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林建成 页数:27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的专著,作者在书中以通俗的语言对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进行了解读。本书考察了它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特征,它的中心思想,它的关键概念,它的立场和方法,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它关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思想,它对认识论的冲击,等等。在此基础上,本书得出知识社会学本质上是研究人的思维方式的学科这一结论。
作者简介
林建成,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生,福建福州人。1997年7月
、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2003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6年7月任博士生导师,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哲学系访问学习。从l995年开始学习和研究知识社会学。出版学术专著l部,在《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译文、笔谈等80多篇。
书籍目录
导论知识社会学是研究人的思维方式的学科
第一章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概述
第一节 曼海姆的生平和学术生涯
第二节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特征
第三节 曼海姆论现代思想困境和知识社会学的产生
第四节 曼海姆论知识社会学发展史
第二章 知识社会学的中心思想:社会境况决定论
第一节 曼海姆论思想的社会决定
第二节 曼海姆论思想的非个人性
第三节 曼海姆论人格的社会性
第四节 曼海姆对社会境况决定论的澄清和辩护
第五节 启示与思考:认识的社会性
第三章 知识社会学的关键概念:视角
第一节 视角及其形成条件
第二节 视角不同的表现
第三节 视角与无意识
第四节 启示与思考:从视角到偏见
第四章 知识社会学的立场和方法
第一节 知识社会学的理论立场
第二节 知识社会学倒退式的研究方式
第三节 知识社会学三个环节 两次关联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启示与思考:科学社会学对曼海姆知识社会学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章 曼海姆论思想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曼海姆的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 曼海姆论阶级位置、利益和竞争对思想的作用
第三节 曼海姆论世代更替对思想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曼海姆论知识分子和知识阶层
第六章 曼海姆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第一节 曼海姆论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和承担者
第二节 曼海姆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观
第三节 曼海姆对乌托邦的新理解
第四节 知识社会学看待乌托邦的方式
第五节 启示与思考:关于意识形态
第七章 曼海姆论学术思想
第一节 曼海姆论现代认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观点的
……
第八章 知识社会学的实证分析:政治思潮
第九章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
第十章 知识社会学对认识论的冲击
第十一章 知识社会学与真理观
第十二章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其他问题
后记
章节摘录
生产的社会性的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都相互依存、相互联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里,生产的社会性具体体现为部门分工、行业合作及商品流通等方面。部门分工越细密,行业合作就越广泛,商品流通的渠道也就越多样。因此,部门分工、行业合作、商品流通都是生产社会性的体现。 生产的社会性要求认识有相应的社会性与之相适应,这具体表现在: 首先,个体劳动的社会性造成了个体劳动者对劳动的认识的社会性。个体劳动者要知道自己应生产什么,用什么工具生产以及按怎样的程序生产,就必须同有关领域的其他人进行交往。因此,他对劳动的认识是在社会性的劳动交往中实现的,这就使他对劳动的认识带上社会性,而对劳动的认识的社会性是整个认识领域的社会性的起源和基础。 其次,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造成了认识领域的社会分工。不同的生产部门有着不同的生产对象、不同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程序,这就要求对不同领域的生产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形成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的专门性认识,这就造成了认识领域的社会分工。在当今的知识部门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分支学科,其专业性越来越强,这种状况归根到底是由生产领域的分工越来越细这一状况决定的。 再次,生产领域的部门联系造成了知识领域的学科联系。社会生产要顺利进行,需要各生产部门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与之相应的知识领域中的各个学科也加强联系。当今知识领域中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日益加强,以及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的出现,使整个知识领域日益走向一体化,而这种一体化的趋势,归根到底也是由生产领域的一体化趋势决定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史坦利·亚伯克隆比成功地为室内设计实践活动建构了基础理论架构,本书对室内设 计师、建筑设计人员、学生以及一般读者都有吸引力。” ——《室 内设计杂志》 “这是一本读者期待已久的好书。目前的建筑教育应对室内设计部分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本书是少有的帮助深入理解设计基本原则的佳作。” ——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主任詹姆斯·斯图尔特·波尔舍克 “对专业人士而言,阅读本书很容易心领神会,因为书中引用了众多建筑史上著名的例子、建筑大师的名句;另一方面,还从心理学、文学、宗教、法律各个领域来探讨室内设计更深沉的一面。它是一本‘要一奉十’的书——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读者,各自能从书中看到他们想看到的,各有不同的收获。” ——赵梦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