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费正清,[美] 赖肖尔 页数:518 译者:陈仲丹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美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探索中国文化源流的一部力作,全书贯通古今,包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演变、近代西方势力的渗入后传统社会变革两部分内容。书中着重于从史实的叙述中探讨一些富有启示的理论问题,从比较史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将同一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国家互作比较,由此归纳出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本书还着力描述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形态的演变以及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排斥、融合的过程。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美国)赖肖尔 译者:陈仲丹 潘兴明 庞朝阳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年),海外中国研究著名学者,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研究学者,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的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协会主席等。代表性著作有《剑桥中国史》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历史的背景
第一节 东亚的地域、种族和语言
第二节 中国的地理背景
第三节 中国的传统经济与社会
第二章 早期中国:一个文明的诞生
第一节 考古记录
第二节 早期中国的传说
第三节 汉字
第四节 商文化
第五节 周代前期
第三章 经籍时代的中国: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
第一节 周代后期
第二节 哲学家与经籍时代
第三节 儒家和道家
第四节 其他哲学学派
第四章 早期的中华帝国:秦与汉
第一节 秦王朝开创帝国
第二节 汉王朝继承天命
第三节 汉代思想与学术
第四节 王朝循环
第五节 东汉王朝
第六节 早期中华帝国的覆灭
第五章 帝国的复兴
第一节 对中国制度的挑战
第二节 佛教的传入
第三节 “夷狄”恢复帝国
第四节 隋朝和唐朝
第五节 中央集权统治的恢复
第六节 佛教的融合
第七节 中国文化的发展
第六章 唐代后期与宋代:中国文化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从古典时期向近代早期的过渡
第二节 唐代后期
第三节 宋朝
第四节 商业革命
第五节 社会与文化
第六节 新儒学
第七章 中国与“夷狄”:蒙古帝国
第一节 草原社会
第二节 蒙古帝国
第三节 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国
第八章 明代的国家与社会
第一节 中国的“文化主义”
第二节 明代的政府
第三节 明代的社会与文化
第四节 对外关系
第五节 明代经济
第六节 明代统治的覆灭
第九章 清代:传统中国的极盛时期
第十章 19世纪中国面临的入侵和叛乱
第十一章 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第十二章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蚕食
第十三章 从君主制度到军阀政治
第十四章 国民党中国的兴衰
第十五章 人民共和国
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孙中山正在寻求一种能够从夺取政权向为纯朴的中国民众提供“政治保护”的文官政府过渡的政党组织,此时,苏俄的政党专政似乎是历中洪流的一部分,而1919年后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则提供了一个不基干阶级斗争的政党专政的范例。五四事件激励孙中山着手复兴和改组国民党,新的规约、党纲和宣言于1923年元旦公布。改组在1924年1月该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完成。作为这一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孙中山逐步与共产国际建立了工作上的同盟关系。 孙中山是在好几种形势的推动下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列强只与北京政府打交道,而在废除条约体系方面却几乎无所作为。孙于1923年9月提出允许他的广州政府使用当地海关盈余款项的要求被断然拒绝,列强在广州集结海军舰只以防孙夺取海关。他多次要求西方给予援助,但没有收到任何答复。他在国内的事业同样让人失望,广州的国民党残缺国会与北京的军阀国会一样濒临分裂。孙中山与当地军阀之间不和谐的合作已经破裂,孙被迫逃往上海。他需要帮助。 国民党与共产国际的结盟意味着与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1922年年中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赞成在并存或平等的基础上与国民党结盟,但是,在共产国际的命令下,共产党员将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其独立的组织,而不是在政党之间结成同盟。这样,共产党人就形成了一个“内部政党集团”而不是一个“外部政党集团”。孙中山允许李大钊在加入国民党时保留其共产党的党籍。接着,陈独秀也以与此相似的条件加入国民党,并被委以国民党的高级职位。其他人也仿效他们。 在苏俄的建议下,孙中山此时开始着手创建党的军队,派遣他忠诚的军事助手蒋介石赴苏考察军事。国民党开始出席共产国际的会议。在1923年初返回广州之后,孙中山开始任命共产党员担任重要职务。他采纳一个精明强干的苏联顾问鲍罗廷的专门指导性意见,鲍罗廷起草了国民党的新党章,不久便建立一所政治学校向宣传员们讲授组织群众、争取他们支持的方法。按照苏联的模式,国民党此时建立起地方基层组织,再由基层组织依次选举更高级别(县和省)的代表直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各级均选举执行委员会,全国代表大会则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中执委的常务委员会此时能够通过“民主集中制”来控制一个集权的列宁主义式的政党。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与变革》着力描述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形态的演变以及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排斥、融合的过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