读的长篇,《小城》《中性》,也都是龚容老师责编。
      
      #自足#读小说很少,可合上这本,回想这两年读的书信体爱情小说倒不少:《葡萄牙修女情书》《爱欲修道院:给得不到恋人的情书》《我执》。这些,数《危险的关系》最饱满,最撩人(而不是《爱欲》那些的动人、动容)。是呵,爱情这么好的事。
      
      #尾声#因为小说结尾没有给主人公感情一个完整的归宿,读完没如期唏嘘。却在最后的附录部分,看到于东田的名字,意外慨叹。
  •     帖一下小白的导读
      
      危险的不是动作
      
      是拉克洛个人的丰富阅历,他的性格,以及他组织才华——这多半来自他的战争经验,使《危险的关系》这部小说在许多方面为现代小说树立典范。
      我们这样说,并不因为它是书信体的小说。虽然任何一部提到拉克洛或者提到《危险的关系》的百科辞典都会强调这一点。事实上从十七世纪起,巴黎和伦敦的里巷书肆就充斥着这类读物——它们甚至就是一叠八开或四开大小的纸页,由读者带回家自己装订成册。在当时,巴黎人把它们称作“nouvelles”。这个如今用于指称“小说”的词汇,当时是用来界定一种风格暧昧而难以定义的读物。它更接近于“隐秘传闻”,它适合正在兴起的城市的口味:白日里闲得发慌的作坊主太太、楼梯转角处小房间里的侍女,还有需要消耗夜晚时间的学徒工。
      起初是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素材供不应求,最后只能编造虚构。有些伪托从贵妇旧抽屉中偷得,有的冒称出自妓院老鸨之手,一概以揭发秘辛为名,实则造谣影射,以图吸引各阶层读者。一旦开始虚构,就发现书信原来是最好的体裁。书信暗示一种严格规定,其秘密限于书写者和阅读者之间,不许外传。这暗示具有一种魔力,召唤读者自动入座窥视情境。说起来,小说本须针对读者设下某种独具催眠术的魔力,好让读者“暂时悬置(延迟)其疑虑”,进入小说的时空。
      借助上述那种魔力,书信体nouvelles很快风行,至卢梭写出他的《新阿洛伊丝》,倾销欧洲各地,几成标志性事件。连拉克洛写《危险的关系》,也要在题献中引用《新阿洛伊丝》序言中的句子。《危险的关系》本身也成为畅销书,据说发行当月就售出千余册,这数字在当时极其惊人。
      但作为十八世纪小说中少数几部具有真正原创性的作品之一,《危险的关系》对于小说史的价值在于其叙述者对于文本的自觉。
      在拉克洛的时代,人们不再用从前的方式来“阅读”小说。塞万提斯和拉伯雷的小说虽然也同样雕版印刷到纸上,但这些文本本身与读者的关系,仍同中世纪那些散(韵)文传奇文本(比如用罗曼语写作的romans)差不多。故事是用来共享的。中古故事总是借由游吟诗人优美的嗓音,借由乡村中博闻达识之口传递到听众耳中。传统是如此强大,因此在十六、十七世纪,阅读拉伯雷故事的过程,通常是在一人朗读亲友聆听的方式下完成的。每一段故事都带来一整个下午的欢乐时光,带来共同的欢笑。
      但如今的读者必须孤独地完成对故事的享用过程,拉克洛意识到这一点,他不得不改变讲述故事的方法,扔掉一些从前行之有效的手段。从前那种过分夸张的滑稽场面必须稍稍减弱些,那种东西只有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才能收取到互相激发的效果。如果是拉伯雷,第一封信里塞西尔·沃朗热小姐错把跪到腿边的鞋匠当做来相亲的未来女婿那段场景,该会是如何荒唐搞笑啊?可拉克洛不能那样办,他无法朝阅读者狭小安静的阁楼里塞进一段闹剧,他也不应该打乱阅读者小心摸索故事线头的思路。他当然不必像拉伯雷们那样,让故事在一条时间线上延伸,并且总是预置好可以由此切断的小型情节高潮,今天就这样吧,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
      但如今拉克洛可以把故事打碎,可以把那根线索拆成一截截,像纺布那样编织故事,横一条竖一条,留下空白之处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拉克洛很快就发现,书信体天然就可以用来架设迷局,因为每一个写信的角色都会说一半藏一半,都会话里有话言外有意。信可以让邮差寄,可以让仆人送,有时候信会丢失,有时候收信人会把它放在那里隔好久不去读,随着书信而展开的情节就有可能因此出现时间差,应该早就曝光的却要稍后才揭露。在第二十一封信里,瓦尔蒙子爵甚至因为仆人来通知说晚餐已备好就擅自切断情节,因为“如果晚餐以后再把信封好,就不能及时发送”,所以,“后事如何,且听下次邮件分解”。
      拉克洛发现他可以比卢梭做得更好,事实上他也确实做得比卢梭更好。他像作战参谋那样设置围追堵截,像老谋深算的外交家那样欲拒还迎。那两种职业他从前都干过。他用战略专家的方式来诱惑——既诱惑小说中的无辜少女和端庄少妇,也诱惑那个躲在阁楼上偷窥这场惊世骇俗的表演的阅读者。让读者揣摩那些微妙的词句,摸索那些忽隐忽现的情节线索,想象那些未被明说的场景。那是孤独的读者与为他们而写作故事的作者之间的隐秘游戏,吸引读者的不是故事之外的娱乐(小酒馆里的嬉闹和客厅里的哄笑),让作者忧心忡忡的也不是人家能不能看懂他的巧思心机——他根本无须面对他们,他们可以翻过来倒过去反复看,再说,总会有个聪明的家伙能看明白。
      到这会我们终于明白拉克洛为什么喜欢让他的小说中人打牌。第十三封信,德·梅尔特伊夫人致塞西尔·沃朗热:“……我们可以和德·贝勒罗什骑士打皮克牌……赢他的钱。”第八十五封信,梅尔特伊夫人致瓦尔蒙子爵:“午夜时分,原来的牌局都已结束,我提议再打一局短短的马塞尔杜瓦纳……”
