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10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海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05年,是中国科举学史上十分值得记录的一年。为了全面地记录波澜 壮阔的中国科举百年祭,为后人留下可资回顾的资料,我们选编了这本《科 举百年祭》,希望能起到存史资鉴的作用。本书的主旨是记录科举百年祭, 我以为关键就在于这个不能省略的“祭”字。(在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 台湾地区,特别经常采用“祭”的仪式和字眼。)所谓“祭”,即纪念之意 ,纪念百年前那场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着重对科举制度、对百年来国人对 科举的看法进行回顾和反恩。全书编排的次序,分为“先声”、“会议”、 “高潮”、“余波”四个部分。
作者简介
刘海峰,1959年生,福建人,现任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考试暨自学考试研究委员会委员。已出版《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科举考试的 教育视角》等著作6部,发表《科举学发展》、《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新探》、《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等论文1OO多篇。
书籍目录
2005:中国的“科举年”(前言)先声:风生水起当英语成为科举为科举制平反从考“官”到考“学”(节录)“废科举”一百年的随想厦门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开《科举学导论》课程古代科举制与传统士人的求偿心理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节录)选拔第一培养第二 走进古城阆中感受科举文化清朝科举大金榜入选世界记忆遗产中国首家状元博物馆开馆休宁有个“状元博物馆”质疑广东首个状元礼高考难道是科举的延续“状元礼”:“秀”吧“秀”吧不是罪“废科举百年”专栏编后语(节录) 科举制曾经是先进的选人制度为什么要为科举制平反千年科举说功过科举制度——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大贡献科举余韵并非为科举招魂科举百年祭(七律)尘埃落定看科举科举:挥之不去的中国式幽灵?废除科举制度的必要性中国废除科举一百年会议:风云际会科举百年:我们为什么不举行纪念活动我们应该如何纪念科举百年科举盖棺未论定(开幕发言)在“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从科举考试的兴衰审视现代的考试吸取科举经验建立选才途径科举研究的问题与期望(开幕讲话)科举是中国官制史上的巨大进步科举与官文化及其影响当科举消亡的时候:美国人眼里的中国科举科举沉思求真:科举学的科学品格(节录)科举学的文化意义探论(节录)科举学的政治视角(节录)科举百年祭: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关于“为科举平反”的思考我为什么学习科举学对科举学的看法与期待(闭幕讲话)时来风送滕王阁(闭幕发言)“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科举被废百年后在厦求得“公道”科举终结百年“无人喝彩”实事求是评价科举制功过是非科举研究重心同归本土科举之思多学科视角研究科举学科举:是是非非一百年宾兴:科举时代“希望工程”激辩八股文发问,为了和谐的内心(节录)在中国召开“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现代科举龙门难登“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论文目录百年之际论科举(论文集前言)高潮:风起云涌我们为什么会忘却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周年科举制废除百年中国转型仍继续废除科举百年,我们要省思什么早期科举堪称用人制度的伟大革命八股:。科举极盛之时的反思科举制缘何在清末寿终正寝科举制度的善恶与启示科举制的镜鉴价值废除了“科举”,我们“举”什么 “纪念科举制废除一百周年专辑”导读科举制的幽灵千年科举百年反思科举百年祭下的一点管见对科举缺乏尊重是民族的悲哀科举废除一百年超越科举式的公平东方式想象及科举文化圈科举一千三百年:假如伏尔泰在中国祭科举制度结束一百周年:善哉科举,恶哉八股科举制度:存废皆有理《科举百年祭》引起学界强烈关注学而“举”则仕——千年科举兴废录科举思维仍影响着现代人 科举百年祭德智体美劳科举做得到废科举:百年之痒与百年之羞 怎么能如此祭奠科举百年废除科举制百年祭科举制度只能让皇权更加集中科举百年祭:不要为科举制度招魂科举制度及其招魂者从为科举制度招魂谈历史的传承与中华魂的复归不仅是科举不仅是教育制度科举,该不该平反科举: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已废状元仍红科举制度在当代中国的N种版本废除科举百年感国宝级古籍重现真容天一阁414册明代科举录修复三地争夺状元博物馆废除科举一百年——三言两语“科甲巷”科举制漫谈科举当废高考也当废?