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存在的技术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哈特维希•豪斯多夫  页数:176  译者:李雯,李楠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经由大量的全球调研,本书作者发现,只可能在今天才有的高科技“穿越”到了人类菇毛饮血的上古时代:
  来自全世界令人不解的史前时期的人类制造的工具是不可能存在的。一块经过精细加工的岩石在神秘的安顿被印第安人看成是星门。古老的众神经此门进进出出。中美洲原始森林里的塑像穿着防护服,就像我们今天在实验室所看到的实验人员一样。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的神秘的洞穴被中国人看成是外星人的遗留物。一把来自印度的千余年古老的宗教礼仪之短剑,包含了15%的氧气――这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这种令人迷惑不解的发现以及这神秘的器物动摇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作者认为,世界的真面目正通过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得以呈现,而它们指向的都是史前外星文明。

作者简介

  哈特维希·豪斯多夫(Hartwig
Hausdorf,1955年出生)曾在慕尼黑专科学院学习旅游业,是德国研究神秘现象的知名学者,写过许多探讨神秘现象的书籍。他曾经亲自实地考察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未解之谜的地方,是最早获得到中国政府批准到中国内地实地考察的外国学者之一。他因发现中国西安附近的金字塔而出名。除了引起轰动的《白色金字塔》一书,他的作品还有《假如众神扮演上帝》、《众神的卫星——中国禁区》等。作者现在受雇于一家以东南亚和中国为重点的旅游公司。

书籍目录

致读者
第1章 以核技术开头——20亿年前的核电站
 怎样运转?
 奥克洛的奥秘
 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建造的?
 太多的偶然
 一个有争议的讨论话题
 放弃和淹没
 幽灵般的影子
 古印度的核战争
 放射性物质痕迹
第2章 不生锈的“印度制造”——用不可思议的合金制造出的令人惊叹的人工制品
 2000年的停滞
 神秘的铁柱
 从哪里获得?
 大鹏金翅鸟的宇宙飞行
 出发探索未知
 几乎是一个奇迹
 丛林之谜
 基拉,“不可思议的”匕首
 一千年或更久
第3章 “像在图坦卡蒙陵墓中找到了喷气式战斗机”——古代的超级计算机
 在爱琴海的风暴中旅行
 海底的魔窟
 死亡人数和一个神秘的发现物
 “这件物品是独一无二的”
 绝对不是原型
 1828年首次申请专利
 “……在其他的天体上着陆”
 全息摄影错觉
第十大行星
第4章 宇航舱中的墨西哥人——宇航员和其他带头盔的人
 卡克奇克尔人的编年史
 佩戴宇航员头盔的众神
 戴头盔的、眼睛细长的小雕像
 一种可怕的比赛
 弹射座椅上的教士
 原始森林中的“头戴式耳机”
 有“机器人双臂”的人
第5章 爆炸性话题——基因工程,出自上帝之手的“设计作品”?
 赤裸裸的恐惧
 绿色和平组织发怒了
 欺骗和掩盖
 中国不是“无转基因生物区”
 异种基因又回来了
 巨大的副作用
 设计作品之一: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设计作品之二:草原上的神秘短跑选手
 怎样从鬣狗变成猎豹?
 狗和山羊的杂交种?
 补充
第6章 史前时期的火花塞和冰河时期的太空垃圾——来自旧石器时代的高科技
 吓得目瞪口呆
 憧憬未来——纳米技术
 现实赶上了科幻小说
 《创造的发动机》
 来自冰河时期的纳米技术
 在波伴域河开展的野外工作
 来自外星球的技术
 意大利超自然现象声明调查委员会要发言
第7章 在蓝光中消失——安第斯山脉的星际之门
 不属于这个世界
 “众神之门”
 在发出蓝光的隧道中
 “众神”的大本营?
 从未有过的水管
 太阳门的另一面
 石头上的信息
 图表纸上的磁性偏转
 这些信息想对我们说什么?
第8章 “外星人遗址”——来自中国官方的闻所未闻的事情
 巨人的玩具?
 在惊险的小路上
 “……外星人的发射基地”
 样品成分的8/100不可识别
 不是自然形成的
 未来技术中的轻金属
第9章 迹象再一次被接受——千年谜团——“中国的罗斯威尔事件”的最新情况
 长着大头的小矮人
 石盘上奇异的文字
 一个让人“神魂颠倒”的故事
 大海捞针
 出乎意料的发现
 没有留下痕迹
 最后的、存活的后裔?
 水俣事件——灾难
 长时间的完全隔离
 二战中的恐怖遭遇
 去巴颜喀拉山进行新的科学考察?
第10章 埃及人和其他外星人——澳大利亚还隐藏了许多秘密
 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
 内陆地区的阿努比斯
 远古时期的写作风格
 会多次攻击的蛇
 木乃伊藏在哪儿?
 天神进行审判
 澳大利亚的“战利品”的收集
 “梦幻时代”中发光的鸟
 用“天文计算机”环绕半个世界
附录:概念解释
致谢

