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许知远  页数:29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描述的年代跨越了一百一十年,从一八九四年夏天开始的甲午战争到眼前仍热情高涨的镀金时代,还有对未来岁月的模模糊糊的憧憬。它没给出什么值得倾听的结论,却代表着一个年轻知识分子对于自己国家的重新认识。他试图用好奇心与探索,来取代长期教条教育所造就的对历史的冷漠感。    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壮观的实验场,中国将为未来几代年轻人,提供一个超出想象的广阔舞台。这其中充满粗俗、不安、混乱,也可能激发起参与者身上的好奇心、创造力、对生活更深刻理解。古罗马历史学家波里比乌的感慨令我动容:“在不到五十三年的时间里,整个世界就臣服在罗马 的无可质疑的权威之下。对于这样一个过程,无论多么平庸和冷漠,怎么可能不产生探究的好奇心呢?

作者简介

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为《生活》杂志出版人,《亚洲周刊》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他也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他出版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转折年代》《新闻业的怀乡病》《中国纪事》等。)

书籍目录

致谢“醒来”的国家和“醒来”的青年自序:历史的意识第一部分 追寻现代中国 第一章 帝国的崩溃    2月的崩塌    组织的退化    落后于腐败的挽救 第二章 脆弱的新政    日俄战争之后    紫禁城内的“新政”    不可避免的失败    新力量的崛起 第三章 同治中兴与明治维新    被遗忘的黄金时代    “被忽略的失败努力”    激进变革的历史性胜利 第四章 孙中山与蒋介石    最后的孙中山    第一个大总统    不断革命    同父的遗产    1925:苦闷的象征    信仰基督与儒家的蒋介石    遇到更为强大的对手    并非偶然的失败    “台湾式的现代性模式” 第五章 毛泽东与周恩来    “斗争延续二三百年是可能的”    明星气质的职业革命家    孤立中的和平努力    浪漫主义的贫穷、混乱与傲慢    110年之后 第六章 邓小平时代    “谁是毛的真正继承人”    复出    重组中的世界  故事仍在继续  史景迁眼中的邓小平第二部分 重新想像中国 第七章  重新发现中国    “一块看得见的新大陆”    中国世纪正在到来    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    每一代人都迷恋于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市场与技术的革命年代    “天然的全球化的一代” 第八章 在渐进中变革    讨论的空间越来越大    第四次思想解放运动    走出书斋的改革争论    民主是个好东西    新兴力量的出现    共同推动的力量    发出新芽的传统 第九章 重建知识分子传统   费孝通那一代   大学的幻像   丢失的传统  《大公报》的立场  追求受人尊敬  责任让位于利润  不一样的乡愁  重建知识分子传统 第十章  众神狂欢的网络纪    我曾是个dot-commer    追求财富的集体行动    泡沫之后的幸存者 第十一章 镀金年代    脆弱的全球雄心    大师,还是巫医    除了杰克·韦尔奇,你还有别的榜样    商业的崛起社会的发展    现在——让我们停止谈论企业家    转变中的富人角色    转型年代的商业精神    商业革命的意义    清醒地面对现实    让我们谈谈未来    坐标的意义    我们的镀金年代 第十二章  焦虑的社会    一个备感焦虑、迷惘的社会    压抑的狂欢  环境与社会的崩溃 第十三章  变化的三年    2002年:跨越单一思维    重思中国奇迹    2003:中国有几副面孔?    2004: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    经济决定一切的年代    越来越大的阶层反差    一切都变得那么碎片化第三部分 告别历史的假期 第十四章  中国与日本:并非零和竞争    传统在矛盾中延续    更贴近的参照    150年的比邻竞争    中日都面临观念的变革    已经变化了的日本    “了解那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第十五章  中国与美国:217年的理解    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度    幼童的悲剧    “最年轻的列强”    曾经的黄金年代  “去游行,去签证” 