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年谱

出版时间:2005年7月1日  出版社:第1版 (2005年7月1日)  作者:司马朝军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黄侃研究是一项光荣而严肃的学术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专家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而本谱广泛利用谱主的著述、信札、日记、批注、题跋等第一手材料以及相关报导,谱主的老师、学生和朋友的笔记、回忆文章等,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作者简介

司马朝军(身份证用名为马朝军),湖南南县人。19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考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研究四库学与文献学。2001年获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武汉大学四库学研究所副所长、黄侃研究所研究员。已在《中国语文》、《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人文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等。独立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目前主要从事四库学及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碑  传……………………………………………………………1  自序……………………………………………………黄侃/3  季刚先生生平及其著述(节录)………………………黄焯/6  季刚公传……………………………………………潘重规/9  中国大百科全书·黄侃………………………………俞敏/17  黄季刚墓志铭………………………………………章太炎/19  蕲春黄君墓表…………………………………………汪东/21正  谱…………………………………………………………  23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  丙戌)  1岁……………………… 25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  丁亥)  2岁……………………… 27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  戊子)  3岁……………………… 27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  己丑)  4岁……………………… 27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  庚寅)  5岁……………………… 28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  辛卯)  6岁……………………… 28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  壬辰)  7岁……………………… 29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  癸巳)  8岁……………………… 29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  甲午)  9岁……………………… 30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  10岁……………………30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  11岁……………………30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  12岁……………………30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  13岁……………………31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  14岁……………………31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  15岁……………………32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  16岁……………………32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  17岁……………………33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  18岁……………………34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  甲辰)    19岁……………………34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  20岁……………………34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21岁……………………35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22岁……………………36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  23岁……………………43  1909年(清宣统元年  己酉)  24岁…………………………46  1910年(清宣统二年  庚戌)  25岁…………………………51  1911年(清宣统三年  辛亥)  26岁…………………………56  1912年(民国元年  壬子)  27岁……………………………59  1913年(民国二年  癸丑)  28岁……………………………72  1914年(民国三年  甲寅)  29岁……………………………82  1915年(民国四年  乙卯)  30岁……………………………93  1916年(民国五年  丙辰)  31岁……………………………109  1917年(民国六年  丁巳)  32岁……………………………113  1918年(民国七年  戊午)  33岁……………………………123  1919年(民国八年  己未)  34岁……………………………130  1920年(民国九年  庚申)  35岁……………………………156  1921年(民国十年  辛酉)  36岁……………………………158  1922年(民国十一年  壬戌)  37岁…………………………163  1923年(民国十二年  癸亥)  38岁…………………………196  1924年(民国十三年  甲子)  39岁…………………………204  1925年(民国十四年  乙丑)  40岁…………………………207  1926年(民国十五年  丙寅)  4l岁…………………………215  1927年(民国十六年  丁卯)  42岁…………………………222  1928年(民国十七年  戊辰)  43岁…………………………234  1929年(民国十八年  己巳)  44岁…………………………279  1930年(民国十九年  庚午)  45岁…………………………306  1931年(民国二十年  辛未)  46岁…………………………318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  47岁………………………347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  48岁………………………378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  49岁………………………395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  50岁………………………410谱  后……………………………………………………………423附  录……………………………………………………………445  1  黄侃笔名别名录………………………………………… 447  2  黄侃著作目录(已出版部分)…………………………… 448  3  黄侃研究论著目录……………………………………… 449参考文献…………………………………………………………465后  记……………………………………………………………476

章节摘录

书摘黄季刚墓志铭    章太炎    季刚讳侃,湖北蕲春人也。余违难居东,而季刚始从余学。年逾冠耳,所为文辞已渊懿异凡俗。因授以小学、经说,时亦作诗相倡和。出入四年,而武昌倡义。其后季刚教于京兆、武昌、南都诸大学,凡二十年,弟子至四五传。余之学不能进以?,而季刚?颖骏发,所得视曩时倍蓰,竞以此终。世多知季刚之学,其志行世莫得闻也。黄氏出宋秘书丞庭坚,自徙蕲春至季刚如干世。考讳云鹄,清四川盐茶道,署按察使事,以学行著。所生母周。季刚生十三岁而孤,蕲春俗轻庶孽,几不逮学,故少时读书艰苦,其锐敏勤学亦绝人。既冠,东游学日本,慨然有光复诸夏之志。尝归集孝义会于蕲春,就深山废社说种族大义及中国危急状,听者累千人,环蕲春八县皆向之,众至数万。称日黄十公子。清宣统三年武昌倡义,季刚与善化黄兴、广济居正往视,皆日兵力薄,不足支北军,乃返蕲春集义,故谋牵制,得三千人。未成军,为降将某所袭,亡去,之九江。未几,清亡。季刚自度不能与时俗谐,不肯求仕宦。尝一为直隶都督赵秉钧所迫,强出任秘书长,非其好也。秉钧死,始专以教授自靖。民国四年秋,仪征刘师培以筹安会招学者称说帝制,季刚雅与师培善,阳应之,语及半,即嗔目曰:“如是,请先生一身任之!”遽引退,诸学士皆随之退。是时微季刚,众几不得脱。初,季刚自始冠已深自负,及壮,学成。好酒,一饮至斗所,俾倪调笑,行止不甚就绳墨,然事亲孝。丧生母哀毁几绝,奉慈母田如母。尝在京兆召宾友会食,北方重蟹羹,庖人奉羹前,季刚自垣一方问母得蟹羹不,母无以应。即如庖人痛诃谴之。世以比茅容、阮籍云。性虽俶异,其为学一依师法,不敢失尺寸。见人持论不合古义,即眙视不与言。又绝类法度士,自师培附帝制,遂与绝,然重其说经有法。师培疾亟,又往执贽称弟子。始与象山陈汉章同充教授,言小学不相中,至欲以刀杖相决,后又善遇焉。世多怪季刚矜克,其能下人又如是。为学务精习,诵四史及群经义疏皆十余周,有所得辄笺识其端,朱墨重沓,或涂?至不可识。有余财,必以购书,或仓猝不能具书簏,即举置革笥中,或委积几席皆满。得书,必字字读之,未尝跳脱。尤精治古韵。始从余问,后自为家法,然不肯轻著书。余数趣之,日:“人轻著书,妄也;子重著书,吝也。妄,不智;吝,不仁。”答日:“年五十当著纸笔矣。”今正五十,而遽以中酒死。独《三礼通论》、声类目已写定,他皆凌乱,不及第次。岂天不欲存其学耶!于是知良道之不可隐也。    配王,继娶黄。子男八:念华、念楚前卒,念田、念祥、念慈、念勤、念宁、念平。女子二,长适潘。季刚以二十四年八月殁于南都,以十一月返葬蕲春。铭日:    微回也,无以胥附;微由也,无以御侮。?上圣犹恃其人兮,况余之?腐。嗟五十始知命兮,竟绝命于中身;见险征而举翮兮,幸犹免于逋播之民。P19-20

编辑推荐

黄侃研究是一项光荣而严肃的学术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专家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而本谱广泛利用谱主的著述、信札、日记、批注、题跋等第一手材料以及相关报导,谱主的老师、学生和朋友的笔记、回忆文章等,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黄侃年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本书资料非常丰富,行文细密,学术价值很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