      梅尔特伊夫人和瓦尔蒙子爵都是此道高手,并且把牌桌上的技巧用到别处,他们俩不仅懂得察言观色,更懂得装一副假面具到脸上——“我露出一副心神恍惚的神气,还让周围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发现这点。”(第八十五封信)。在他们俩相互的通信中,更是如同牌桌上的高手对决。梅尔特伊夫人给瓦尔蒙子爵写信,开头总是来一通愤怒的指责或嘲讽,用词之重在她与别人的通信中几乎从未见过,可在这种沉重的有时近乎辱骂的语气中,我们甚至还能听到一丝轻佻的气息,实在让人捉摸不透,高明赌客不就是这样来扰人耳目的?她之所以只对瓦尔蒙子爵用这招,原因是她懂得只有高手才懂得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道理,要碰到当瑟尔骑士这种嫩仔鸡,说不定弄假成真弄巧反成拙。
      拉克洛小说中人喜欢打牌,固然是十八世纪实况。这个时代的浪荡男女的确热衷赌牌,2004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Dangerous Liaisons”(危险的关系)为名举办过一场十八世纪时装家具展,也把牌戏(The Card Game)列作一项主题。展示多幅该时代的画作,且用当时的牌桌沙发椅和打牌服饰装置出场景,揭示那个时代里牌局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但拉克洛屡屡提到牌局,确实构成一种暗示,暗示读者以牌桌赌局的观点来看待小说中人的心思态度、行事方式。它甚至还暗示我们可以去这样设想:《危险的关系》中的一百七十五封信,正好像拉克洛手中的一副纸牌,他谋篇布局,缜密计算在与读者进行的这一局局游戏中的得与失,这里打出一张,那里收起一张,诱惑读者步步深入这场危险的游戏——阅读本身岂不是“危险”的?阅读这样一部“道德败坏”的小说岂不是危险的?
       《危险的关系》确实向来被人列为一部危险的读物。它甚至常被人指称作色情小说,今天的读者对此往往很难理解。实际上小说中的三级场景,读者掰掰手指头不过三五数处。第四十四封信,瓦尔蒙子爵设计,让贴身男仆去勾引都尔维尔院长夫人的侍女,乘他们幽会时子爵闯入房间。第七十一封信,瓦尔蒙子爵夜半时走进某个作者隐其姓名的贵妇卧室(她的丈夫和情人分别睡在左右隔邻房间),但“夜间的详情”,子爵在信中“不再赘述”。
      不过以今日读者的眼界来看,这些场景描写的尺度即便拿到广电局也可过关。实际上,《危险的关系》的色情意味存在于它的历史语境之中,抽离出那个时空来读,它的冶艳色调就褪变得暗淡无光。比方说在第八十五封信中,梅尔特伊侯爵夫人穿着单薄睡袍,打开卧室的门,迎接门外那个自认为风流无敌的蠢蛋普雷旺。她还没来得及说句话,就被他完全“制服”,叶尊老师把“vaincue”这个词译得晓畅明白,它的原义则更接近一个战术用语,“战胜、击败”,在十八世纪小说里,一个女人如果在一个男人面前“失败”(其意思接近于“没有守住阵地”)的话,立刻可以勾起阅读者无限的遐想。那是一本与今日不太相同的风流词典,Peter Cryle那本专门研究十八世纪法国小说叙述中的性意味的书,《The Telling of the Act》——我们更想把书名翻译成《动作的讲法》,对那些词句做过详尽分析。
      不仅如此,一个十八、十九世纪的读者很有可能手里拿着的是一本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危险的关系》。在小说叙述隐晦而关键之处,他们的那本里会附有一幅风流绝畅的插图。在用词句对动作加以描述的能力尚未发达到今日之地步的时代,插图常常是小说本身的一部分,它与文字的关系,有时候甚至可以如舞台上的场景形象与台词之间的关系那样密切。
      话说回来,拉克洛这部小说更关键的问题不在其淫,而在其诲淫。小说中的道德高尚人士全都不堪一击,统统败在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和瓦尔蒙子爵两人诱人堕落的精湛技术下。拉克洛精确地描述这些技术,尽管他曾为小说加上一个长长的副标题,声明这是一部“为教育别的社交圈子而发表的一个社交圈子的书信集”。但整部小说——包括它的每一封书信里都找不到一句褒扬美德的话,找不到一句证实作者有意“引人向善”的话。
      我们要说,这正是这部小说的伟大之处。拉克洛的文本自觉已到如此程度,以至于他在讲述这个复杂故事的整个过程中,从头至尾都抱持着这样一种意识,作家的“自我”与叙述者完全不是一回事,而叙述者的立场又与小说中人的立场决不能相提并论。说到底,他是从书信体小说这一体裁本身固有的特质中体会到这点的。他构想人物的心理,用他们的口气编造这些信件,设想信件的抵达方式和时间。在此过程中他一定是逐渐才意识到,是所有人——每个人的动机,甚至主要是代表他们内心里最坏或是最软弱的那一面动机,在推着世界(现实的或虚构的)向前走。
      
       小白
      
      
      
      
      
      
  •      在十八世纪的一百年内,法国文坛上出现了三本经典的书信体小说——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卢梭的《新爱洛伊丝》以及拉克洛的《危险的关系》。相较于前两位大思想家来说,拉克洛在历史可谓籍籍无名,但是在这三本小说之中,《危险的关系》却是情节最紧凑、故事性最好的著作。
      