第十六章 美国传统与我们的世界   美国的传统   政治、商业文化的变迁   我们的世界 第十七章 真正的国家实力    如何评定国家实力    经济繁荣不能仅依赖外资    为未来做好准备    告别历史的假期    中国的假期有多长    加入全面全球化 第十八章 尚待成熟的国家    一只老虎引发的联想    可疑的成就    一桩家庭事件后记:热情的幻象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追寻现代中国  第一章 帝国的崩溃  甲午战争最终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崩溃的临界点,它无情地证明了之前那一代中国精英的努力不过是暂时延缓了它的寿命,而之后,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尽管做出更富变革意义的举措,却最终证明挽救的速度早已追不上衰败的速度。而帝国最后的捍卫者们,也被迫承认,日渐全球化的历史已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步骤、但过分缓慢的改变,他们的命运不再仅仅由自己主宰,而必须与外部世界共同分享,游戏规则改变了。  甲午战争提供了一块最好不过的切片,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个曾经强有力的组织如何退化及最终死亡。一切历史最终都是思想史,单纯的历史事件不会重演,但是人们在应对挑战与挫折时的反应,却可能遵循着类似的模式。  2月的崩塌  2005年2月12日,我在山东威海的刘公岛参观那些被打捞上来的北洋海军的船舰的碎片。这一天距离北洋水师彻底崩溃正好110年,110年前这一天的凌晨,海军提督丁汝昌自杀身亡,宣告了持续7个月的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两个月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署了《马关条约》,它包括巨额的赔款与台湾岛的被割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一页。  关于这场战争的反思仍在继续,历史细节被更多地挖掘出来。但在中国的历史书上,战争失败的原因常常被归结于日本人的野蛮与清政府的无能,似乎只要替换了慈禧太后与李鸿章,用修建颐和园的经费购买炮舰,以更严明的纪律训练军队,就可能战胜日本。  关于军事上的讨论我们暂且搁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甲午战争发生前的三十年,是中国社会一个重新复兴的时期。一代新政治人物已经兴起,他们引入西方观念、技术,挖掘人才,不管从道德还是见识方面,都为官僚系统注入生机;在外交上,总理衙门的引入让中国逐渐更专业化地与外国人打交道,并赢得了某种尊敬;军事上,更多的现代装备被引入;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开始着手建立现代工业;新思想也开始被引入……在很多方面,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改革,就像是日本人差不多同时开始的明治维新一样,似乎标志着一个古老文明面对现代挑战的应变。  但甲午战争却宣告了中国的这种变革的彻底破产。尽管同为专制政体,但中国的改变比日本不彻底得多。尽管在才智上,李鸿章一代人绝不逊色于伊滕博文一代,但中国的变革从未能触及更深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层面,它试图将一个近代国家的模型,生生嫁接于已经僵化的儒家社会之上。在接受了技术创新之后,中国人并未开始理解什么是社会创新,它没有对现代政治的理解,没有自己的宪法,没有对于权力的制约……而且悲哀的是,即使在110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某些事情上似乎仍在遵循类似的方式,我们生活的各方面似乎仍留有彼时的烙印。  组织的退化  当京城的绿营兵在1894年秋天奉调至山海关时,人们有理由为大清帝国的未来表示忧虑。一位目击者说,人与马都很瘦小,还没走出城南就已挥汗如雨,马鞍上挂着鸦片烟枪,一些士兵手里端着鸟笼,吐出嘴里的食物喂鸟,另一些人则显得又饥又渴,眉头紧锁。  创建于19世纪初的绿营直属于兵部,创建者希望它能够替代战斗力曾强大一时,但彼时日显衰败的八旗兵,但仅仅几十年后,它就追随了前者的脚印,不管是面对外敌还是国内的叛乱,都不堪一击。长期掌管着大清国海关的赫德曾在1865年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帝国的军队只有当叛乱者撤退后才敢前进,杀几个农民谎报胜利。而杭州的一位粗通文墨的居民编出了这样的打油诗:贼至兵何在?兵来贼已空。可怜兵与贼,何日得相逢!这个以暴力建立合法性的政权失去了力量。  没人指望他们能够击败日本。