章节摘录

  奥克洛的奥秘  皮埃尔拉特,在法国港口城市马赛以北160公里处。1972年6月7日,研究人员在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实验室中做了一个实验,为发现一些惊人的结果奠定了基础。在实验室里,化学家亨利·皮尔里克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一个样品,即六氟化铀气体。这种无色气体通常被用来区分带有不同质量数的铀同位素。皮尔里克惊奇地发现,在这个符合条件的样品中,在正常的实验条件下,只发现极少数量的有裂变能力的铀同位素--铀235。这个样品中,铀235的含量只有0.7172,而不是0.7202。以绝对的数字来表达就是:在10万个铀原子中,只能找到717个,而不是720个铀235。  其他人可能会把这个可笑的偏差归咎于测量失误,之后大家可能会耸耸肩,便不再理会。亨利·皮尔里克没有这样做。他坚信,某些东西是不确定的。然后他便开始对这件奇特的事情寻根究底。  亨利·皮尔里克对这个样品进行了多次试验,结果表明,不能把这个第一眼看不惊人的、有裂变能力的铀235的含量的减少归咎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测量错误;二是天然铀变为六氟化铀的加工过程;三是在现代核电站中已经作为燃料来使用的铀元素的“污染”。这种令人费解的偏差一定有其他原因。  因此,亨利·皮尔里克和他的同事,以及更多的相关专家开始了一次谨慎小心的探索,这次探索让他们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都处于紧张状态。首先必须要追踪提供样品的渠道,该样品中铀的可裂变成分不符合标准。所有迹象都指向位于赤道的西非国家加蓬,具体说来是该国境内的弗朗斯维尔市附近的奥克洛铀矿。在奥克洛的露天矿场中,法国加蓬联合公司--弗朗斯维尔铀矿石公司正在开采铀矿。  此外,更加精确的调查研究和严密的监督揭露了这一事实:弗朗斯维尔铀矿石公司把很大一部分由他们加工的铀矿石,与来自奥克洛铀矿地区含有大量铀成分的“晶体”材料,混合在了一起。这个公司延迟了供货,因为那批货品里某一成分不足。而这恰好就是六氟化铀样品中与标准含量有差异的那一成分!  为了能够深入研究,现在要立刻中断在露天开采地区采取铀矿样品。科研人员使用钻孔机钻入坚硬的岩石,提取其他样品。因此,科学家们注意到,在目前的六种晶体杂质中,铀235的含量明显减少了。  对此只有一种解释。通过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知识,人们可以反过来精确地计算出大约20亿年前,铀235的含量大约为3%。当时,物理学家们做出了一个推翻现存世界观的结论:在今天的奥克洛矿区,一定发生过核裂变,正如我们今天充分利用这一过程来发电一样。换句话说,20亿年前--古生物学家所说的前寒武纪时代--在奥克洛地区确实有一个核电站在运转,这个核电站是由一系列的、不同的岩石反应堆构成的!  ……