       《危险的关系》是作家一生中创作的唯一一本小说,但中国的四大名著及《金瓶梅》的作者你不也很难说出他们创作的第二本小说?与《红楼梦》、《金瓶梅》这些现在的传世奇书一样,《危险的关系》在出版后也被列为禁书很长时间,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把它深埋在文学的历史之中,优秀的作品永远会散发着无法掩饰的光芒。
      
       作为一本近二十七万字的小说,书中出现的人物却很少。主要人物不过五人,加上其他次要人物一共也就十人左右。在如此少的人物之中用书信体的形式作出这么长的文章,作者唯一可以依凭的就是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既是小说的表述形式,也是小说内容的核心。
      
       书信体是一种非常好的展现内心世界剖析人物性格的写作形式,而缺点就是作者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通过书中人物来展现。而拉克洛本身根本就没有打算在这部小说中加入任何个人的思想。通篇小说作者只是纯粹叙述一个风俗故事,表现书中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仅此而已。书在开头说这本小说是“为了教育别的社交圈子而发表的一个社交圈子的书信集”,但我却看不出来作者有任何教育的意思,不过我觉得作者是故意多此一举的。
      
       小说虽然使用了书信体的形式,但是结构却非常的紧凑,这是在其他书信体小说中所罕见了。这大概源于作者把自己置于一个编撰者的角度,并藉此对于书中的书信进行筛选,只留下对情节有推动对读者有用的信件,很多无用的信件都被“编者注”简述抑或被“删掉”了。这种创作方式与纳博科夫创作《微暗的火》颇有异曲同工的妙处。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紧密相关,尤其是在爱情上形成了复杂的多角关系,而这种复杂的情感关系正式推进故事发展的动力以及吸引读者眼球要素。作者通过巧妙的编排这个社交圈内人物的信件制造戏剧性的冲突,每一封书信环环相扣,情节紧凑丝毫不见拖沓,甚至让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另外由于是书信体的原因,读者能够全景式的了解书中人物的情感纠葛,了解人物的内心的想法和思维上的变化,不过对于情节的具体发展却也无法给出定论。
      
       小说中情节的构成虽然在与多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关系,但构成这种情感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推动这些关系以至于推动情节的还在于德•瓦尔蒙子爵和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这两人可谓是纵横情场的人物,对于玩弄别人的情感更是行家里手。小说的情节也正是由于这两人的爱情观以及对自己欲望的欲求而逐渐形成的。可以说正式由于这两人的一手策划才造成了书中人物之间“危险的关系”。当然小说虽然没有什么刻意的正面引导,但结局还是让这两个策划者共同走向毁灭,可谓玉石俱焚。
      
       有人说书中情节的进展宛如德•瓦尔蒙子爵与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进行的牌局,而其他的人都是他们手中的一张牌而已。不过在我看来书中的所有人物,包括瓦尔蒙和梅尔特伊其实都是作者自行布置的棋局。人物与人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是棋局的主要构成,而人物与人物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最终形成了“劫”。作者即是“劫”的始作俑者,又是那个打劫的人。同时作者对于次要的人物、熟悉都会毫不犹豫的放弃,比如塞西尔开始的笔友卡尔奈,比如编者口中那些没有意义的信件。
      
       作者对于书中每一个人物性格的揣摩和塑造以及人物语言的应用可谓是煞费苦心。无论是情窦初开的塞西尔,血气方刚的当瑟尼,惶惑不安的都尔维尔,风流狡猾的瓦尔蒙,老谋深算的梅尔特伊,这些人物在信件中的口气作者都塑造的非常到位。或拖沓、或果断、或犹豫、或精明、或机警等等,给人非常自然的感觉。
      
       不过我觉得小说在结局的地方有点仓促。之前的故事情节虽然紧张但却不徐不疾,每一个事件都做了充分的铺垫。而在书的最后,尤其是瓦尔蒙与梅尔特伊决裂以后,情节开始了急速的推进,以至于我觉得故事突然就完结了。不过这种结尾虽然值得商榷,但我揣度作者也有自己的心思——小说之前对于人物的关系尤其是矛盾的铺垫已经非常到位,而整个故事在时间上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塞西尔的未婚夫即将回归,都尔维尔的生命即将结束,因此作者也不得不尽快结束这段不是。同时前戏做足之后,骤然就来暴风疾雨也未尝不可。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本书完全没有资格作为禁书。书中除了那所谓的“危险的关系”以外并没有什么让人敏感的地方,书中甚至没有出现什么露骨的性爱描写,完全是一本纸上谈情的小说。当然诸如《包法利夫人》、《恶之花》、《西厢记》、《红楼梦》这些同样在一个时代被禁的文学作品在现在看来都没有什么特别露骨的描写。我想这本书被禁的理由不应该是“内容淫猥,有伤风化”,而是对于天主教传统道德的蔑视以及对人们情感的错误引导吧。
      
      (这类文学作品在我心中可以分为三个境界:“锄禾日当午”般的直接表述,可谓第一重境界;“玉树后庭花”般的隐喻,可谓是第二重境界;“一树梨花压海棠”般的会意,可谓第三重境界。《危险的关系》不论是在情感还是在故事上都绵密而含蓄,但亦只达到第二重境界的地步。)
      
       小说由于采用书信体地原因,在情节的构成上使用了类似于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选择性的删除一些信件以及对于信件时间、位置的调整以此来达到情节的上精彩。同时一些信件位置的调动以及删节对于读者对故事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左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说最后附录中瓦尔蒙子爵在都尔维尔夫人病危时给她的那封信,这让人们对于瓦尔蒙对都尔维尔真正的感情产生的疑问。
      