当大清国与日本的冲突在1894年7月爆发时,人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李鸿章指挥的军队上,他们大都出身于湖南与安徽,在曾国藩与李鸿章的训练下,他们装备了现代武器而非长矛大刀,通过对个人与宗族的尊崇,这些地方武装拥有了令帝国嫡系部队黯然失色的战斗力。而李本人一手兴建的北洋海军经过20年的经营,按照历史学家唐德刚后来的计算,它的装备已名列世界第八位,日本则排名第十三,它的指挥官们很多在英美受训,与日本方面的对手们曾是同学,1891年北洋舰队访问日本时,日本的明治天皇也为舰队实力而赞叹。那正是一个美国军事专家马汉所说的“海权”决定国家兴衰的年代。  关于那场持续了7个月的战争,历史学家已尽可能挖掘出了尽量多的细节。但仅仅重温那段屈辱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历史早已过滤掉复杂的情感力量,仅仅留下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与数字,如果简单地重复它当真就如黑格尔所说:“我们从历史中所学到的惟一东西是,没有人能够从中学到任何东西。”  这场战争中充斥着太多的荒谬性。我不能假装能够理解为什么清朝在朝鲜的统帅叶志超在并未战败时就匆匆悬挂起白旗;不知道1895年2月6日大敌当前时,“来远”与“威远”的管带邱宝仁、林颖启为何仍从容地上岸嫖妓;为什么大清国将领最赤胆忠心的作为不过就是吞食鸦片自杀。至于紫禁城内的气氛,没人真的在乎战争的输赢,比起外敌,内部人的权力斗争才更关键,在这场战争悲剧性的高潮到来之前,最有权势的女人决定把海军军款挪用修建自己的后花园,宫廷内的个人喜好远比什么国家利益要重要得多;而对于绝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战争根本就从未爆发,只要给一些钱,中国的百姓们就会欢天喜地给敌人带路,他们头脑中根本没有国家这一概念,“中国”是外来者称呼我们自己的,我们只知道朝代的更替……  这些看似互不相干的片段,最终都如磁场内的磁针一样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帝国的溃败。玛雅文明为什么消失?罗马帝国为何衰落?文明与国家就像个人一样,似乎逃避不了成长与衰亡的周期命运。即使到现在,分析家们仍无法明晰这样的复杂问题。尽管历史的绵延感如此强大,充斥的变量又如此之多,但的确在某一时刻,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变量都在朝向更糟糕的方向,就像传染病在大规模爆发前的临界点。甲午战争最终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崩溃的临界点,它无情地证明了之前那一代中国精英的努力不过是暂时延缓了它的寿命,而之后,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尽管做出了更富变革意义的举措,却最终证明挽救的速度早已追不上衰败的速度。而帝国最后的捍卫者们也被迫承认,日渐全球化的历史已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步骤,但过分缓慢的改变,他们的命运不再仅仅由自己主宰,而必须与外部世界共同分享,游戏规则改变了。  甲午战争提供了一块最好不过的切片,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个曾经强有力的组织如何退化及最终死亡。一切历史最终都是思想史,单纯的历史事件不会重演,但是人们在应对挑战与挫折时的反应,却可能遵循着类似的模式。自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在150年来的努力可以概括为三方面:消除外来的侮辱,建立现代的民族国家;在全球市场上获得匹配的地位;建构一个现代社会,它包括现代政治、现代经济、现代组织与现代文化。  没人比李鸿章的个人经历更能代表中国在19世纪所遭遇的挫折与尝试的努力了。在他出生的1823年,至少在表面上,仍没有外来者公然怀疑中国是世界上最令人敬畏的帝国。18世纪的几次征战,使得清帝国的疆土几乎扩大了一倍,它的势力深入了亚洲腹地。而它的人口在心年中也增加了一倍,达到3亿多,比包括俄国在内的整个欧洲还要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不可能消除自我中心的优越意识,在她所知的有限世界内,几乎所有地区都是中国的某种程度上的附庸,中亚大陆是它政治上的附庸,南亚部分是礼仪上的附庸,日本则是文化上的附庸,而朝鲜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匆忙地追随中国的脚步。帝国对于海外的探险没有兴趣,当英国在印度的作为被传到北京时,清王朝开始实行海禁,陌生的东西总令人不安,那么就宣称它根本不存在。  在很多方面,中国理应获得这种充分的自信。