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董正华 页数:423 字数:3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治、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究竟应当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东亚在和平与发展基础上的一体化进程才起步不久,进一步的多边合作、区域合作还有诸多待解的难题。最后,由于分工和研究领域的限制,对于中国大陆这一东亚最大甚至在许多方面都堪称世界之最的发展中经济体、社会共同体,《凤凰文库·历史研究系列:世界现代化历程(东亚卷)》着墨不多。但是,希望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成就和经验教训的总结能为我们身边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咨询和借鉴,为建设一个均富、和谐、强盛的现代化新中国添砖加瓦,则是所有作者的共识,也是《凤凰文库·历史研究系列:世界现代化历程(东亚卷)》出版的主要目的。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
从多层次研究的角度审视东亚现代化模式(代前言)
第一部分 东亚现代化的文化背景与国际环境
第一章 “东化”与“西化”关系新识
一 现代化、东化、西化三者是共性与个性关系
二 东亚模式是现代化在亚洲地区的个性体现
第二章 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反思——现代化启动的文化选择与历史困境
一 西方与“西力”
二 文化“脱胎”过程
三 非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四 过渡时期思想文化的二元性
五 现代化在“两难选择”中不断深入
第三章 “亚洲价值观”与东亚经验再探
一 “亚洲价值观”如何看待东亚“奇迹”和“危机”?
二 世界银行对东亚“奇迹”、“危机”与“复苏”的反思
三 阿玛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对“亚洲价值观”的批评
四 动力机制与必需条件——透析“东亚经验”之争
第四章 从“慕华贱夷”到“脱亚入欧”——日本华夷观念的传承与变异
一 日本华夷观念之正统性:慕华贱夷
二 日本华夷思想之变异:非实体性的华夷观
三 小结
第五章 东亚现代化的国际政治背景——以冷战与台湾“奇迹”的关系为个案
一 冷战与台湾土地改革
二 美国对台经济援助及其冷战色彩
三 越战对台湾经济的刺激作用有待研究
四 台湾“邀请发展”对中国统一和亚太和平与安全的深远影响
第六章 美日资本与新加坡产业升级
一 外国资本在新加坡的地位和作用
二 美、日资本的不同运作
三 两国资本不同表现的原因
四 结论
第二部分 国家发展战略、政治变革与国家干预
第七章 政治现代化的另一类型——战后东亚地区政治发展
一 建立国民国家的权威主义政治体制
二 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主义政治体制
三 官民协调的精英主义政治体制
四 各国(地区)不同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浪潮
第八章 保守主义与战后日本的国家战略——以吉田路线为主
一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二 吉田路线的形成
三 后吉田时代保守主义的战略演变
四 吉田路线的现实性及其转变原因
五 对保守主义的批评
……
第三部分 经济、社会与区域发展模式
附录 研究东亚现代化模式的书目文献
章节摘录
第二部分共六章,第七章探讨东亚政治发展与现代化的区域性、共性特点,后面的各章则分别以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为案例,反思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政府)作用和政治变革趋势。第八章重新探讨当代日本国家战略中的保守主义,着力阐述保守主义关于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具体主张与具体实践。从吉田茂倡导“富国轻兵式”经济立国路线、反共、反对解散财阀、对美国主导的民主化改革持慎重和保留态度开始,冷战环境下的日美基轴主义和经济中心主义曾经是日本保守主义政治的基调。但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日本政治家发出了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过渡的信号。后冷战时代,大国主义路线再度抬头,一部分保守主义政治势力企图继续推动日本走向政治大国,进而成为军事大国,甚至主张以强硬态度对待曾经受其侵略的亚洲邻国。这些都反映了保守主义的强大影响,表现了日本保守主义发展演变的轨迹。当初,保守主义的强大是美苏冷战和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结果。美国主导下的《对日和平条约》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排除了亚洲各国,这使日本游离于亚洲之外。考查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家战略的选择时,也不能不考虑后冷战时代新国际环境的影响。 第九章通过分析“第一个菲律宾人”黎萨尔的政治思想,讨论菲律宾现代政治变革模式的形成。黎萨尔认为暴力革命是“荒谬的”,至少不是最佳的变革模式。如果到了忍无可忍的阶段,菲律宾可以借助“革命”来获取自由,但是,现实尚不具备“革命”的条件。由此,黎萨尔确立了一条经由菲律宾精英在现行政治体制框架内进行“好改革”从而达致变革旧制度的政治变革途径。战后主权独立的菲律宾被界定为一个“依附性独立”国家,正是这种政治变革模式作用的结果。从战后菲律宾政治史看,即使面临“革命”危机时,政治精英主流仍坚持以和平的“宪政革命”来完成对菲律宾社会政治的改革。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