       最后,拉洛克留给了读者一个开放性的结尾,对于书中其余人物的命运没有给出定论,因为小说叫《危险的关系》,既然这些关系已经完结,那么其他多余的东西都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了。因此可以说《危险的关系》是一本很纯粹的小说,作者只是纯粹的展现了一段故事,既没有时代背景也没有个人的说教,所以我觉得看这本书的时候应该纯粹一点,而正是因为这种纯粹,这本小说历经两百多年仍然不减当年的魅力。
      
  •     这边书写的写的非常好,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拿男男女女快快快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
  •     
        原载《文景》杂志2011年3月号
        
        《危险的关系》是18世纪末一个法国军人在闲暇时所写的一本小说,出版后风行一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但是在整个19世纪,该书却被法院以“内容淫猥、有伤风化”为由而多次遭禁,作者也因此而声名不彰。直到20世纪中后期,经过许多作家的推崇赞赏,方才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注意,恢复了它在文学史上所应占有的地位,成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经典名著。
        
      一
        
        本书作者皮埃尔·昂布罗瓦兹·弗朗索瓦·德·拉克洛在1741年生于法国北部城市亚眠的一个小贵族家庭,他的祖先可能是西班牙的摩尔人。他从小立志从军,十八岁的时候就进入炮兵学校,1761年获得少尉军衔。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军队只是不断调防,他在外省所属部队驻扎的城市里过着平淡乏味的生活。他是个很有抱负的人,对此颇不满足,希望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1769年,经过在图尔和斯特拉斯堡的驻防后,他随着自己的兵团来到格勒诺布尔,在那儿一共呆了六年。根据司汤达的说法,就是在这座城市里,他有机会见到了他在往后所写的小说中的人物原型,并对当时贵族的淫逸放荡的生活有了深入的观察和了解。闲暇的时候,为了消愁解闷,他开始创作诗歌。1775年,他调到了贝藏松,在那儿他编写了两出喜歌剧:《收生婆》和《埃尔内丝汀》,后者是根据里科博尼夫人的一本小说改编的,曾于1777年上演,但以失败而告终。1779年,他被派到德·蒙达朗贝尔侯爵手下去为他在埃克斯岛上修建防御工事,就在这个时候,他在工作之余重新阅读理查生的《克拉丽莎》和卢梭的《新爱洛伊丝》,萌生了撰写小说的念头。他大概就是在埃克斯岛工作的二十三个月内开始创作,1781年9月,他又得到了半年休假,终于写出了后来令他名垂后世的《危险的关系》。
        拉克洛后来结识德·奥尔良公爵,公爵把他带回巴黎,让他担任自己的秘书。拉克洛由此认识往后在大革命中产生重要作用的米拉波、塔莱朗等风云人物。大革命爆发后,他追随德·奥尔良公爵,在企图摄政的奥尔良公爵家族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后来他参加了雅各宾俱乐部,成为雅各宾派机关报的主要编撰人。但在1791年7月的练兵场惨案后,他退出了雅各宾俱乐部。1792年8月,他得到丹东的信任,被任命为行政委员。他着手改组共和国的炮队,协助杜穆里埃将军和凯勒曼将军取得了瓦尔密战役的胜利,阻止了普鲁士军队的进犯。1793年,他先后两次被捕入狱。头一次是在3月末杜穆里埃投敌以后,他受到了怀疑。一个月后,在友人的帮助下,他被保释出狱,去试验他发明的威力巨大的空心炮弹。但到了11月,他又因为与德·奥尔良公爵的关系而再次入狱。德·奥尔良公爵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他也差点儿掉了脑袋。他被关了十三个月,直到热月政变以后,方才出狱,重获自由。1803年他被任命为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的炮兵司令,同年9月,在他驻防的意大利港口城市塔兰托因患痢疾去世。
        在那个经常见到大小人物横死暴亡的年代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身为军人的拉克洛的辞世。作为小说家的拉克洛留下了较为明显的踪迹,他的小说出现了众多的盗版,始终拥有大量读者。根据他的小说中的人物编写的戏剧也在舞台上演出,而有些作家则把“危险”或“关系”这样的词语列在自己的书名中,以求赢得作品的销路。然而到了1800年的时候,这种风靡一时的景象多少已经过去了。等拿破仑倒台后,在复辟的波旁王朝的治下,拉克洛被视为一个曾经促使旧的政体垮台的危险的浪子和革命者。《危险的关系》在1823年被巴黎一家法院以“违反公共道德”为由而禁止出版发行。19世纪的法国小说家中,只有司汤达对他怀有敬意。拉克洛的名字继续与“淫猥放荡”和“伤风败俗”等词语联系在一起。1865年,对《包法利夫人》的作者和《恶之花》的作者提起公诉的法院又把《危险的关系》列为禁书。到了20世纪初期,《危险的关系》仍然受到冷遇;作为一种无言的制裁,文学史对它只字不提。后来这种情况才逐渐有所改变,保尔·布尔热对他的揄扬以及波德莱尔有关这部小说的笔记的出版无疑起了不小的作用,特别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纪德、马尔罗、吉罗杜、莫罗亚、罗歇·瓦扬、布托尔等作家都对拉克洛作了高度评价,恢复了他在文学上的地位,重新引起了人们对他的兴趣和注意。
        