按照前现代的标准,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已至少持续了2000年,它拥有一套不庞大却行之有效的官僚体系,伏尔泰对此赞叹不已。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与国内贸易,以家庭与宗族为中心的社会组织形式非常稳定,她是行政官僚模式的先驱;而已持续了超过1000年的科举制度实在是个伟大的发明,它为社会提供了自下而上的流动机会,使杰出人士有机会管理这个国家;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儒家经典为整个系统提供了一整套意识形态,这套系统经历过朝代更替、蛮族入侵,却从未遭遇过根本性的挑战。  是因为外来者到来,还是它自身的弱点,造成了中国在19世纪的悲剧性命运?按照哈佛大学的历史学家约瑟夫弗莱彻的分析,中国命运的悲剧性已蕴涵在18世纪,欧洲人的到来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另两个变化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那就是刚才提及的领土与人口的倍增。越来越宽阔的疆域使得中央政府的控制难度明显增加,中央极权式微;在马尔萨斯为世界的未来担忧时,中国的人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在18世纪末达到3亿之后,继续马不停蹄地增长到1850年前后的4.5 亿。这既说明了传统体制的成功,刺激了消费与商业世界的生长,也说明它同时带来了资源的明显紧张感,更多的读书人期待获得官职,更多的农民需要耕地,更多的人要吃饭、穿衣,这些通道没有同步拓展时,矛盾就开始积郁了。要知道不管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还是康有为与孙中山,都是在传统晋升之路被封闭后才去寻找新方向的。  在1895年前,帝国的大部分精英对自己的信心似乎仍未彻底崩溃掉。在一个像李鸿章这样的官员的成长过程中,他会目睹一连串帝国在外来者面前的屈辱,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7~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1874年日本夺取琉球,1883年~1885年的中法战争,几乎每隔十年战事就会爆发。而帝国的基础曾经在19世纪50年代显得脆弱不堪过,欧洲的外来者不费力地就能够瓦解从沿海港口到北京的清军防线,一些最富洞察力的头脑很快就发现,他们是中华帝国几千年历史上未曾遭遇过的力量;而一支用变样的基督教统一思想的太平军则占领了最富裕的长江领域,那里是帝国财政与粮食的供给中心。

编辑推荐

  吴思、吴晓波、梁文道推荐《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从甲午战争到镀金时代)》。  这里有一百年来各种历史人物的梦想和挣扎,还有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我们能看到伸展中的历史洞察,努力拓宽的现实视野,还能发现新一代人的理想和情怀。  ——吴思  这本《醒来》是作者对自己的祖国的一次宏大审视,它出版于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五四运动爆发九十周年之际,正是这位国之青年在思想上的一次贡献。  ——吴晓波  这本书再次证明了许知远的确是今日中国最具宏观视野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渊博的学时,清醒的洞见,全部化成娓娓道来的故事;既是中国重新定义自己的故事,也是一个青年搜寻自我定位的思索历程。  ——梁文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醒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2条)

 
 

  •   一向很喜欢许知远的文字。无论是他作为《经济观察报》的专栏作家,还是FT中文网专栏作家时所写的文章都是我必读的文字。喜欢他充满一种悲伤、甚至悲凉无助,但却让人感到文字中充满力量的文风和笔法。不拘泥于历史,不臣服于权威,敢于说出真话,敢于正视真实。这是中国目前的公共知识分子身上所欠缺的。至于这本书,是他作为专栏作家时撰写文章的一本合集。不同于历史教科书的种种规定说法,他试图用一个年轻的、有责任心、充满好奇感的知识分子的眼光,来重新探寻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都至关重要的这110年的历史。这其中,充满了疑惑、不解、探寻、思考、反省和展望。对于一个想重新认识或是更加深入的认识中国这样一个充满了矛盾的综合体的人而言,是一部有益、发人深省的佳作。
  •   好书!许知远的思想,用自己的心血浇灌的作品,呼唤醒来,倍觉沉重。许知远挑战言论底线的时政檄文。反思百年变革历程,中国未来命运的理性思考。让我们的民族都来思考!
