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奥]里昂•马斯堡 页数:213 译者:郭菲
Tag标签:无
前言
她究竟想要什么? 特蕾莎修女是20世纪非常伟大、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就连无神论者和她的批判者都敢说,特蕾莎修女是当代史和基督教会发展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但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她首先都是一位魅力四射的女性。这一点我是从无数双炽热渴望的眼睛里看到的,因为当他们获悉,我有幸在特蕾莎修女身边呆过好些个年头时,他们准会立马请求我给他们讲讲她的故事。 为什么身处21世纪的现代人会对一个素未谋面的来自20世纪的虔诚女性感兴趣呢?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忙碌,高速,时尚频繁更迭的时代,究竟又是什么让人们对一位修会修女表现出如此的狂热与痴迷呢?要知道,在面对一名无情的批评者批判她与她的的神学倒退了200年时,她还可以微笑着回答说:“不,是2000年!” 在特蕾莎修女晚年时,我曾有幸陪伴她度过几次旅行,在那几次旅行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她的人性光辉与人格魅力。对于习惯追逐各种各样明星的媒体而言她曾是一颗非比寻常,不可替代,耀眼夺目的“明星”:围绕在她身边的不是有钱人与光鲜亮丽的人,而是过着困苦生活的穷人、残疾人、衣衫褴褛者以及社会的弃儿。一位精力充沛,机智聪颖,魅力独特,恭谨谦和的人物渴望的不是霸占,而是服务大众。特蕾莎修女是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大人物,她的成功在于,全世界如此多年轻妇女在她的影响以及树立的榜样中,并且在其中找到了她们生活的意义。在特蕾莎修女的鼓舞与启示下,男女老少都学会了去爱耶稣。特蕾莎修女就是这样一颗“明星”,她不喜欢出现在公众场合,被聚光灯照耀,被群众追逐,她喜欢的是可以通过大众的力量去最大程度地做她的善事。 特蕾莎修女绝不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有人把她置于聚光灯下——这种情况自她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起就从未停止过——她就利用这些机会,用她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宣讲耶稣。无论在特蕾莎修女生前还是去世后对于她归属的争论屡见不鲜,这场争论与其说是天主教之争,不如说是国家之争。她本人肯定不希望看到这场争夺,即使她不能否认她的根在哪儿。关于自己的话,特蕾莎修女仅说过几句,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自我出生之日起,我就是一个阿尔巴尼亚人,而今天我是一位印度公民。同时,我也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修会修女。当我工作时,我就属于全世界,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我只属于耶稣。”这句话把她的归属关系道得一清二楚。 以上所说的这一切,难道还不足以构成写一本关于特蕾莎修女的书的动机吗?还不足以构成写一本并非科学类或传记类书籍,而是依靠作者自己的经历、回忆以及记录来完成的书籍的动机吗?或者,这样来问:我在这本书里所写的,是特蕾莎修女所期望的吗? 或许她的答案会与当年在维也纳的一个秋日她对我作出的回答相同。那时我还是一名刚受过洗礼的新教士。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做过祈祷练习,更别提为修会修女了。但特蕾莎修女的问题却使我惊呆了:“神父,请问您可以为修女们做祈祷练习吗?” 怀着对特蕾莎修女的万分崇敬,同时又忐忑不安的我回问道,练习在什么时候进行呢? 她答道:“早晨。” 这加重了我的不安:“修女,祷告练习我之前从没有做过!我究竟该说些什么呢?”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耶稣的事!难道还可以说其他的吗?” 当有人问起她的生活或详细的生平资料时,她总会表示拒绝“我不太愿意谈我自己,因为如果大家都在谈论或者描写我,那他们谈论或描写耶稣的时间就会很少了。” 因此我希望,可以借助这本书来呈现特蕾莎修女的影响力以及人格魅力这些积极的东西,尤其是她虔诚忠贞地追逐耶稣的心灵和力量。 里奥·马斯堡
内容概要
加尔各答的特蕾莎修女(Mutter
Teresa)一生充满传奇。这位来自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裔女孩,18岁时进了爱尔兰罗雷托修会,然后去印度宣教,后来,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穷人的天使”。她一生的善行,不仅受到基督徒,也受到穆斯林、印度教徒及无信仰者的敬仰及爱戴,是人类善良、怜悯和仁慈的完美化身。
本书以十四篇修女鲜为人知的、感人却又趣味横生的真实故事,为读者勾画出一幅修女最真实和完整的精神肖像:如何以一分钱开办一所孤儿院、如何将一幅圣母画像偷运进莫斯科、在列宁画像下面打盹,又如何与一名西班牙火车商讨价还价。这些故事一方面让人们在小事中看见神奇,同时也见到这位加尔各答天使质扑、博爱,同时机敏过人的凡人的一面。
作者简介
作者里昂·马斯堡(Leo
Maasburg)曾在奥地利及英国牛津大学学习法律、政治及神学,后又在意大利罗马研读宣教学。1982年,他被特蕾莎修女“发现”,成为修女的随身牧师。以后多年中,他一直伴随在这位印度“穷人天使”身边,无数次往返于印度、罗马、莫斯科及纽约间。马斯伯格既是神父,又是修女的精神同伴,数次受特蕾莎修女之命,当修女的特使,处理棘手的传道使命,如前往前苏联或古巴。在漫长的灵修之旅中,他亲眼目睹特蕾莎修女无数次的“神迹”,深刻感受她对穷苦人慈悲济世的博大情怀及对主的无限的爱。特蕾莎修女辞世后,作者成为申请教廷册封修女封圣的筹备组成员之一。2005年起,他晋升为教廷驻奥地利代表团团长。
关于他的更多行迹,请关注网站www.missio.at。
书籍目录
序言 她究竟想要什么?