编辑推荐

  在我们貌似运转正常的世界上,到处都暗藏着数不清的异乎寻常的事物。它们“不该存在”,却又再真切不过地四处涌现。  《不该存在的技术:来自史前古老文明的超级科学成就》作者──德国著名神秘现象现调查员莱茵哈特·哈贝克与哈特维希·豪斯多夫走遍五大洲,在全球各地彻底收集这些“不可能的可能”,以4个主题将其集中呈现。  当这些证据被如此强有力地大面积曝光,常识的世界被彻底撼动了──这套陆续上市的丛书不停地再版,并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  同时,以“不该存在!”为名的全球巡展,也风靡16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仍在世界各地路演!  继《不可能的文物》与《不可能的图像》之后,本书把目光转向了史前工程技术领域: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高科技遗迹。而最叫人啧啧称奇的是,其中一些使人目眩的古代科技发明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该存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不该存在的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古印度的史前核战证据、来自古代的超级计算机、穿戴着与现代宇航设备极其相似的设备的古代人物雕塑、完全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远古“飞机”模型。。。。。当越来越多表明很多我们认为原始落后的(超)远古文明其实掌握了足以令现代人类汗颜的科学技术的证据展现在主流学术界和大众眼前时,难道我们不应该以开放的视野和思维来认真审视这些证据,重新检验我们根深蒂固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吗?

    人类,是时候去重新发现那些一直被隐瞒的历史真相了!
  •   被书的题目吸引而买的,看了之后非常震撼,作为一个念过大学的人,我相信人类文明的历史不会只有教科书上写的这么短的时间,史前时期的人类文明肯定存在,并且,他们的科技比现在要发达的多。不然宇宙几十亿年年的时间了,前面都是一片空白?这些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不该存在的技术就是最好的证明。
  •   莱因哈德·哈贝克的系列丛书,我已经全部购买,并且大部分看完。这些书是值得每一个思索宇宙、生命、人类起源的人所拥有的。

    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显然落后于欧美,恐怕一是政府不重视(毕竟这些研究不是主旋律);二是民间投入资金是空白;三是,尽管也有不少有志于研究这类文化的国人,受个人能力、财力所限,尤其是缺少与国际交流,所以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因此在市场也见不到这样的书籍,仅是有一些,也是品位不高,资料匮乏,为盈利为目的的书籍,不值得一看。

    科学就是打破现有思考模式和现存实际的呐喊,但这种呐喊,往往被当成疯人呓语,可悲之处正在于此。
  •   当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就会知道我们其实知道的很少,对于这个人类的文明,对于世界的真相,我们真的了解得太少了。所以老是会以狭隘的认知框架去过滤一些不符合框架的信息和证据,所以这些信息和证据就成了“不该存在”的东西了。
  •   送货超快
    内容很不错。可以让你知道许多神秘、震撼滴事情
  •   或许当我们揭开了一部分令人迷惑不解的知识以后,会动摇不少现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吧。买给一个朋友看的书,他很喜欢,加上这次当当送货速度超快,所以给五星
  •   读完《不该存在》后,马上又读了《地球编年史》,一切都得到了完美的答案。但是,这样的技术,还是让我们现代人很惊讶!
  •   发现那些被隐瞒的真相!
  •   归纳的一系列书
  •   内容还没看,外观看起来不错,来的时候书还覆膜了,本人比较爱书,希望书都覆上膜,防止调动过程中损坏
  •   受益匪浅,我们不是唯一的文明!
  •   书还没来得及看,但装帧不错,其实当时买这本书就是被其思路和框架所吸引的,有兴趣的话大家都可以翻阅下,会有不少收获的
  •   漏发了这本,等后面在过在写吧
  •   小学生看这书有点早。
  •   很不错的书,观点很新颖!
  •   如果书中的案例是真实的,那还是蛮期待的!
  •   儿子看了,很新奇,了解了很多未知的东西。赞。
  •   抱着好奇之心买下了!
  •   给上初中的孩子买的,孩子挺喜欢看
  •   应该还不错!给同学买的!
  •   “不该存在”系列4本都买了,看完了“文物”和“图像”,挺震撼的。值得一看。
  •   技术是把双刃剑,可存在,也不可存在,让人深思
  •   好书要好好看好书要好好看好书要好好看好书要好好看好书要好好看好书要好好看
  •   对于百姓来说,了解那些所谓“绝密”文件的最佳方式,就是看看这些书,仅此而已。
  •   不知是原文即如此还是翻译的原因,内容尚可,文笔无趣,和“奥秘”类似的水平。
  •   是不是翻译的不好啊 没太大感受
  •   这本书一般般,看看就好
  •   这本书总的感觉来说没有什么太好的内容,感觉不太有深度,好像是拼凑的感觉,个人感觉的不值得购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