  •   《醒来》描述了年代跨越了一百一十年,从1894年夏开始的家务战争到眼前仍热情高涨的镀金年代,还有对未来岁月的模模糊糊的憧憬。他代表着一个年轻知识分子对于他自己国家的重新认识。对于80后的我来说,他让我回味了当年,那不曾经历的岁月。喜欢他的文字,喜欢单向街。
  •   这本书最开始是自己在网上搜关于许知远的东西看到的,刚开始为了买这本书还跑了一趟新华书店,不过让我一下子落了空-没得卖。当收到这本书时,真的感觉它很厚重,书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写于5。4运动90年之季”。我不禁在想,作为新的五四青年,该具有那些东西。还好有了这本醒来,给了我几分指引,当然无条件的愤世嫉俗也显的有几分卤莽,悲观厌世当然也是要不得的。我只愿在当下社会能有一颗比较清醒的脑子。在这里要感谢许先生。也希望中国能多几个这样的知识分子~~
  •   许知远,我对他还是停留于类似于余杰一样的人才、不过更温和一些。《醒来》依旧是这样的风格,名人名言的串合以及对社会和国家的忧虑交织在一起,但遗憾地是仍然没有提供一个解决的方向。他依然如一个镜子,事无具细的照出我们生活的真实和残酷,提醒我们要客观的看待人和事。他仿佛是一个倾诉者,一个冷静和值得尊敬和难得可贵的脊梁,可满足不了我对解决问题的迷惑和渴望。是不是他也依然在迷茫还是他故意作为一个旁观者冷静的叙述着他的醒来的焦虑、冷静近乎冷酷的等待着他人的更进一步的努力。其实,是我的要求苛刻了。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许知远的观察层次观察能力和观察的深度。但我更希望在冷静陈述以后能有一定可行的思考和方向以及行动。这一点许知远远远落后于王怡和冉云飞他们。路在远方,我们需要醒来,更需要焦虑冷静之后的坚强坚定,最需要动手做点更具体的。上路吧、我们一起。
  •   一直都是在FT 中文网读文章,后来看到了许知远的《2009 中国纪事》, 每次读到总是让我浮躁的心沉静下来。 后来便买了一本回家慢慢读,慢慢品味。
    说实话,许的文章读起来有些沉重,但是你能够感受到他那种批判和叛逆的语言背后隐藏的深深地爱国之心。许多对当前现状的评论,探讨,特别是关于信仰的探讨更是发人深省。
    时代发展的太快,真不知道该加快脚步还是该慢下来。
    原来看到的许知远的这几本书买不到,幸好当当上有,急忙都买下来,哈
  •   看这本书,是因为看了另一本,名叫《中国震撼》。满纸的发展成绩,让我热血澎湃后不禁后怕,人怕出名猪怕壮,也该当好好反省下,不是否定发展成绩,只是更加客观冷静。于是想寻寻是不是有“盛世危言”,便发现了许知远的《醒来》。
  •   看了许知远的 觉醒,知道中国青年还有希望。
    一个独特视角下的 中国
    一个理性的 中国
    一个反省的 中国
    一个疼痛的 中国
    好书
  •   这本书包含着许知远的理解来面对历史,当让字里行间看得出作者对国家的自豪感,让人激动的一本书。
  •   以前对许知远不甚了解,通过这本书籍能够深刻的感知他的睿智和思维的火花,引人深思,值得一读的好书。而且他对历史的把握,能让人看见另外的一片天地。
  •   许知远还不错。公共知识分子啊。
  •   一直关注许知远,算是为数不多的保持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作家,期待以后的佳作
  •   前段时间看过许知远在香港一个演讲的视频,比较低调的一个人,很谦虚,很有逻辑。
  •   许知远一直都是我很喜欢的作家,他的文章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文笔流畅,是我的榜样!
