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6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年一 页数:68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很高兴地向广大读者推荐王年一的《20世纪的中国8·大动乱的年代》这本书。自从巴金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建议、邵燕祥提出建立“‘文革’学”的意见以来,人们越来越感到研究“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在报刊上不时可以看到重视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呼吁。另一方面,据《文学报》1988年8月4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赵丽宏对一批没有经历过“文革”浩劫的青少年的调查表明,“文化大革命”已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年轻的战士有的不知道林彪是谁,年轻的工人有的不知道“牛棚”是什么东西,大学生有的怎么也不相信“早请示、晚汇报”这种愚昧行为曾在“文化大革命”中流行。这不能不使我们深思。
作者简介
王年一,江苏省扬州市人,l932年3月生。1949年4月参军,一直在军队工作。1960年大学本科毕业(函授)。现为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共党史正师职教员。39年来大部分时间做宣传、教学工作,大部分时间在军队院校,先后任解放军文化师范学校、高等军事学院、军政大学、政治学院、国防大学任教。1979年至今从事“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的研究与教学。10年来发表中共党史论文、文章约50篇。参加撰写《中国共产党六十年》(获全军学术·等奖),与张天荣合作撰写《执政党建设研究》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讲话》(只在军内发行,获全军学术三等奖)。立过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在政治学院获学术奖多次。在文化师范学校、政治学院被评为优秀教员。
书籍目录
序前言毛泽东要创造一个“新世界三个重大错误个人反对中央集体第一篇全面内战打倒一切第一章 打开“文化大革命”之锁的两把钥匙一《五·七指示》二毛泽东致江青的信第二章 全面发动和再全面发动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二中央第一线与毛泽东的分歧三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第三章 制造“天下大乱”的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一号召造反的“八·一八”大会二红卫兵运动狂潮和大串连(1)破“四旧”(69)(2)大串连(79)(3)揪斗工作组长(81)(4)打击知识界(87)(5)冲击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89)三毛泽东的号令:“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1)问题的提出(97)(2)《紧急指示》(100)(3)中央工作会议(104)(4)更加激烈的造反行动(121)(5)广泛的抵制(125)四邪火烧遍工矿和农村(1)“工总司”·安亭事件·《解放日报》事件(131)(2)工交座谈会的抗争(138)(3)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策(141)五复杂而严重的局面(1)《(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148)(2)公然鼓噪打倒刘少奇(149)(3)老革命家横遭蹂躏(152)(4)省、市、自治区党委瘫痪(157)(5)经济主义歪风刮起(160)(6)北京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164)(7)毛泽东耽于幻想(168)第四章 全面夺权天下大乱一基于幻想和出于无奈的全面夺权号召(1)“机联站”和康平路事件(173)(2)“一月革命”和全面夺权号召(180)(3)“炮打张春桥”事件(192)(4)省、市、自治区的夺权(195)二《公安六条》·“支左”决定·《军委八条》(1)《公安六条》(202)(2)“支左”决定和“三支两军”(203)(3)林彪口授的《军委八条》(205)三冲突、抗争与夭折(1)矛盾重重(208)(2)一系列的事件(211)(3)二月抗争(216)(4)《军委十条》和军事管制(228)第五章 “打倒刘少奇”和“揪叛徒”一“揪叛徒”的狂澜(1)“六十一人案件”(234)(2)伪造的《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237)(3)“深挖叛徒”(239)二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厄运(1)动员打倒刘少奇的两个会议(242)(2)打倒刘少奇的一篇长文(244)(3)“革命大批判”(248)三“第三个里程碑”第六章 失控的三个月一两大派尖锐对立二广大群众的抗争——“七·二○”事件三向更“左”的方面滑去四毛泽东纠正具体错误五打击对象的微妙变化——揪“五·一六”第七章 “右倾翻案风”、“杨、余、傅事件”和反“右倾一全国性的抵制(1)“围剿派性”(280)(2)所谓“右倾翻案”举隅(281)(3)全国出现所谓“右倾翻案风”(288)二扑朔迷离的“杨、余、傅事件”(1)事件的“奥秘”(291)(2)杨、余、傅的“错误”(294)(3)军队干部大会(297)三反“右倾”和“清队”(1)反“右倾”(301)(2)“清理阶级队伍”(304)第八章 新的“工作组”——工宣队、军宣队一毛泽东的耳提面命(1)派性争斗激烈(308)(2)清华流血事件(309)(3)严厉的告诫(309)二工宣队、军宣队的进驻第九章 从“全国一片红”到九大一所谓“全国一片红(1)艰难的历程(313)(2)“打倒一切”的突出表现(314)(3)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315)二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扩大)(1)迟迟难开的全会(316)(2)混淆是非和敌我的全会(318)(3)“点名很有必要”(323)三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八届十二中全会以后(326)(2)“左”倾的九大(327)(3)九届一中全会(332)第二篇新的“斗、批、改”和林彪事件第一章 以“文化大革命”改造一切的“斗、批、改一“六厂二校”(1)指导思想(338)(2)“毛主席的点”(339)(3)六厂二校的经验(340)二“革命大批判引路(1)批判所谓“黑六论”(343)(2)批判所谓历史上的“罪行”(344)(3)批判所谓“人性论”(344)(4)批判所谓“唯生产力论”(346)三种种活动(1)“清理阶级队伍”(347)(2)整党建党(350)(3)下放干部(353)(4)“上山下乡”(354)(5)所谓“教育革命”(357)(6)所谓“文艺革命”(362)四简短的评价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新“跃进”一四年经济概况……第三章 林彪事件第四章 纠“左”与批“右”第三篇 肯定与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斗争第一章 所谓“批林批孔”运动第二章 “组阁”风波第三章 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第四章 “左”倾的理论学习运动第五章 “批邓反右”的逆风第六章 伟大的“四五运动”第七章 在危难的日子里结束语后记
章节摘录
它着力写明“文化大革命”的来龙去脉、发展变化。它不满足于说明“是什么”,而力求回答“为什么”,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它就从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当然,这本书也可能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舛误。著者表示,竭诚欢迎读者指正。就史实、学术问题展开讨论,正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 研究“文化大革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归根到底不仅仅是一个人或少数人的过错,“文化大革命”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以后照搬外国的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中国共产党自己所犯“左”倾错误以及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影响的集中表现。只有正确地认识“文化大革命”,深刻地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更自觉地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我们在十年“文革”灾难中付出了过于沉重的代价,所以决不能把用这样沉重的代价换来的宝贵教训轻易地放弃掉。 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彻底地否定“文化大革命”,防止“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在任何范围重演,我们为了这个目的就应当深入地研究大动乱的十年的历史,而决不应当对这个研究设立禁区。我认为我们都应当很好地向“文化大革命”这个反面教员学习。我希望读者们能从阅读《大动乱的年代》这本书中得到一些收获和启迪。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