      二
        
        从风格情调和主题上都可以看出,《危险的关系》属于表现“浪荡男女”传统的一类小说。风流浪荡(libertinage)一词在《危险的关系》出版的时代不仅意味着纵欲胡为,实际上保有着几分它那“自由思想”的古意,专指1700年左右法国思想界的激进知识分子对于教会和旧有的道德观念表示反抗的思潮。在一个公开批评教会和国家机关会有危险的时代,“浪荡主义”的文学形成了具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表示异议的形式,因为它对构成当时公众价值观念的基础的私人关系进行了大胆的表现和处理。属于这一传统的有些作家通过对男女两性关系的大胆描写,表现贵族的荒淫生活和思想情趣,同时反映当时恶的横行,展示人心中恶的观念,对于公认的社会及道德标准提出质疑,但笔调有时不免流于猥亵,格调也不高。拉克洛却不走这样的路子,他不愿在作品中明确表示自己个人的看法,也不追求露骨的色情描写,而是以周密复杂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和细致的心理分析,构成艺术的力量。他书中的那对浪荡男女所参与的只是一场秘密的游戏,而只有无视社会公认的礼仪规矩的参与者才能在这场游戏中赢得胜利。操纵控制替代了公正待人,性成为了一种力量,而爱情却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可是《危险的关系》究竟是在批评还是在倡导这种态度呢?在放弃了阻碍个人满足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约束后,最终能达到自由吗?还是真正的自我实现就在于使自我处于次要的地位,尊重别人的感情,接受礼貌得体的行为准则呢?大多数和拉克洛同时代的人在阅读了这部作品后都会觉得,这好像是给贪欢好色之徒提供的一本入门手册;实际上这也正是1789年后读者大众所抱有的观点,他们认定德·瓦尔蒙子爵和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在两性关系方面的所作所为也就是拉克洛这个耍弄阴谋的家伙在政治方面从事的丑恶勾当。
        许多读者往往感到困惑迷茫,甚至对于《危险的关系》一书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也无法取得一致的看法。大多数人认为德·瓦尔蒙子爵爱着德·都尔维尔夫人,而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也爱着他,不肯轻易把他放掉。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出于妒嫉,对德·瓦尔蒙子爵加以羞辱,迫使他与德·都尔维尔夫人决裂。德·瓦尔蒙子爵感到绝望,在与当瑟尼决斗时受了致命伤。他临死的时候,向当瑟尼提供了让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名誉扫地的武器。但是有人却有不同的观点。他们争辩说,德·瓦尔蒙子爵实际上并不爱德·都尔维尔夫人,正如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也不爱德·瓦尔蒙子爵一样。书中的高潮是他们两个人的游戏的合乎情理的结果:他们俩共同的毁灭正如对德·都尔维尔夫人和塞西尔之类的旁观者所造成的伤害一样,是可以预计得到的。
        读者对德·瓦尔蒙子爵的死也抱有不同的看法。德·瓦尔蒙子爵武艺高强,是当时法国最出色的剑手之一,他在当瑟尼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的手中丧命,难道是可信的吗?当然德·瓦尔蒙子爵也许碰巧被当瑟尼刺中了要害。但是也有可能德·瓦尔蒙子爵有意让对方把自己杀死。他这么做是因为失去了受他伤害的女子,他也无法活下去。支持这种观点的人的依据是德·沃朗热夫人在第一百五十四封信里提到的一封短信。在这封信里,德·瓦尔蒙子爵绝望地试图挽救垂死的德·都尔维尔夫人,因为知道德·瓦尔蒙子爵仍然爱她,这样会治愈他冷酷无情地给她造成的伤口。可是,相反,别的人把这看成他为了和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竞赛而采取的又一个步骤。他说他在德·都尔维尔夫人的心上插了一把匕首,只有他才能把匕首从她的伤口拔出。要是能把德·都尔维尔夫人从死神的手里抢救出来,他就会显得无比荣耀,那会成为一项非凡的成果,使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取得的所有伟大功绩都黯然失色,同时恢复他在他们两个人中间的处于上风的地位。因此与那些相信德·瓦尔蒙子爵身上仍然具有善良的一面的人相反,他们认为一个恶棍是不可能改过自新的。德·瓦尔蒙子爵是一个无法治愈的病例,他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否认心中的感情,因而后来他只为自己在跟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的较量中所取得的成功而欢欣,为所遭受的失败而生气,除此之外,就无法再对别的任何事物有所感受了。
        读者对于书的结尾部分的看法也同样存在分歧。有些人认为结束得过于仓促,好像拉克洛突然对书中的人物失去了兴趣。德·瓦尔蒙子爵死后,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便相当迅速地陷入了身败名裂的境地。她在意大利剧院的包厢里遭到了公众的羞辱,同时输了官司,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又因为染上天花而破了相。她遭受的最初那项惩罚是当瑟尼将她的那两封书信公开发表的结果。其他那些惩罚则显得相当随意,并不怎么令人信服。但是,别的一些人认为从德·瓦尔蒙子爵之死到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的出逃这样的结局,从他们两个人关系的性质来看,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他们觉得拉克洛结束全书的方式并没有什么突兀的不合情理的地方。
        