  •   许知远是一名优秀的作家,写的东西我很喜欢
  •   拿到手翻了翻,许知远的书都在水准之内,不错。
  •   很喜欢许知远的文字和情绪
  •   老公喜欢看许知远的书
  •   帮朋友买的,书的封面真的给了我惊喜,听朋友说书不错,他超级喜欢许知远,
  •   为了看许知远的啊
    人生导师!
  •   支持许知远,支持他的爱情。
  •   我是一个对历史并无兴趣的人,因为一是无法改变,二是更无法证实,总感觉是一种“虚拟的经验”,对人们积极地发展未来——不一定有用!但之前从网上看到这作者的时事文章感觉很好,就很好奇地买来这本书,了解一下这个不满不足而又不愤怒的青年人……到底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家乡……结果让我看得很有感触!作者在谨慎的陈述之余,冷静的评判之中,也用他赤诚的热情赞美着一代代先人的努力!书中所流转的那种,对于这个世界的深沉的爱,使我非常深刻地理解到:自己的生活中,所能经历到的每一天,都是弥足珍贵的!也许我们无望完美,却已经拥有太多……
  •   我拿到书就不干正事了,一直在读一直在读。
    作为人文的思索总结研究,用一种思考渐进和叙述的方式反思中国人文历史,有许多不同于教科书的真相,有许多跨越领域的总结,的确,是在努力。很喜欢序里的评论,应该明白,应该警醒。
    总之,很值得收藏,是个碑。
  •   从忧伤的年轻人角度看中国,深刻,独到。
  •   非常好的书。尤其适合在浅薄民族主义盛行的当下仔细阅读,从而冷静思考,什么才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发展真正需要的。一种怎样的胸襟和视野才会真正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尊重。对比《中国不高兴》之类的肤浅自大、骨子里还是抹不去的自卑情结作祟的媚俗之作,作者是能够将热血激情与冷静思考结合起来的青年,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希望。
  •   书名很醒目,观点也较犀利,跨越三个世纪110年历史风雨,以不足300页的文字评点不同历史阶段的人事,再我看来未免太短浅了,即使史家费正清的剑桥史曾也如此秉笔挥卷,但世间已无费正清,谁能与其一争呢?或为许家子弟,醒来时应知不远出,是他了.
  •   每篇历史记录的不像教科书般死板。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十本不出的书。可以让年轻人快速的了解中国近代110年。。
  •   真是本好书,不过我还没有看完,但开篇已经深深吸引了我。我在大学时就喜欢读许先生的书,彼时他还在《经济观察报》任主笔,他的那篇文章是我从饭票里剩下来的钱去买《经济观察报》的唯一动力,当时的文章我似乎也只就喜欢许先生的那个专栏。其他的文章似乎不怎么看。《思想的历险》这本书我也买了,是许先生写的序,也是本不错的书。推荐一下!
  •   对中国110年来的历史有着清晰而客观判断的一本难得的好书。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中国近100年来的发展历程,艰辛中孕育着希望。文笔流畅,富有独特的韵味!向大家推荐!
  •   许先生的思维定位和文笔风格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实属前列是我的学习榜样观点不偏不倚文章字字掷地有声通过他的文字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一种辩证的思维和态度
  •   是学校假期指定阅读书目,到手后我先看了一遍,感觉前半部分关于中国近代史写得比后半部分要精彩,可能也是特殊原因造成的。前半部分以一种新的角度来解读这段历史,从一个民族意识觉醒的角度来叙述,很有新意,后半部分缺乏深层次的挖掘
  •   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的去审视了中国百年的落后,落后并不要紧,只要能吸取教训。
  •   当代知识分子,坚持一个字“守”,活在象牙塔上,坚守着
  •   文字一如既往的流畅,信息量相当大,并且稍微流露出一种年轻人特有的稚气,看文之后有一种痛快之感。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也不错。
  •   一段近代历史的酣畅回顾,其实历史一点都不枯燥,历史是为了现在更好的生活。思考过去的历史,反思现在的行为,全书所讲述的历史会让人觉得有一种不甘心和冲动。
  •   读这本醒来,觉得非常不错,印刷也很精美!