第一章 二见生情
第二章 在梵蒂冈
第三章 怎样请圣徒
第四章 特蕾莎修女的第二次委任
第五章 穷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第六章 特蕾莎修女的生意
第七章 告诉他们耶稣的故事
第八章 小事显大爱
第九章 与穷人中的穷人在一起
第十章 在全世界祈祷
第十一章 可以令人卸下心防的魅力
第十二章 怎样抓住公牛的角
第十三章 灵魂的贫穷
第十四章 险恶的国度
第十五章 苏联的圣诞节
第十六章 在亚美尼亚的冒险
第十七章 与朝圣者、妓女和政治家在一起
第十八章 与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在一起
第十九章 沉默者的声音
第二十章 这是上帝的事业
第二十一章 痛苦与死亡
第二十二章 圣洁的高峰
第二十三章 特蕾莎修女永生
作者的致谢词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再见生情她有着令人着迷的平凡以及不同寻常的生活和功绩,使得今天人们还可以处处感受到她所带来的影响。特蕾莎修女一方面逾越了所有令人熟悉的规则,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然、真实的“平凡”——惟其如此,她才富有这般魅力。在我同她一起度过的时光里,我仔细观察她,学习她,钦佩她。当我第一次见到她时,我想起了我的祖母。特蕾莎修女脸上皱纹密布,流露出岁月的痕迹。她对自己严厉苛刻,但对别人友好、宽容,非常有耐心。她有着同大多数老人一样紧绷的薄嘴唇,在有些情况下她也会往前移动嘴唇,就像撅嘴一样;同时稍稍把头倾向一边,略带怀疑,但一直是全神贯注地去聆听访客们的倾述。当我们又能看到她撅嘴,是另外一些时候,那时她左右晃动脑袋,活像一个正品尝着新酿葡萄酒的行家。熟悉她的人都会知道,当她需要作出一个果断决定时,她那撅起的嘴唇往往会消失在她布满皱纹的双手和脸颊之中——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用她那双操劳的、有关节病的双手把重重的头撑住,那一瞬间,她忘却自己身在何处,只顾虔诚地向她的真主祷告。这幅场景正好让我们感受到特蕾莎修女的一个重要品格:全心全意做“世界的冥想者”,这也是她一直要求她的修女们做的。她天性中的一大部分指引着她一切的行为以及她对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的关注。正如大部分冰山隐藏在海水表面之下,这大部分天性也隐藏在内心深处:虔诚地追随上帝,上帝对世人的爱以及上帝对世界的影响。同时她也有着我们大家都不知道的个人秘密——自她去世后才渐渐为人熟知的“灵魂黑夜”,这是一种强烈炽热的感受耶稣基督临在的要求,可惜这个要求在她大半辈子都未能真正得到满足。这秘密犹如一股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神秘力量,不停撞击着她的心。
编辑推荐
《特雷莎修女:奇迹的故事》:特蕾莎修女随身牧师里奥•马斯堡,见证世界上最伟大与最慈悲的心灵传奇,爱与怜悯之书,感动全球50亿人的励志畅销书登陆中国,打破沉默,特蕾莎修女的随身牧师,35年以来首次讲述,跟随当代圣人灵修的心路历程,让你离世上最伟大的爱更近一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