      三
        
        在最近四五十年,出现了大量讨论研究拉克洛的这本小说的文章和专著,文学评论家们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分析和解释,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起点,作出种种假设。有些人认为应当把《危险的关系》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学传统的产物,根据18世纪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探讨和评价。另外一些人则主张作者的文本需要脱离它所产生的时代范围,不应受到旧时标准的约束,而应当放在现代的文化标准和意识形态下来思考研究。拉克洛的作品分别受到信奉弗洛伊德学说的文学评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和女权主义文学评论家的分析和阐释,也成了形形色色的其他各种文学批评理论的探究对象。在探讨研究拉克洛的小说时,有些人把小说看作一个与小说作者的生平经历全然无关的不受外界影响的作品,认为文本的含义可以从它独立存在的组织结构上表现出来。相反,另一些人则强调每部作品都有它的作者。他们看不出为什么不可以用拉克洛的生平经历和他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来阐述解释他的作品。如今出现了消除我们对于这部小说所产生的疑惑的一系列答案,但是它们并不能成功地抹去拉克洛脸上的神秘莫测的笑意。
        有的人相信拉克洛根本不是小说家,而只是一批真实书信的编者。这种说法始终在一些人当中流传。他们四处寻找他的书中人物的原型,却总是无法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看来萨伏依的一个古老世家,有朝一日把保存在他们秘密的家庭档案中原有的书信公之于众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了。其实《危险的关系》作为一本纪实小说,只是意味着小说作者把他自己的生活经验灌注到他创造的人物和场面中去。尽管跟拉克洛生活在同时代的人相信他小说中的人物都实有其人,但是这终究是一本书信体小说,而不是一部真实人物的书信集。
        更为有趣的是,不少评论家试图从这部作品中找出政治方面的寓意,因为人们公认它准确地反映了波旁王朝末年上流社会的真实情况。但是拉克洛并没有向读者展现当时社会的广阔画面。尽管读者偶而可以瞥见在德·罗斯蒙德夫人的城堡和德·沃朗热夫人的客厅之外的世界的景象,但是大部分时间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实际上就是主要由女子组成的一个关系亲近的社交小圈子。值得注意的是,成年的男子往往并不出场露面。我们从来没有见到热尔库尔先生或德·都尔维尔先生,或任何通常引起人们讽刺抨击的金融家或教士。书里的气氛似乎显得有些幽闭压抑,人物的交际范围也不够广。因此,那种认为拉克洛以某种方式批评整个社会的观点很难让人信服。
        然而这正是不少人多次提出的看法。他们提出论据说,拉克洛由于出身不够高贵,没有获得理应得到的升迁,最后失意地对那些阻挠他获得晋级的人士充满敌意。他的小说因此是一个雄心遭受挫折的人所作的报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评论家更进而认为,出身贵族的德·瓦尔蒙子爵和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对出身中产阶级的德·都尔维尔夫人的伤害表现出在一个革命即将到来的衰亡没落的社会里的阶级斗争。这种观点建立在一个相当牵强的假设上,认为当时在中上层阶级和旧贵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上层阶级和旧贵族经过彼此之间好几代人的通婚,旧有的两个阶层之间的界线已经看不大出来了。阿佐朗也许不愿意穿上都尔维尔家的号衣,觉得有损他的尊严,但他的这种有所保留的态度并没有得到他的主人的认可。就连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也曾间接地暗示德·都尔维尔夫人的地位已经上升,超出了她原来的社会地位。德·瓦尔蒙子爵玩世不恭地出手帮助的那个穷困家庭的命运并没有引起一点有关社会的评论。书中也没有哪个莽撞无礼的仆人扬扬洒洒地陈述自己的论点,以求获得社会的公平待遇,或者暗示说德·沃朗热夫人或德·罗斯蒙德夫人所生活的世界已经快走完它的行程,会为一场革命所终结。
        这部小说是否有一点女权主义呢?德·梅尔特伊夫人也许在某些方面是一个解放的女性,生来为女性遭受的屈辱痛苦对男性进行报复。可是她几乎不能算是在宣传妇女解放。她并没有显示出要和她的那些遭受奴役的姐妹团结一致,而是毫无顾忌地欺骗她们,正如她耍弄当瑟尼、普雷旺、贝勒罗什,甚至德·瓦尔蒙子爵那样。而且,我们看到跟拉克洛对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的处理相比,他对德·瓦尔蒙子爵似乎流露出更大的同情。因此,拉克洛的那种所谓对于女权主义的同情实在并不怎么可信。德·瓦尔蒙子爵似乎始终表现得不像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那样冷酷无情,他被安排了一场近乎体面的死亡。临死之前,他还委托当瑟尼出手为男性复仇:既然已经和侯爵夫人宣战了,那他原有的立场就重新露头了。让普雷旺恢复良好的名声是一个事关男性的尊严荣誉的问题,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只有使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身败名裂。这本身就显出拉克洛的作品在所谓女权问题方面的局限。不仅如此,如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德·瓦尔蒙子爵在死亡中得到救赎,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却受到无情的追逼,在各方面都遭到了惨重的惩罚。拉克洛似乎最终厌倦了这个争强好胜的女人,从藏身之处跳了出来,恢复了男性世界的秩序。
        有关拉克洛的小说带有一点女权主义意味的论点取代了把《危险的关系》看作对于男女两性之间的永久冲突作了观察敏锐的写照的传统观点。根据这种陈旧的、简单的解读,拉克洛在书中极为巧妙地表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像无法长期维持的休战协议,因为男女两性都有各不相同的思维行动的方式。这种解读仍然显得颇有根据,但是却被另一种观点抢走了风头。持有这种观点的评论家认为拉克洛在书中描摹的是唐璜那种征服异性的病态心理。《危险的关系》的出版毕竟只比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的首次演出早了五年。当时以“浪荡男女”为主题的小说家往往通过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对传统的道德提出质疑。其中有些小说家更进一步认为,既然道德的基础是罗马天主教的教义,那么浪荡男女就不是与社会展开争论,而是与上帝展开争论。拉克洛在书中描写了两个唐璜式的人物,一个男性,一个女性。不过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只是不把宗教放在眼里,而德·瓦尔蒙子爵却以唐璜的方式向上天挥动拳头。他不打算简单地征服德·都尔维尔夫人或给她那愚钝的丈夫带绿帽子。只有在他促使她完全出于自愿地爱上他,把他看作她更喜爱的上帝,他才算是大功告成。他追求的这种目标是对上帝的亵渎,因为他要求获得万能的上帝所具有的权力。他耍弄了一个不费什么力气的花招,就使接受他的救济的那个穷困的家庭把他看作“上帝的化身”。他狡猾地利用昂塞尔姆神甫,欺骗上帝,假意改过自新,达到占有德·都尔维尔夫人的目的。正如唐璜的身上呈现出意大利骑士的形象,瓦尔蒙的身上也显露出上帝的样子。他傲慢自负,而不愿低首下心,试图用他自由意志的力量来对抗上天的律法。
        拉克洛的小说仿佛他在法国西部海岸修筑的要塞一样防守严密,牢不可破。每种试图探索其中奥秘、了解其中虚实的努力似乎都遇到了阻碍。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读者,《危险的关系》似乎改变了形状和方位。
        