  •   对甲午战争之后的历史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一口气读完它
  •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动的时代,有各种的迷茫和无所适从,这本书恰恰在告诉我,这个国家在努力,这个国家需要理解,这个国家会更强大。
  •   关于历史,关于忧郁,关于宏大叙事,关于细节关照,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   张爱萍将军是我军老一代将领中少见的儒将,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诗,为人刚正不阿。看了这本记录父亲的书更感觉到老将军的不易和艰难,书中对很多历史事件都有比较详细的描写,虽然隐去了当事人的姓名,但是还是能够从中看出某些老将军在历史上的劣迹。现在都在讲四人帮、林彪集团,但是又有谁去想一想产生这些历史怪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十分赞同张胜对父亲的评价,天真的共产主义者。希望我们就算不能向老将军那样,也不要走向历史的反面。
  •   很好的书,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称得上是当前书架上的另类,再次感谢作者为国为民作出的努力
  •   整本书基本上都是简而概述性的,作为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了解一下是不错的一本数,作者出身工科,思维逻辑性强,语言功底不错,风趣幽默,
    没有什么历史的细节。
  •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讲述的历史和课本上讲述的不一样。还是很不错。值得一看。
  •   最早看过他写的《生于70年代》,有共鸣。这本书,更理性了,成熟了。有着属于70年代人才可以体会的语言内涵。很不错。
  •   当年的热血青年也会一步步走向社会桎梏的牢笼。
  •   少有的具有反省能力的青年文人
  •   对历史的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不同的视角。只是语言有些絮叨,内容有些零碎。
  •   建议将此书作为中学历史教科书,读完感触颇深。
  •   一直很欣赏作者的视角,总是能从不同的缝隙中穿透心灵,对于没有太多时间,但又想了解近代史的人,真的值得一看。
  •   书店买不到的书在此得到,开心,
  •   独立思考,自由思想,不同于“正史”,但绝对值得一读
  •   这本书写的不错!赞一个!
  •   从文化的角度诠释的中国百多年来的辛酸和成长,以及现在社会所缺失的东西。并有力的指出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危险只是质量不是很好,还凑合。
  •   这位先生你知道的啦,他能全部都照顾到。细腻的连一段文字都不草率。你没法快快读啦。
  •   毋庸置疑,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特爱睡觉的民族,唤醒的方式似乎是不够的,只能打醒,而这,是被无数次血的教训验证过的——擦干血迹,继续睡觉
  •   老许用他独特的视点,告诉我们一个不同于课本的清未民初
  •   思考的书,值得读
  •   没有想到作者这么年轻,书很好
  •   很厚重的一本书 值得读
  •   跨越110年。非常有深度的文字。
  •   善于思考的作者,从来都不会让读者失望。
  •   喜欢贾樟柯导演才买这本书因为是他推荐!
  •   许的作品让我很期待。。。。。装帧和印刷都不错,字体比较大,方便阅读。。。。
  •   开卷有益,也许不是全部正确,但肯定比我对的多
  •   还没读完,很不错,深刻.
  •   描写的很深刻,很客观。很棒的书~
  •   朋友推荐的书,看了不错
  •   推荐给了办公室的所有同事,大家都很喜欢。
  •   喜欢这个善于思考的同龄人写的东西,和他比比觉得不好意思.
  •   有一定的思想度
  •   一直很喜欢作者,虽然还没看内容,但我想肯定会很好看。
  •   喜欢作者,所以买他的书。
  •   很赞作者很喜欢书的内容不枯燥
  •   大学时就读过许的文章,作为同龄人,很佩服他!