废科举是自然演进的结果现代视野中的科举制度沉浸浓郁 含英咀华——简评刘海峰著《科举学导论》余波:流风余韵“盖棺”百年仍难论定重评“科举”再起风烟“科举制”盖棺百年涌风烟在平反中回归理I生百年科举再起风云为科举说几句公道话科举考试制度的再审视科举考试制度值得借鉴“中华进士第一村”名归曹村探秘首个状元博物馆对科举的再认识——读《科举学导论》 叩石垦壤,导夫先路——读《科举学导论》科举废除与“断裂社会”清末科考策问中所反映的士人意识科举考试对士大夫的整合科举停罢所引发的历史震荡废科举百年祭·“突破围墙”行为艺术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真像西方人所溢美的那么好吗我要为科举制平反奔腾不息,前浪后浪纷至沓来(节录)选举社会:我们的伟大理想科举:一个有关公平的神话船、剑与科举 2005:众多刊物开辟专栏纪念废科举百年2005年科举研究著作与学位论文目录2005年学术争鸣实录(节录)2005年十大文化现象(节录)2005年科举百年祭纪事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当英语成为科举 韩立平 2005年9月2日,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应该纪念的日子。一百年前的这一天,经张之洞和袁世凯奏请、光绪帝诏准,绵延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退出了历史舞台。一百年的风雨飘摇与尘埃落定之后,当我们的思绪缠绕于世纪的两端,当我们重新审视当下的中国,一个不禁令人震愕的事实横亘在国人面前:科举制又从历史的坟墓里复活了!只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不是儒学,而是西学;不是八股文,而是英语,四级、六级、八级、中高级口译、托福、雅思…… 古时科举,学子若考中进士做了官,那么先前埋首苦读的经书即可束之高阁。但现今的学子们却更为痛苦。孩童一进小学就要学习英语, “目光远大”的家长更会把英语作为一种学前教育。从小学到高中,英语是主课中的主课,其重要性已超过语文和数学。中考要考英语;高考要考英语;进入大学,大一考四级,大二考六级,大三考中级口译,大四考托福;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依旧是重头戏,无论专业知识和才华再好,英语分数不过线,照样不录取;博士入学考试了,英语还是那样岿然不动。牛!咱没办法。别急,还没完呢。踏上工作岗位,在专业领域勤奋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之后,随之而来的职称考试,英语就像是故友重逢,赫然出现在面前。于是,来吧,再捧起多年甚至数十年不碰的英语书啃吧。这就是我们现今的科举,原来它是比八股文更难对付的! 那么请问:一个一路上摸爬滚打、身经百考的大学毕业生,遇见问路的外国友人,究竟会说上几句英语?一个攻读数学研究生的考生仅因为英语考试没过线,就从此与科学研究之路失之交臂,是否太残忍了点?一个致力于中国古代文献研究的人才,花费二十二年(从小学到博士)宝贵时光去学一门此生不会经常使用的语言,足否太得不偿失了?举国上下都花费人生中大量时间和精力拼命学英语,这是否是一种疯狂? 疯狂源于一种深层的民族心理,一种急功近利的自卑心理。其实,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在废除科举制的那个时代,这种民族心理就已产生。闭关锁国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列强,一大批有志之士纷纷倡导向西方学习,废儒学,兴两学。其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学习英语。改革歼放使国人再一次强烈意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种心理又一次萌牛。渴望学习,渴望交流,渴望吸收,英语教学的背后承载着太多国人的渴望。 没有人会否认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问题是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中国的现实情景是,即使在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日常使用英语的机会依然很少。中国社会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必须将英语作为日常用语的程度,广大中西部农村更不必说了。于是,矛盾就出现了,一方面,现实的社会发展没有给我们提供相应的语言环境;一方面,学校又不得不将英语教育进行到底。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以死记硬背代替实际操练,以无休止的考试代替具体应用。而考试又正在向畸形发展,与英语完全无关的工作和研究,也要求进行英语考试。古时的科举,考的是做官资格证;现在的科举,考的是就业资格证。 要求改革英语教学和考试的呼声已愈来愈强烈,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拿出相应的举措了。