      四
        
        1960年,罗歇·瓦迪姆导演的《危险的关系》的影片受到了审查,在法庭上引起了质疑,尽管影片最终被许可放映,但是却不准发往国外。经过1960年代的性解放运动以后,当这部影片1974年在法国电视网上放映的时候,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对的声浪。因为那时民众早已对不少影片中的色情镜头习以为常,根本不把这部影片当回事了。 在这种新的相当自由的氛围中,拉克洛的小说最终取代了卢梭的《新爱洛伊丝》,成了法国大学课程上规定研读的作品,拉克洛的经典作家的地位也得到了确认。
        1974年,克洛德·普雷将拉克洛的小说改编成一出“书信体歌剧”。两年以后,瓦迪姆选取了拉克洛的书中的一些情节,拍摄了另一部影片《忠实的女子》,把故事的时间安排在1826年,结果并不怎么成功。同一年,阿尔贝托·塞萨尔·阿尔贝蒂以《战争里的爱情,爱情的战争》为题,相当自由地把故事移植到舞台上,利用书中的人物来剖析论述被看作两性之间的战争的男女关系。在德国,鲁道夫·弗利克的戏剧《危险的关系》(1979)之后出现了海纳·米勒的《四人组合》(1981),该戏也把拉克洛的书中人物安排成表现男女两性之间争斗的角色,展示了他相当前卫的个人的观点。1985年,克里斯托弗·汉普顿根据拉克洛的小说编写的舞台剧首次在英国的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演出,大获成功,使得这个故事几乎变得家喻户晓。1988年,斯蒂芬·弗里尔斯根据汉普顿的本子,重新拍摄了《危险的关系》影片,赢得了电影评论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米罗·福曼在1989年拍摄了《瓦尔蒙》,得到的反响却并不热烈。其后又出现了罗热·库布尔执导的《危险性游戏》(1999)、李在容执导的《丑闻》(2003)和迈克尔·卢卡斯执导的《危险的关系》(2005)。其中有些影片只是采用了拉克洛原作的故事情节,把它们移植到自己国家的土壤上,改变了故事原来的发生场所,与拉克洛的原作实际上并无多大关联。2003年,法国还拍摄了由卡特琳·德纳芙、鲁伯特·艾弗雷特、娜塔莎·金斯基等主演的长达两百多分钟的电视剧《危险的关系》。凡此种种都表明拉克洛的作品所蕴含的巨大的生命力。这些改编的影片和剧作无疑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传达出拉克洛原作的精髓和微妙之处。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拉克洛的作品经过屡次加工改造,却总能适合流行的时尚潮流的口味。
        