  •   买来只是翻了翻,看看也凑活
  •   只能说还行,看看就看完了没有可以打动我的地方。
  •   大量引据,要补习补习再细读
  •   未看,应该不错。纸质有些许薄。
  •   继承了许先生一贯文风,有醍醐灌顶的作用!
  •   第二次买,送朋友的。
  •   真的好看,醒了
  •   细细品读,如与友促膝交谈
  •   书好,发货速度也还可以。
  •   思辨性很好
  •   好书,好服务~
  •   thy4e54y7 5
  •   内容丰富。文字稍微有点密集。不错
  •   这样的书都该读一读,想一想.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年份.
  •   一直在当当上买书,方便,质量也好,都是正品,不过书价相对于其他网站也不算便宜
  •   呵呵,我一遍复习近代史纲一遍读的。
  •   lg说不错
  •   第一次看这类书。朋友介绍的。
    书挺好的。
  •   连贯
  •   书很好 可是印刷好像有点问题啊
  •   看评价不错
  •   sheng ke
  •   是青年人的励志书。
  •   《醒来》的副标题是“从甲午战争到镀金时代”,这是个诚实的标题,他表明《醒来》仅仅是许知远在经济观察报任主笔期间发表的政论文章的合集,它们中的一部分我在报纸上已经看过。
    我已经记不起上一次买书是什么时候了。不过《醒来》还是有买的价值,虽然与现在的许知远相比,《醒来》的笔调更加像是一个纯粹的文人,而不是一个知识分子。
    如果你使用Google reader的话,你会发现自己每天会被强迫去阅读大量的文字,而大部分都急功近利——不是为了自身观点的发泄,就是为了网站的流量,我们更加渴望看到许多冷静的文字,它们的作者看似躲在暗处,却是在这个局中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局外人。前不久,我找到了一个用来形容那些冷静地写作的人:焦虑。
    许知远被外界描述成一个充满焦虑和传播焦虑的中国公共知识分子。我想,这是一种冷静写作的来源和动力。
    大多数时候,我的文字总是带着令人疑惑的“外文”的印记,我想现在我也开始喜欢将它们披上焦虑的外衣——如果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允许,那么我们的文字可以将我们塑造成一个局外人,这种身份的定位能够让我们更加自如地提供观点洞察事物。
    习惯冷静写作的人有一个特点,在描述他们的目标时,目标总是被视为一种充斥病症的个体,众多和这个目标有联系的事物带着同样的原罪。比如,当他们谈论武汉新竹路一个小区里发廊成群时,免不了要提及小区外面那个熟练的铁板饭师傅,他们相信,这些人和这些事物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联系,他们必须被解读。这种解读的欲望背后,就是他们的焦虑和“忧国忧民”之心。
    习惯冷静写作的人不常赞美他们身边的变化,他们认为这一举动过于鲁莽。比如当他们看待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时,热情洋溢的美女志愿者并不能打动他们,他们会提醒世人,注意这“荣耀背后的暗示”。当他们不得不(会是由衷么)提到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时,他们也尽量小心翼翼。他们不像媒体记者那样在两会时紧盯着人民大会堂门口进出的代表,他们的目光可能停留在远处的迎宾小姐,并努力从她们那灿烂的笑容中寻找中国民主前进的标记。
    习惯冷静写作的人永远不在挤满了人的那个窗口往外看,他们总能发现属于自己的视角。或许他们并不期待读者能够从自己的文字中感叹“原来如此”,他们更加希望读者与自己一起焦虑。
    “我日复一日地穿过这座城市,却从未产生过了解它的愿望。我上一次去故宫是15年前了。我差点忘记了,它是世界上最辽阔与宽阔的宫殿,它高耸的红墙比起白金汉宫或是凡尔赛宫巍峨得多。”这是我随手从《醒来》中翻到的一句话。更多的句子都如这一句那样,让人不高兴,让人焦虑,让人不由自主地思考这句话暗示了什么。或许这就是冷静写作的人“小九九”吧。


  •   一定要看的
  •   发货快,书的质量好,还买一送一。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