据悉,有位全国政协委员、工程院院士已在两会上对英语教育的现状提出质疑,其中包括英语教育应是否全民化、英语教育的地位是否过高、英语教育是否投入合理等问题。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应该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希望社会各界人:上,都能对英语教学和考试进行反思,集思广益,为中国的教育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使英语卸去科举的枷锁,还其以本真的面目。 《文汇报》2005年1月31日 P3-4 古代科举制与传统士人的求偿心理 张学亮 科举制始于隋,盛于唐,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迄于清末,主宰中国传统社会文官选拔达一千三百余年之久。而士子众多,录取名额有限这一矛盾始终存在。因此,求取功名之途阻塞多艰,士人蹭蹬场屋,有多年而及第者,有终身不售者,为痴为狂者所在多有。 士人及第后的心态在其诗作中多有记载和表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唐诗人孟郊科举及第后的狂喜心情在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大诗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也显露出对自己即将出仕并改换门庭和身份的喜悦。 被目为明代奸相的严嵩的父亲严淮在临终前嘱托严嵩:“吾期汝一第,以成吾志,今若此命矣。”“既汝他日获成吾志者,吾目瞑矣!”(《钤山堂集》卷33)从严嵩父亲的生死期许,到《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的癫狂发作;从唐代诗人的真实心情写照,到明清文人小说家笔下的夸张描写,都反映了科举制在中国传统士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传统社会里,科举成为士人阶层的最佳选择和出路,成为其社会存在的主要意义和个人价值实现的终极目标。这一观念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在传统社会中,一个士子成功的背后凝结了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乡党的心血和资助。“延经师,属生徒,隆礼而饩之,异书厚直购之至,倾其资弗计。”(《钤山堂集》卷33)殷切的期望、慷慨的经济支持,士子们心里积淀的不仅是感动、感激,还有不易所觉的潜在的社会求偿心理意识。当一个士人完成了从“正身之土”到“求仕之士”到“仰禄之士”的身份转变,庆幸自己已经叩开仕途大门,从而可以青紫加身、耀祖光宗,个人的匡世济民之志得以实现的时候,他心中萌动的还有汹涌的对亲族的叫报之情以及对自己多年艰辛付出的求偿愿望的潜流。长期的精神压抑、经年苦读的艰辛、经济的窘迫、前途的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纠结缠绕在士子们的心灵中,在内心的挣扎扭曲中畸变为强烈的社会求偿心理。这一士人的群体社会心理,在适当的环境中,就会被激发而衍生为实际的社会求偿行动。一旦科举成功后,社会求偿心理获得实现机会,上人们就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平衡,包括合法的途径,当然也包括不合法的手段。由此,对于一些上人人仕前后判若两人的行为方式就不难理解了。而且,淹滞科场时间越久,其心理越不平衡,求偿心理就越强烈。 明代中后期的科举考试被时人理解成这样的过程:“今时学者,但要读过经书,更读旧文字千篇,则取青紫如俯拾地芥矣。夫读千篇旧文,即取青紫,便可荣身显亲,扬名当世。”(《四友斋丛说》卷3)而早年贫寒,甚至仰赖地方官府支持其学业的严嵩当国后的疯狂聚敛行为,可以}兑为士人社会求偿心理的存在与实王见提供了佐证。 唐代诗人元稹祭奠亡妻的诗作“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遣悲怀》之一)在对出仕前贫贱生活的辛酸回忆后,虽fJ是出于对自己寒微时对妻子辛劳持家的愧疚之情而产生对亡妻心理补偿的现实表达。通过科举成名后的元稹得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寻求心理平衡,而那些功名未遂的士子们又通过什么手段来取得心理平衡呢? 见诸历史文本记载的多是科举成功者的得意炫耀和意气风发,是求偿心理的达成与实现。在一个注重成功、看重科举结果的传统社会里,对士人的评价单一,对士人心理关怀的忽视始终存在。那些科场失意者沉浮于社会的下层,他们的诉求无人问津。在此,我们似乎可以理解明代文人中屡试不第的徐渭发狂变态的举动了。可以肯定地说,徐渭的发狂行为,是他积淀一生的求偿心理始终无法满足而转向内心的逆向爆发,是其精神自食发展的逻辑终结。 《光明日报》2005年5月24日 P25-26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有关科举百年的文章,特别是对科举持批判观点、反对为科举制平反的文章,与反思科举的文章形成鲜明的对立,可谓聚讼纷纭、剑拔弩张。这种激烈的争论现象,是中国人最终全面客观地认识科举的必经阶段。选取的部分文章观点明确、文字犀利,值得一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