        2010年10月
      
      
  •     刚刚开始读这本当初之禁书。可能有些地方还是不能够读明白。但是这种书信体的写法真的是很给力。虽然是欺骗与占有的主题,是俗女子与坏男人的骗局,可是真的是笔触新颖,值得一看。我要继续看下去,一直把它看完。
  •   写的挺好~
    补充一点。德•图尔韦院长夫人远在第56封信之前就有软弱动心的迹象:她貌似和真诚地和德•沃朗热夫人探讨瓦尔蒙子爵,但是她事实上始终没有真正接受“瓦尔蒙子爵”是危险人物,需要敬而远之的说法,反而说让他离开完全只是出于对德•沃朗热夫人的友情。在这里,她已经开始有些动摇了:尤其是她竟然誊写了她退还给瓦尔蒙子爵的第一封信,并拼接了她撕掉的瓦尔蒙子爵的第二封信;她原本要表现的不屑一顾原来只是个形式,在内心里她却很渴望阅读瓦尔蒙子爵的信。她的动摇从一开始就发生了,被狡猾的瓦尔蒙子爵一点点扩大罢了。
  •   谢谢~你说得很对,图尔韦院长夫人是一点点陷入这段危险关系的,我只是选了她明显地陷入挣扎的一段。这段给我的感觉最强烈,就是她的那些话虽然听上去大义凛然,但实际上是用来说服自己的脆弱的理由,而瓦尔蒙子爵当然不会感觉不到她的动摇,尤其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所以他才始终纠缠于图尔韦院长夫人,来满足自己的征服欲。
  •   小说反映了时代,而电影的拍摄时期是不是也反映了时代?
  •   这一问好宽泛。。。我没看过这本小说的电影,好像改编小说的电影都成功不了。除非是短篇小说。。
    其实我并不觉得艺术是对时代的反应,真正的艺术比它所处的时代伟大多了,它或许会对它的时代做出反应,但却远远高于时代,莎士比亚的好些作品就不是本来的时代,而且,就算作品的那些时代过去了,莎士比亚却永远不会过时。
  •   存看
  •   我们逐渐看到羞怯、抵抗、阴谋、邪恶、淫荡、堕落、虚伪、嫉妒、以及人世中你所能感受到的一切虚情假意,人性在这里从表象走向深刻,对人性的揭露也从不温不火走向大胆直露。
    是呀,想到我们这个时代,如果当人性的恶横行的时候,解决是不言而喻了。
  •   终于再版了,我的还没运到~~~
  •   再版?我的就是这个2011年的版本呀。再版了?
  •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40006/ 这本呢?内容会不同么?
  •   啊,新版啊,我手上没这本无法比较,仅就图片和介绍来说,这本粉红色的叫”图文珍藏版“精装的。那本好像不是。
  •   哈哈,我的意思是重新出版~~
  •   可否拍摄几幅图片贴出来比较一下?我这周应该可以拿到这本新版。
  •   图片?你指的是书上的图片?我现在的相机拍不好那么多细节。
  •   "作为与卢梭伏尔泰等人同时代的作家,作为德·奥尔良公爵的差点上断头台的秘书,作为雅各宾俱乐部机关报的主要编撰人,作为房地产抵押登记官,作为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炮兵司令,皮埃尔·昂布罗瓦兹·弗朗索瓦·德·拉克洛拥有其他作家完全不具有的人生经历,也完全不具有的运筹计谋。同样还具有其他作家更加不具备的低调和“少言寡语“。这也就注定了同样是书信体的这本小说,与同时代的卢梭的《新爱洛伊丝》完全不同的立足点和语言逻辑体系",楼上眼光很犀利啊,不知有没有研究比较文学的学者把这两本同为书信体的法国小说拿来比较研究一下,那肯定也会很有趣的。像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芜王妃》、理查森的《克拉里莎》也都可以拿来比较。
  •   啊,多谢楼上,有机会我去找这两位的书来读读。
  •   等着看书评~~~
  •   多谢花间。:)
  •   “《危险的关系》远比《金瓶梅》更充满了魅力,若以《金瓶梅》去定位它,实在有损它更深远的时代意义。 ”
    可笑!也不怕人笑掉大牙,用《金瓶梅》去定位它,怎么就有损它的意义了?是在说金瓶梅不如《危险》伟大?这种话也只有你敢说出口,就像海明威很伟大,但你问问任何一个看小说的,有谁敢说海明威比托尔斯泰伟大??跟金瓶梅一比,《危险的关系》仅仅相当于海明威之于托尔斯泰的关系。
    你看小说眼界太狭隘了,有些观念,得仔细想明白再下笔吧,少出点笑话。
  •   楼上那位,各人看书有各人的感受,有各人的观点,观点不同可以讨论,讨论不合完全可以不接纳,何必用这么尖锐的词锋呢?
    眼界开阔重要,心胸和思想的开阔更重要。
  •   “楼上那位,各人看书有各人的感受,有各人的观点,观点不同可以讨论,讨论不合完全可以不接纳,何必用这么尖锐的词锋呢?
      眼界开阔重要,心胸和思想的开阔更重要。”
    ~~~~~~~~~~~~~~~~~~~~·
    少来和稀泥啦。。只有无知的人才认为艺术里面没有审美的规律和准则,弄一句各有各的感受,就要混淆是非么?难道看见那种傻不拉几地读了几本书就来藐视《金瓶梅》的人还不说话就是温和吗?我的话已经很温和了,想看更尖锐的,去看“诗江湖”!
  •   不知自己无知的人才是无知。
    艺术里是有规律和准则,可是这并不能证明你就是合乎规律和准则的啊。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你用你自己的标准,别人当然也可以用别人的标准。你觉得你够温和,并不代表我也认同这个结果,因为我们的标准不一样。你用这样尖锐的词汇是希望和楼主辩论吗?那至少应该用文明一点的词汇,免得别人在和你讨论之前先蔑视你的修养。
  •   "不知自己无知的人才是无知。
      艺术里是有规律和准则,可是这并不能证明你就是合乎规律和准则的啊。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你用你自己的标准,别人当然也可以用别人的标准。"
    ```````````````````````
    看看吧,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标准——这还叫标准么?真是好学生,马哲学得一等一的,永远只会和稀泥的笨蛋。
    你可以那个什么退下了,我又不是说你,正主儿没着急呢你倒急上了。你也不用跟我讨论我的人品修养,你不配。越是成天拿人品修养说事儿的人越不配。。
    哦,忘告诉你了,也别讨论小说了,比跟我讨论人品修养你更不配,因为对于小说来说,可能你知道的还不如你眼里那些浅薄的人品观念多。
  •   这篇评论分析得很透彻,揭示了《危险的关系》这部小说以及作者技巧的复杂性。作者如同上帝一样,精心缔造了一个宇宙。作者一丝一毫的细节都没有放过,节奏把握的恰倒好处,前后都有照应,如此精微的手段,哪怕用计算机来写作都无法做得更好了。
  •   真没有想到,你是个80后,不过,我不太同意你对萨德的贬低,从文本意义上,萨德所做的实验,一点也不比拉克洛逊色。萨德的《朱斯汀娜》不管其反应的道德观如何,它是我读过的最痛快的小说。
  •   可能我对萨德的评价,是比较集中在作品的结构上吧,不过你说得也很有道理,确实很爽。当然,因为是比较评论的文章,所以总要多说拉克洛一点嘛,呵呵~
  •   各花入各眼。我很同意楼主这一观点:后人会强调萨德文学的革命意义,而弱化他的文学意义,正是因为革命需要的是直接、极端、彻底暴露,而文学恰恰需要的是间接、隐晦、欲说还休。
    直觉拉克洛是一位更注重文学形式感的大师。
  •   昆德拉的话就是深刻
  •   很有见地,分析得很透彻。
  •   书还没看,看这篇分析的挺细腻。。
  •   不知此书哪儿有看。
  •   中国也拍了 叫危险关系 章子怡张柏芝张东健演的
  •   我很自觉~
  •   不会吧,写个书评也用微博体。。。。
  •   猫:这不是书评,写的玩的。
    浮:哈哈,又不是小西装,不用点有用!
  •   这篇写得很新鲜有趣呢
  •   呃,乱写,浪费了这个好题目
  •   我要去找到出处来,体会一下这个题目的意思
  •   总觉得标题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话
  •   所以有张力呀
  •   以王国维的“境界论”来描摹这部小说实在是奇思妙想啊
  •   括号内的内容
  •   哪本书达到了第三重境界了呢
  •   喝点金银花露吧
  •   这个还真没想过
  •   看你的评,很想重温这个小说
  •   这篇序言融合了现当代文学批评家对《危险的关系》的多种研究成果
  •   译者很牛
  •   马克思主义分析太好玩啦,可惜一看就没有切中要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